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湖湘軼事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8) ---- [灌水]真桃花源到底在哪里?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35480)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4/16 0:13:10 -- [灌水]真桃花源到底在哪里? 陈寅恪:真桃花源到底在哪里?/黄守愚 文 中国人做了1600多年的“桃花源”美梦。但直到当前,还是没有人知道 “真”桃花源究竟在哪里。这不但是一件怪事,而且至今仍然是一个神秘未解的谜。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4/16 0:17:18 -- 现在我们谈谈第三、第四个疑问,看看较早记载入史册的 “桃花源”究竟在哪里?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诗并记》究竟受到了哪些“传闻”的启发?同时看看陈寅恪先生那篇文章是怎么论述这两个问题的。 较早记载入史册的 “桃花源”,即古桃林,在古代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一带,相传还是周武王攻打殷商养牛的地方。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山经》里就记载“桃林”,晋人郭璞作注时说它在“今弘农湖县阌乡南谷中”。 陈寅恪先生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既深藏有特别的寓意,又涵有纪实的成分。文中的寓意,基本上人人都知道了。但其中纪实的成分,古人和近人讲来讲去,都不得要领。事实真相是这么的:陶渊明的纪实部分来源于北方弘农或洛水上游一带——“桃源”的坞堡。 陈寅恪先生的论证的主要在纪实部分。他的论证过程是这样的:从避难入山推到坞堡组织;又从坞堡推到“檀山坞”和“皇天原”。 “皇天原”附近有阌乡的古“桃林”,再由此推论出桃花源。 陈寅恪先生论证有五大要点:(甲)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不在南方的武陵;(乙)人们逃入真桃花源,是因为躲避符秦之乱,不是躲避秦始皇的秦朝之乱;(丙)东晋义熙十三年(417)春夏之际,刘裕曾率军队攻入函谷关。《桃花源记》纪实成分是依据随军的戴延之等所看到的材料而写成的;(丁)《桃花源记》寓意的成分是牵连混合刘子骥进入衡山采药故事,还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写成的;(戊)陶渊明《拟古诗》的第二首可以和《桃花源记》互相验证引申。 陈寅恪先生首先从避难入山推到坞堡组织论证起。 西晋末年,“戎狄”、“盗贼”等“恐怖组织”到处流窜,光天化日之下,烧杀抢掠,绑架人质,索要赎金。一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于是,当时世居中原的人民纷纷逃难,迁徙他乡,投靠不同的社会割据势力。如果逃亡到东北的,则依靠慕容政权;逃亡到西北的,则归顺张轨的领域,逃亡到南方的,则侨寄江南孙吴故壤。 当然,总有一些不能远离故土迁至他乡的人,那么这些人怎么办?他们大多纠合宗族乡党,修筑堡坞,占据险要的地势,“正当防卫”,躲避“戎狄”、“寇盗” 等“恐怖组织”带来的劫难。陈寅恪先生援引十多种典籍,从中找出了西晋末年在不少地方的民众修筑堡坞来据险自守的事例。 据相关典籍记载,当时的坞堡多由“堆石布土”依险而筑,并且很早就存在。据目前的资料,早期以西北地区为多,如董卓的郿坞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坞堡的修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山顶平原,二是溪谷水源之地。地理位置险要,人迹难通,既须可阻胡马的突击侵扰,能防盗贼的包抄偷袭,还要保障日常生活的物质供给。 接下来,陈寅恪先生又从坞堡推到“檀山坞”和“皇天原”。 “皇天原”附近有阌乡的“桃林”,再由此推论出桃花源。 晋义熙年间刘裕带兵攻入长安的时候,曾经派戴延之占据“檀山坞”。在“檀山坞”附近,有一个地方叫皇天原。在郦道元《水经注》一书的《河水篇》、《洛水篇》中,就有依山险水源建筑而成的“檀山坞”的记载。 皇天原一带不远的地方叫“桃源”,本是周武王攻打殷商养牛的古“桃林”。 “桃林”面积很大,从灵宝县以西到潼关,都属于“桃林”。 