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灌水]吃菩萨饭的人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48158)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8/27 15:35:12 -- [灌水]吃菩萨饭的人 吃菩萨饭的人/砣大师 文 世界上无论人物或动物都需要靠进食来维持生命,进食又叫做吃饭,吃饭一词也是国人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人们见面相互打招呼:吃饭了吗?甚至有人在公共厕所遇见熟人也问:吃了饭没有?据说外国人学汉语首先学讲三句话:你好,谢谢,吃了吗。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8/27 15:37:14 -- 续转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民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具有多神信仰的五千年封建文明的国家。因此,我国的民间信仰的菩萨多不胜数,而民间信仰菩萨又多以秋收以后的农闲时期作为生辰寿诞日。因为秋天农作物获得丰收,人们手头有了钱后便祈求来年的收成,所以民间信仰寺庙每年农历八月间最繁忙,香火最旺盛。某地有首民谣:大庙旁边好弄钱,不做工来不种田,一年四季睡懒觉,搞个八月吃三年。由此可见一座名山或一座名寺可以养活成千上万吃菩萨饭的人。 农村里专门有人组织“朝圣进香团”,进香团的首领叫做“香头”或“香主”,香头一般由村干部或宗族祠堂负责人担任,属于组织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头面人物。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年年都要举办朝圣进香活动,每年到了香期,香头就差遣骨干分子前往各家各户收份子钱,用于统一制作行头和置办物品。进香团出发那天,鼓乐喧天,声势浩荡,几百上千人排成长队逶迤数里,领头的骨干队员高举旗帜,紧跟后面的男女老少神情庄重,所有人身着皂青色衣裤胸前佩戴红色或黄色的兜肚,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朝圣进香歌》三步一跪五步一拜缓缓行进在朝香路上,走在前面的香头扯开喉咙唱一句,跟在后面的人群齐声和一句,场面十分的壮观。香头们手拿喇叭不时地前后穿行照顾队伍,香头手臂上的袖章上赫然印制:朝圣进香团一大队三中队长。 江湖上有句俗话:天下名山僧占尽,名山脚下无善人。此言虽说未免有些偏激,但名山脚下人赚钱的手段确实很不一般。比如有一类家住寺庙附近的人,职业名称“带香的”,每天蹲守在寺庙山门外面晒太阳,没事就跟卖门票的一起嗑瓜子扯闲谈,看见有游客走过来便急忙迎上前去,和颜悦色地招呼游客购门票,随后又是帮忙提行李,又是扶老人家上台阶,大家都以为他是寺庙工作人员,感动得竖起大姆指直夸寺庙服务态度好。接下来他又热忱地带客人到寺院各处殿堂参观,告诉大家要往功德箱里放些钱,功德随喜不拘多少,三块五块都行,关健是心诚则灵,客人听了犹如六月伏天吃冰西瓜——心里面说不出有多么舒坦。寺庙各个殿堂内都供奉了菩萨像,每尊菩萨面前一一烧香叩拜、抽签问卦,若向菩萨询问事情,首先烧香叩拜然后跪在蒲团上静静默神祈祷,悄声禀报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然后连续问三次卦,卦的背面朝上为阴卦,卦的里面朝上为阳卦,两卦一正一反为巽卦,倘若连续打出三次巽卦则说明菩萨已经受理此事,所求之事肯定能够成功。寺庙各处殿堂的菩萨拜完结束后,带香的人便与客人算经济账,刚才烧香烛包几十个,求签问卦几十次,每次五块或十块钱,总共大概要付给他几百千把块钱。