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论坛集萃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2) ---- [原创]“土包子”的歌——游客晏生的语言魅力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2&id=16213) |
|
-- 作者:永明马灯 -- 发布时间:2008/6/21 17:45:52 -- [原创]“土包子”的歌——游客晏生的语言魅力 “土包子”的歌 游客晏生的语言魅力 晏生说;“筐一猛瓢”, 朵朵凤眼园瞪;“各不白跳哒”,短短两句话,活灵活现两个人。 自上湖知网后,就被晏生兄“一笼子”带到靖县金麦,寨古冲,听半夜鸡叫,吼山歌,恰杨梅,啃红薯,外带麻溜偷鸡恰。一群“农夫俗子”,硬是把我留在山冲里,乐不思归。 文章的灵魂是语言,在晏生的文章里,绝少见“书面语言”,“学生腔”,字里行间无不扬溢着泥土气,每人都讲着老百姓的俚语,俗语,和你无拘无束的策乱谈,个个亲切迷人。在他字里行间,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你就不知不觉的融入了他的故事,跟着他浏览人生。其实晏生的文章,结构多很简单,平实。喜用直叙式,人物多用白描手法。但精彩之处,就是他娴熟的平民语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你看到活生生的生产队长,支书,喂奶的农妇,多情的翘妹子-----,在他的文章里,你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精确的把握人物的语言,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三尺之寒”!晏生的刻苦和天赋,可见一斑。你能相信他是只读了小学的人吗? 文学大师其实就是语言大师,像曹雪芹,老舍,巴尔扎克-------,通过他们的语言,能使死物都有生机,人物菱角分明。只要他(她)们一张口,你就知道他(她)们是教授?农民?荡妇?淑女------。无需铺垫描写。 晏生在艰难的人世中,睁大两眼,仔仔细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揣摸人,用心听他(她)们“策”,将他们的“口白”记在心里。用他的“原始录像机”,录下了人的形形色色,积累了他人生最大的财富。虽然他仍住在那拥挤的小屋里,其实晏生是最“阔”的人。 文章的驱体是风格,没有风格的文章,如同过眼云烟,稍纵即逝,晏生的风格已然铸成,这种风格是由心血,日月,经历磨砺而成,千万不可逐流应景而丢失自己的风格,那将会变成一“文丐”。 湖知网风情万种,美文无数。还是爱听晏生的“土包子歌”,平民草根的“歌”。 |
|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8/6/21 20:24:26 -- 宴生的“土包子歌”,平民草根的“歌”,我们都爱听。 |
|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8/6/21 20:53:27 -- 以下是引用哥巴在2008-6-21 20:24:26的发言: 宴生的“土包子歌”,平民草根的“歌”,我们都爱听。 你别说,宴生的粉丝真的还不少。 |
|
-- 作者:石大哥 -- 发布时间:2008/6/22 0:10:20 -- ![]() |
|
-- 作者:良石1124 -- 发布时间:2008/6/22 0:20:48 -- 以下是引用石大哥在2008-6-22 0:10:20的发言: ![]() 我也是他的铁杆粉丝。谢谢马灯兄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
|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8/6/22 0:36:45 -- 非常喜欢读晏生兄的文章,喜欢他故事里生动的人物;爱听他那原生态的语言;佩服他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他勤奋努力的精神,我也是他的铁杆粉丝。谢谢马灯兄道出众人心声! |
|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8/6/22 0:40:29 -- 平民草根的歌!宴生的山歌 我都爱听! 马灯一肚子的轶事我也爱看, ![]() |
|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8/6/22 1:37:09 -- 以下是引用乡音在2008-6-22 0:40:29的发言: 平民草根的歌!宴生的山歌 我都爱听! 马灯一肚子的轶事我也爱看, ![]() 期盼故事、山歌滚滚来,我们读又听,美哉!美哉! |
|
-- 作者:阿荣 -- 发布时间:2008/6/22 11:23:54 -- 以下是引用潇雨在2008-6-22 0:36:45的发言: 非常喜欢读晏生兄的文章,喜欢他故事里生动的人物;爱听他那原生态的语言;佩服他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他勤奋努力的精神,我也是他的铁杆粉丝。谢谢马灯兄道出众人心声! 那是谢谢马灯兄道出众人的心声。 ![]() ![]() ![]() ![]() |
|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8/6/22 12:11:21 -- “宴生在艰难的人世中,睁大两眼,仔仔细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揣摸人,用心听他(她)们“策”,将他们的“口白”记在心里。用他的“原始录像机”,录下了人的形形色色,积累了他人生最大的财富。虽然他仍住在那拥挤的小屋里,其实宴生是最“阔”的人。” 宴生的文章不同凡响,马灯的评论中肯脱俗! |
|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8/6/22 17:34:21 -- 马灯说得好: “宴生在艰难的人世中,睁大两眼,仔仔细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揣摸人……录下了人的形形色色,积累了他人生最大的财富。” |
|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8/6/22 18:47:31 -- 以下是引用永明马灯在2008-6-21 17:45:52的发言: 一盏好马灯,把个诚恳笔耕,以勤补缺的“土包子撰稿人”照耀得亮堂堂的!晏生哥的文章风格不是个单纯的文学因素,乃是他人生的印记和人品的射影,别人模仿不来的。千古文章事,得以流芳千古的好多都是这个弥足珍贵的风格的独特。楼主的评点切中要契,也是慧眼匠心的好文,喝彩!为晏生兄,亦为马灯兄!