那里的地理位置也符合修筑坞堡的特征。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灵宝县还在那里修建了“桃源宫”。 以上,陈寅恪论证的要点是(甲),即“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而不在南方的武陵。 第四个悬念是: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诗并记》究竟受到了哪些“传闻”启发呢? 陈寅恪先生怀疑,陶渊明间接或直接得知了戴延之等进入函谷关途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记》的纪实成分可能取材于这里。因为,在晋义熙十三年(417),刘裕曾领兵西伐符秦。陶渊明与参与这一次征西的将领早有交往,且在战前,他还写一首诗赠送给随军出行的羊长史(即松龄)。 《桃花源记》和征西将领的见闻相类似。征西将领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等走在前面,他们在晋义熙十三年(417)春二、三月间抵达潼关。这一年的四月,刘裕达到洛阳,他马上就派戴延之等逆洛水而上,占据檀山坞而返回。因皇天原附近山势太高,温度低,所以节候较晚。《桃花源记》里所说的“落英缤纷”,实有可能。而桃林、桃原等地既以桃为名,那里即使没有桃花,也可以牵强附会。何况晋军前锋抵达崤山和函谷关的时间,在春天的二、三月间,正是桃花开放的季节,皇天原的下面,玉涧水的旁边,桃树成林,更是清理之中的事情。《桃花源记》所说的“山有小口”的记载,当然与郗鉴的“峄孔”差不多。所讲的“土地平旷”的事情,应当和皇天原的“平博方可里馀”相类似。刘裕派戴延之等逆洛水而上占据檀山坞而返,与《桃花源记》中武陵太守遣人寻桃花源最终找不到地方一事,悬殊不大。 以上,陈寅恪论证的要点是 “丙”,即桃花源记实的成分是依据东晋义熙十三年(417)春夏间,戴延之等进入函谷关时所见的材料而写成的。 陈寅恪先生说,今天见到的《搜神后记》,应该是陶渊明的作品。他对陶渊明的家世信仰和个人思想都有研究,怀疑《搜神后记》确实与陶渊明有关联。该书因杂有南朝宋元嘉四年(427)陶渊明逝世后的事情,所以被学者们断定为后人的学术造假的。但该书为随笔杂记之体,没有固定的系统。书中有后人增窜的文章,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大不必据此就断定全书为学术造假。即使全书是学术造假,也必是六朝人写的,由抄录、编辑前人旧稿而成。 《搜神后记》里有刘子骥进入衡山采药的事情。在《搜神后记》卷一第五条,就是《桃花源记》,该文章中,武陵太守名叫刘歆,却没有“刘子骥欣然规往”等语句。该卷第六条记刘子骥进入衡山采药,看见涧水南面有两个石囷,因为迷失道路,迫不得已回家。另说囷中都是仙灵方药,刘子骥想继续寻觅,但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这件事情,在唐代编修的《晋书·隐逸传》也有记载。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4/16 0:19:40 -- 陶渊明写《桃花源记》,因为取桃花源与刘子骥二事牵连混合,所以桃花源一地不得不移植到南方的武陵。桃花源虽然原来在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一带,但因牵连混合刘子骥进入衡山采药的事情,不得不把地点移植到南方的武陵。陈寅恪先生更怀疑,《搜神后记》中渔人黄道真的姓名的涵义,与刘裕所派遣的逆溯洛水而上的虞道元颇相对应。刘子骥隐居南郡的阳岐山,离武陵不远,而东晋隆安五年(401)分南郡设置武宁郡,武、武字同,陵、宁音近(来泥互混),可能是故意影射时政,类似于江湖黑话,其中藏有玄机,所以不嫌牵连混合。 《桃花源记》中所谓的“避秦之乱”,是避符生符坚的符秦而说的,而不是秦始皇、秦二世之嬴秦。《晋书》里说,符生的符秦政权统治残暴,民不聊生,所以最终亡国。从符生的暴政或符坚的亡国到刘裕的攻入函谷关,中间相距六十年到三十年之久。所以,当时避乱的人们虽然不知外界的情况,但是他们的服饰和外人一样。而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语,则是陶渊明特加的一笔。 陈寅恪说,在陶渊明的心目中,商洛、崤函一带本是真桃花源的所在地。曹魏时期的田子泰报仇绝望之后,逃入徐无山里面,亲自种地养育父母亲,“百姓”听说他的“先进”事迹后,仰慕他的高风亮节,不断地逃来徐无山,几年之内就聚集了五千多户人家。田子泰的“先进”远超过了桃花源里避秦的人们,物极必反,所以陶渊明《拟古诗》第二首对此略有微词。