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论坛集萃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62)
----  [原创]刻骨铭心的食堂通告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2&id=14148)

--  作者:乐乎
--  发布时间:2008/6/19 7:50:01

--  [原创]刻骨铭心的食堂通告

                                          刻骨铭心的食堂通告

                                                    乐 乎

       说起来,我在学校也算小有名气,学习成绩还过得去,有时也给学校争点小荣誉,但我的名气主要是食堂造就的。

    每个学期的一定时间,食堂都会在醒目之处,用斗大的字贴出通告,催交伙食费。通告上列有“老赖”的大名及所在班级,并用威胁口气宣称,下周一不交伙食费就停餐。我的大名上榜率颇高,每学期都有几次,丢人现眼,因此名声大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老吃霸王饭的家伙。

    实际上经常拖欠伙食费,受到停餐威胁的只有那么十几个同学,家庭背景多是城市贫民,市郊菜农,失业人员和单亲家庭等。而我的父亲曾是大学教师,有头有面的人物,五七年那场运动后,下场却如此落魄贫寒,连子女的伙食费也交不出,让知情者无不感叹万千,唏嘘不已。

    父亲不但被送去劳教,而且工资还连降几级,非常菲薄,母亲又失去工作,全家人均生活费不过区区几元人民币。五个子女全部上学,其中我和大妹还是寄宿,有时还要接济外公外婆,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但生活艰辛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经常享用纯天然绿色食品——野菜,如马齿苋,水芹菜、野毛豆、蕨之类的东西,环保意识超前了几十年,堪称我国的环保先驱,如今鄙人身体还算“熬实”,野菜功不可没啊。

    每逢开学,对父母来说是段不轻松的日子,五个子女的学杂费和寄宿费用是一个天文数字,东挪西借才能凑齐。除了学费外,我一般只能交一个月的伙食费,先注册开了饭再说,其余部分只有先欠着,待家里有了钱再交。

    停餐通告一贴,我总是情绪低沉,忐忑不安,不知父母能否筹到足够的伙食费,而我回家一次也不容易,来回一趟要步行四十多华里(有车无钱)。所幸大多数停餐威胁都有惊无险,无论怎样困难,父母总要咬紧牙关筹齐伙食费,绝不能让此事影响孩子的学业。我和大妹也没有辜负父母苦心,每学期都拿回来几张奖状,为父母挣了不少面子,令他们欣慰并对子女前程产生虚幻的、不切合当时局势的泡沫希望,结果后来的打击和痛苦更为沉重。

    不过停餐始终是我的一块心病,它严重地打击了少年的自尊,在同学面前丧失了基本的体面,自觉抬不起头,低人一等,因而性格非常敏感,自卑,忧郁和孤僻。有的同学不懂事,冷言冷语有时也传到我耳中:又不是共产主义,吃饭不要钱,大家都这样拖欠伙食费,食堂要关门啰。听到这种议论,当然非常难堪,欠费期间,以至同桌吃饭都不好意思,随便夹点菜,赶快端着饭碗出去,蹲在食堂外,流着眼泪慢慢咽。

    有一次晚自习,我和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争执,对方见说服不了我,就亮出杀手锏:不要争了,再争就停你的餐。我一听这话,久已埋藏在心头的怒气和不平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如猛兽一般将对方扑倒,红着眼,拳打脚踢,发狂似地吼道:再提停餐就打死你,杀死你。同学们都吓坏了,从未见过我如此凶猛的模样,连忙将我们拉开。

    那位同学身高体壮,平时象我这样的“萝卜干”,两个都不在他的话下,但那次狠狠教训了他以后,自觉理亏,老实了,再不敢口无遮拦,有时还讨好我,帮我收缴班上的作业本交任课老师。

    食堂催交伙食费,本无可非议,但食堂面对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少男少女,如果讲究一点方式方法,如私下通知等,效果会更好。那种简单生硬的食堂停餐通告,极大地挫伤了少年的自尊心,并在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感和痛苦的回忆。

    不知母校现在还有没有停餐通告,应该销声匿迹了吧。





--  作者:淮羽
--  发布时间:2008/6/19 10:48:59

--  

    每学期几次的停餐通知上常常点乐乎的名,使他“丢人现眼”,“自觉抬不起头,低人一等”。尤其是听到同学“冷言冷语”后,连“同桌吃饭都不好意思,随便夹点菜,赶快端着饭碗出去,蹲在食堂外,流着眼泪慢慢咽。”最后终于被叽笑激怒,“如猛兽一般将对方扑倒,红着眼,拳打脚踢……”
  

