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千山红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0)
----  [原创]美丽的渔樵村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0&id=46554)

--  作者:珊妹
--  发布时间:2009/8/6 11:09:27

--  [原创]美丽的渔樵村
刘海哥的家乡风景如画,这里花红柳绿,就像没有污染的世外桃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9/8/6 13:22:23

--  

  刘海砍樵的美丽传说

“家住常德武陵境,丝瓜井畔刘家门”。这是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中刘海的两句唱词。在常德武陵区的一些老人当中流传着刘海砍樵传说的“正宗版本”:古时候,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带,住着一只多年修炼的狐狸精,她炼成宝珠一颗,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时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炼几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但是憨厚朴实的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应与胡秀英成亲。回到家后,刘海告诉母亲,母亲也很喜欢,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刘海于是去位于城中心的鸡鹅巷置办东西结婚。鸡鹅巷旁边有个小庙,庙里有十八个罗汉。其中十罗汉带着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炼。他炼得一串金钱,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宝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罗汉见胡秀英和刘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带领弟子抢走了胡秀英的宝珠。胡秀英失去宝珠就会现出原形,无奈之下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刘海。刘海知道后,没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罗汉,最终在斧头神和胡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刘海打败了他们,拿到了宝珠。从此,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常德刘海砍樵的传说在北宋时已经成型,至清代中叶已形成了今天流传的刘海砍樵传说的主要版本。今天在常德还能找到传说中的丝瓜井,但是现井口石板风化剥落,井壁石砖残缺破损,井口四周杂草丛生。传说中刘海大战十罗汉的“刘海庙”也早已损毁。
  刘海砍樵传说在今天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刘海和狐仙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勤劳、正直、孝顺等美德和追求忠贞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向美向善的愿望。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堪称湖南民间口头文学的精品。刘海砍樵传说保存了一定历史阶段常德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民俗民情,而它所表现的价值理念也将随着故事的流传而传承下去。

--  作者:邵国强
--  发布时间:2009/8/6 17:45:48

--  

看到珊妹版主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再看了易山元老的对《刘海砍樵》传说的描述,受益菲浅。“家住常德武陵境,丝瓜井畔刘家门”也只是知道花鼓戏《刘海砍樵》里面的台词,传说也只知道一点点,听易山先生这么一描述简直美极了啊!有时间一定要去瞧瞧。那井、那庙。还有刘海哥呢。


--  作者:珊妹
--  发布时间:2009/8/6 23:12:14

--  

邵老弟,谢谢你的欣赏。那井,那庙都还在,只是刘海哥就无处寻觅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井底有只金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顺便告诉你,易山可不是什么先生哦,是位才女呢。


--  作者:珊妹
--  发布时间:2009/8/6 23:19:57

--  
谢谢易山的欣赏,谢谢你补充的关于刘海砍樵的美丽传说。
--  作者:邵国强
--  发布时间:2009/8/7 9:07:08

--  

哈哈,易山元老文采太妙了。当然得称之为先生喔。不过我确实张冠李戴了。哈哈,我还一直以为易山是位先生喔。

谢谢珊妹老姐的更正喔。传说中的刘海哥可能没有,现实中的刘海哥那怕还是会出现的咧。珊妹老姐真不愧为舞坛高手喔,举足投手,一招一式,都透露出美的姿态。为景色争辉不少。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9/8/14 10:25:32

--  
以下是引用珊妹在2009-8-6 23:19:57的发言:
谢谢易山的欣赏,谢谢你补充的关于刘海砍樵的美丽传说。

   珊妹版主不用谢!关于狐仙胡秀英、蛇仙白娘子我还打算写篇文章的,但开了个头就搁下了,那天续完了还得借你的片片用呢!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9/8/14 10:28:44

--  
以下是引用邵国强在2009-8-7 9:07:08的发言:

   哈哈,易山元老文采太妙了。当然得称之为先生喔。不过我确实张冠李戴了。哈哈,我还一直以为易山是位先生喔。

       邵兄过奖!先生不敢当呢,称兄道弟倒无妨!易山也很喜欢读兄台的文章呢,谢谢邵兄!


--  作者:邵国强
--  发布时间:2009/8/14 17:09:24

--  
以下是引用易山在2009-8-14 10:28:44的发言:

       邵兄过奖!先生不敢当呢,称兄道弟倒无妨!易山也很喜欢读兄台的文章呢,谢谢邵兄!


   我那叫什么文章咯,惭愧啊。你的那才称得上是精彩文章啊。珊妹版主说你是才女啊!一点没错。谢谢“易兄”的回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