这类人世代居住本地,平日与寺中诸人关系处得也好,寺庙僧人也不敢驱逐他。游客此时方知这位活雷锋是有偿服务,不免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心里面有些不快意,但对方毕竟忙前跑后、满头大汗费了不少累,客人们外出旅游原本就是花钱图个舒适享受,虽然觉得价格有点贵但也不好意思为了几个小钱与人家发生争吵。 风景名胜区一般都有著名的寺庙和道观,山因寺出名,寺因山显灵。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那名山脚下的当地老百姓大多经营与寺庙有关联的生意,有开纪念品店的,有开香烛铺的,有开餐馆茶室的,有开旅社的,有开出租车的,有摄影照相的,还有牵马抬轿卖雨伞草鞋的,虽说生意人是无商不奸,但他们毕竟还是花了本钱凭借劳动力吃饭,这钱赚得也还是心安理得。最无聊最可耻的莫过于那一本万利的买卖,即由旅行社导游带客人进寺庙烧香,好多人有所不知,很多风景名胜地的寺庙一般都是由当地旅游局或乡镇把持,搞所谓公司化管理经营,他们先成立一家旅游文化公司,专门培训一批聪明漂亮、口齿伶俐的接待人员,再在社会上招聘一些假和尚假道士,那些假和尚道士既不懂得背诵经文又不晓得做法事,只专门坐在殿堂里负责抽签打卦卖香烛。假和尚可以拿月薪亦可以投资承包一座殿堂,有位风景管理处的负责人就把他哥哥和舅子从农村里找来管理风景区寺庙的香火,农闲的时候就到庙里来上班,农忙的时候则回乡里去插田扮禾。 天底下最会讲奉承话的人就是导游,那真的是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导游收入的最大部分来自带团购物后从商家那边拿的回扣,几乎所有的导游都不喜欢老年团和日本团,老年团没有购买力,日本团虽然有钱但日本人非常小气抠门。导游除了介绍景点风光以外最终目的就是蛊惑诱导客人到商店里买东西,他们胡吹乱侃的套路的确很不简单。比如讲,导游遇到湖南团就直夸广东人如何有钱,说广东人买东西从来不问价钱拿起就付款;遇到广东团就说上海人比你们还大方;遇到上海团则说北京人比你们更有钱;遇到北京团又说中国最有钱的是香港人。导游一席话严重伤害了湖南团中大款的自尊心,那湖南骡子的犟脾气一上来九头牛也拉不回,大款愤然地说:自古无湘不成军,老子们头可断、血可流、派头不可丢。言毕,掏出钱包甩出一大叠钞票买一大堆废物回家。好些风景名胜区的出租车司机也是旅游公司的兼职业务员,他(她)们会向游客热情介绍我们本地有座寺庙的菩萨特别灵验,那真的是有求必应,若不去见识一下太可惜啦!客人一般会问拜菩萨要花费多少钱,导游告诉客人放心拜菩萨不要钱,菩萨显灵的关健要看你诚不诚心。她们还会耐心细致地指导客人,若年轻夫妻就求婚姻美满,公司老总就求富贵发财,公务员求升迁官职,青年学生求工作顺利,老年人求长寿健康,只要你真心实意虔诚许愿,要求什么菩萨就会给什么。众人便欢喜雀跃、兴致勃勃地跟着导游往寺庙里去。 那座寺庙的确不收门票,给人的第一印象相当好,众人举目张望,但见寺中青烟燎绕、香火旺盛,香炉中插满了碗口粗的大香烛,屋檐下锅盖大的盘香悬挂得整整齐齐。当众人前脚刚刚跨入山门时,身着旗袍的接待员排列左右鞠躬迎接贵宾,并为每位客人披挂一条大红色或金黄色绸缎带子,引领众人在菩萨面前叩三个头许三个心愿,然后双手捧上红色烫金的签名簿请尊贵的客人留下芳名,众人在簿子上写了名字,接待员继续介绍:凡在贵宾册上留下姓名的人就是我们寺庙的终身贵宾,我们的方丈大师每天在密室中叩拜三千次为贵宾祈福,您只需要给菩萨上三柱香送份人情、报个信息,您刚刚在菩萨面前许了愿签了名,如果不上香就会得罪菩萨,将来怪罪下来恐怕对家人不利。再说菩萨为我们谋福利好辛苦的,上几柱香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众人闻言哪敢怠慢,大家争先恐后取来香烛在菩萨面前燃烧,那些香烛分为大中小号三种规格,分别写有富贵吉祥、万事如意、四季平安、恭喜发财等祝福语,众人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给菩萨上香默默许下美好的心愿。 