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光锴专栏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2) ---- [原创]旧诗作若干:南疆采风(之一)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2&id=6883) |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8/2/14 10:16:52 -- [原创]旧诗作若干:南疆采风(之一) 旧诗作若干:南疆采风(之一) . 附言:我对军人是很感情的.1959年,我在某艺院读书时,南海舰队来我院招文艺兵,我死磨硬缠,终究因为出身问题,没有录取.198X年,我将我的儿子送到了中越边境的法卡山守备师(边三师).第二年,我和妻子就到了边境线,在那十五天里,我到了友谊关和金鸡山,(法卡山因为还在战斗,为了家属的安全,部队没有安排我们去).在那些日子里,我写了一些诗……有一些发表在报刊上.这里是其中一部分. 在南疆的那些天里,我还采访了一等功臣杨国政(长沙人)和战斗英雄易仲冬(岳阳人)的妹妹易晓梅,写了一篇《法卡山下一枝梅》的通讯,发在《青年报》上…… 我不敢说这些诗歌发在知青网上,会引起什么样的反映。作为一个老知青,身份也许很低微,但却和所有的人一样,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精神层面。我们不是迷惘的一代,我们没有沉沦,我们并非对一切事物都冷漠,我们曾经被迫而放逐过,但我们对祖国,对社会,不仅热爱,而且承担着责任…… 第一首:致南疆一军人的信 . 一封来自边陲的信 , 坦露出军人的豪爽; 你说,到我们的南疆来吧, 春天,当木棉花盛开的时候, 南疆,有采不尽的诗章. . 啊,南疆,南疆,那一片热土, 谱写了多少勇敢、豪壮. 想起你对我说的故事, 至今,热血仍在激荡. 一曲<血染的风采>, 常于梦中飘扬…… . 南疆我是一定要去的, 但,不一定是在春天. 相信木棉花对我的诱惑, 远不胜墨绿色钢盔和那闪亮的钢枪. 边关那条条蜿蜒的小路, 俯身便可拾起一行行的诗句, 雄奇、深沉、悲壮、滚烫…… . 第二首:写在法卡山烈士陵园 . 把脚步放轻,把脚步放轻, 不要惊扰了他们的美梦. 五十七个昼夜的激烈的战斗, 他们谁曾合过眼睛? . 他们的年令十七八九, 大一点的,才二十挂零; 这个年纪是贪睡的年纪呵, 困意一来,放倒身子便能发出酣声. . 但是,他们为什么要睡在这里? 为什第要睡在这南疆的丛林? 为什么要垒起土丘竖起碑石? 石碑之上,缀一颗鲜红的五星? . 没有回答,他们已不能回答. 只有风在耳畔叙说他们的的功勋. 祖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让给敌人蹂躏, 巍峨的法卡山呵,你来作证,你来作证!…… |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8/2/14 10:18:48 -- 第三首:谒南疆烈士陵园 . 滴滴晨露如泪, 濡湿了墓地的静寂. 空旷的南疆仍在默哀, 座座青山,垂首肃立. . 燃起一支香烟置于墓碑之前, 屏气凝神,很久很久. 从遥远的后方来拜望你们, 却只能静听风啸林吼…… . 且将此诗写在陵园, 凝固成一粒粒红豆. 生发成一片相思林带, 植在南疆,也植在心头…… . 第四首:巡逻兵的脚印 . 在蜿蜒绵长的边界小路, 我遇到了一队巡逻兵. 他们荷枪实弹,威风凛凛, 眼神里溢满出士兵的豪情. . 我向他们问安,并且致敬, 他们以微笑回答我的问询. 然后, 一挥手,他们走了, 沿着忽隐忽现的小路,走进丛林. . 就在他们走过的边界的小路, 我拾起了他们洒落下的脚印. 拾起了他们献给祖国的一串诗行, 刚烈、深沉、热烈、真诚…… . 第五首:那一个夜晚,在凭祥的街头 ----和儿子漫步在凭祥的街头漫步有感 . . 那一个夜晚,我们漫步, 在在凭祥的街头, 菠萝蜜树影之下, 有月光儿闪烁. 我们且走且谈, 丝毫也不拘束. . 忽然,我们走近了一家舞厅, 彩灯之下,有人在轻歌曼舞. 这本是一幅平凡的生活小景, 但你的感受却很奇特. 静静地你站了好一阵子, 才转过身去,恋恋不舍. . 这之后,你向我谈起了你的哨所, “挺寂寞的,”你说. 只一条弯曲的小路, 有野花二朵三朵. . 是的,还有有敌人的明碉暗堡, 与你们的哨所一箭之隔. 彩灯?沙捶?那是不充许存在的, 充许存在的,只有士兵的职责! |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8/2/14 10:20:46 -- 第六首:战士的诗 . 在南疆 在防炮棚里在猫儿洞里 在焦土仍在燃烧的壕沿 我看到有的战士 正猫着身子,在纸上 写着 简朴的诗行 “这些诗,是不打算发表的.” 他们说.“仅仅只是为了 一种精神寄托 或者说,在今后的回忆里 能再现的 一段难忘的时光……” . “假如‘光荣’了 那么,这些诗稿 且当成我的遗言……” . 我读着他们写的诗 忽然感到 这些诗的价值 远比那发表在 报头刊尾的诗作 更富有诗意,因而 也就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当然,诗的高潮 往往不会在文字中形成 诗的高潮 将出现于那拼死一战之中的 一—声—呐—喊!……” 1985年草于广西宁明法卡山守备师某炮兵团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2/14 11:00:01 -- 大漠孤烟兄,新年好,能否把字弄到5号字码?老花,请原谅! |
-- 作者:大漠孤烟 -- 发布时间:2008/2/14 13:36:58 -- 夜深人静:你好.已将字体改大.要爱惜眼睛了呵,老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