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灌水.留此备考]濂溪巷与濂溪先生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56733)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2/8 0:50:42

--  [灌水.留此备考]濂溪巷与濂溪先生

  看了七星兄关于永州遗址介绍,提到周敦颐(濂溪先生)生于道州长于衡州,乃想起似有有关介绍。搜之网上,有衡阳晚报相关介绍,转录之:

濂溪巷位于石鼓区,南至司前街,北至潇湘街。古时,巷内有濂溪祠,故又称濂溪街。民国时改称五甲巷。文革时改为红旗路二巷,1981年恢复为濂溪巷。

  濂溪巷的得名与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有关。

  周敦颐是湖南道州营道县人。宋仁宗天圣2年(公元1024),周敦颐七岁时,因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来到衡州府投靠哥哥郑向。当时,郑向在衡州府城西的凤凰山上隐居读书。郑向将妹妹和外甥安置在自家,并对周敦颐进行启蒙教育,奠定了他的文学基础。

  宋仁宗天圣9年(公元1031年)郑向到京师做官,周敦颐也随舅父和母亲离开衡州去了京师。周敦颐后来做过一些小官。但是他致力于研究《周易》,写出了重要的理论著作《太极图说》,从而奠定了他的理学家地位。

  周敦颐死后,随着学生程颐、程颢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周敦颐成了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南宋时许多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现在的人们,一般都读过他的文学名篇《爱莲说》。

  周敦颐一生中,有18年是在衡州居住或来衡讲学。据《清泉县志》记载:宋开禧3年(公元1207年)知县唐晔为纪念郑向、周敦颐,在郑向故宅遗址凤凰山,始建“濂溪寺”,这实际上是一座书院,此建筑毁于元朝末年战火。(唐隆平)

  周敦颐曾在此读书生活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2/8 0:54:49

--  

    据红网论坛:

红网论坛 >> 红网论坛 >> 城市论坛 >> 衡阳 >> [原创]衡阳周敦颐故居—爱莲堂在呼救


以下内容为程序代码:
<SCRIPT src="../a/inc/leadcode.js">
</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var GBL_domain="rednet.cn";
</script>

