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英特尔科学天才发明奖1月14日公布了进入1/4决赛即前300名的入围名单。加州、纽约州等总共有数十名华裔高中生榜上有名。其中旧金山湾区佛利蒙市的米慎圣荷西高中,破天荒地有三名华裔学生同时获奖,分别是埃德温黄(研究聚乙烯和对苯二甲酸化学物质的循环再造及水解)、毛玉羚(运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理论,研究、观察重力波对球状星团轨迹引力辐射的影响)、曹雯婷(优化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和稳定)。其中埃德温黄年仅13岁,是入围名单中年龄最小的。这三名华裔学生的家长均来自中国大陆。 大陆新移民子女频频上榜
到28日公布进入决赛圈前40位入围名单时,三名华裔高中生之一的华裔女生毛玉羚昂然迈进。毛玉羚出生在美国路州,父母都来自中国杭州。纽约州入围前40名决赛圈的华生,则有在布朗士科学高中就读的李文伟(研究为折叠蛋白质反映途径发展分子记号)、乔斯林(相互作用的BDNF基因和激素对焦虑症的影响之研究)、就读于长岛Ward Melville高中的李洁心(癌症治疗研究)、就读于史岱文森高中的麦婉明(优化问题和测序DNA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多位华裔前进40名决赛圈。他们中也有几位的家长都来自中国大陆。
不言而喻,由于历史的因素,20世纪相对较早移民美国的1950至1970年代华裔移民,多以台湾、香港为主,他们同样秉承中国重视教育甚至望子成龙的传统,对子女期望甚高,早些年尤其是本世纪初之前的十多届英特尔科学天才奖入围名单里出现的华裔学生,其家长背景多以来自台湾和香港的早期留学生、移民为主。而自2005年后,则具中国大陆背景的华裔高中生后来居上,更多在有“小诺贝尔奖”之誉的英特尔科学天才发明奖频频上榜争光。
譬如2006年英特尔科学奖前40名决赛圈入围者中,共有七名华裔高中生入围,分别是加州硅谷的孙一(研究数学)、马里兰州的张媛(心血管项目研究)、纽约长岛的张辉宇(有关天文学的研究)、芝加哥的张乐天(研究数学)、伊利诺伊州的王欣(有关DNA的生化研究)、马里兰州的邢春隆(有关癌症的医学研究)和密歇根州的周聪(材料科学),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出生在中国大陆,随父母来美,多才多艺,会讲流利汉语,上大学目标首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名校。
最后,出生上海的孙一因为解开一个复杂的数理公式名列第二,获得亚军及7.5万美元奖金;5岁随父母从中国天津来美的张媛以心血管病研究获得第三名及奖金5万美元。
2008年英特尔科学奖前300名入围奖名单中,华裔学生超过两成,包括21名出生在中国移民来美的高中生,他们来自全美13个州的共17所高中。 旧金山湾区共有八名高中生榜上有名,其中华裔就占了六名(3男3女),包括就读圣荷西Harker私立学校的王逸飞(研究柴油发动机用节能氧化燃料)、就读圣荷西 Lynbrook 高中的王博(运用双目镜分析和模仿视觉外部的感觉位置和速度)和孙语涵(以数学抽象方式展开多项式科技分析研究)、就读库柏蒂诺Monta Vista 高中的彭安杰(减少金属附属聚合物在二氧化碳的释放),以及就读佛利蒙市米慎圣荷西高中的两位华裔女学生陈倍加(研究改变白血球表面的质换功能,以对付针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和张艾骏(研究发掘作物自身生长的潜力)。其中王逸飞、王博、张艾骏的父母来自中国大陆,另三位华生的家长来自台湾。他们均能用汉语表达,且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入围前40名决赛圈的多名华裔学生中,就读纽约市Brearley高中的龚菁菁(以甲壳类海生物化石结构推算岩石年龄)、就读史岱文森高中的霍瑞致(借助短光波复制量子点的研究)、尹晓云(研究大脑海马回沟如何影响忧郁症的生物分子模型)、就读Francis Lewis高中的黄美珍(通过动物牙齿和玻璃化石研究埃及古绿洲沙漠化起因),以及包括纽约、马里兰州、华盛顿州的入围学生张悟明(心智迟钝的调节性蛋白研究)、董袆荷(研究果蝇的生存环境及其对后代的影响)、胡家旗(研究语言与人脑的关系)、鲁杰明(癌细胞分子检验研究)、袁翘楚(代数几何学研究),都是中国大陆留学生或移民的子女。他们的共同特点也是:才华横溢、兴趣多元化、不读死书、视野广阔、有极大的志向。
爱荷华州2008唯一一个进入英特尔奖决赛的学生曾晓濛(研究课题是爱荷华州图书馆所获政府拨款和私人捐款之间的关系)最终过关斩将,勇夺第七名,并获2万美元奖金。她9岁随父母从中国四川移民来美。她成为当年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华裔学生。
回溯参赛史 难忘分水岭
