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感叹电子产品变化的节奏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36512) |
-- 作者:笨笨牛 -- 发布时间:2009/4/29 12:40:39 -- 感叹电子产品变化的节奏 产品变化的节奏,感受到最快的莫过于电脑类产品了。早几天一位朋友来我这里商量购买显示器的事,他一开口就说要买32英寸的高清液晶彩电来当显示器用,吓我一大跳,想我这22英寸显示器换了才一年多,一下子又落伍这样远了。虽然价格不贵,但一琢磨,三十几英寸的东东,如何放在桌子上去看它呢?记得70年代中期我还在华容县城教书时,为了抢夺县文化馆的那台9英寸电视最佳观看位置,晚上吃过饭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场。现在居然一个人独霸在这22英寸显示器前上网或者工作,当年确实是无法预料到的。 早几天为沅江知青返乡的素材多得发愁,立马想到刚问世的1.5T硬盘,一问价格不到一千元,于是淘了一个来。 沅江那点素材一囫囵全给装下,还有多余的空间。1.5T是多少呢?它是1.5G的一千倍,1.5M的一百万倍,而我买到的第一个硬盘只有10M,那是1992年也是17年前,花费的银子也是一千多,按可比价计算可能是现在的好多倍了,而容量呢,按现在色友的标准,放五张照片也许还有些困难。而我现在的硬盘放得下数十万张照片,放得下几百个小时的视频素材,这真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列宁预见的共产主义也不过是苏维埃加电气化,电子化他或许还不清楚,电子化到如此程度他更无法预料的。1958年大跃进时,当时给予人们的共产主义美景也不过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谁能预料到电灯电话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我们还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徘徊呢。看来社会科学的发展现在已经赶不上自然科学的发展了,要不为啥现在要提科学发展观呢?这都瞎扯远了,题外话了,嘿嘿! 一只2.5G的硬盘,稍大一点的我都送人了,这只太小,实在送不出手,于是留了下来,上面那块闪存,容量和这硬盘差不多。 这只硬盘是目前容量最大的硬盘,它有1.5T,和它上面那块过时的软盘比较,容量是它的一百万倍。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4/30 0:29:09 -- 笨牛兄有关电子技术发展说令人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灯火于电子技术是外行,元宵与笨牛兄同好本有许多话题,这一向好像面临北站一带拆迁问题少来。 记得美国人为造原子弹研制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有“2个教室大”,刚查了一下: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大概还不如前些年老型个人电脑486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更不要说奔腾586及现在的新一代。不过一时未找到相关参数。我从普通的14英寸平面显示器到更换17英寸液晶显示器巳很满足了,到女婿家用那22英寸的联想液晶显示器还不太适应平面突然增大,而32寸液晶平面摆在桌上像半堵墙有些奢侈。不过不用2年又都是平常事了……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4/30 2:05:48 -- 友情复:(笨笨牛 老灯火) |
-- 作者:元宵 -- 发布时间:2009/4/30 15:41:15 -- 无独有偶,我也买了个大硬盘。得手单反机,没拍几次,原来的数十G硬盘就塞满了,决定买个大硬盘。早几天去电脑城,800G的西数,一年包换三年保修,价格才510,没多考虑就买了一个。有了这个硬盘,不玩视频,对付几年看来还不成问题。不过也很难说,有了大硬盘,也许又会动心玩一玩占空间的其他玩意儿。 再说存储卡,买一台数码相机时,配一个64M SM卡花了400大洋;最近给那台佳能S3IS配了个SD卡,4G的才花了40元。两相比较,按单位存储量折算,前一个6.25元1M,后一个1M才一分钱。若是当年买4G存储卡,捧上一大把,价值数万元。 电脑硬件,更新速度惊人,上世纪的电脑,耗费上万元,现在只有一个去处——废品站。早几年的电脑,现在虽然还能对付用,折算价值,顶多也就当年的十分之一。所以,对于玩电脑,我的看法是实用就行,千万不能赶时髦,赶时髦永远也赶不上趟。 |
