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电影艺术和沉重的历史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6040)

--  作者:然哥
--  发布时间:2009/4/23 22:15:35

--  [原创]电影艺术和沉重的历史

好多年没有进过电影院,看到简介:《南京!南京》如何如何,我邀上木林森,文文,三人专门找个电影院,观看了这部历时两个小时的片子。

     关于战争大屠杀的电影和电视剧,已经看过不少。而这一部电影,开场就以撼人心魄的视听效果(环绕立体声),将观众带入其中。日军在攻入南京城后,装甲履带滚动的声音震耳欲聋,每个人如临其境。从中国守军被日军歼灭之后,电影围绕日军和战俘.平民,以及德国在南京的教堂.神父(出自拉贝日记)展开,情节并不复杂。但艺术化之后的人物,却令人匪夷所思。编导安排一个叫角川的日军宪兵,在参与大屠杀等等灭绝人性的一系列事件之后,竟然在影片结尾唤醒了他的人性,角川让一名士兵放了两个中国战俘(特意安排一个娃娃兵),自己开枪自杀。他结束生命前的一段话耐人寻味:“活着比死更难”!如果你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对于这部片子谈观感,你必定会说,让科技在影片中发挥到了极致,声.光.色彩的运用十分现代,场面很大,完全具备一部历史题材剧的基本元素。然而,当同一题材的《拉贝日记》即将上演时,这一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什么?除了技术方面之外,站在30万被屠杀的冤魂面前,剧情也安排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宪兵队长,和角川形成反差。可是,那些经历过战争与屠杀的人们会同意吗?一部讲述真实事件的历史作品,人物若被过度艺术化之后,会将历史扭曲。编导试图加入新的电影内涵,抑或是跟国际接轨,让所有人都能明白——战争需要人性!然而,当年日军在南京对于死去的30万国人,根本没有讲过人性。用艺术形式表现沉重的历史,揉进主观臆想的人物与情节,只能得到正视历史的人们一片骂声!

有关媒体说,《南京!南京》的导演将是第二个张艺谋。就这部电影而言,敢于创新,能运用所有的手段表达电影语言,人的眼睛会为之一亮,毕竟我们这些人已经多年离开了电影院。想要说的是,在年轻人占据娱乐场所,并将年纪大的挤在家中带孙子,我们何不去看一场《南京!南京》呢?因此,看过之后,尽管票价不菲,却有着不同于平常日子的体验。

最后,如果朋友你看过这部影片,不知你会否赞同我以上的看法和观点?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4/23 23:10:21

--  
转自红网

<--正文开始-->

(《南京!南京!》剧照)

(《南京!南京!》剧照)


  红网4月22日讯(记者 朱青)陆川四年磨出的《南京!南京》4月22日14点正式全国上映。以“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原本5个多小时影片被剪辑成两个小时的版本虽然被指情节有点突兀,但剧情依旧令人动容,诸如火烧、活埋、刀刺、射杀……等惨绝人寰的画面更是让大批长沙观众抹泪。在红网联手潇湘电影频道、中影经典放电影院一同举行的首映过程中不时听到啜泣声传来。【电影专题
  
  看点:演员表演最亮眼
  
  与之前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相比,《南京!南京!》中陆川的大胆创启用一个日本兵的视角来审视和判断所发生的一切新无疑是需要勇气的。虽然在影片中汇聚了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江一燕等众多明星,但却没有绝对的男女主角。用八张有血有肉的面孔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南京大屠杀也是陆川的新意所在。
  
  八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挣扎,比如中国军人陆剑雄的英勇悲壮,拉贝先生的管家唐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懦弱和觉醒,拉贝的中国助理姜淑云其女性的柔弱和英勇,妓女小江爱美的天性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日本军官角川由普通士兵到杀人机器转变时的人性挣扎……这些人物的安排并不是为了烘托伟大或者其他。他们只是一群在这个历史事件中的人物,都有软弱和可恨可憎或者无奈的时候。演员的表演也是《南京!南京!》最出彩的看点,刘烨由懦弱病态转型为血性男儿,范伟则跳脱出既往的喜剧定位,女演员秦岚、高圆圆都为观众带来了迄今最好的表现,另外作为出场不多、饰演慰安妇的江一燕也因角色的魅力让人记忆深刻。
  
