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会祥
又是一年情人节,商家早在春节过后就开始忙活了,又是征集策划,又是有奖征文……为了赚天下有情人、准情人、假情人的票子,家家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过“洋节”成了国人的一种时尚,从物质的享受转向精神的快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可是,国人对“洋节”的理解比较肤浅,过“洋节”的心态也是不伦不类。比如,在许多人的眼里,情人节就是婚外情人和二奶的专用节日,这与情人节的本意相去甚远。
“土节”和“洋节”是一个说烂了的话题,过节各取所需,谁也干涉不了。不过,通过节日,看看中美两国人过节的心态,倒也有点儿意思。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写过一本《美国与美国人》,书中一篇《贫困的早年》,谈点是美国人的感恩节。据说,当年新英伦移民初到北美大陆时,贫病交加,许多人像狗一样倒毙在荒野,因为有了野生的火鸡,新移民才没有死完。为了感恩,美国独立后,确定的第一个全国性节日,便是感恩节。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东方人羡慕美国的富裕,却不知道,美国的富裕是从贫穷中奋斗出来的;假定现在的美国已接近于天堂,那是从地狱里升上去的。最重要的是,美国在富裕后并没有忘记穷苦的日子。
费先生写的是1945年的美国,当时的中国,还处在极度贫困和战乱未止之中。今日的中国,已经从小康道路上起步,但我们离富裕还相差太远。我们过节,似乎没有必要感恩,过年只须吃喝,饱享物欲的满足。在饥饿的岁月里,春节只是饱餐的时机,再穷不能穷大年,年年难过年年过。温饱解决以后,过年过得怎么样,对内对外都只是为了一张脸——面子,10万元级一桌年夜饭应运而生。
西方的主要节日似乎多与信仰或宗教相关,仍以感恩节为例,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美国人家家感恩,前往教堂去做感恩祈祷。从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以后,每年感恩节这一天,美国总统都要举行仪式放生火鸡。林肯和布什都“特赦”过进入白宫待宰的火鸡。
中国人过年也感恩,从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开始,到大年三十午夜接灶,都是一种祭祀活动。送灶希望灶爷灶奶上西天好话多说;接灶希望灶爷灶奶奶保佑来年幸福安康。许多家庭一直都还延续着春节祭祖的风俗,其实也是一种感恩。只是,民间的感恩,没有上升为政府的一种仪式而已。
情人节在我国热起来以后,已经完全商业化了,实质上成了商人节。当节日成为时尚以后,欲望的满足只能刺激消费,对拉动内需也许是好事。可是,美国的感恩节,则是一个激励全民族奋斗向上、消灭贫穷走向富裕的节日。中国人过节,也要过出一种精神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