-- 作者:陈词滥调 -- 发布时间:2009/5/1 10:19:43 --
我的第一台个人电脑是1987年买的,NEC9801,没有硬盘,用的是五寸软盘作为储存设备,用的是日文输入,很不方便;1991年自己攒的电脑是2G硬盘,现在还留着做古董。 我的第一个U盘是买笔记本时附送的,只有16M;以后自己买的花了800多元,也只有256M,现在还在用;去年有同事送个材料给我,用的是4G的U盘,并声明连U盘奉送。 最近换了个19寸的显示器,感觉足够大了,因为要用键盘和鼠标,与显示器的距离不可能太远。32寸?难道还要添上遥控的鼠标和键盘吗? |
-- 作者:笨笨牛 -- 发布时间:2009/5/1 16:11:31 -- 感叹陈词滥调用电脑的时间之早! “1991年自己攒的电脑是2G硬盘”时间似乎有些记错?1991年时,硬盘以10M-40M为主,很少有超过100M的,上了1G的硬盘是到1995年以后方出现的。 又:今天Y老师在QQ上称,他已经换了28英寸的液晶彩电代显示器通,这是我所知道的继李姐之后的第二台28英寸的显示器了,试看了一下李姐的显示器,还真正感觉舒服,不觉大,也不感觉颗粒粗。这世道变化太快了! |
-- 作者:笨笨牛 -- 发布时间:2009/5/1 16:11:32 -- 感叹陈词滥调用电脑的时间之早! “1991年自己攒的电脑是2G硬盘”时间似乎有些记错?1991年时,硬盘以10M-40M为主,很少有超过100M的,上了1G的硬盘是到1995年以后方出现的。 又:今天Y老师在QQ上称,他已经换了28英寸的液晶彩电代显示器通,这是我所知道的继李姐之后的第二台28英寸的显示器了,试看了一下李姐的显示器,还真正感觉舒服,不觉大,也不感觉颗粒粗。这世道变化太快了! 纠正前文中一个错误:1.5T硬盘目前已经不是最大的硬盘了,最大的硬盘是西部数据的2T硬盘,刚刚出来! |
-- 作者:陈词滥调 -- 发布时间:2009/5/2 8:52:32 -- 呵呵!还真是记错了。牛总管是行家,一下子就发现了。回头查了两年前在博客上写的一篇名为《青春的烦恼》的博文,记述是的自从拥有电脑以来无穷无尽的烦恼。1991年的那台电脑是1M内存,40M硬盘,当时还配了个兄弟牌1724的打印机,用了好多年。2G的硬盘是1997年买的“实达”电脑上配的。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3 11:22:21 -- 在茶座夜深人静帖讨论ADSL拨号常掉线问题时,笨牛兄曾提及电信利用星空极速控制一户多机。似乎也有办法突破。我见曾是湖师大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女婿家有个无线发射装置,据说是方便楼上朋友家与他共享宽带信号(女儿说还可监看共享用户何时上网,上网时段?)。还说,如果我住处在50米半径内都可能用此技术享用。更甚者,可以运用技术在同楼邻居不知情的情况下享用邻居的宽带信号(但原户主网速会变慢?)不过女儿说女婿在单位信息中心工作,享受电信“大客户”待遇,不必这么干…… 据说这套发射及接收装置在电脑城也就200来元一套。 |
-- 作者:笨笨牛 -- 发布时间:2009/5/3 23:00:17 -- 灯火兄所言的发射装置,实为一个带无线网络的小型以太网交换机。有了它就可以通过无线上网卡来上网的,不过无线上网的速度仍然是比不是有线的,目前常用的是54M每秒,快的也只能达到108M每秒,无线上网的好处是不受地域限制,随便在哪里可以不接线上网,特别适合于笔记本上网,家庭应用中也有它的优势,比如一台笔记本在厅里上网也可以搬到房间里来上网。这个东西直线距离可达100米,实际应用中受房间与墙壁的限制,一般不会太远,楼上楼下的效果比隔壁邻居要好。当然它的登陆户数不宜过多。用它来突破星空极速仍然是有着它的问题,因为星空极速不支持小型交换机接入,而且一些电信用户安装时,他们会送一个带无线上网的猫,那个无线上网的用户仍然是被限制成一个用户遥。 陈词滥调的90年代机器配置也是算高级的了,1M内存,40M硬盘就是当年的经典配置,记得1994年从深圳买回来四条256K内存条,共合1M,花了我1200大洋。那时的内存1M1200元,按呆兄的计算,用过去的价格买现在的内存条,1G内存条需要120万元,而现在1G最贵也不会超过120元,两者之间相差10000倍。 家用小型无线交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