《拟古诗》第二首诗中“非商非戎”句,“商”是指秦汉之际四皓逃入商山避秦的事情,“戎”是指老子出函谷关去西戎化胡的事情。 以上,陈寅恪论证的要点是(乙)、(丁)、(戊),即人们逃入真桃花源,是躲避符秦之乱;《桃花源记》寓意的成分是牵连混合刘子骥进入衡山采药故事,还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写成的;陶渊明《拟古诗》的第二首可以和《桃花源记》互相验证引申。 宋代的苏东破说,传说中的桃花源一事言过其实,它不是神仙世界。假如桃花源真在武陵,早成了人们生死争夺的场地了。陈寅恪先生非常称赞苏东坡,说他是古今论桃花源中最有通识的,而洪兴祖解释韩愈《桃源图》诗,讲桃源不仙境的说法,远在苏东坡的后面。 陈寅恪先生最后说:“近人撰著或袭苏洪之意,而取譬不切,或认桃源实在武陵,以致结论多误。故不揣鄙陋,别拟新解。要在分别寓意与纪实二者,使之不相混淆。然后钩索旧籍,取当日时事及年月地理之记载,逐一证实之。穿凿附会之讥固难免,然于考史论文之业不无一助,或较古今论辨此记之诸家专向桃源地志中讨生活者聊胜一筹乎?”陈先生的意思是,研究桃花源问题,只有另辟蹊径,别开生面,总比那些读死书的好。 陈寅恪先生对《桃花源记旁证》一文颇为满意。《桃花源记旁证》一文完成十年后,他详细阅读了居延汉简,又找到《后汉书·西羌》相参证,发现坞堡来源与西北的关系更加明了。 笔者案,《桃花源记旁证》的论证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在一般人认为毫无关联、无迹可寻的史料之间,陈寅恪先生却能从中发现“线索”。如汪荣祖先生赞颂陈先生说:“陈寅恪之发现‘真’桃源,其妙处在揭露晋末北方坞堡之存在,而坞堡这一社会现象,一直为旧史家所忽略。”这是一般人少有的识见。大凡史学大家做学问,多在无字处读书,常从无疑处发疑。应当说,陈寅恪就属于这类人之一。虽然陈寅恪先生列举出的许多证据大多只是孤证,并没有更直接的史料佐证,但是要完全驳倒他,一一找出反证,则又几乎不可能。因此,那些反驳他的人,只能作为他观点的材料“补充”。 下面,我们谈谈陈寅恪先生的反对者们的意见,恰好可以顺便谈起第五个疑问,看看发现桃花源的渔人黄道真是否为南方“少数民族”溪峒蛮人? 甚至于还要重新回答第四个疑问,陶渊明是否南方的溪峒蛮族的传闻的影响? 当然,对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持否定态度的人,也有好几个。1969年,劳榦发表《桃花源偶记》一文,反对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认为北方干枯的黄土峡谷,与《桃花源记》“良田、美池、桑竹之胜”不相宜, “总觉得放在长江流域,心里才比较合适”。汪荣祖先生据科学家竺可桢的研究,指出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气候变化情况,可能影响到植物生长问题。此外,人力破坏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北方“桃林”的消逝。因此,在汪荣祖先生看来,劳榦对崤函一带黄土的印象,是靠不住的。 也是在1969年,逯耀东发表《何处是桃源?》一文说:“以他(陈寅恪)的功力应是百无一失的,但偶然也会稍有偏差。” 汪荣祖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固然会有偏差的时候。但就《桃花源记旁证》一文来看,到底有没有偏差,还值得进一步的研讨。 有许多人认为,《桃花源记》中的纪实成分有可能取材于南方的溪峒蛮族。不少没有被中央政权“王化”的南方溪峒蛮,直到唐宋时期记载入史书,被很多史家所忽略。 唐长孺先生《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一文,就持这种观点。唐长孺先生认为桃花源不可能在北方。按照汪荣祖先生的说法,唐长孺确有进一步的发现,比如陶渊明根据武陵蛮族人入山的传说,所谓“避乱”不全部是指避兵,也可能指逃避徭役,并且桃花源中所述的理想社会与实际的坞堡生活很不相同,都颇有识见。这些识见都是从陈寅恪先生的观念上衍发而来,所不同意于陈寅恪先生的,只是桃源在何处一点。唐氏相信桃花源在武陵一带。 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一文中,唐长孺搜索到了陶渊明时代的多种版本的相关民间传说,及饱受世俗政权剥削、社会动乱的乡民逃入溪峒蛮族的山泽中的史料。唐长孺先生说:“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者不止渊明一人。” 