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贴图]俄罗斯行(11)名人墓地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3901) |
-- 作者:春英 -- 发布时间:2009/3/27 21:07:59 -- [贴图]俄罗斯行(11)名人墓地 |
-- 作者:春英 -- 发布时间:2009/3/27 21:10:21 -- [贴图]俄罗斯行(11)名人墓地 |
-- 作者:春英 -- 发布时间:2009/3/27 21:13:00 -- [贴图]俄罗斯行(11)名人墓地 |
-- 作者:春英 -- 发布时间:2009/3/27 21:17:24 -- [贴图]俄罗斯行(11)名人墓地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3/27 22:14:12 -- 友情复:(春英)[贴图]俄罗斯行(11)名人墓地 俄罗斯墓碑下的历史人物
冈察洛夫墓碑还使我联想到李尧林的墓碑。李尧林是巴金的三哥,他们兄弟关系极好,一起离开四川老家,长期生活在一起。大家庭衰落后,李尧林竭力担负养家的重担,用微薄的教学工资资助家业,为此一生未娶。李尧林学的是英文,毕业后担任中学英语教师,同时从事文学翻译。他根据英文译本将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悬崖》译成中文出版。李尧林逝世后,巴金将他安葬在上海虹桥公墓,用他的稿费为他两次修了墓,还请钱君匋先生写了碑文。墓上是一本用大理石雕刻的摊开的大书,书上刻着李尧林译的《悬崖》中的两句话:别了,永远别了。我的心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家。巴金说:“我相信,他这个只想别人、不想自己的42岁的穷教师在这里总可以得到永久的安息了。”没有想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巴金被关进“牛棚”,虹桥公墓给砸毁。墓碑搬光,尸骨遍地,李尧林哪里还能找到他的“真正的家”?我从俄罗斯冈察洛夫的墓碑联想到李尧林墓碑上的碑文。一个是外国作家访问上海,一个是中国翻译家遗骨埋葬于上海,而使两者相隔百年联系在一起的是文学。 想喝一口中国江河的水——鲍·拉夫列尼约夫 如果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不译成中文,不改编成话剧,不绘成连环画等种种形式的作品在我国传播,小说的作者的姓名可能不会为我国读者所熟悉。《第四十一》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鲍·拉夫列尼约夫(1892年-1959年),小说的译者是鲁迅先生的战友曹靖华。小说写于1926年,译作完成于1928年,那时曹靖华正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而拉夫列尼约夫正是列宁格勒人。当时小说译本由莫斯科中央出版局出版,曹靖华同时将译文寄给我国未名社。鲁迅先生曾对《第四十一》表示过浓厚的兴趣。1929年3月22日他在致李霁野的信中说:“《未名丛刊》中要印的两种短篇,我以为很好的——其中的《第四十一》,我在日译本上见过——稿子可以不必寄来,多费时光。”一个月以后,他致李霁野的信中又写道:“《第四十一》早出最好。”然后即对当时上海滩的出版现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上海的出版界糟极了,许多人大嚷革命文学,而无一好作,大家仍大印吊膀子小说骗钱,这样下去,文艺只有堕落,所以介绍些别国的好著作,实是最要紧的事。”很明显,鲁迅把《第四十一》归入“好著作”之中。 小说描写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红军女战士和白卫军中尉俘虏的故事。女战士玛柳特卡奉命将俘虏押往前线司令部。途中他们所乘的船遇到风浪沉没。玛柳特卡与白卫军中尉被卷上一座荒岛,渐渐产生了情感。一天,一艘白党帆船忽从远处驶来。中尉喜出望外,拟登船逃走。玛柳特卡的感情经过一番搏击,最后向中尉举枪射击,应声倒下的中尉成为被她击毙的第四十一名白卫军分子。这是一篇政治性与艺术性很强的小说。 第一部分墓碑 天堂(一)1853年6月14日“帕拉达”号抵达香港,停泊二十六天。冈察罗夫根据所闻所见写成《香港》一文。8月10日战舰到达日本长崎。普嘉京海军上将到各地进行谈判,这时闻到俄国和土耳其可能发生战争,俄舰掉头开往上海。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3/27 22:33:12 -- 【公共图文】★俄罗斯:新圣女修道院(名人墓)【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图文】★俄罗斯:新圣女修道院(名人墓)【知青公共频道】 http://www.ynzb.com/bbs/dispbbs.asp?boardid=88&id=46569&star=1&page=1 新圣女修道院建于16世纪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 作者:春英 -- 发布时间:2009/3/29 22:24:45 -- 谢谢友情版主的补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