    可见,“那种简单生硬的食堂停餐通告,极大地挫伤了少年的自尊心,并(将让学生)在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感和痛苦的回忆。”

    感受过乐乎这种被学校停餐的尴尬和酸楚的,在我们知青一辈中大有人在。所以乐乎虽然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写成的这篇回忆,却拔动了我、相信也将拔动更多朋友的心弦。所以,我愈加感到,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述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是最具有震撼力的。

    我还特别欣赏文章结尾的那句话--“不知母校现在还有没有停餐通告,应该销声匿迹了吧。”就是这一个简单的问句,既表达了一颗善良的心,又寄托了对学生实现人性化管理的期盼。也使文章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谢谢乐乎!


--  作者:良石1124
--  发布时间:2008/6/19 14:59:48

--  
谢谢乐乎好文,平淡出真情,小故事却震撼人心,心酸的往事细细咀嚼,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很多。。。。。。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8/6/19 16:49:14

--  
我也有过与楼主相似的切身经历。但愿歧视和屈辱不再降临到后代的头上,也时刻提醒自己,将更多的同情、尊重和帮助给予暂时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  作者:李姐
--  发布时间:2008/6/19 17:33:29

--  
以下是引用良石1124在2008-6-19 14:59:48的发言:
谢谢乐乎好文,平淡出真情,小故事却震撼人心,心酸的往事细细咀嚼,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很多。。。。。。


--  作者:石柱峰
--  发布时间:2008/6/19 18:17:30

--  
以下是引用犟牛在2008-6-19 16:49:14的发言:
我也有过与楼主相似的切身经历。但愿歧视和屈辱不再降临到后代的头上,也时刻提醒自己,将更多的同情、尊重和帮助给予暂时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6/19 18:45:46

--  

   乐乎兄那是个什么学校,同学之间那样的难以相处,小小年纪就有出身歧视?感觉他们是文革造反派的先行者。

   初中,我住校,因为贫困,也欠学费,学费与住宿、伙食是报到一次性收缴,在我的印象中,学校从来没有歧视出身“不好”的学生,我们之间交往十分融洽,更没有发生不交清学费的学生勒令停餐......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8/6/19 19:27:29

--  

   一分钱逼死英雄汉”,我见过囊内羞涩的铁汉子,也见过因为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其实现在也有这样的,有些孩子每每遇上学校春游活动就犯愁,为不菲的费用着急,每年做校服时,实在是压了又压的费用也够还收不上来,但没听说过把孩子逼成这样的,年代还是不同了,人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保护了。

   楼主的文章娓娓道来,却达到使人强烈震撼的效果,谢谢了!


--  作者:轻描淡写
--  发布时间:2008/6/19 20:35:22

--  
以下是引用良石1124在2008-6-19 14:59:48的发言:
谢谢乐乎好文,平淡出真情,小故事却震撼人心,心酸的往事细细咀嚼,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很多。。。。。。


--  作者:蓝天秋水
--  发布时间:2008/6/19 23:00:33

--  
心酸往事,震撼人心,引人共鸣!
--  作者:乐乎
--  发布时间:2008/6/20 7:29:33

--  
    夜深人静先生,不知你是哪一届毕业的,如果是老三届,应该对文革前学校的情况有所了解,若是七十年代中毕业,可能就不太了解情况.但我在这篇文章中描述的是经济问题,并未涉及出身歧视,同学都是小孩子,难免有些小矛盾,不足为奇.实际上,当时(1964--1965)学校贯彻的阶级路线是非常左的,主要的班干部(班长,团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须由三部分人的子弟担任,所谓三部分人的子弟是指革命干部,工人和贫下中农的子弟,我因此还丢掉了学习委员的职务,关于这段历史,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可能会勾起过来人的回忆.
--  作者:古鸣
--  发布时间:2008/6/20 9:35:01

--  
(1964--1965)学校贯彻的阶级路线是非常左的!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8/6/20 19:26:05

--  
以下是引用乐乎在2008-6-20 7:29:33的发言:
    夜深人静先生,不知你是哪一届毕业的,如果是老三届,应该对文革前学校的情况有所了解,若是七十年代中毕业,可能就不太了解情况.但我在这篇文章中描述的是经济问题,并未涉及出身歧视,同学都是小孩子,难免有些小矛盾,不足为奇.实际上,当时(1964--1965)学校贯彻的阶级路线是非常左的,主要的班干部(班长,团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须由三部分人的子弟担任,所谓三部分人的子弟是指革命干部,工人和贫下中农的子弟,我因此还丢掉了学习委员的职务,关于这段历史,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可能会勾起过来人的回忆.

