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论坛集萃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2) ---- [原创]山窝子里的歌声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2&id=7304)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8/2/17 21:20:24 -- [原创]山窝子里的歌声 山窝子里的歌声 游客晏生 我们金麦这山窝子里,有笑声就有歌声;有歌声就有笑声。我们刚到山窝子的那段日子,天天都能听到知青们的歌声。尤其是那些女知青,走路唱歌,洗衣唱歌,在田里干活唱歌。挑担子不唱;可挑空担子回来时嘴里还要唱着歌。到大队开会的时候,她们围在一起不停地唱歌;唱了一首又一首,唱了一段又一段,硬要唱得大队干部讲“开会啦!”她们才停歌。实在一天累得腰酸背涨,但唱起歌来一身就来劲,唱起歌来就忘记了一切。。。。。。 记得那年过年,大队组织我们知青到军属家拜年。我们排成队站在军属家的大门口齐声唱道:“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哪个万遍哟下功夫。。。。。。嗨!好象那一把钥匙打开了千把锁呀。。。。。。”唱到这一段时,围着看热闹的社员们都哈哈地笑了起来。只听见几个老奶奶在旁边议论:“娘诶!怠是把甚么钥匙喔,可以打开千把锁,我们的房门不就白锁一场了。” 我们几个伢子一听这话“嘣 ”地笑了起来。这首歌硬是唱不完了。 我们唱歌社员们听着好笑,社员们唱起歌来我们听着还好笑;他们唱歌走调我们听了好笑,他们唱歌唱错了词我们还好笑。记得那年我和翘妹子扛起锄头到茶籽林里锄茶山。我俩刚走进茶山,就传来一了一阵歌声,是青年民兵在唱革命歌曲:“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当他们唱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时,我听起来不是味,我问他们唱些什么?他们一齐回答:“得把锄头,是把刮锄。”翘妹子连忙追问:“么子么子,得把锄头,是把刮锄。各是么子意思咯。”一位叫癸生的青年指着手上的那把刮锄说:“这都不懂啊,你得了一把锄头,拿着仔细一看,原来是把锄茶山的刮锄。”他说完,还把手上的刮锄举了起来给我们看。 翘妹子哈哈哈地一笑,笑得对地下一坐,脚又是各蹬,手又是各拍,她本来嗓子就尖脆,这一笑得来就像铜铃响一样,逗得大家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他们是望见她笑起来的样子好笑;我俩是想起他们得把锄头,是把刮锄好笑 ,大家笑成了一堆 。最后我扬起锄头大声唱了一句:“得把锄头!是把刮锄!” 当然,他们也有唱的得好听的歌,那就是他们的山歌。 那些年里,只要和他们一起上山,就能听到那动人的山歌。有一次,我和翘妹子上山摘杨梅,山陡路滑,我双手推着她慢慢地走,被对面坡上的一群大姑娘看见了,她们哈哈一笑,弄得我们怪不好意思。突然,她们一齐唱道: 上山脚酸慢慢移,你俩买匹马来骑。 买马要买长腰马,配鞍要配二人骑。 娇坐马前郎坐后,手搭肩膀笑眯眯。 嗨呀呀!她们这首山个歌唱得动人极了,我不停地向她们招手:“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她们真的又唱了一遍,唱得又整齐,又好听,听了还想听。这首歌我们很快学会了,我俩每次上山都要唱这首歌,唱不厌。从杨梅树上还能听到这么一首歌: 杨梅杨啊杨梅杨,杨梅树上好歇凉。 杨梅长在树枝上,杨梅能当五月粮。 这首歌唱得好实在,杨梅成熟的的季节,正是五荒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山窝子里的人就是用杨梅当粮食;吃杨梅连籽一起吞,靠杨梅籽填饱肚子。那些年,我们和山窝里人一样,吃着杨梅唱着山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饥荒。, 山窝子里的山歌诙谐有趣,连骂人的歌都那么好听。记得有一年桃花开的季节,有两个县城来的女人,路过我们山寨,她们各打着一把伞,走起路来怪里怪气,连我们知青都看不惯那妖里妖气的样子。突然,从山上传来一阵山歌: 桃子开花淡淡红,婊子大娘大不同。 出门一把洋布伞,进屋一起野老公。 “ 唱得好啊!”我们在田里干活的一齐喊。那两个女人不知听懂没有,头都不敢抬,加快步子走了。大家又一齐唱起了这首歌,唱完以后又是一阵笑声。山窝子里的年青伙子,最爱逗那些才过门的新媳妇,尤其爱逗那些肚子大的新媳妇 ,他们一齐唱: 十八娇啊十八娇,不知你肚何日消。 我也冒得鸡鸭蛋,我也冒做甜酒糟。 逗得那新媳妇红着脸骂:“痞子,抛皮,媚要的脸的家伙。。。。。。”骂完了又笑,大家又跟着笑。要是那位大娘搂起裤子过港河,把水弄混了,在下游洗衣、洗菜的人又会骂着唱: 大脚娘啊大脚娘,搂起裤子过大港。 走到港中屙泡尿,汉口大江造水荒。 往年涨水都能喝,今年涨水臭酸汤。 骂也骂了,笑也笑了,唱也唱了,而且唱得好夸张;唱的人、听的人都笑了,又热闹一场,又穷开心一场。那时候我也是穷开心,苦作乐。