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摄影沙龙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5)
----  [原创]我的朋友获奖所思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5&id=52830)

--  作者:浏阳河人
--  发布时间:2009/10/20 10:58:02

--  [原创]我的朋友获奖所思

   “新华社讯 由《华夏地理》杂志主办的第四届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结果15日在北京揭晓。四川西昌罗忠国拍摄的《蛇鸟大战》获自然类一等奖,湖南永州的周承伟作品《岩中晚宴》获得地方类一等奖,福州的陈峰作品《田间地头》获得人物类一等奖。据悉,这三幅一等奖作品将送往《国家地理》杂志华盛顿总部参与国际角逐。”

  湖南永州的周承伟,就是我的一个朋友。作为“湖南民俗摄影”网主编的他,我是在今年5月,到道州拍龙舟赛时见面的。他把他拍的道州“草台戏”的组片从他的带LCD的数码伴侣里,一一讲解拍片时的感觉,我看了他的片后,感觉他很有一种精神,那就是不懈的追求新的拍摄思路和境界!有人告诉我,秋云少雨(他的网名)是一个获奖专业户,多年来,在国内获了不少的摄影奖。正是由于他把参赛作为一种压力,才使自我不断的追求创新,已求达到全新的高度,才有这样丰硕的成果!

  令我惊讶的是,作为全国十佳摄影人之一的他,至今还是一台入门级的尼康D40!就是用这种相机,拍出了获09第四届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地方类一等奖!

  我看了他的博客,上面发的不是很多的作品,感觉有一个共性:意境在画外。他在他的每幅作品后面,都谈了他创作过程和拍摄数据,看到了他是用心在拍片!建议我们知青摄友们去看看他的博客:http://zhouchengwei.blshe.com/

  同时,我也看到了他深厚的后期制作根底,从他的博客里,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晚上7点钟左右,我在天坑中央一处土坡上选好角度,将尼康D40相机安装在三角架上,用18mm 焦距  1/2s的快门  F/5的光圈: 200的感光度,赶在天空未全黑之前创作了这张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作品。”

                                  -----周承伟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10/20 17:36:32

--  
  谢谢浏阳河人老师的介绍。
--  作者:月山短笛
--  发布时间:2009/10/20 18:10:14

--  
获益非浅,谢谢!
--  作者:梅园
--  发布时间:2009/10/20 18:48:29

--  
                 民俗……!风情……!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谢谢介绍!

--  作者:磊仕
--  发布时间:2009/10/22 22:29:21

--  
谢谢浏阳河人老师的介绍,开眼了!特别是提供了获奖者的博客网址,无异于给了我一所免费学校,一定去认真学习。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9/11/6 14:20:21

--  

    确实是好片片。不过我觉得,光圈如果更小一点,也许会更好。


--  作者:利哥
--  发布时间:2009/11/7 22:28:51

--  
以下是引用80个知青娃在2009-11-6 14:20:21的发言:

确实是好片片。不过我觉得,光圈如果更小一点,会更好。


我也想了这个问题,如果光圈再小,拍摄时间就会更长,时间长人物也就更模糊了,从而不能很好的渲染主题。个人看法,交流。很欣赏此片。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9/11/12 13:10:38

--  
以下是引用利哥在2009-11-7 22:28:51的发言:


我也想了这个问题,如果光圈再小,拍摄时间就会更长,时间长人物也就更模糊了,从而不能很好的渲染主题。个人看法,交流。很欣赏此片。

       看来利哥观察片子也做了不同曝光的设想,分析很有道理。我当时将图片放大后显得人物不大清晰,所以想:以作者目前速度,人物难以清晰,不如干脆让人物更虚一点,突出岩洞和餐桌的质感。


--  作者:雪上蒿
--  发布时间:2009/11/13 14:09:37

--  

    

   这种场合人物是动态的,如果要拍清楚,快门速度要提高,因洞穴内光线问题快门速度过快可能会损失一些细节,本人愚见。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9/11/14 1:09:26

--  
   谢谢阿华的介绍,尤其是将你朋友的博客贴来给我们学习,非常喜欢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