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灌水]刘鹗与《铁云藏龟》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47240)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8/15 23:57:56 -- [灌水]刘鹗与《铁云藏龟》 刘鹗与《铁云藏龟》 ——刘鹗研究三代文字著作之一 作者:鲁棣霖 刘鹗以其小说《老残游记》著称于世,此书流传甚广,影响亦大。但刘鹗一生著述绝不止《老残游记》一种。仅以对古文字研究而言,便有《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铁云藏货》、《铁云藏印》等数种。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8/16 0:01:35 -- 续转 我们以为,刘鹗对甲骨文字研究的最大贡献。既不是他曾大量收藏龟骨,也不是他最早破释过几十个甲骨文字,而是他积极向许多学者介绍甲骨文字,引起了更多人对甲骨文研究的兴趣。罗振玉就这样说: “予之知有占卜文字也,因亡友刘君铁云”,“殷墟遗宝由君得传于斯”⒄。这也正是刘鹗编印《铁云藏龟》的目的: “龟板文字极浅细,又脆薄易碎,拓墨极难。友人闻予获此异品,多向索拓本,苦无以应。然斯实三代之古文,亟当广谋其传,故竭半载之力,精拓千片,付诸石印,以公同好。”⒅ 《铁云藏龟》的问世,“这是甲骨文字第一次著录成为专书,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件大事”⒆,为研究的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甲骨学上作了开创的贡献”⒇。倘若刘鹗是相反的做法:霸占材料,秘不示人,或不容别人插手,甚至自己不研究,也不准别人研究的话,那么甲骨文的研究工作,恐怕会因此而延迟好多年。仅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今天在学术研究中,也还有向刘鹗学习的必要。 此外,刘鹗又第一个把甲骨文字介绍给了外国学者: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于“明治三十三年(一八九九)八月首次到中国,在此之后。又九次到中国,遂与方若、刘铁云、罗振玉、王国维等许多名人学者成为厚交”。“他还见到了刘铁云收藏龟板兽骨,始知甲骨文字的存在。这是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21)。刘鹗在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日记中,确有与内藤交往的记载。 十月十一日记: 牧卷次郎偕内藤虎君来。内藤系《朝日新闻》主笔,人极博雅”(22)。 十月二十五日记: “晨起回拜内藤。”(23) 十月二十七日记: “本日请牧卷夫妇及内藤氏。”(24) 一九一六年,内藤还发表过讨论甲骨文字的文章《壬亥》,促进了国际文化界对甲骨学的研究。 附言: 注: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8/16 0:10:40 -- 百度资料 刘鹗 字铁云 家乡:中国江苏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 1857年10月18日 去世年月: 1909年8月23日 所处时代:近代 人物关系:父 刘成忠 ( 刘鹗先生的《老残游记》读后令人印象深刻,日前见介绍其在甲骨文研究上贡献,乃转于上) |
-- 作者:开山炮 -- 发布时间:2009/8/17 11:10:18 --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甲骨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