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读吧】 《一个CCTV资深传媒人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与建议》【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5471)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4/15 22:25:16 -- 【公共读吧】 《一个CCTV资深传媒人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与建议》【知青公共频道】 一个CCTV资深传媒人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与建议 教育部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正在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希望社会各界围绕20个主要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此,我将这些问题当作公开试卷全部进行解答,仅供参考。 (一)加强农村教育的意见建议 1、实行城乡教育统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的意见建议。 实行城乡教育统筹的关键是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付要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合理规划和布局,集中力量提高办学水平。农村中小学的硬件建设要有足够的投入,消灭危房,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尤其是对农民工家庭的“留守儿童”要采取廉价寄宿制的方式解决上学问题,建设经费由财政拨付。 2、解决农村教师缺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办法措施。 大学生就业困难,除了鼓励他们当“村官”,也可以鼓励他们到农村当教师。可保留城市户口和公职人员身份,工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支付。另外,城市的教师必须轮流到农村支教一到两年,才有资格评职称。 3、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及高中阶段、高等教育的意见建议。 已经随父母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应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免收借读费。但是,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应给学校一定经费补贴,解决扩容的问题。农民工子女上高中和升大学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的痼疾。现行户籍制度也要进行配套改革,否则难以彻底解决“生源地”的限制。 (二)深化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议 4、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观念先进、言行文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要始终鼓励创新,反对僵化保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要靠素质教育。至于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首先要改革高考制度,从制度上避免唯分数论;其次,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落实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创造不同的成长空间;第四,要提倡思想解放,打破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第五,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扬素质教育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消除炒作“高考状元”之类的现象。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是以“孝”为先,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如何坚持孝道?德育要以“做人”为核心,教育学生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懂得人与人相处的道理,这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否则,空口号喊得再多,也只能造成学生人格分裂。 5、创新人才培养的办法措施。 邓小平同志曾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实践证明他的前瞻意识很强。现在IT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方面的人才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群体。从长远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要有计划地培养某一领域的人才。个人的创造发明与群体的针对性培养相结合,就会大大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益。此外,要开辟创新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打破常规,特殊人才可以不必拘泥学制年限和学位的级差,比如说本科生如果特别有创造力的就可以直接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 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完善特长教育,让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不要搞一刀切。钱钟书先生数学很差,但并不妨碍他被清华大学录取。要从制度上保证专才优教。另外,要及时分流,让不同层次和资质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教育,比如扩大职业技术教育规模,改变高考独木桥的拥挤状态。整个教育的结构成为金字塔型,最顶尖的是一流专家学者,绝大多数成为熟练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者。 6、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必须要与高考对应才有可能实行,高考的考试科目设计要有调整,比如理综必须包括文综的部分内容,而文综也要包含理综的部分内容。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来看,取消文理分科有必要,但是也要考虑学生的特长问题。如果不分科,那么报考文科的学生其物理化学课程的难度要降低;报考理科的学生其历史地理等科目的难度要降低。 7、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办法措施。 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教材的优化与简化很重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常识就可以了,没必要追求太深奥的东西。今后可学一辈子,何必非要几年内堆积在一起,压迫学生呢? 8、如何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小学升初中应真正免试(目前实际存在所谓“测试”),前提是初中学校的教育资源要平衡,从根本上杜绝“择校”的不公平性。初中升高中的“中考”,也要引入综合评价体系,中考的分数最多只占80%。 