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浏阳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7) ---- [原创]那座桥......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7&id=32626) |
-- 作者:风铃 -- 发布时间:2009/3/16 8:31:16 -- [原创]那座桥...... 那座桥…… 雨后的天空, 弥漫着苍茫的雾霭水气, 如丝垂柳发出了嫩绿的叶芽. 不经意间一声春雷滚过,“惊蛰到了, 随着这一声初始的雷鸣, 万千蛰伏沉睡的生灵睁开眼睛, 急不可耐地扒开土层向外打量, 它们看到了三月的阳光以及同样被惊醒的、无比鲜嫩的天和地. 披着雨后脆弱温柔的阳光, 迈步在浏河路上, 看到五座横架河面的大桥, 受麟敏女及门搭哩所写童提时代回忆的启发, 勾起我对桥的一些朦胧. 五十年代初, 沟通南北的是一座浮桥. 所谓浮桥是一排小船按顺序有间隔地横排在浏阳河面上, 船上铺着用杉树砍平拼接成的跳板, 一块一块一直从河的南面铺到河的北面. 每块跳板约一尺五寸宽,并排铺四块, 这样推土车和人走都没问题, 挺稳当的. 人走在上面看到眼下明净的碧水, 睡卧在河底黑白分明的砂砾清晰可见, 深绿色的丝草在水中悠闲地摆动. 鱼儿在水里自由游弋伴着蔚兰色天空的倒映, 就好象鱼儿在兰天中翱翔, 一会儿飞入碧淳的湖泊中; 一会儿钻到洁白的絮云里, 那景象真是妙不可言.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修了一座大桥, 取代了浮桥. 浏阳大桥那时叫新桥, 青麻条垒砌成船形状的桥墩, 墩上用大杉树做成工字梁, 梁上横摆着木枋, 枋上再铺一层厚厚的木板就成了一座桥. 为防止“阶级敌人”破坏, 在桥的南北各用木板拼装一幢4~5平方宽的小屋, 供巡夜人休息. 那时没有多少汽车, 更没有什么载重车之类的. 就是普通的解放牌汽车都没几辆驶过, 偶而有车经过, 桥面都会发出“吱呀”的哭泣声. 夜晚漆黑一团, 人们握着手电筒或提着煤油马灯在桥面上经过, 那时明时暗的光宛如萤火虫在黑色的帐布上跳跃舞动, 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由于风吹雨淋, 经过车压人过, 它己是伤痕累累. 桥面上那一条条土车碾压的沟槽; 那剥落翘起的木板筋; 那裸露凸起的铁钉都在张牙舞爪地警告人们: 注意安全. 记得那是一个暑气逼人的夏天, 吃了早饭我即忙去上学. 一双赤脚一路紧走慢跑, 还未走到大桥一半时, 突然脚跟被狠狠地刺了一下, 连忙提起左脚一看, 一颗锈迹斑斑的钉子扎在肉里. 没办法, 书还得去读, 只好一腐一拐地走到学校. 下午放学时, 脚已不能行走, 由姐姐背回家. 晚上由妈妈主刀, 将我的左脚用麻绳绑住吊在门框上, 拿了根消过毒的铁钻子把铁钉挖剔出来, 锈钉约有半寸多长, 过后用布条醮桐油抽打几下了事. 当时痛得我呲牙咧嘴, 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打颤. 至今我的脚跟底仍然有一钉状肉墩, 走路时一不小心就有痛感. 七十年代大桥进行改造, 拆除原有木质结构. 改为预制砼多曲拱梁桥. 拱型的大桥在清澈的河水衬托下, 也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桥面用三合土加沥青拌制铺就, 两边栏杆由木质的改为雕花麻石的, 桥栏中板凿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字样, 不久即用黑漆涂鸦. 此时已开始禁止土车经过. 白天经常可看到有人拿着钓杆站在桥上放长线钓大鱼; 夏天的夜晚人们在浑浊的路灯下手拿蒲扇脚趿拖鞋到桥上纳凉, 尽情地享受大自然送来的习习清风. 光阴似箭,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 来往车辆越来越多, 此桥同时担负着319.106两条国道的通行, 已是不堪重负. 加之城市人口的增加, 给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滞后和隐患. 它成为了制约浏阳经济发展的瓶颈. 九十年代末大桥又一次进行改造, 在原有桥面的基础上, 两边各拓宽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大桥是由改性沥青油砂铺压的双向车道; 两边宽敞的人行道用花池与车道隔离, 花池一年四季青翠叶红. 一到夜晚, 华灯初上, 闪烁的霓虹灯把大桥装点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点缀着这山城的妩媚和娇艳. 虽说它在横跨浏阳河上的五座桥中设计不是最美的, 也没有鹤立鸡群之壮观, 更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 它就是它----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桥. 然而它饱经苍桑的历史却带给我不可磨灭的记忆和不尽的倦念. 它, 曾经是我放飞自制风筝的地方. 它, 曾经给予我孜孜求学的便捷. 它, 曾经给过我不期而遇的惊喜. 它, 曾经聆听过我俩的唧唧私语. 它, …… |
-- 作者:铜豌豆 -- 发布时间:2009/3/16 8:52:53 -- 先坐沙发,再品美文。。。。。。 |
-- 作者:甜蜜的笑 -- 发布时间:2009/3/16 8:57:51 -- 坐把椅子,细细品味。 |
-- 作者:阿瓜 -- 发布时间:2009/3/16 11:31:55 -- 悠悠岁月,时过境迁。桥还是那座桥,桥下流水依依,世间变化万千。下班回家给你配一幅图! |
-- 作者:阿丁哥哥 -- 发布时间:2009/3/16 14:27:07 -- 楸把椅子细细品味 |
-- 作者:西乡蔷薇 -- 发布时间:2009/3/16 14:36:18 -- 它, 曾经是我放飞自制风筝的地方. 它, 曾经给予我孜孜求学的便捷. 它, 曾经给过我不期而遇的惊喜. 它, 曾经聆听过我俩的唧唧私语. 它, …… 大桥说:我看着你长大、上学、恋爱、结婚······怎么就做了外婆? ![]() ![]() ![]() |
-- 作者:苦椎山人 -- 发布时间:2009/3/16 16:03:25 -- 风铃笔下浏河老桥虽然不能与其他新桥媲美,但是她承载了历史的重负,当属“光荣桥”。 最后一次改建,将人行道拓宽得犹如机动车道,倒是让我开车违章光顾了一回。 一次晚上从滨河路左转上桥,因为视野问题,我把右侧的人行道当作右行的机动车道了。呵呵,太宽啦! |
-- 作者:阿瓜 -- 发布时间:2009/3/16 21:33:33 -- 以下是引用苦椎山人在2009-3-16 16:03:25的发言:
一次晚上从滨河路左转上桥,因为视野问题,我把右侧的人行道当作右行的机动车道了。呵呵,太宽啦! 没被抓住,算你幸运哦!呵呵! |
-- 作者:方子 -- 发布时间:2009/3/16 23:00:01 -- 走得最多的是那座到南市街的老桥。到酒厂,汽车队,农机厂的必经之路! |
-- 作者:曾海燕 -- 发布时间:2009/3/16 23:11:25 -- 桥的变迁,演绎着时代的变迁,也演绎着这座小城的发展史,愿浏河边上的明珠永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