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原创]谈门票收集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55003) |
-- 作者:七星相伴 -- 发布时间:2009/11/15 17:08:10 -- [原创]谈门票收集 前不久我在灯火君的山西游文章的跟帖,谈到过门票的复品这事,他说只有两张了,这里面存在着猫腻,我想谈谈有关门票的话题。 作为门票的收集爱好者全国究竟多少,他不象集邮爱好者那样容易统计,因为集邮每年都要搞一次次年的邮票预订,尽管预订数字有一定的水分,但还是根据经验能推算出来 的,一位专职收藏家估计,以陕西省省会西安市来说,西安收藏门票的不下3万人,全国估计不少于15万人,但大多数则处在自发和个体的收藏阶段,主要通过自己到旅游景点实地参观获得门票,少则百十张,多则几百张。由于缺乏交易和有组织的交流,其收藏数量和水平受到很大限制。我就是属于这种大多数的人中一员,并且每年收集的数量不象邮票那么多,有时一年收集剃光头,因为邮票每年可以通过到邮局预订,而门票的来源就我来说每年通过亲朋好友也是很少的,凡是通过旅行社的人的门票都会象灯火君一样,门票存在着猫腻,我分析一种情况是旅行社收去了,没有给游客,另个一种情况可能是旅行社购团体票的,但这两种情况我只是猜测而 已。 因此可见收集门票的难度比收集邮票大得多,我只听说全国只有上海、北京 、南京、成都、昆明、贵阳等地交易门票,我并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只听说西安的亲戚讲目前西安的门票交易地点除了八仙宫和朱雀路中北古玩市场外,大南门外的松园内也形成了独特而专门的门票交易市场,且持续了10多年。每个月的第二个礼拜天为交易日,各地的门票收藏爱好者汇集于此,互相交流、交换,购买自己喜欢的藏品,其市场规摸与热闹程度不亚于常见的集贸市场。素有"西安门票大王"美誉的张长生,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收藏门票,如今他手头拥有门票超过4万枚。他多次利用节假日去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昆明、贵阳等地交易门票,由此也结识了许多门票收藏界的朋友。每到外地,都有这些朋友鼎力相助,使他的门票交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而他拥有的门票数量之多、区域之广、类别之繁、品相之好是一般门票收藏者所无法企及的。走进他的单身宿舍,那简直就是一个门票的天地,书架上,书桌旁,床头边,大大小小的纸箱里,全都是门票。他对收藏的喜爱的确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但西安88年我去过后,现在还没有再次光顾过。至于"西安门票大王"美誉的张长生,我还是近年听说的。 听说在西安,门票交易的价格一般在1-3元,稍上档次一些的5元左右,上10元的门票并不多见。也许灯火君他们的旅游门票,被卖到上述城市门票交易市场去了,也就是同我们这儿在酒家喝啤酒,服务小姐给你开啤酒瓶,不见啤酒盖一样,因为那里有奖,这就是门票里面存在着猫腻,尽管如此,如果将手头的门票放置一段时间,认准时机再去出售,门票收藏的经济回报率还是相当不错的。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1/15 22:30:51 -- 谢谢七星兄经验之谈。 关于此次跟团游缺许多门票,可能由几种原因合成: 1。重要景点平遥,索要者即使夫妻同行只给一张验过的票,不索者没给。其理由,有近10位65岁以上半票者尤其70岁免票者本无票。留纪念不够分配? 2。乔家大院,北京军博,“鸟蛋”,“鸟巢”都是点人头进去,集体票?不给票。 3。只有些景点我夫妻拿了2张的,如阎锡山故居、五台山。 没拿到票的景点为多数,不知有否猫腻?除了炒作给门票市场,是否购票人数上双方有交易,尤其集体入场不撕票点人头?我与妻子、女儿8年前在井冈山遇过,租的面的司机引我们进黄洋界哨卡旧址,代我们付工作人员20元不买票进去了。而买票当时15元1张共要45元。全天租他车几处如此泡制。 |
-- 作者:开山炮 -- 发布时间:2009/11/15 23:54:59 -- 经验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