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原创】郑德鸿:永远的知青 【感念上山下乡40周年 】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28181)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1/23 13:08:08

--  【公共原创】郑德鸿:永远的知青 【感念上山下乡40周年 】

.

.

动感视频 记录生活
优美图文 大家报道

永远的知青

                        ——纪念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


2008年12月22日是中国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40周年纪念日。

悠悠岁月,往事如烟。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国共有1700万人离开城市,到农村插队落户,从生产建设兵团到边远山区的生产队,到处都留下知识青年的足迹。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在广阔天地里同广大农民群众和兵团战友一道,战天斗地,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在新中国的历史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史无前例的壮举,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每一个知青,都是这历史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回忆往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冲动,不再那么的迷惘,也不必再去怨恨,我们当以一颗的平常的心,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那场运动。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也是无法掩盖的。

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40周年,报刊杂志登载有关知青的文章信息,全国各地的老知青们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并纷纷撰文,感怀那段青春激情,回忆逝去的岁月。这些故事虽日久年深,却弥足珍贵。

作为一个老知青,一个有着深深知青情结的人,我一直认为,知青的历史应该由知青来写。为此,我在网上呼吁,每一个能拿起笔来的知青,写出你自己,这是历史的责任。不管你的文采如何,写出历史的真实,都将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早在1994年,我就开始撰写长篇知青小说《那里并不遥远》,并于1999年将这部小说上网。我一直以为,这部小说不仅仅只属于我,而是属于一代知青,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小说《那里并不遥远》1999年11月11日在文学网站“黄金书屋”发表,并且作为重点推荐阅读。之后,许多家网站转载了这部小说。后我向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文学网站“人民书城”发去电子邮件,请该站直接从“黄金书屋”转载,并且将我的一篇叙述这部小说的手稿捐赠给漳州市图书馆的文章《献稿记》及另一部中篇知青小说《婚礼进行曲》发去。发去后不几天,便收到了回复,告知小说《那里并不遥远》已登载于“佳作连载”栏目,《婚礼进行曲》也登载在该网站的“原创基地”。

2003年,小说《那里并不遥远》被由中国国情网、中国教育发展网、国家文化网、国家中西部网等大型国家级网站机构组成的专家、学者联合编审,由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提供艺术指导,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监制,并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供版权保护,北京联合光华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型数字光盘《中外经典视听图书馆》收录。而后,又先后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的《21世纪经典视听图书馆》及学苑音像出版社的《经典多媒体图书馆》、《世纪经典视听图书馆》、《世界经典图书馆》收录。

小说《那里并不遥远》能入选《中外经典视听图书馆》,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也为知青挣得了面子。毕竟,这是唯一入选的知青题材小说,如果没有入选,那将是一代知青的遗憾。

2008年7月,我在新浪开了博客,发表了一些知青回忆录,同时把这些文章贴在各知青网站论坛。这些文章发表后,得到了知青朋友的关注,先后登载在上海的《知青风采》报、漳州的《漳州广播电视》报、美国洛杉矶的《中国日报》/《南加知青》专栏,一些网站也转载了我的文章。

让我更感欣慰的是,作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大型知青回忆录文献,《陕西知青联盟》网暨陕西省知青下乡40周年征文集编委会编撰的《岁月——献给所有的知青朋友们》及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知青》,也收录了我的文章。

特别让我引以骄傲的是,由于我的努力,2008年12月17日,《闽南日报》登载了一组我收集整理的知青老照片《难忘的知青岁月》,并配发了我写的一段照片说明。2008年12月18日,《漳州广播电视》报隆重推出《岁月留痕——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特刊。

《漳州广播电视》报特刊发表了我写的《卷首语》、《告别晚餐》及另10篇知青回忆录。分别为:《青春无悔 知识有价》(陈金河)、《怀着身孕赴高考》(胡雪真)、《转正让我告别12看知青生涯》(陈莲根)、《曾经走过的知青生活》(陈莉)、《抓泥锹》(柯水清)、《祖厝情缘》(李森木)、《当一名扫盲的义务教员》(曾龙水)、《下乡第一课:洗衣服》(卢开明)、《知青生活二三事》(吴建荣)、《农田遇险记》(汤淑年),同时配发了当年上山下乡宣传画及知青老照片。

在这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的日子里,那曾经的岁月,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回忆,太多太多的感慨,历史将永远记载着这刻骨铭心的一页。

往事不堪回首。

蓦然回首,青山永驻,碧水长流。

                郑德鸿 2008-12-22

更多文章可到郑德鸿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14474214

*    *****************************

《漳州广播电视》报2008-12-18

http://www.zzgbdsb.com/new_list.asp?cateid=4

《岁月留痕——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特刊

       

 卷首语

                       郑德鸿

悠悠岁月,往事如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然而,这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毕竟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空前绝后的运动。在这期间,中国共有1700万人离开城市,到农村插队落户,从生产建设兵团到边远山区的生产队,到处都留下知识青年的足迹。他们在广阔天地里同广大农民群众和兵团战友一道,战天斗地,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2008年12月22日是中国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40周年纪念日,老知青们纷纷撰文感怀岁月,回忆青春激情。这些故事虽日久年深,却弥足珍贵。

历史将永远记载着这刻骨铭心的一页。

蓦然回首,青山永驻,碧水长流。

*    ****************************

《闽南日报》登载一组知青老照片《难忘的知青岁月》

http://mnrbszb.mnrb.net/html/2008-12/17/content_16192.htm

2008年12月17日,《闽南日报》登载了一组我收集整理的知青老照片《难忘的知青岁月》,并配发了我写的一段照片说明。  

难忘的知青岁月

  今年是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1968年12月22日,全国掀起上山下乡高潮。而早在1966年10月16日,龙海县第一中学的52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就分别被组织到龙海县程溪浮山农场、浮山大队(新开辟的知青点)、程溪公社下庄大队知青点。