     呵呵,那时侯的确唯成份论,记忆犹新。回乐乎老大,我是68届初中毕业生,68年12月一个面向插队落户!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8/6/20 21:45:54

--  
没经过那段时期的人,是很难理解当时的情况和形势的。那时学校里修路,动员同学们课余时间捶石渣铺路面,出身好的同学都不去,下课后去捶的都是出身不好的同学。我的出身不好不坏,也没去,但看着拼命捶石头的那些同学,真的心酸呀!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8/6/20 21:52:23

--  
  穷人的日子是难得过.现在还是一样咧!

--  作者:龙励志
--  发布时间:2008/6/21 3:05:42

--  
以下是引用犟牛在2008-6-19 16:49:14的发言:
我也有过与楼主相似的切身经历。但愿歧视和屈辱不再降临到后代的头上,也时刻提醒自己,将更多的同情、尊重和帮助给予暂时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  作者:良石1124
--  发布时间:2008/6/21 3:48:54

--  

64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大学录取起,极“左”路线便登峰造极。长沙二中又是贯彻“阶级路线”的“点”,更是灾情惨重!

你们见过作文或文科作业等打分要看出身打吗?

你见过老师上课带的座次表上,每个学生都标上了出身吗?

你们见过把年轻单纯的中学生向团组织汇报的“错误思想都写进他的档案,还要鉴定他:“该生思想一贯反动,不于录取”吗?

人人都要自我鉴定,出身差一点的都要写上:“对党的阶级路线不满”,要深挖自己脑子里的肮脏思想。 不然不能过关。这就是为什么,二中的大学升学率从64年起,暴跌的原因。因为二中的学生多数是出身知识分子,职员,资本家,小业主等等,父母都有一点所谓出身或历史问题。可惜了好多人才啊。。。。。

下面是以前有关的跟贴:

64年和65年在湖南的高校招生中,极左思潮达到极致。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64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本来已到邮局,马上就要发下去,却被一位当时路过长沙的中央领导突然拦截,录取工作全部推倒重来。

本来长沙二中(长郡)是重点中学,每年升学率都很不错(尽管大部学生的政治条件处于劣势)。这样一来,64年的升学率猛降,出身差的只有一个被录取了。她是学校的团委书记,经常作大报告,她曾经去过他父亲的单位作报告揭露他父亲(资本家),是一个“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典型。而其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学生都没有录取,一些平时成绩差的反而录取了。很明显看出是出身决定录取。一时间,学生家长人心惶惶,尤其是65届的毕业生。

65年一开学就抓阶级斗争。我们二中是是市里的点,还派来新的党委书记,左得最厉害。新领导上车伊始,大张旗鼓号召同学们背靠背地揭老师的阶级斗争的盖子。同学们茫然无知,领导就通过核心成员暗示其他同学哪些老师是运动的对象;学校还从农村特招了一个贫下中农班,鼓动他们与政治条件不好的老师对着干;应届毕业生每人要写自我鉴定,出身不好的都得写上“对党的阶级路线不满,追随资产阶级思想,留恋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不这样写就过不了关。而班主任等给一些出身不好的学生的鉴定就更严重了,如“对党和社会主义不满。。。。。。”除开“不予录取”,档案中有这样的鉴定,哪个学校敢要?

在教学上,也贯彻阶级路线,老师所持的学生座次表上,每个学生名字旁边标有出身。提问,辅导,以及打分都以此作参考。数理化的成绩不好变动,但作文成绩非常明显可见出身的效用。这末一折腾,65届的二中毕业生升学率极低,而且连一个出身不好的(包括家长历史有问题的)都没有。

出身不好未被录取的,大部分背着出身的包袱,却老老实实下了农村。许多人是虔诚地怀着向贫下中农学习,改造自己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理想去的,即:通过艰苦的磨炼,自己能从异类被社会接纳为自己人,而且能在农村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运用自己的知识。以后的残酷的现实使他们理想破灭,他们的痛苦是双重的。也许这是64,65年的老知青的特殊性。