我上山砍柴时最爱唱歌,山上没有人看见,可以大胆地放声高歌;唱错了也没人嘲笑。我最爱站在山顶上唱((挑担茶叶上北京))和((洞庭鱼米香))。有时候被山下的社员听见了,他们打着“窝伙”问我:“你在山上喊个甚么?像撵鬼一样。。。。。。”我又想起好笑;有些社员还讲得幽默:“你在山上跃喊跃叫,体质虚的人会被你吓散魂哟!”我听了又是哈哈一笑。 我们的儿子一个、二个接连三的出世了,我俩口子从清早鸡叫累到鸡归窝。因三个儿子奶水都不够吃,夜静了,翘妹子总是抱着儿子一边呵,一边唱:“好崽崽,快睡觉,风不吹,鸟不叫,好崽崽,睡觉觉。。。。。。”她就是这样一声声呵护,一声声唱,直到儿子们能吃饭,能走路,能说话,能唱歌。儿子们有儿子们唱的歌,他们同山窝里的孩子站成一排,拍着手,唱着歌:“墨棒(蜻蜓)墨棒,快来我门上拍翅膀,我不打你;你上天,雷打你。你上山,火烧你。你进洞,蛇咬你。。。。。。”那童声的歌唱起来几好听哟! 山窝子里的歌声伴随我们度过了那艰苦的岁月;山窝子里的歌声驱散了我们好多的疲劳、饥饿、忧虑和尘烦。我们留恋山窝子里的歌,我们回味山窝子里的歌,我们现在还唱着山窝子里的歌!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8/2/17 22:24:12 -- "...... 山窝子里的歌声伴随我们度过了那艰苦的岁月;山窝子里的歌声驱散了我们好多的疲劳、饥饿、忧虑和尘烦。我们留恋山窝子里的歌,我们回味山窝子里的歌,我们现在还唱着山窝子里的歌!" 晏生兄 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写得真好.你的文章我读过多篇,还介绍给我那不大上网的夫人看了.她也是频频夸奖,赞不绝口.谢谢你了,晏生兄.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的好文章.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8/2/17 22:50:44 -- 山窝里的山歌诙谐有趣。记得我们村的山歌唱某些眼光高的乡下姑娘:“洋布伞,玻璃把,冒得皮鞋我不嫁”。那时物资条件差,能穿上皮鞋的巳是城里条件较好的人了。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2/17 22:54:23 -- “山窝子里的歌声驱散了我们好多的疲劳、饥饿、忧虑和尘烦。”我在想,假若没有翘妹子,你怕硬是高兴不起来,感谢翘妹子在那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无怨无悔地陪伴晏生一起度过那艰难的岁月!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8/2/18 11:24:02 -- 谢谢蔡家湾,老灯火,夜深人静跟帖!人静君讲得对,在那艰苦的岁月,我真的搭帮翘妹子.回灯火君: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山歌,各有各的味.回蔡家湾:我的好多帖子你都跟帖,我看了各地的版块,硬猜不出你是下放那里的知青,谢谢你俩口子对我的鼓励. |
-- 作者:湖边小虾 -- 发布时间:2008/2/18 11:41:36 -- 我至今都冒想明白:都是同样的农村经历和生活,从游客晏生的笔下,为什么就能流出如此清澈甘甜的美文来呢? |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8/2/18 14:10:39 -- 浓郁的乡土气息,浪漫的山村歌谣。我想,晏客游生之所以能把这些原生态的歌谣记得这么清晰,把这些生活画面描绘得如此真切,是因为他当时被迫放弃了离开山窝窝的希望,将自己完全融入了农民的群体。在这一点上,我与晏客又是相同的。说来也怪,至今为止,我觉得最难忘的不是任何出国之旅,而是我“成家立业”的鹅湖之畔;最思念的朋友不是什么达官权贵,而是帮我度过最困难阶段的农民乡亲。 我在乡下也为农民朋友唱过“美声”,但他们摇头;他们也曾学着我唱过曲谱,一个“多”或者“米”可以唱出《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航手》,把我们笑得直不起腰。而每当他们打起山歌来的时候,我们都会为之陶醉。所以那时期我总想不通,怎么非得只能让打山歌的嗓子唱口号歌,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间音乐就真的会使人颓废庸俗吗?唉!那是什么年代? |
-- 作者:朋之 -- 发布时间:2008/2/18 21:42:08 -- 往事如梦,岁月如歌。 昨天的歌 今天的歌 晏生老兄我没有找错照片吧: |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8/2/18 22:53:24 -- 真佩服宴生哥能记住这么多的山歌, 我们湖区也有秧歌,非常好听,可惜我只记住了一、两首。 在那艰苦的生活中,歌声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希望! |