[原创]衡阳周敦颐故居—爱莲堂在呼救 zyjjoe,2009-08-04 21:48:14

  周敦颐五周岁(一O二二年八月二十日)亡父,幼孤依舅北宋龙图阁直学士(祖孙五进士)衡阳先贤郑向,读书衡州凤凰山下西湖畔留下“西湖夜放白莲花”的典故和“白莲仙子戏西湖”的传说,反映他舅甥情深和悟道的故事。
  周敦颐一生三故里,道县是他的出生地,衡阳是他的成长地,九江是他的归宿地。衡阳两房后裔《濂溪周氏谱》载他“生于营道,长于衡阳”在衡州西湖“植莲、构亭(爱莲亭)读书、讲学”生活十余之久。留下五处生活遗迹,他学为宗师、品为后范,所创理学是宋、元、明、清立国的指导思想,倍受褒崇,以周子生活地他舅父郑向故宅改扩建成的周家大院涵盖半个衡阳城,以他生活地和事功命名的地名、街道、招牌随处可见。在城区内建有祭祀与教学合一的一院四祠(其中石鼓书院内是七贤祠、周的神主居首)。
  一九四四年残酷的四十七天衡阳抗日保卫战,日寇屠城把周家大院及周子有关的遗迹遗物毁尽。
  只有时离市区十里日军骑兵驻此的爱莲堂幸免于难,但门柱被马啃,厢房尽毁,寿字花窗被日军作柴烧掉。经后裔艰难维护剩残房三间到今。
  爱莲堂原是周子舅父郑向庄房,处蒸水南北河风交汇衡邵驿道柘里渡边,门前有阔池种有荷花,晨露凝珠荷叶上随风舞动逗人喜爱,是西入衡州第一景——故名露水塘。
  因此地凉爽周子在衡逢夏来此避暑读书,三世孙周兴继“仰曾祖濂溪公遗迹在衡不忍离去”循迹而居,置濂溪公祭祀田四百亩(柘里三百里亩,石田一百亩)。
  五世孙南宋吏部右侍郎周洪公元一二一一年十月十九诞生于此,一二七八年三月六日早晨在雷州湾谢女峡至碙洲岛的海途中,幼帝宋端宗病逝,周洪跳海自溺以孤忠伴孤魂,时惊朝野仰止,后为左丞相陆秀夫效法。右丞相文天祥感其忠义为他写有《侍郎公墓志铭》称“濂溪为百代绝学之倡”,“公亦千古忠义之首”。其子宗人府驸马都尉周维翼写有《侍郎公墓碑记》。因衡阳早在一二七六年元月已被元兵占领,周维翼带上两方碑刻和父棺,谎称在外经商病亡历时九个余月返乡葬于爱莲堂左后山祖茔之阳。
  六世孙附马都尉周维翼于一二七九年因宋亡郁郁而死葬于附马山。
  周洪父子亡后辍嗣,爱莲堂就成了濂溪公祭祠。
  清朝两次因柘里濂溪公祀田被占诉讼,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诉期七十余年,四代人费尽心力财力,朝廷最后判决的依据是濂溪公“生于营道,幼孤依舅、长于衡阳”志载谱录确凿而胜诉。
  为教育后人,两次诉讼县、府、道、司(督、抚、学)三部院的官判批文详录入谱。
  十八世孙旦初公从康熙十九年(1680)诉讼,康熙五十四年胜诉,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朝为了防止不再发生侵占周子祀产事,援明朝正统元年(1436)顺天府推官徐郁题,淮。六部议奏、钦赐勘合各字伍佰零肆号惯例,封爱莲堂为祭祀濂溪公专祠,从后裔中选授衣顶奉祀生四人,入石鼓书院义学培养六人。年拨官银和祀田收入以作春秋二季资费,一切待遇与周子诞生地道县,归宿地九江祭祠等同。
  族中数长者自二OO二年始不厌烦劳向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求保护周敦颐故居爱莲堂及五世孙烈臣周洪、六世孙附马都尉周维翼墓。但二OO三年十一月夜深人静中为建市一中又怕后裔保护先贤,开发者用炸药爆破侍郎墓,利用现代施工机械的利速,挑灯夜战赶在天亮之前清理完现场,使入故乡土地七百二十五年之久“千古忠义之首”烈臣周洪夫妇遗骨无存、遗迹不再。御赐文物与文天祥、周维翼撰文碑刻今不知所踪。后裔上访八年之久,是非无责断,附马山早已楼代。
  二OO七年端午节周敦颐诞辰九百九十周年,周恩来总理堂侄扬州市老干局原局长周华瑞在应邀参加九江市纪念与祭祀周子嘉宾活动后来衡祭祖并寻访恩来在衡行踪,带来恩来书“爱莲堂”濂溪周氏堂号。周子各支系后裔二百一十九人多次上书区、市、省各部门,函寄主要负责人,要求停止对周敦颐故居爱莲堂周边环境破坏性开发,但开发者蚕食、侵占、挤压空间、填高三米置爱莲堂于低洼处,周边造高楼最高20层、最低7层,贴近而建,使环境落差、风格极不协调,意在逼迫使爱莲堂水淹自毁。
  衡阳市政协《社情民意》两次登文呼吁保护爱莲堂,命名周子在衡生活故地留住夫子遗迹,衡阳日报头版专刊“千年等待、爱莲堂盼迎濂溪公”。衡阳六位老干联名上书新任市委书记、市长要求保护,各媒体、专家学者呼吁不断,后裔们向有关部门送,宋、元、明、清、民国所载周敦颐与衡阳数万字史料装册成书,当面请求理解、哀恳留下周敦颐在衡阳的唯一遗迹物证。
  张自银市长于二OO八年十二月八日接受六老建议虽批示,但开发者随后又填高土方四十亩开发商品房,至今蚕食进逼一直没有停止。有人甚至置历史事实于不顾说:“谁能证明周敦颐在这里住过?在那个地方挂周恩来的爱莲堂号是很不适合的?谁知道是不是周敦颐后裔?我说我是大汉天子刘邦后裔你信不信?”。面对修于公元一九二六年从明朝至清末谱文所载,又说“家谱是最不可靠的”。 “拆掉立块碑就可以了”。“你是不是党员?”面对这位专管文物生死存亡的权者,对爆掘侍郎墓在其职责内分管之事不管不问,不作为,对史有载、谱有录、故宫有档案可查,民间世代传说周敦颐在衡阳历史于不顾的高学历、讲蛮话、一门心思想把真说成假以拆除而后快,其态度截然令人费解?一切社会的呼吁、学者的论证、后裔的恳求,终难唤醒良知。
  令人费思的是:衡阳市能把两棵据说黄巢拴过马的古樟树修改城建规划拟建成“黄巢公园”,把清末总兵府花巨资建成陆家新屋,反复宣传推荐为旅游新亮点。而对一代夫子、世代忠良、周洪、鲁迅、周恩来的先祖故居则以去之为快,置史载谱录口碑群众呼吁于不顾,还要口出种种谎谬掩过饰非。这种扬卒去帅、去实就虚,弃厚重文化底蕴的做法。这究竟是为什么?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2/8 0:59:12

--  
灯火数次去司前街办事,濂溪祠早无踪迹。网友传华新开发区郊外一中新址附近残破的爱莲堂,待有空寻访一下。
--  作者:七星相伴
--  发布时间:2009/12/8 9:17:31

--  
谢谢老灯火君的灌水,使我知道周敦颐在衡阳这些不为人知之事,这次李姐他们来,本来想他们来恩院风荷看一看,但是他们执意要走,他们只有在帖子上看了。
--  作者:开山炮
--  发布时间:2009/12/8 11:45:19

--  

    爱莲堂找到红网相关帖,无图片

http://bbs.rednet.cn/a/a.asp?B=70&ID=19320124&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