--  作者:乡音
--  发布时间:2008/6/21 7:04:26

--  

旧文停餐】 算读后感吧。对犟牛和宴生的跟帖深有同感


一九八一年下学期,我接新高一(三十二)班化学课。

那天是周六,上午最后一节刚好是我在高32班的课。当学生们敲打着盆碗蜂拥出了教室后,我也整理好了自己的仪器箱,准备离开教室。这时靠窗坐的一个叫谢辉的学生低着头坐在那里,不像准备做作业,我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还不去食堂排队打饭,他没看我,只是摇摇头。于是我走近他,问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这次他抬起了头摇着,我惊奇地看到他的泪水在眼眶里,泪珠被摇下来了。

  经不起我再三盘问,他终于说出了原因,原来下星期学校要放农忙假,学生一般是利用这个时间回家里接后半期的伙食费。 可是,他开学交的伙食费不够吃到下星期,学校后勤处已经通知他要停餐了!这就是说,今天他如果不回去,就得一个星期没饭吃;如果回去,家里暂时也没钱给他,他也许就一会一个星期不能回校上课,得等农忙假后,家里筹到了钱才能带回学校。这孩子知道家里的难处,就干脆不回家。望着他我半天没说话。我知道,我们学校里来自农村的学生特别多,后勤处是照章办事,不讲情面的。我问他班主任知道吗?他说班主任已经为他的事情和后勤处的主任吵了一架,没解决问题。

  我想了想说,带上你的碗筷和我一起走吧,我帮你说说去。他随我一起找到后勤处的周事务长,事务长正要进食堂去,我向他说明了谢辉的情况,问能不能先给学生开一个星期的临时餐,我说用我这月的工资作担保(说这话时,其实我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孩子的家里在农忙假后,是否会有钱让他带来。) 事务长想了想说:“行!”于是,他飞快地开了一张“临时就餐证”,几乎是同时,我在他的本子上签了自己的名字,谢辉接过后,飞也似地向食堂跑去----孩子一定是饿极了。
  
  向事务长说过谢谢,我也得赶快回家做自己的中餐,我的孩子也快放学了,他们可是没饿过一餐饭的。耳旁听得事务长不冷不热地丢过来一句话:“农村学生每年到这时都有好多被停餐的,老师你管得了吗?”
  回头看着刚刚从中师学校毕业,选调来不久的周事务长,我无语。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8/6/23 11:13:02

--  

    记忆中贯彻阶级路线应该是在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开始,越来越强调,到“文革”发展到顶峰极至。大约是因为当时先后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反“右派”、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蒋介石“反攻大陆”、国内“大跃进”失败过苦日子,D内一部分人提出不同意见等情况,领导人错误地判断了形势,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基本路线,并逐步把“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当成了巩固统治、打击异己的法宝。刚开始还比较温和,叫“有成分不唯成分、重在政治表现”,到后来,出身“不好”的青年学生就成了政治斗争可怜的牺牲品。尤其对于其中一部分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来说,歧视与贫困对心灵的双重伤害,的确是刻骨铭心的,我和楼主大约都属于这一类型。到“文革”开始不久,在我们学校的食堂门口贴出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天生如此”的对联(那肯定不是“造反派”的发明),每次走进食堂,那种感觉比“停餐通知”更加令人窒息和压抑。我是不听劝告很快就主动退学回家了,不过有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究没有逃脱“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机会。

  夜深斑竹可能是遇到了一个例外的“和风细雨”小环境、小气候,周围都是乡音姐那样的老师和同学,所以幸而不曾留下这样痛苦的记忆。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8/7/3 8:16:25

--  
    回良石1124:我是长沙市二中64届初中毕业的,对你说的情况也知道一些。当时校长是李人琢,是一个老地下党员;后来新调来的党委书记(应该是党总支书记,因为那时候二中民主党派的老师很多)叫周翔,是一个出身木匠的工人干部。
    我们班上就有一个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没有升入高中,同学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文化革命抄出档案,才发现档案中明确写着“该生思想反动,建议不予录取”。原来这位同学喜欢开玩笑,高兴起来就胡说八道,“10.1”国庆节游行,人山人海,他说了一句“要是现在美国佬的飞机来丢炸弹,那就炸死一大片哪。”
    65届一位同学,出身很好,他也仗着这一点,多次故意把歌颂雷锋歌曲中的“我把党来比母亲”故意唱成“我把党来比母鸡”,结果也因为“思想反动,不予录取”,下到了江永。
    不过,64、65两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并不低,有几个班几乎是全部升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