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论坛集萃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2) ---- [原创]长沙文夕大火亲历记 (一--四)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2&id=19109) |
-- 作者:当年汩纺人 -- 发布时间:2008/9/4 20:55:05 -- [原创]长沙文夕大火亲历记 (一--四) 前言: 当年,叔叔是一个19岁的热血青年,他投笔从戎,在湖南省政府直属机关的《湖南民众抗战统一委员工作干部大队》担任区队长职务,对这场大火前后的情况有着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 现在,他已近九旬,尽管一生坎坷,仍保持军人的风度,心胸开阔,作息守时,健身散步,思维清晰。 他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将他所经历的文夕大火写了出来,为了忘却的纪念,将他的这篇文章发在网上。 一 大火前的形势 日军继续挥军南下,临湘、岳阳相继沦陷,最后我军撤至新墙河南岸与日军呈对峙态势,当时的的长沙城已经笼罩在战争的恐慌和阴霾之中。 从11月初开始,湖南省政府就已经开始了撤退的准备,省府各厅局均已迁至耒阳,在湘西沅凌设置了省府行署。省政府也从南门口的学院街迁到容园(今湖南省省委所在地)与九战区司令部合署办公,当时的省长是张治中,九战区司令长官是陈诚。 当时长沙中等以上学校共有45所,则已迁到偏远地区,以利下半年能继续开学。多数学校迁在湘乡杨家滩和安化的兰田、桥头河、七星街一带,因为这些是方有大量的空房可以利用。 我结束在衡阳南岳参加第四届学生集中军训后,参加了湖南学生战地服务团。回到长沙后,10月下旬的一天,我们全体成员在民众抗战统一委员会礼堂(现省总工会地址,原是国民党省党部)开会,会上宣布:为了更好的发挥军训后学生的作用,将湖南学生战地服务团改名为湖南民众抗战统一委员工作干部大队。 由张治中亲自对我们训话: 他讲到了长沙已经进入紧急状态的形势后说,蒋委员长认为武汉失守时,没有对其进行彻底的破坏,致使许多的机器设备和战略物质落入敌人手中,是个大的错误。现在,湖南人一向有忍辱负重的骡子精神,不能再发生那样的情况。 他对我们这批学生寄于厚望: “你们已经接受了军训,便是一个军人,不要学生气,军人的天职是绝对服从命令。 前几届的集训学生被派到湖南后方去,对组训民众,澄清吏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你们来到位于前线的长沙的任务是协助前线军队作战,虽然不会叫你们拿枪去与敌人拼搏,但是你们也要作好吃大苦、遇大难的思想准备,要有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精神。” 听了训话后,我们对长沙的严峻形势更加清楚,也知道这次长沙有可能会要进行破坏。 会后,根据张治中的指示,我们从南门的妙高峰中学驻地迁到了河西的湖南大学工厂,因为相比之下,湖南大学的工厂有空落的厂房,更适合我们学生的训练和生活,同时易于躲避空袭。 上级发给了我们棉军服和棉毯,我因为是湖南学生抗敌后援会的执行委员,经过这个组织,募得了两百多件棉绒衣,在衣服的前胸绣上“湖南学生战地服务团”,发给每个队员。 从10月底到11月上旬,我们继续进行着军事训练,一边等待上级的任务。我们的大队长就是集训队的军事总教官熊文钦,他是黄埔六期毕业生。队长、队附也是集训队的政治指导员和军事学科的教官,只有区队长由学生担任。 自 二.大火燃烧情况
这时日本飞机追上来了,我们疏散在山坳和田坎里,敌机用机枪扫射,还投下了炸弹并撤下了大量的传单。在传单中奚落挖苦焚城行动,大概的内容是“全城如舔”“你们今天烧了一个长沙,即使再烧掉十个这样的城市,也休想阻挡皇军的前进。而损失都是你们自己的,聪明的办法就是放下武器,与皇军合作,共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之类。 第二天,我就带领一个小组到火车站设立了一个粥棚,就近到车站附近的伤兵临时收容所为伤兵送水送粥,代写家书。 收容所设在刘氏家祠内,伤兵睡在地上,下面只铺着一层稻草。这些伤兵都是从前线包扎后送到长沙的伤兵,前三天由长沙运到这里的。出发前每人只发了一包饼干,多数人已经吃完了。到这里后,没有医生和护士来给他们治疗,也没有见到收容所的负责人。有个伤员说,他从上海负伤到这里,只换过一次药。这里伤员的死亡率很高,有一批戴着“三民主义青年团长沙青年招待所”袖章的青年人是专门负责掩埋收容所死亡伤兵的。