-- 作者:风铃草 -- 发布时间:2008/2/19 13:16:56 -- 过小年那天我们几个网友,去金星生态园拍雪景.玩得好尽兴,仙子放声高歌!当时有人说游客晏生的山歌打得很好!从哪天起我就想听晏生的山歌了.今天打开山窝子里的歌声的帖子,就听到了这悦耳山歌!真好听!谢谢游客晏生! |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8/2/19 14:05:19 -- 你们总是让我感动!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8/2/19 20:25:07 -- 谢谢湖边小虾,淮羽,朋之.风铃草,湖边士,朵朵的跟帖.回小虾兄弟:我看过你的好多跟帖,你的文底深,你是没有动笔写故事,一动笔一定是美文,不信你试一试;我是个不怕丑的人,想到哪里写哪里,写习惯了也不知道脸红了.好兄弟,动手写吧,等看你的美文!回淮羽:你讲正哒,我那时跟乡里人一个样,我冒打算城的,我讲的是乡里话,唱的是乡里歌,被乡里人同化得有个边哒.所以,我同他们一样,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唱成"得把锄头,是把刮锄".回风铃草,湖边士:有机会我一定唱山歌给你们听,只要不嫌气.回朋之,朵朵:谢谢你们发来的照片,看到吗?我那时候只有104斤;现在164斤.隔37年整整长了60斤.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2/21 0:27:35 -- 以下是引用游客晏生在2008-2-19 20:25:07的发言: 谢谢湖边小虾,淮羽,朋之.风铃草,湖边士,朵朵的跟帖.回小虾兄弟:我看过你的好多跟帖,你的文底深,你是没有动笔写故事,一动笔一定是美文,不信你试一试;我是个不怕丑的人,想到哪里写哪里,写习惯了也不知道脸红了.好兄弟,动手写吧,等看你的美文!回淮羽:你讲正哒,我那时跟乡里人一个样,我冒打算城的,我讲的是乡里话,唱的是乡里歌,被乡里人同化得有个边哒.所以,我同他们一样,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唱成"得把锄头,是把刮锄".回风铃草,湖边士:有机会我一定唱山歌给你们听,只要不嫌气.回朋之,朵朵:谢谢你们发来的照片,看到吗?我那时候只有104斤;现在164斤.隔37年整整长了60斤.
岁月如歌,再来欣赏"得把锄头,是把刮锄". |
-- 作者:潇湘子 -- 发布时间:2008/2/24 19:47:37 -- 以下是引用湖边小虾在2008-2-18 11:41:36的发言: 我至今都冒想明白:都是同样的农村经历和生活,从游客晏生的笔下,为什么就能流出如此清澈甘甜的美文来呢? 因为人文的涵养、内心的情致、选材的独特、个性的表达。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8/3/16 23:02:03 -- 以下是引用潇湘子在2008-2-24 19:47:37的发言: 因为人文的涵养、内心的情致、选材的独特、个性的表达。 谢谢潇湘子的夸赞,我写的东西都是自己在农村13年的生活,那些年我被农民同化得有个边了;谈不上人文,只说是个性表达.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8/3/16 23:20:47 -- 以下是引用游客晏生在2008-3-16 23:02:03的发言: 谢谢潇湘子的夸赞,我写的东西都是自己在农村13年的生活,那些年我被农民同化得有个边了;谈不上人文,只说是个性表达. 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最合适,当年“得了锄头是把刮锄” 如今“得了电脑还是个锄头脑” 哈哈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3/17 1:50:39 -- 再听,得了电脑还是个锄头脑!
|
-- 作者:陌生鱼 -- 发布时间:2008/4/15 11:54:08 -- 笑声歌声,歌声笑声, 歌声嘹亮,嘹亮歌声, 笑声醉人,醉人笑声。 ![]() ![]() |
-- 作者:桢桢 -- 发布时间:2008/4/25 22:51:14 -- 山窝子里的歌声伴随我们度过了那艰苦的岁月;山窝子里的歌声驱散了我们好多的疲劳、饥饿、忧虑和尘烦。我们留恋山窝子里的歌,我们回味山窝子里的歌,我们现在还唱着山窝子里的歌! 昨天在楚湘酒店欢迎牧之的晚餐后,真的亲耳听到了游客宴生朋友动听的山歌,".......没在板凳就坐.......",真是动听的原生态山歌,只有亲身经历山窝窝生活才唱得这么好啊! 今晚一口气拜了游客宴生的山窝里的笑声,骂声,歌声系列好文,在生动的笑声,骂声,歌声中感受,回味那如歌如泣的难忘岁月,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哽咽流泪,谢谢!谢谢!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8/4/27 20:40:16 -- 谢谢陌生鱼的跟帖!欢迎你的到来,希望能看到你的大作!谢谢桢桢的跟帖和鼓励!山窝子系列得到你夸赞我很满足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