  知青们在农村插队,是人生的一次锤炼。蔡玉桃的犁田、插秧、收割及闲暇时拉手风琴;游振南等知青自建知青点宿舍及龙海市浮山农场知青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舞剧《白毛女》剧照等照片,再现了当年的知青生活。  

  ⊙郑德鸿 文/图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1/23 13:09:44

--  【公共原创】郑德鸿:永远的知青 【感念上山下乡40周年 】

【公共原创】郑德鸿:永远的知青 【感念上山下乡40周年 】

http://www.ynzb.com/bbs/dispbbs.asp?boardid=88&id=45429&star=1&page=1

=======================================

郑德鸿的BLOG _ 新浪博客
作者:郑德鸿 一提起“经典”二字,我的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四书五经、三国水浒红楼梦、毛泽东选集,以及那些经历了无数代人的传承,历经考验流传至今的文学佳作,那些永载史册的精神食粮。人类的文明与美德,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经典,才一步步从...
blog.sina.com.cn/u/1414474214 61K 2008-11-7 - 百度快照
blog.sina.com.cn 上的更多结果

《那里并不遥远》(郑德鸿)
(郑德鸿) 在写这部小说之前,我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写点什么文字给别人看。我一直以为,写书是作家们的事,是文人墨客者的专利。而且书是要流传的,一本书不但同一地方同一时间的人可以看到,甚至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看到。因此,书在...
www.cnread.net/cnread1/net/zpj/z/zhengdeh ... 6K 2000-6-16 - 百度快照
www.cnread.net 上的更多结果

小说-那里并不遥远-郑德鸿:献稿记-第1页
编者按:郑德鸿的长篇知青小说《那里并不遥远》的手稿已被漳州图书馆收藏,《献稿记》是作者叙述“献稿”经过的一篇短文。 2001年3月16日,秉谦与漳州市图书馆馆长张大伟一同来到店里,相互介绍后,张馆长将一本由市图书馆出版的《漳州掌故...
www.xiaoshuo.com/readbook/00110165_3137_1 ... 23K 2008-11-26 - 百度快照

[转帖] 那里并不遥远 作者:郑德鸿 - 知青文章专栏 - 【魂系巴...
作者:郑德鸿 内容介绍: 右派分子白基兴的女儿白晓梅与工人的儿子李卫东自幼青梅竹马,1969年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与同学马聪明、侯成宝、游清池、吴莲英、王莉莉一起,到山区插队落户。不久,...
bbs.wybstv.com.cn/viewthread.php?tid=9945 125K 2008-12-29 - 百度快照

梦远书城_那里并不遥远(郑德鸿)
作者:郑德鸿内容介绍: 右派分子白基兴的女儿白晓梅与工人的儿子李卫东自幼青梅竹马,1969年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与同学马聪明、侯成宝、游清池、吴莲英、王莉莉一起,到山区插队落户。不久,白...
www.my285.com/zj/wg/nlbb/ 5K 2007-9-17 - 百度快照

郑德鸿的个人空间 - 浙江博客网
浙江潮论坛乱弹“全国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作者:郑德鸿由全球最大的华语原创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主办的“全国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9月10日启动,一时间,网络、报纸、电视争先报道,沸沸扬扬。此事被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blog.zjol.com.cn/850265 14K 2009-1-14 - 百度快照

郑德鸿的播客
郑德鸿上传视频:0空间访问量:0最近登录:尚未登陆欢迎来到我的播客,有空过来踩踩吧。 个人中心 个人首页管理播客我的视频我的专辑我的收藏我的好友我的博客我的圈子给我留言 系统公告 热门标签 我的视频 我的专辑 我还没有上传视频,...
you.video.sina.com.cn/m/1414474214 23K 2008-8-3 - 百度快照

无柴之炊 郑德鸿
郑德鸿1969年,不到17岁的我下乡到福建省长泰县岩溪公社田头大队第九生产队插队落户。初到农村,队裏给了我们一些茅草烧饭,但只能用几天,要想吃饭,就得自己上山去割茅草。每年秋天时节,山上的茅草都长高了,而这时田裏的活也较少,队裏...
www.zqsc.org/Articles/news/20080924/20080 ... 18K 2008-9-24 - 百度快照

郑德鸿的个人空间 - 西部网社区 西部网博客 - Powered by X-Space
情感心情知青生活——山路惊车作者:郑德鸿下乡插队时,我和同是从城里来插队的跃山搭档赶牛车。跃山是因为家庭成份不好,全家下乡插队,当时已经有三十多岁了。那一天,我们赶着牛车到湖珠大队去运竹子。湖珠大队是长泰县岩溪公社最偏远的...
blog.cnwest.com/?70761 18K 2008-11-29 - 百度快照
blog.cnwest.com 上的更多结果

南京人家-文学·雅园-[原创]复郑德鸿兄的一份公开信
郑德鸿兄: 你好! 看了你发的《有请知青朋友共同把经典知青小说<那里并不遥远>搬上屏幕》等帖子,我打心眼里为你的知青题材文学作品在我国并不繁荣的文坛获得一定的成功而感到高兴! 据兄说,小说《那里并不遥远》堪称经典,我这个网名叫“...
www.njhome.net.cn/dispbbs.asp?boardID=147 ... 69K 2008-8-11 - 百度快照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9/1/30 22:35:38

--  

写小说不是作家的专利!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有深刻的内涵,再美的语言也是干瘪的。知青虽然不是作家,但我们有丰富的素材;那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足可以胜过那闭门造车虚构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