宴生在艰难的人世中,睁大两眼,仔仔细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揣摸人,用心听他(她)们“策”,将他们的“口白”记在心里。用他的“原始录像机”,录下了人的形形色色,积累了他人生最大的财富。虽然他仍住在那拥挤的小屋里,其实宴生是最“阔”的人。文章的驱体是风格,没有风格的文章,如同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宴生的风格已然铸成,这种风格是由心血,日月,经历磨砺而成,千万不可逐流应景而丢失自己的风格,那将会变成一“文丐”。湖知网风情万种,美文无数。还是爱听宴生的“土包子歌”,平民草根的“歌”。 |
|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8/6/22 19:23:53 -- 谢谢永明马灯那样仔细的看了晏生的文章,别说你们,就是我这个和他在一个大队一个学校比他大比他书读得多的人看了他的文章都常常感叹:怎么我就意中有笔下无呢?怎么那么多平常事情经他娓娓道来就别有一番风味呢?怎么他写起东西来那么得心应手呢? 是朴实艰难的生活,给了他深刻的记忆,是乐观向上的精神,让他在最苦的生活里品味着甘甜!是金麦的人情山水赋予了他创作的源泉!他用笔,用心,用笑,用泪在书写着过去。用的是最原生态的语言和方法,写的是实实在在的知青生涯。 |
|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8/6/22 21:43:32 -- 谢谢永明马灯特意为我写这篇文章.没想到我这土包子写的这些帖子得到你的高度评价,搞得我真的脸红了.我这一生最有幸的就是在湖知网有各多鼓励我支持我的朋友.我会写一幅帖子来感谢各位!再谢永明马灯!!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6/23 14:04:32 -- 宴生说;“筐一猛瓢”, 朵朵凤眼园瞪;“各不白跳哒”,短短两句话,活灵活现两个人。的确是这样! 他们的帖子,读起来不觉得琐碎,而是有血有肉有汁有味! |
|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8/6/23 19:12:43 -- 以下是引用石大哥在2008-6-22 0:10:20的发言: ![]()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6/23 20:20:13 -- 马灯一照,真让我更进一步认识脍炙人口的农民知青作家晏生。 |
|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8/6/23 22:51:36 -- 以下是引用易山在2008-6-22 18:47:31的发言: 一盏好马灯,把个诚恳笔耕,以勤补缺的“土包子撰稿人”照耀得亮堂堂的!晏生哥的文章风格不是个单纯的文学因素,乃是他人生的印记和人品的射影,别人模仿不来的。千古文章事,得以流芳千古的好多都是这个弥足珍贵的风格的独特。楼主的评点切中要契,也是慧眼匠心的好文,喝彩!为晏生兄,亦为马灯兄! 易山说得好,是这么回事,也是这样一个心情。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6/24 14:36:51 -- 以下是引用哥巴在2008-6-21 20:24:26的发言: 宴生的“土包子歌”,平民草根的“歌”,我们都爱听。 确实爱听!哈! |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7/21 12:22:24 -- 湖知网风情万种,美文无数。还是爱听晏生的“土包子歌”,平民草根的“歌”。那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