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灌水]秋老虎是“秋天的老虎”?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48908)

--  作者:开山炮
--  发布时间:2009/9/4 23:23:16

--  [灌水]秋老虎是“秋天的老虎”?
       2009年08月21日23:53  汉网-武汉晚报

  本报讯 (记者 明眺生 通讯员 武仁) 昨日,两名武汉名牌高校英语专业女大学生,应聘工地翻译职位时,现场接受翻译考试出语“雷人”,其中一人将“秋老虎”直译成“秋天的老虎”。

  昨日,我市两所名校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小赵、小徐,不约而同到光谷广场军山船厂招聘台应聘。小赵英语过了8级,小徐过了6级。应聘时,她们都表示能吃苦。当招聘官庞先生问她们是否愿意当场接受翻译“考试”时,她们都勇敢地说:“行!”

  庞先生随手拿过一张报纸,要求小赵翻译《国庆中秋节连休8天》、小徐翻译《迎战41年来最猛“秋老虎”》两个标题。结果,小赵没能准确译出“连休8天”;而小徐,则把“秋老虎”译成“autumn tiger”(秋天的老虎)。

  庞先生笑道,像小徐这样译,老外会理解成“秋天(蹿出)一只老虎”。正确的译法是:the strongest hot days in the autumn(秋天里最热的那些天)。



--  作者:开山炮
--  发布时间:2009/9/4 23:27:26

--  

       再转红网愚讷斋主帖:

     读报,是会长见识的。今天,就在报上看到一则《秋老虎被译成秋天的老虎》的消息,联想前些年网上说的《首尔日报》批评中国大学生将“富贵不能淫”译成“人富裕了不能去卖淫”,不由我不感到我们的教育的无奈和伤心。
  
  记得韩国人批评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国学基础太差了,说中国再不加强孩子的国学教育,中国人恐怕会失掉民族的本性。这个韩国教授是与人为善的,话说得轻,落得重啊(至少我觉得落得重)。
  
  今天看到的消息说,是两个名牌大学的学生,一个是英语8级,一个是6级,去应聘,做现场翻译测试时闹出这个笑话的。主考是先征求了她们的意见的,她们也是心有成竹:我都是过了6级的,还会怕现场翻译吗?
  
  是啊,她们一个是过了8级,一个是过了6级,成绩不能说不好啊。可是,8级的搞不准“连休8天”,6级的弄不懂“秋老虎”。这一个是说明孩子们学的是英语,不那么理解汉语。或者就是理解了,却找不到英语的表达方式。
  
  英语过了8级,英国和美国的古语、俗语,她们是弄懂了的,因为要考试,没弄懂,哪过得了8级?中国的俗语?她们却没弄懂。为什么?看看考试大纲和试卷,真的没考中国俗语嘛。也真是难为了她们,她们是在替中国教育出丑啊。
  
  说不学汉语,那只怕是陷害中国教育呢。小学一、二年级,孩子们就只学语文、数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开始学英语。尔后学的生物、历史、地理等等,就是开课,所占的时间比也是少之又少。到高中毕业,孩子们是用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来学习汉语和英语,成绩好到能考上名牌大学,英语也过了8级、6级,应该是学得好的,可是为什么她们一到日常生活中就不管用了呢?这只能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和办法的原因了。
  
  目的决定方法。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一年考起了多少大学生,虽然我们弄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可这素质在大多地方还是被理解成了应付高考的素质。到了大学,学的是专业,专业以外的就是公共课了,大学的要求就不是一个档次了,往往是混混就能过去的。
  
  一个人才的评判标准,至少要有一条,就是能自如地应用自己的所学做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能做到这一点,所有的所谓成绩都成了骗人的东西。
  
  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把“秋老虎”译成了“秋天的老虎”的呢?首先是教育思想和目的。我们的教育放弃的是我们民族的根文化,总是做一些修正根文化的工作。比如最近又要做的关于44个汉字的美容工作。同时,在强调大一统的普通话的同时,没有注意各民族各地方的语言的学习和介绍。从而将学习与生活割裂开来。这就会成为大学生不理解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这里埋藏的危险就是过了好多年以后,我们的孩子还要不要我们民族的根文化?其次是我们的教材也是有一些问题的。只有清一色的普通话,没有兼顾地方文化。
  
  一切的工作都应该从人的生活需要出发,服务人的生活需要,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我想,教育是不是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  作者:七星相伴
--  发布时间:2009/9/5 8:00:16

--  
好文章,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