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灌水]经典衡阳话——岁月转帖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55723)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25 12:07:48

--  [灌水]经典衡阳话——岁月转帖
吃:恰
喝水:恰许、活许
口渴:口干答
说话:广话
天亮:天光哒
天黑:咩黑哒  
小偷:扒子手
摔跤:拌一渐
傻:蠢(qun)里蠢气
谈恋爱:广朋友
接吻:打波
有意思:有味
抱着:箍答
请客:抢客(kei)
拿东西:捞东西
刺眼:残眼珠
打脸:打拐巴
一会儿:一刻几、一哈几.刻几
一下:一哈
可怜:造孽、造活孽
好烫:滚赖
一点点:点点几
什么:吗果
怎么:吗里?
很重的:好重果
这里:果里
男孩:奶(lai)几
女孩:妹几
妻子:堂客
丈夫:男子、男行
妇女:堂客们
男人:男行果
老头:老倌子、老头子
小孩子:细葛几、哈子波罗
父亲:牙老子、牙牙、嗲嗲
母亲:娘老子、姆妈
岳父:岳(yuo)老子
岳母:岳(yuo)母娘
叔叔:满满
婶子:醒几
姐夫:假夫
青蛙:麻拐
卵石:摸头估
泥鳅:泥敲
绿豆:刘豆
大汤碗:海碗
眼睛:俺珠
鼻子:鼻同
嘴巴:举巴
头:脑壳
很甜:亲甜  
宝气: 哈气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25 12:09:06

--  
   岁月版主不知从哪搞来“衡语四级”教材,很风趣。

     所谓衡阳话,大概以市中心也就是江西岸城区为准,实则江东岸因是解放前老铁路局及今铁路各单位聚居区南腔北调在当地视为不纯的衡阳话。就如同走到广州的东山,广州人不认可那一片的广州话,认为南腔北调的铁路局聚居地区广州话不地道。

     所谓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在发音大致相同的以衡阳市区为中心方圆五十公里左右,衡阳县西渡镇与衡南县茶市镇就有许多细微区别,但外地人不太清楚。而距茶市不过十余公里的江口镇虽同属衡南县,已带耒阳口音了……

男孩:奶(lai)几 (这个称呼巳有专门文字“俫仉”)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25 12:10:39

--  

      关于湖南各县市语言差异,就是相邻的县亦很大,比如祁阳和零陵。刚下放到祁阳时,头2天对村里的口语就不太懂:

      当时是冬天,见老农赤脚在浸冬田里整修田塍,就问您老冷不冷呀?老农答“肯冷”,我以为是“很冷”,后来才知是“不冷”的意思。当地喊娘喊“Le Le”,我以为喊“奶奶”,后才知喊娘。而喊老爸“Di Di”,有些像衡阳喊爷爷的音,后来才晓得喊的“爹爹”……而我下放的村子离零陵“半边亭子”不过几里山路,山那边就讲零陵话啦!


--  作者:绿碧岭
--  发布时间:2009/11/25 22:31:18

--  

我对衡阳话了解不多只知道一个词“吗嘎“(什么的意思)

小时候,我有个衡阳来的朋友,由于他一天到晚”吗嘎“个不停,就被冠上个小名”吗嘎“。不想这个小名的传播程度竟远远超过了他的大名,多年以后,他带着他的孙子来给我95岁的老父亲拜年,老父亲看着他,想了半天,突然爆出两个字“吗嘎”。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25 22:59:54

--  
      绿碧岭兄 也对岁月版主发布的话题有较大兴趣。与衡阳话典型词句“吗嘎”一样代表长沙话的是“哦是”。因工作关系以前常去长沙,觉衡阳话与长沙话音调听来有较大差别,倒是与零陵话、郴州话、湘西凤凰、广西桂林相近。以前哥巴在轶事谈过新湘语与旧湘语,帖子久了一时难找,百度搜了点资料:

      湘语,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重庆市和广西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双峰话为代表。


      湘语又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市和湘北,受官话和赣语的影响比较大。老湘语分布在衡阳市、湘乡(含双峰县)一带,受外部方言影响较小。新老湘语之间互通程度较低。总体来看,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湘方言的极大影响,而新湘语在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官话较大的影响,所以西南官话与新湘语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人也主张把新湘语划入官话。

湘方言-分区

湘方言分布图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语南、北、西三面长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面。从地理上看,新、老湘语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北片湘语和南片湘语,这就是湘语的两个方言片。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南片老湘语比较保守,古全浊声母字一般仍多念浊声母;北片新湘语受官话方言的影响而有逐渐靠拢官话的趋势,语音上突出的表现是由繁到简,古全浊声母字一般都已念为清声母字了。北片新湘语主要通行于湘北湘中一带,如长沙株洲益阳等;南片老湘语广泛通行于湖南中部、沅水东南、 湘水以西和资水流域,如湘乡、双峰、邵阳、武冈等。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11/26 20:05:51

--  

楼主辑这样多衡阳方言词句,不简单!

哥巴儿时住南岳的岳云中学,当时那里长沙人和衡阳人都比较多;下乡后,自己公社除有长沙知青外,也有衡阳知青,我们知青间也有来往,所以对衡阳话一直比较熟悉,也感到亲切。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9/11/27 21:48:53

--  

 一路读“哈”来--用衡(醒)阳话读着还蛮有意思!

 “吗嘎”一词听得最多,我们学校衡阳人不多“吗嘎”却不少,他们之间说话 有时候只听到 吗嘎吗嘎的。其实,这话在我们湘乡也相同,只是“吗”字的调调没衡阳的高。是读第三声

 有个在矿山里一起工作过的同事 家是衡阳的,后来到了衡阳环保局。记得他跟我们说过一段衡阳话话中有:“坎坎子上拿国伯波,伯波杀夹打,碰打麻那古” 我记不全了,反正要用普通念才像衡阳话

 


--  作者:陈词滥调
--  发布时间:2009/11/28 10:42:59

--  

一日与老同事闲聊,她也是衡阳人。听她眉飞色舞地说起刚出世的孙子,便问起孩子的名字,说是叫“俏俏”。如果是女孩儿,叫“俏俏”倒也响亮好听,但男孩子……,但我马上领悟了,是叫“超超”。我没敢吱声,只想起当年听她说到“政治”,我怎么听也是“经济”。




--  作者:毛先生
--  发布时间:2009/11/28 20:30:24

--  

我离开工作、生活过的衡阳已十多年,今见了楼主的“经典衡阳话”,读一读还蛮有味。

当年在衡阳高校内生活,校园以讲普通话、长沙话及衡阳话为主,我们教工的小孩都会在不同场合讲这三种语言,对“吗嘎”、“吗里”、“俫仉”、“妹几”,还有“几打几,几骂几,几打几不赢,几骂几的娘”这些经典语言已深印在脑海。


--  作者:开山炮
--  发布时间:2009/11/29 17:10:04

--  
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大概湖南各地的方言种类是全国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