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浏阳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7) ---- [原创] 漩涡 招工 (4)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7&id=50541) |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9/25 10:09:17 -- [原创] 漩涡 招工 (4) 过了不久,招工单位直接招工的人到大队来哒。顿时,知青的情绪被掀起了高潮。尽管他们住在镇上,一般是不接待个别知青造访的。他们在区上了解招工情况以后,有时就到公社落实招工名额的分配情况,当这些粗略的情况掌握以后,为了落实和证实这些情况,他们也偶尔到大队,甚至到生产队进行“私访”。每到知青点,知青们都将他们视为“钦差大臣”和“上帝”好饭好菜侍候、好酒好烟相迎……。每个知青点、每个知青都眼巴巴的盼望着他们能来到自己生产队。等呀盼、盼呀等,望眼欲穿……。 有一天,我们终于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位姓张,四十六、七岁,操一口正宗的东北口音,身高巍梧、方方的脸上五官长得十分的端正,有明星演员气质,一进屋我们个个被惊呆哒。另一位姓王,大约五十岁样子,高挑的个子,身材好得冒得讲,一张标准的国字脸,浓黑的眉羽之间透射出刚毅果敢的特性, 泛白银发散布在头顶,更增添了久经沙场的特质,一口混杂的江浙口音,更显出一种领导者的风范。后来我们得知他们是××炼油厂的中层干部,咯次招工抽调上来的。两位长者的到来,知青屋“金壁生辉”,我们“受宠若惊”。 |
-- 作者:阿瓜 -- 发布时间:2009/9/25 10:31:06 -- 终于等到楼的文章了!我的脖子都等长啦~ |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9/25 10:36:41 -- 以下是引用阿瓜在2009-9-25 10:31:06的发言: 终于等到楼的文章了!我的脖子都等长啦~ 脖子等长哒要么子紧囉,别个就是怕脖子短,长哒就好。对不起!开个玩笑。谢谢! |
-- 作者:阿瓜 -- 发布时间:2009/9/25 10:39:28 -- 哈哈,开开玩笑,活跃气氛,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 |
-- 作者:曾海燕 -- 发布时间:2009/9/25 11:14:49 -- 好一个重情重义的知青组!谁都想走,但为了帮助困难的战友,舍得费那么大的工夫,难得难得呀. 好故事,脖子等长了都值得. |
-- 作者:日落部族 -- 发布时间:2009/9/25 11:38:23 -- 以下是引用隐士安在2009-9-25 10:09:17的发言: “我们不是不想招他们,你们每个人我们都想招。只是一个名额少,二是有些情况我们都难定夺,我们招有我们招的标准、有我们侧重。有些东西跟你们讲,你们也听不懂,也不便和你们讲。懂吗?!” 什么鸟标准!全是蒙人的鬼话,可怜一群不喑世事毛头知青,为招工回城搅尽脑汁,穿山打洞,到头来有人欢喜有人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9/25 18:29:54 -- 以下是引用阿瓜在2009-9-25 10:39:28的发言: 哈哈,开开玩笑,活跃气氛,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 谢谢你的幽默!后会有期时再讨教。 |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9/25 18:32:23 -- 以下是引用曾海燕在2009-9-25 11:14:49的发言: 好一个重情重义的知青组!谁都想走,但为了帮助困难的战友,舍得费那么大的工夫,难得难得呀. 好故事,脖子等长了都值得. 谢谢曾海燕的理解和支持! |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9/25 18:38:19 -- 以下是引用日落部族在2009-9-25 11:38:23的发言: 什么鸟标准!全是蒙人的鬼话,可怜一群不喑世事毛头知青,为招工回城搅尽脑汁,穿山打洞,到头来有人欢喜有人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管是鸟标准也好;还是蒙人的鬼话,当时听哒还是要舒服一些吧。你的分析,咯是过哒几十年后,才领悟出来的……不是吗?!谢谢! |
-- 作者:山点水 -- 发布时间:2009/9/25 20:59:20 -- 想当年的招共生、招工“猫腻”太多了。我曾经也是遭遇过“笼子”的。 那是我们下放的第二年,也就是79年秋季,父辈工厂到浏阳招工,内部是带有我和哥哥共有的一个特定指标的。 当时招工人员到了公社,找我谈话,我说:我不回去,把指标让给哥哥,因为哥哥年龄比我大。 招工人员找我哥哥谈话,却没有把我的意见转达给哥哥。哥哥说:我不回去,我把指标让给妹妹,因为妹妹年龄小。 由于,我和哥哥的公社相隔几十里山路,又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结果,我们被带了“笼子”,被招工人员“忽悠”了。还在我和哥哥都为对方庆幸时,招工人员我们的特定指标,拱手送给了公社干部,换取的报酬是,一卡车上好木材…… 招工人员回到工厂汇报招工情况时, 还大言不惭地“表扬”我和哥哥“坚持农村干革命,放弃招工机会。” 当我父母知道此事时,木已成舟。妈妈在家哭得个痛彻心扉;爸爸怒气冲天地跑到我们知青组来“问个究竟”…… 不过,因祸得福,我和哥哥虽然失去这是招工机会,却在时隔三个月后的第二年春季获得了招生读书的机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人生…… 题外话:我知道了真相后,非常痛恨那个招工人员。 几年后,我调回来了,在社区里,经常可以看见他。虽然认识,但至今为止,我从未和他说过一句话。我想他也应该是心知肚明。 当然,良好的教养,使我也不会向任何人提起他的这种龌龊行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