于是,他引述与陶同时而略晚的刘敬叔《异苑》(卷一)来论证他的观点: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4/16 0:21:27 -- 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 唐长孺先生发现这类型故事还有不少版本。比如蜀氏进入石穴,发现有白鹿山小成都,比如有蛮人进入武陵西(酉)阳南的石穴,得知有类似于桃花源的世界等。因此当时没有广播、报纸、电视之类的媒体,所以这类型的故事在流传中多少走一些了样。陶渊明和刘子骥都有可能听到过这类型的传说故事。 唐长孺还认为,陶渊明从小在鄱阳湖附近长大,耳闻目睹,可能十分熟悉当地的人们逃入山泽躲避“农业税”和杂役的史实。事实上,陶渊明可能是“少数民族”溪峒蛮人的后代,又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溪峒蛮人杂居在一起,确有可能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民间传说 。因此,唐长孺的猜测很有可能成立。 唐长孺先生又说,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人叫黄道真可能是蛮人。因为史书上记载的蛮人很多都姓黄,而武陵又曾经是五溪蛮人的聚居地,所以《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有姓黄的传说并不偶然。笔者案,唐先生这一推论难以确证,好比现今社会的开理发店的多姓李,但并是所有姓李的就一定是开理发店的。 老百姓躲入山泽中逃避赋役,这类事情屡见于史书。大约是溪峒蛮隐居山泽,独立于 “文明”的边界,不受“王化”,根本没有农业税和杂役等事。老百姓逃入山泽,即使被发现了,地方政权也鞭长莫及。 古代有很多的南方蛮族,避居山泽险要,是中央政府统治“盲区”。不仅只有武陵地区的五溪蛮人,譬如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发现”的梅山蛮,所处具体地理位置在今湖南中部雪峰麓之中北部、资水中下游,东起长沙、南至邵阳、西至沅陵、北至常德的广大地区。北宋熙宁五年(1072),章惇“开发”梅山,设置新化和安化两县。据《宋史》说,“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这些地区不为外界所发现,是真正的“桃源”。世俗政权也无法在该地区行使统治权。类似于像梅山蛮区的山泽区,当时的南方存在很多。所以唐先生的推断也还有些疑问。 第六个疑问是:武陵在陶渊明时代有没有桃花源? 即使在被后人公认的武陵(今常德)桃花源,也找不到最早的确凿证据。因为桃花源是“虚构”的,我们不要拘泥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每一词句,以此按图索骥。 在晋代,武陵还没有桃花源。明《嘉靖常德府志》中说:“桃川宫,晋人建。” 虽然它是目前最早又完整的常德地方志,但晋、明之间年代久远,又不能打个电话去验证,这种说法极不可靠,根本不能确信。因为北朝人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沅水流经沅南县(今桃源县)时,根本没有提及桃花源,可见晋代还没有桃花源。 在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世之后,人们通过这篇文章“发现”了桃花源。清人蒋维光《游桃花源》就点明其中的奥秘:“此境何人辟?渊明记一篇。”黄闵是南朝萧齐武陵人,伍安贫是萧梁时的武陵人,两人均生活在陶渊明之后。他们都曾写有不同的《武陵记》,也各自记载有捕鱼人黄道真发现桃花源一事。“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年号,时间为西元376—396。西元1986年,有人以此推算而举办“武陵渔郎发现桃花源1600周年纪念会”,把传说当成信史,太不严谨了,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南朝梁、陈时期的桃花源还处于草创初期,萧条荒凉,人迹罕至。南朝梁、陈间诗人徐陵和北周诗人庾信游咏桃花源的两首诗歌,可以作证。 武陵桃花源成为声振天下的名胜,并成为道教圣地的“第三十五洞天” ,则是唐代的事情了。当地的居民已办起了“农家乐”创收,不少著名的诗人慕名而纷至沓来游赏、题咏它,据文献所录,有王昌龄、李白、刘禹锡等数十人。在唐初,桃花源内已建成主体建筑“桃源观”,并形成“桃花溪”、“桃源洞”、“佳致碑”等胜迹和黄炼师及瞿童在桃花源修道升仙的传说。据说,刘禹锡还曾做过桃源的广告形象代言人。在他担任朗州(今常德)司马期间,数次游历桃源,创作《桃源一百韵》和《桃源行》等诗,四处宣传桃源。 