  缺点:剪辑有点突兀
  
  用黑白影调力求追求真实感的画面让《南京!南京!》很容易让观众不自禁的身陷其中,然而陆川挥刀将原本5个多小时的影片剪辑成两个小时的版本还是留得众多遗憾。因为剪辑的需要,刘谦与高圆圆的感情戏份全部被删,成了两个毫无关联的故事点,而在军官刘烨、知识分子范伟以及日本兵角川等多重视角中,整个影片的直线之间的关联也显得有点突兀。虽然不难看出陆川想用不同层次、不同立场的视角来恢复这一历史事件的原貌,但影片的时长导致各条支线都有点虚弱,比如刘烨虽号称是男一号,但在影片前半部就牺牲了,而高圆圆和范伟所扮演人物的故事在影片的下半部才展开,剧中人物的串联显得有点脱节,而几位主角的心里揣摩虽都有涉及,但却都不深刻。而范伟扮演的拉贝管家唐先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的的力图保全自我和家人后,突然峰回路转的血性赴死也略显唐突。

     参加观影的龙小姐直言:“这部戏最大的败笔就是几个主角的串联。尤其是早前一直有宣传的“祭祀”那场戏,有点游离,可能是因为一些剧情被剪辑掉了,我们一行五人都没明白是什么意思。陆川不如学习一下吴宇森的《赤壁》模式,分上下集都没关系,把故事说清楚最重要。这部戏的整体能上90分,但我更期待五个小时的原版本,希望过些时候能推出。”
  
  观众:现场哭到一片
  
  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南京!南京!》中自然避免不了令人心悸的火烧、活埋、刀刺、射杀……等惨绝人寰的画面。而陆川采用黑白影调,力求达到纪录片效果的画面让不少女观众含泪埋头或者无声落泪,电影放映中不难听到座位旁传来“呜、呜”的啜泣声。虽然作为商业大片上映,但《南京!南京!》的观影现场却毫无娱乐气氛,全场一致保持了绝对安静,观影结束后的所有观众也个个面色凝重,几乎每个人都等到最后一条字幕出完才缓缓走出影厅。一位中年男观众更感叹看到动情时,“恨不得抓起一只鞋子砸烂这个荧幕。日本军队当年的暴行真是让人无法承受。”
  
  记者发现,相较以往看完电影高兴回家,看过《南京!南京!》的不少观众第一反应都是先去卫生间洗掉脸上的泪痕,一位中年女观众接受红网采访时仅给了一句“心情太沉重了”后,不禁泪如泉涌,跑到一旁嚎啕大哭。而作为90后的李小姐也含着泪光表示:“电影中的画面让我实在无力承受,几乎从头哭到尾。也许很多和我一代的孩子都感受不到战争的恐怖,但这部戏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历史的写照,对于战争的反思真的让人心疼,也希望所有人都能热爱和平。”

<--PIPAD BEGIN-->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9/4/25 9:57:07

--  

    好些年没有进电影院了,也不知现在的电影是个什么样子?

    从80年代开始,我总感觉演旧社会的电影不像是旧社会,从演员的动作、表情、服饰到场景布置一直到台词和剧情都很现代化,更不要说音响和舞美效果。于是,我叹息道:怪不得,现在离旧社会实在太遥远了,哪有解放初期那么隔旧社会很近,隔得近当然就演得像了!

    所以,现在看电影就当成一个消遣好了,要分析,那实在是经不起!


--  作者:呱叽村溪流
--  发布时间:2009/4/29 8:40:08

--  

一篇专访,听听,想想……

陆川:中国不再以小我姿态去讲述南京大屠杀

http://phtv.ifeng.com/program/mrmdm/200904/0428_1597_1129647.shtml

陆川:把日本侵略比作魔鬼是为其罪行开脱

http://phtv.ifeng.com/program/mrmdm/200904/0421_1597_1118344.shtml

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