在高考中引入素质综合评价体系,要科学量化,切实可行,防止出现新的不公。目前,各类考级证书、获奖证书比较混乱,难以为凭。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防止偏废文化知识的倾向。 9、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完善国立、省立、市立与私立的格局,重点办好国立大学。同时,高校的自主招生、自主设立学科专业的权力要扩大,校长要全社会公开招聘。内部结构主要是行政系统不必与党政机关完全对接,不要把大学办成机关。教学、科研是主体,其他机构与人员一律精简。 10、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和区域教育协作的政策措施。 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功能主要体现在制定本省教育总体规划,进行教育投入的财政预算及其划拨与监管,落实中央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解决与教育相关的各类事件,在区域教育协作上发挥“地主”的资源共享作用,为教育排忧解难。为了形成长效机制,应专门制订有关政策条款。 (三)解决各级各类教育中突出问题的意见建议。 11、解决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问题的办法措施。 为了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要取消重点学校的称号,学校之间的教师定期流动。同时,对办学条件差、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弱的学校采取关停并转的办法,予以重新改造。 12、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建议。 学前教育重在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以快乐教育为宗旨。反对学前教育贵族化和提前进入学业竞争。要在幼师中增大男性比例,防止单一性别化。应加强对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资质管理。 13、如何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性,解决职业教育规模数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发展,但是也要防止重复建设,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或者教学质量低劣的要停办。职业教育评估要与就业率直接挂钩,强化办学效益。 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应鼓励用人机构与学校联合办学,可采取委托培养、定单培养等模式。学制可灵活设置。短期就业培训、上岗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等,不限形式与类别,都可纳入职业教育。但是,要严格区分毕业文凭与一般证书。 14、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不应该是所谓“差生”、“高考落榜生”的避难所,应该对优秀学生形成吸引力。比如,免收学费,师资力量强,专业设置比较新颖、前沿,就业率高,这些因素必将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15、如何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健全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制度。 第一,要坚决改变滥发文凭的现象,尤其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要严格,杜绝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第二,招生数量、办学规模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特别是扩招以后要保证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第三,引进国际标准进行质量评估,实行异地异校评估;第四,评估不达标的大学要限期整改,甚至停办。 16、如何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分类办出特色。 要全面总结前些年大学合并的成效,不能简单拉郎配。综合大学、专科大学的专业设置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复现象,资源浪费,同专业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就业没有竞争力。要对现有高等学校进行全面甄别,让师范、农业、林业、石油、地质、煤炭、电力、医学、财经等等行业性很强的大学回归本行,不要力图办成综合大学。 17、如何构建终身学习与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第一,彻底改变“一考定终身”,大学校门面向所有社会成员敞开,完善成人教育体系;第二,鼓励自费留学;第三,对于自学成材且具有一定成果的人才,可授予相应资格证书。 (四)保证教育投入和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 18、如何依法落实“三个增长”、强调政府投入责任。 所谓“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明文规定。但是,难在落实,也难在监督。如何依法落实?我认为,首先要使原则性的三个增长变为确切的数字,要核算出各级政府每年度教育投入的准确数字,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财政拨款是否到位要公开透明;其次,要将教育投入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人政绩考核的范围,像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情况一样,实行“一票否决”;第三,对于不落实教育投入的各级政府要进行行政诉讼,依法执行。 19、如何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鼓励社会投资、捐资教育。 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社会资本甚至外资投入教育,要参考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免税政策和优惠政策,给投资、捐资办学的个人、团体、组织以相应回报。总之,办教育也要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国家可出台配套措施,吸引教育投资和捐资。 20、建设和谐校园的办法措施。 师生和谐、学生之间和谐的办法措施很多,一是要建立争端沟通机制和心理介入机制,让矛盾及时得到解决;二是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让个体得到温暖和关心,信息畅通;三是形成校园与社会的互动,不要让校园成为象牙塔,学校应大量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经常到校园进行座谈、演讲和联欢;四是普及儒学。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9/4/16 13:32:19 -- |
-- 作者:椰风海韵 -- 发布时间:2009/4/17 22:42:00 -- 中国的教育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国家和老师家长辛苦培养二十余年,顶尖学子都被国外挖走,为别国创造财富,实际上也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国内师资缺乏,贫困地区贫因人口,基础教育都得不到保证。教师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挪为他用等等问题。真可谓: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