宋代以后,桃花源的道教的规模越来越大。宋乾德元年(963),常德设置了“桃源县”。在宋代淳化元年(990),桃源观修成“五百仙人阁”,取名叫望仙阁。当时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陆游等人,前来游赏、题咏桃花源。自唐宋至今,千余年来,不少文人骚客前来游赏、题咏桃花源的诗文、楹联与碑刻则不计其数。 陶渊明根据民间传说、朋友见闻和他的道家思想信仰,信手拈来一写,竟然累苦了我们后世的学者,好像是小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考证来考证去,却无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自从武陵桃花源被人们“找到”以来,那里几乎历代都是道教胜地。看来,人们对这种自由自在的桃花源生活惟有藉望求道修仙了,而千万不要奢望那个子虚乌有的黄道真。 注释: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68—1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陶渊明集》,岳麓书社;沈文凡主编《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也见清唐开韶《桃花源志略》,藏湖南图书馆;又见《桃花源志》,桃花源文物管理所1986年编,藏湖南图书馆。 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第334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80—2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归田园居》其一,见陶渊明《陶渊明集》。 《饮酒》其五,见陶渊明《陶渊明集》。 《庄子·渔父》,见陶渊明《陶渊明集》。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见陶渊明《陶渊明集》。 《归田园居》其三,见陶渊明《陶渊明集》。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见陶渊明《陶渊明集》。 《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见陶渊明《陶渊明集》。 《乞食》,见陶渊明《陶渊明集》。 宋吴子良《荆溪林偶谈》卷二 旧题陶渊明作,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云:“自梁已然,远在《隋志》之前。”可能是假托陶所作,而陈寅恪认为原为陶作,可能有后人增窜。 见唐开韶的统计,清唐开韶《桃花源志略》,藏湖南图书馆;又见《桃花源志》,桃花源文物管理所1986年编,藏湖南图书馆。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第163—174页,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140—1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劳榦,《桃花源偶记》,载《中央日报》《副刊》(台北,1969年11月13日、14日),转引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141页。 竺可桢,《五千年来中国气候之变迁》,载《中国建设》,1973年,第22卷9期, 第14—17页。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142页。 逯耀东,《何处是桃源?》,《中央日报》《副刊》(1969年12月18日)。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143页。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141页。 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第164页。 唐长儒援引了《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二《神仙感遇传》、《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三彭州九陇县白鹿山条引《周地图记》等文献材料。 