待客人烧完香后,接待员便带领大家到财务部交钱,工作人员向客人道喜:恭喜贵人烧高香,从香烟的走势和风向上来看,保准您一辈子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大顺。客人一听奉承话顿时欢喜得眼睛笑眯成一条缝了,连忙豪爽的掏出钱包付款:给你一百块钱不用找零。工作人员笑着说:贵客您弄错了,请您仔细看看价格表,小号香烛880元,中号香烛1380元,大号香烛1980元。客人仿佛晴天霹雳、五雷轰顶,瞠目结舌大半天才结结巴巴地问:一套香烛卖出一千多块钱,你们没有搞错吧?其他工作人员闻讯跑出来团团围着客人七嘴八舌:这位老总哎,你自己在菩萨面前许的愿,求菩萨保佑你一生一世呢,难道你的前程还不值千把块钱么?客人很尴尬但仍然抱着侥幸:能否打点折给个优惠价?工作人员一脸不屑:穿得漂漂亮亮,一身的名牌,看你象个有身份的人,这么吝啬的跟菩萨讨价还价,香都烧完了难道还打算退货?俗话讲舍得舍得,你不肯舍哪里会有得?客人被奚落得面红耳赤,万般无奈只得照价付款,然后十分狼狈地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有一对外出旅行的新婚夫妇被出租车司机带到那庙里,由接待员陪同四处叩拜,又是在菩萨面前许愿,又是在贵宾册上签名,接待员为夫妻俩抽了一支上上签,预言新郎官明年会发一笔横财,新娘子明年生一对龙凤双胞胎,吉星高照,双喜临门,这个世界上没得人不喜欢听奉承话,几句捏白撒谎的话直让这对男女心花怒放,赶紧千恩万谢地在菩萨面前烧了一套VIP顶级高香,到最后一结账,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应付8888元钱,新娘子一听吓得身子发抖躲到男人背后直打哆嗦:我们身上没有那么多现金呀!工作人员笑了:没有关系,可以刷卡。新郎官毕竟是个男子汉要顾全面子,他脸色青紫紧咬牙关说:给菩萨烧香再贵也值得,我刷卡。新娘子一脸刷白的一下子被吓得昏死过去。 前年,省城里某单位二十几个人组团兴高采烈的去旅游度假,他们被导游带进那座寺庙,集体被宰18000元钱,司机和导游得回扣百分之十1800元,全团几十个人被弄得垂头丧气、狼狈不堪,简直玩不下去了。庙里那些开过光的护身符、长寿符、平安符、生肖符平均每个不低于380元,团队中的女士们每人买回去好几个,其实这些纪念品在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上几角钱到几块钱一个随便买。旅游团中有一位原籍广东的陈先生,他家就住在省城的河边头,他晓得河边头的杂货店专门批发钱纸香烛,大号香烛批发价50元一套,中号香烛批发价30元一套,小号香烛批发价15元一套。广东人普遍信佛,家家户户有拜菩萨的风俗习惯,即使到了风景区也不例外,陈先生以为那些香烛最多不过卖两三百块钱一套,所以事先也没打听价格就烧了一套1980元的大号香烛,最后也只好忍痛付了款。陈先生毕竟是信佛的人,他在菩萨面前不好意思发脾气,待走出庙门后立刻跳起脚大骂:衰仔开黑店,好坏的啦,菩萨面前也敢宰银纸,冇良心啦,我丢你个老母!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8/27 19:27:54 -- 到旅游点烧香确实要注意哦! |
-- 作者:晴天蓝蓝 -- 发布时间:2009/8/27 21:21:02 -- 到旅游胜地进寺庙肯定要烧香的。广东那边更看重这些。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有香洞。我们虽然没有遇到这种情况,难保以后不遇到,是得小心点。 |
-- 作者:马畔闲人 -- 发布时间:2009/9/3 17:57: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