回溯英特尔奖(西屋奖)的历史,华裔赢获的最佳战绩当数1995年第54届,共有6名华裔少年才俊进入前40名决赛圈,最后由加州圣地亚哥拉荷拉高中女生程爱伦荣登冠军宝座,她的校友俞建德名列第十;另一位华裔女生、德州普拉诺高中的叶春玲荣膺第五名。程爱伦因此而上了CBS播出的“This Morning”专题节目,一时间家喻户晓。在第55届(1996年)华裔仍大放异彩,分别有就读纽约史岱文森高中的女生罗婷夺得亚军,纽约长岛的张晓宁与佛杰尼亚的吴维仁位居第九、第十名。但自1997年后,虽然仍不乏华裔子弟入围前300名复赛圈乃至前40名决赛圈,但能成为前十名精锐梯队一员者廖廖,甚至有多届最终都全军覆没,殊为可惜。
直到第62届“英特尔天才科学奖”2003年3月11日在首都华盛顿揭晓,两名华裔子弟俄勒冈州波特兰教会高中李天惠(利用惯性静电效应控制核裂变)、纽约市布朗科学高中女生张旖晨(研究蟑螂对杀虫剂免疫力引发过敏原之影响)分别赢得亚军和第八名的亮丽成绩,在前十名行列中引人注目地占据五分之一席位,也洗刷了六年来华裔基本无缘前十名锦标的遗憾或被媒体称作“全军尽墨”的耻辱,可喜可贺。这个战绩基本恢复到1995、1996年的水平,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华裔少年才俊军团在科研战线的非凡实力。
不妨可以说,2003年“英特尔奖”揭晓的华裔学生的表现,是在美华生参加这个每年都有1500名以上全美乃至加拿大高中生精英竞争的“小诺贝尔奖”赛事的“分水岭”:经过多年的徘徊之后,华生入围和获奖人数逐渐稳定,参赛学生年龄趋小,研究项目不仅更加精深也更趋多元化(不仅有各种理工科、医学等科研项目,也不乏经济、社会学范畴的研究项目;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还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父母来自中国大陆的华生获奖比例几乎年年增加。这些特点反映出华裔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日益改善和提高,也使自己的生存、学习环境改善。加之华裔家长历来舍得在子女学习领域投资,为子女今后“出人头地”而甘愿奉献,华裔新移民的子女几乎都在居住城市最好和较好的公私立学校获得教育;而以创造性教育为特色的美国学校,也推进学生们在全方位技能爱好的海洋中如鱼得水般自在。
新移民生存环境改善更重子女教育
今年上榜的华生佼佼者大都为ABC,年龄偏小,但他们的父母多来自中国大陆。显示中国大陆移民和留学生经过差不多20年左右的生存打拼期、攻读学位期、工作发展期后,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子女本身的奋发学习也愈来愈有成效。
并不是所有进入英特尔奖的华裔学生入围者,都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尽管有相当比例华生的父母是留学美国的博士生、硕士生,或者是事业有成的科学家、高科技公司主管,但仍然有部分华生出自“蓝领阶层”家庭,却同样获得在最好学校学习的机会而得以发挥特长脱颖而出。譬如龚菁菁7岁时从天津移民来美,母亲在衣厂做工,父亲早在她儿时就过世;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在学业上取得佳绩。祖籍中国温州的李文伟,其父亲李长国从事餐饮工作,母亲瞿明珠现退休在家。这个现象说明,有天赋的华生即使家庭环境原本与学术、科研“风马牛不相及”,但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和父母全力支持,照样能够取得和那些教授、科学家或CEO家庭出生的“幸运儿”不相上下的成绩。还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在纽约开洗衣房,在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下属的分子肿瘤实验室华人主任樊赛军经常去洗衣服就认识了他们,并鼓励他们的儿子到实验室来“试试”,于是当年英特尔奖又多了一个华生入围者。
除了生活、学习环境相对改善和优越,也并非所有出生在知识家庭的华生都在学业上获得家长的指导,他们更多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用学校、图书馆资源而提高知识学术科研水平。许多获奖华生的父母即使是理工博士,也几乎搞不清楚子女的研究方法。2006年亚军得主孙一的获奖研究解开了一个复杂的数理公式,他那都是博士的化学家父母也自称看不懂。今年迈进前40名的毛玉羚的父亲毛承业(印第安那州大物理学博士),坦承女儿研究使用的概念是物理学,但计算方法涉及到数学,“她的研究已超出我所掌握的知识范围”。
自古英雄出少年。华裔少年才俊在美国“小诺贝尔奖”频频上榜缔造辉煌,令人欣喜。
(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