《晋书》六六《陶侃传》载陶侃本鄱阳人,后迁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早年捕鱼为生一事,又《世说新语·容止》石头事故朝廷倾覆条记庾亮畏见陶侃,而温峤劝庾亮前往之言云:“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又《后汉书》一一六《南蛮传》章怀注引干宝《晋纪》云:“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槃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也。” 《三国吴志·诸葛恪传》记载有“众议咸以丹阳地势险阻,与吴郡、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譬如《宋书·夷蛮传》有荆州“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入蛮,蛮无徭役”的记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昔有蛮民避寇居之,故谓之夷望也。南有夷望溪。”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朗州》条引黄闵《武陵记》:“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寻水号曰桃花源。陶潜有《桃花源记》。” 《太平寰宇记》卷一一八《朗州》条引黄闵《武陵记》:“昔有临沅黄道真在此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陶潜有《桃花源记》。” 《方舆胜览》卷三十《常德府·山川》引伍安贫《武陵记》云:“晋太康中,武陵渔人黄道真泛舟自沅溯流而入。道真既出,白太守刘歆,与俱往,则已迷路。” 徐陵《山斋》诗有“桃源惊往客,鹤桥断来宾。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句;庾信《咏画屏风》诗有“逍遥游佳苑,寂绝到桃源。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句。见清唐开韶《桃花源志略》,藏湖南图书馆;又见《桃花源志》,桃花源文物管理所1986年编,藏湖南图书馆。 见清唐开韶《桃花源志略》,藏湖南图书馆;又见《桃花源志》,桃花源文物管理所1986年编,藏湖南图书馆。 王应麟《玉海》,南宋类书,见清唐开韶《桃花源志略》,藏湖南图书馆;又见《桃花源志》,桃花源文物管理所1986年编,藏湖南图书馆。 蒋维光《游桃花源》,见清唐开韶《桃花源志略》,藏湖南图书馆;又见《桃花源志》,桃花源文物管理所1986年编,藏湖南图书馆。 |
-- 作者:开山炮 -- 发布时间:2009/4/16 14:53:01 -- 理想的社会是人类永远追求的乌托邦而巳。桃花源说亦此。 |
-- 作者:元宵 -- 发布时间:2009/4/17 1:26:21 -- 的确,竞争是进化的动力,各尽所能、大同世界这些美景,虽令人憧憬,但不符合规律。 |
-- 作者:布谷催春 -- 发布时间:2009/4/17 8:07:22 -- 以下是引用元宵在2009-4-17 1:26:21的发言: 的确,竞争是进化的动力,各尽所能、大同世界这些美景,虽令人憧憬,但不符合规律。 早段时间晨报上谈到益阳安化?各居已见...... |
-- 作者:清风明月 -- 发布时间:2009/5/6 21:35:15 -- 桃花源应该归属于理想化的衣食住行之场所,你说有,它就有,你说无,他就无.至于说到底在哪里?合理的解释是------你说在哪里,它就在哪里。 76年10月,我实习到过桃源县的"桃花源",感觉不错.老灯火是否去过?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5/6 23:49:16 -- 以下是引用清风明月在2009-5-6 21:35:15的发言: 桃花源应该归属于理想化的衣食住行之场所,你说有,它就有,你说无,他就无.至于说到底在哪里?合理的解释是------你说在哪里,它就在哪里。 76年10月,我实习到过桃源县的"桃花源",感觉不错.老灯火是否去过? 清风明月兄好!灯火阅读时觉该文对陶渊明身世及桃花源探源有些参考,乃录于此备存。灯火说来出差旅游也去过本省一些地方,除了下放的零陵地区,出差旅游过的湘潭、邵阳、娄底、郴州等处以及湘西的几处,遗憾湘北是去得最少的地方。除了去过2次岳阳,有一次乘船从重庆游三峡经洞庭湖华容县境到城陵矶,而常德益阳从未涉足。今后得便也要去那边逛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