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浏阳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7) ---- [转帖]四十年前的回忆(作者:云里雾里)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7&id=26973) |
-- 作者:阿瓜 -- 发布时间:2009/1/5 10:30:29 -- [转帖]四十年前的回忆(作者:云里雾里) 四十年前的回忆
一九六九年元月九日,是我下放农村的日子。岁月无情,日月如梭,转眼已是四十年了。夜不能寐,浮想联翩,往事如新,犹犹在目,受家园的启迪,寥寥几言,只言片语,匆匆草就,跃然纸上。 那天,是浏阳县知识青年一次大规模下放的日子。十几辆卡车,在现人民医院前的马路上,一字型地排开,连绵几百米。下放的知青,送行的亲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十分隆重(不记得是否开了欢送会)。那时,正是全国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浏阳树的典型和样板是小洞大队。当时,浏阳日报有一篇报道《大寨红花小洞开》。城关镇组织了一个知青组,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由关志红(原名关玉仙)牵头,组织了王瑞生、付润芝、喻菊英、李昌华、吕荣学、胡忠荣、邱俊厚、刘旭梅(县武装部政委的女儿,外地人)和我共十人(五男五女),一起下放到浏阳县人溪公社小洞大队蕉冲生产队(后与高岭队合并为朝阳生产队),取名为朝晖青年组。下放之前,我们一起在县照相馆照了相,相片为长方形,男的一行,女的一排。可惜我的相片找不到了,不知其他几个知青是否还保存着,那可是个特殊的纪念啊! 那时,我刚满十六岁,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家门。从不流泪的父亲,含着眼泪执意塞给我几块钱(具体多少不记得了);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为我带去了不少吃的——炒面、白糖,甚至还有一瓶猪油;我二弟刘建华(步我的后尘于73年下放到张坊知青农场)没有人知道,没有谁劝阻,偷偷地从汽车驾驶室的车棚顶上,爬上了我的车。随我们一起,经过一百多里的颠簸,十几里山路的步行,黑灯瞎火,肩挑背扛,坚持送我“下放”到了目的地,后随城关镇张健镇长,朝阳街居委会彭主任组织的慰问团返回浏阳。十二岁的小孩,不知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真不容易,至今,我还深深地感谢他。 《四十年前的回忆》题目是大了点,给人的感觉是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但往事如风,记忆有限,点点滴滴,言犹未尽,以后有机会再叙,就此搁笔。 |
-- 作者:阿瓜 -- 发布时间:2009/1/5 10:34:30 -- 受云里雾里的委托,把他发在2008的文章转到这里来。 欢迎云里雾里来到浏阳知青家园! |
-- 作者:陌生鱼 -- 发布时间:2009/1/5 11:58:07 -- 往事如风,记忆有限 |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9/1/5 12:35:51 -- 点点滴滴尚可贵,积少成多汇海洋。 |
-- 作者:云里雾里 -- 发布时间:2009/1/5 12:53:11 -- 四十年前的回忆修改版 四十年前的回忆 一九六九年元月九日,是我下放农村的日子。岁月无情,日月如梭,转眼已是四十年了。夜不能寐,浮想联翩,往事如新,犹犹在目,受家园的启迪,寥寥几言,只言片语,匆匆草就,跃然纸上。 那天,是浏阳县知识青年一次大规模的集体下放。十几辆卡车,在现人民医院前的马路上,一字型地排开,连绵几百米。下放的知青,送行的亲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十分隆重(不记得是否开了欢送会)。那时,正是全国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浏阳树的典型和样板是小洞大队。当时,浏阳日报有一篇报道《大寨红花小洞开》。城关镇组织了一个知青组,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由关志红(原名关玉仙)牵头,组织了王瑞生、付润芝、喻菊英、李昌华、吕荣学、胡忠荣、邱俊厚、刘旭梅(县武装部政委的女儿,外地人)和我共十人(五男五女),一起下放到浏阳县人溪公社小洞大队蕉冲生产队(后与高岭队合并为朝阳生产队),取名为朝晖青年组。下放之前,我们一起在县照相馆照了相,相片为长方形,男的一行,女的一排。可惜我的相片找不到了,不知其他几个知青是否还保存着,那可是个特殊的纪念啊! 那时,我刚满十六岁,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家门。从不流泪的父亲,含着眼泪执意塞给我几块钱(具体多少不记得了);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为我带去了不少吃的——炒面、白糖,甚至还有一瓶猪油;我二弟刘建华(步我的后尘于73年下放到张坊知青农场)没有人知道,没有谁劝阻,偷偷地从汽车驾驶室的车棚顶上,爬上了我的车。随我们一起,经过一百多里的颠簸,十几里山路的步行,黑灯瞎火,肩挑背扛,坚持送我“下放”到了目的地,后随城关镇张健镇长,朝阳街居委会彭主任组织的慰问团返回浏阳。十二岁的小孩,不知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真不容易,至今,我还深深地感谢他。 到了生产队,已是冬闲季节没有什么农活,我们每天出工就是干一些铲田墈、修水利、到人溪(十五里山路)挑石灰的农活。空闲时间走乡串户;上山砍柴;去公社粮站挑口粮,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快到春节了,我们决心留下来与贫下中农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除夕那天晚上,我们和乡亲们一起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乡亲们表演了当地的武术、拳路,给我们讲述了当地的乡情民俗,我们则拿出了自己带来的二胡、笛子、口琴,拉的拉、唱的唱、跳的跳,载歌载舞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第二天早上,我们走了几十里山路赶到张坊(那时张坊到人溪没有通车),由于下雪,张坊到浏阳的班车已停开,一部分知青走路去永和坐小火车回浏阳,我则和几个同学走路去了官渡,在官渡镇上我同学何春源(现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家吃过午饭,带着他给我们的当地特产——“尧”叶粑粑于当天晚上坐班车回到了离别一个多月的家。 《四十年前的回忆》题目是大了点,给人的感觉是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但往事如风,记忆有限,点点滴滴,言犹未尽,以后有机会再叙,就此搁笔。 |
-- 作者:东篱菊 -- 发布时间:2009/1/5 13:37:18 -- 意犹未尽,慢慢叙来。 过去的经历是你的人生的宝库,把那些痛苦的、甜蜜的 故事都写出来吧,我是你的最忠实的读者。 |
-- 作者:西乡蔷薇 -- 发布时间:2009/1/5 13:59:12 -- |
-- 作者:沙漠一棵树 -- 发布时间:2009/1/5 16:25:01 -- |
-- 作者:南兰天 -- 发布时间:2009/1/5 16:27:15 -- 那个年代确实使人云里雾里,什么也不懂,也不会做,可怜巴巴的离开父母下到农村,怎不叫父母伤心泪流。这个年代的人都有同感。 |
-- 作者:快乐芝芝 -- 发布时间:2009/1/5 22:03:21 -- 记得当年欢送时我也在场,回想起来,历历在目。能经历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对你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我们的心里也实感羡慕。你给弟妹们带了一个好头啊!虽然是感觉有点“虎头蛇尾”,但感情真挚、文字朴实,字里行间流露出你对当知青的骄傲之感和对热闹场面的怀念之情,难得啊! 老大的标题容易使别人产生歧义哦!文章要是在元月九日发出,标题改为《四十年前的今天》或《回忆四十年前的一天》就更好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