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江永公厕中发现的一件古物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48274) |
-- 作者:笔架山人 -- 发布时间:2009/8/28 17:40:22 -- [原创]江永公厕中发现的一件古物 江永公厕中发现的一件古物 25日,在从江永到广西灵渠去的路上,停车在一加油站方便,在男厕所小便池的一端,我发现了一件古物。 这是一件形状像撮箕的白铁敲制成容器,侧面的基础形状为一非等腰的直角三角形,一根轴横穿三角形斜边一合适之处,再固定在一水槽上方,容器能绕轴旋转,上有一自来水水龙头,水直接流入此容器。其形状如下: 容器无水时,由于轴两边的重量不一,所以容器是微微倾斜的;龙头打开,水慢慢地流入容器,到一定的合适的水量,由于轴两边容器容水的空间不同,一边多盛的水的重量将使容器的位置变为水平;水继续流入,由于直角三角形是非等腰的,所以轴两边水量的增加不一致,到了一定的时候,多余的水的重量将使容器绕轴倾斜,水便沿着撮箕口倒入水槽中,冲洗便池。此过程循环往复地进行,便池每过一段时间就得到一次冲洗。 不由得便记起了《荀子》中讲的一个故事:孔子到鲁桓公的家庙里去参观,看见一个“欹器(斜斜的容易倾覆的容器,欹读其,斜的意思)”,孔子就问这是什么东西。守庙的人说:这是放在座位右边起警诫作用的器具。孔子说,我听说这东西“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空的时候位置就是倾斜的,水量适中的时候位置就是端端正正的,水一装满了位置就会倾覆倒置)”。叫弟子注水试验,果真如此,孔子就感叹说:“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哎,哪里会有事情做过分了而不会走向反面的事啊)!”这个欹器是置于座位右边的,作用是警诫人君做任何事都不要太过分,要讲究中庸之道,做到恰如其分。现代讲座右铭座右铭,起源就在这里,不过由欹器变成了刻或写的文字,所以叫“铭”了。 两相比较,江永厕所中的这个冲厕器和孔子见到的欹器虽然用途不同、形制有异,孔子用于抽象的领域,百姓用于具体的实用,但实质却真是一脉相承的呀! 《荀子》一书是战国末期的,讲的是孔子的事,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那么这个欹器距今至少已有两千多年了,江永公厕中的这个东西,说是古物,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或许,这还是当年修灵渠的秦始皇的士兵们从中原带来的吧? |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9/8/30 22:08:04 -- 这东西文革前的公共厕所里都有,利用鉄撮箕盛水满以后,轴前重力加大使撮箕倾覆的原理冲茅厕,即简单又适用。 现在很多单位厕所里是用一个水箱,里面放置浮球来控制一定时间放水,道理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