他们用半边汽油桶做成担架,将已经死亡的伤兵从收容所抬出去,埋在收容所对面的山上。 我不戴口罩,忍着刺鼻的腥臭味,坐在伤兵边上与他们谈话,或者代写家书。这时我看到一个伤兵睁大着眼睛,我以为他要吃的,就端了碗粥,送到他面前,叫了一声:同志,喝粥吧。他还是一动不动,旁边的另一位伤兵说他已经死了,因为掩埋队的人埋不赢,所以未及时将他的尸体运走。 联想到昨晚中队副跟我说,长沙还有一部份伤兵未及时运出,可能已经葬身火海的事,我已是满脸泪水。 15日傍晚,刚吃完晚饭,大队长下达了“打背包,紧急集合”的命令,张治中发来了加急电报,“速乘来车回长沙”,五辆大卡车星夜兼程将我们接回了长沙。 四 大火后的救济工作 15日傍晚,刚吃完晚饭,大队长下达了“打背包,紧急集合”的命令,张治中发来了加急电报,“速乘来车回长沙”,五辆大卡车星夜兼程将我们接回了长沙。 后记: 2008年11月6日,是叔叔的九十岁寿诞。 正如他侄儿在祝酒词中所言:叔叔一生坎坷,饱经沧桑;委屈和荣耀、挫折和成功、哀伤和喜悦相互交织,互为映衬,描绘出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图。 他少年时以长沙县前三名的成绩考入长郡中学免费读书,1938年文夕大火前后在《湖南民众抗战统一委员工作干部大队》工作,后回校继续读书,毕业于省国立师范,在中学任教。后来,带领一批学生奔赴抗日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不愿意打内战的他复员回到长沙,仍旧执起了教鞭。五十年代初,他因那段经历,被开除公职送去劳改,与妻子劳燕分飞。1983年他以六十四岁高龄再回长沙,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居住在兄长家中,兄长过世后,与侄儿、侄孙住在一起,现在是四世同堂。 今天,我们全家欢聚一堂为叔叔庆寿,多年不见的亲友们从各地赶来!大姐从西安回来、二姐从怀化回来、民表哥从老家过来、启新表哥从株洲过来,还有灿表姐、二表嫂、陈表嫂等都来了。尽管大雨倾盆,仍挡不住人们的祝福。 我们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相约十年后再与叔叔庆百岁华诞! 三湘都市报的记者小潘在网上看到了《七十年前,我经历了长沙大火》文章,留言与我联系,言及他们想直接采访叔叔,因为今年(2008年)正是文夕大火七十周年,而亲历者许多已不在人间。由于那一段时间家中人客较多,我担心叔叔应付不过来,没想到,当征求他的意见时竟一口就答应了,采访时间就约在11月7日上午。 天公作美,下了多日的大雨终于停了,我带着两位记者经过七弯八拐的小巷子,来到了叔叔居住的地方。 采访进行了两个小时,面对记者的提问,叔叔有时沉思,有时直接就能回答。他的记忆力惊人,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名字和经过都记得清楚,讲述得有条有理。 采访结束记者走后,他没有倦意,吃了中饭,仍与大家一起聊天,我们笑言:这么多后辈中,不知道谁有福气能像叔叔一样的长寿、健康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8/9/6 11:51:49 -- 巴黎向德国人宣布“不设防城市 ”和“文夕大火”烧了长沙 不知道研究历史有不有《比较学》! |
-- 作者:英夫斯基 -- 发布时间:2008/9/9 10:51:20 -- 我提一个问号:当时长沙市市长不是席楚霖,这席楚霖的后人应该也能看到这篇文章的.而且当时按应该没有"长沙市",当时只是"长沙县",辖现在长沙市及长沙县区域. |
-- 作者:英夫斯基 -- 发布时间:2008/9/9 11:03:18 -- 再补充一点:当时长沙县政府所在地就在现今府后街上,与章伯森府邸作斜对面.后来作了邮电宿舍,再后来(就是现在)全拆了,我也再没去看看变成什么了. |
-- 作者:当年汩纺人 -- 发布时间:2008/9/12 11:52:25 -- 以下是引用英夫斯基在2008-9-9 10:51:20的发言: 我提一个问号:当时长沙市市长不是席楚霖,这席楚霖的后人应该也能看到这篇文章的.而且当时按应该没有"长沙市",当时只是"长沙县",辖现在长沙市及长沙县区域. 席楚霖当时确实是市长,是1938年8月上任的。 据有关人员回忆,席是参加了“坚壁清野”的会议,但作为长沙市市长,对火烧长沙的计划曾表异议。12日晚各界人士300余人参加晚上的火炬游行席楚霖确实参加。但当晚放火的消息,他参加火炬游行时应该是不知道的。否则的话,他不会抱怨市民走得太快,他还希望商家能开门营业.长沙“文夕大火”后,席也受到免职留用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