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原创]参观楚文物展览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42217)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6/21 16:08:24 -- [原创]参观楚文物展览 参观楚文物展览 湖南省博物馆正在举行“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展出的260余件文物来自楚国大地各博物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灿烂的楚文化画卷,让每个参观者体会楚国人的智慧和灵气,品味楚文化的神奇与浪漫,领略楚国的艺术与风范。 我着重看了楚国的文字和青铜器。 汉字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发展到春秋战国时,其载体开始多样化,如陶铸或铭刻在青铜器的文字,这类文字称为铭文;书写在竹简和木牍上的文字,还有书写在缣帛上的文字,这类文字称之为书籍。纸张还没有发明之前战国时代,主要记录文字的载体是青铜器、竹牍和缣帛。 一把铜戈刻有“楚公jia秉戈”(jia,爱字下面的友改成豕),这把戈是50年代在长沙征集的。我一眼就认出了“楚”字。时光间隔了2700多年,今人与楚国人通过文字,可以顺畅地交流思想,惊叹汉字之神奇!展出的部分铜兵器、铜量、铜车节、青铜鼎等楚国文物上刻有文字。 竹简是楚国时代的主要书写材料。在长沙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发掘的楚墓都出土过书写有文字的竹简。相对竹简而言,缣帛是比较贵重的书写材料。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的“楚帛书”,现藏书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73年重新清理这座位于子弹库楚墓时,出土了一幅“人物御龙帛画”,弥补了国人无缘见到“楚帛书”的遗憾。“人物御龙帛画”和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的“人物龙凤帛画”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仔细端详着这两幅帛画,仿佛听到屈原在吟唱《九歌》:“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这次没能参展,不过曾侯乙夫人墓出土的编钟来到了长沙。数以吨计的几十个编钟悬挂在支架上,气势不凡。每个编钟敲击不同的地方可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编钟、编镈、编磬、琴瑟,呈现在展厅中,好像正在演奏楚国音乐。 王子午鼎,束腰、平底、斜立耳、兽蹄足,精美的纹饰。束腰的大鼎与中原出土的鼎风格迥异。楚国人以细腰为美,女人要细腰,男人也如此,束腰成了楚国的民俗。王子午鼎束腰造型或许是楚国风俗在器物形态方面的表现。在玻璃柜中一排摆放九个鼎,那气概让人明白“一言九鼎”涵义。 徘徊楚国青铜器展厅中,四周摆放着编钟、编镈、编磬、琴瑟;升鼎、匜鼎、铜簠、方壶,钟鸣鼎食,这分明就是楚国士大夫生活的真实写照。 楚,南方大国,春秋五霸。它神秘诡异,好鬼激情,豪迈奢华,产生了老子、庄子这样的哲学家。它奇谲浪漫,能歌善舞,卓尔不群,孕育了屈原、宋玉如此艺术家。 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凤舞九天”展览,在浸染了楚文化土壤中的长沙“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 (1) 楚公jia秉戈,第一个字是“楚”。 (2) 兵器上铭刻有汉字 (3) (4) 竹简上的汉字 (5) (6) (7) 王子午鼎 (8) (9) 王子午鼎局部 (10) 一字排开的九鼎 (11) (12) 编磬 (13) (14) (15) (16) 人物龙凤帛画 (17) 人物御龙帛画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6/22 0:11:56 -- 谢谢楚人的详细介绍。 此一字排开的九鼎,国人云“一言九鼎”(大概借喻位高权重之人发布的号令?) |
-- 作者:开山炮 -- 发布时间:2009/6/22 17:27:59 -- 两千余年的青铜戈,今人看来仍叹为观止! |
-- 作者:马畔闲人 -- 发布时间:2009/6/26 17:01:35 -- 楚人见“楚文”,感觉就是不同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