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贴图]罕见各国领袖的童年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2702)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3/16 20:03:10 -- [贴图]罕见各国领袖的童年 童年的默克尔 童年的默克尔 —在跳板上找到自信。 1954年,默克尔出生在前西德城市汉堡,她是家中的长女,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教会牧师,母亲是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年少的默克尔有些胆怯,甚至一度对下楼梯都有恐惧心理。她的自信是在跳板上找到的。 “我12岁那年在游泳课上练习跳水时,竟然在跳板上足足站了45分钟才鼓足勇气起跳。从那一刻起我就充满了勇气,什么事都没有畏缩过。” 周恩来的童年—“三岁从母教,五岁入家塾。” “三岁从母教”,恩来在幼儿时期,就在嗣母的教育下,学会认方块字和背诵古诗片断;“五岁入家塾”,以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而在同辈兄弟中显露了锋芒。 恩来在童年便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也在学习中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 普京的童年 童年的普京—“我不服从,亦不遵守学校的规则。” 当普京入学后,他的好勇斗狠的性格,使老师感到非常烦恼,并推托不让他加入少先队。普京说:“我不服从,亦不愿遵守学校的规则。”在入学前的街头打斗中,普京回忆首次被人殴打的情形,他说:“那个打我的男孩,看起来很小,但是很快我们知道他较我年长并且强壮。” 他说,这次的失败会他宝贵的一课,就是要克制。但他补充说:“我亦明白到,自己必须足够强壮,应在任何情况下反击,无论我自己是对的还是错的。” 普京的少年 <--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3/16 20:05:27 -- 童年的毛主席 青年时热爱运动的里根 童年的阿罗约—“小东西”曾离家出走。 阿罗约的父亲马卡帕加尔早年是个公务员,后来成了菲律宾总统,母亲是一名医生。马卡帕加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政治让我振奋,而她却是能为我生活带来温情和快乐的小东西。”这个“小东西”就是阿罗约。不过,“小东西”4岁时有了一次“失意”。那年,她的小弟弟降生了。她突然发现,父母对她的爱转移了。小阿罗约赌气地跟着外婆到他们在棉兰老岛上的庄园里度假,并且当父母跑去接她时还固执地不肯回家。就这样,她一直和外婆住到了8岁,快乐地享受着外婆对她的溺爱。 <--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3/16 20:08:33 -- 童年的肯尼迪 约翰·肯尼迪1917年5月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 丘吉尔的童年 丘吉尔—孤独不快的童年 丘吉尔的童年是在孤独和不快中度过的,不善言词的个性让年幼的丘吉尔十分害羞和内向,直到他走上政坛以后才克服了这一缺点。由于他在学业上的表现欠佳,因此他的父亲送他参了军。1895年,丘吉尔被派往古巴,在那里他的写作天赋得以显现。他所写的有关古巴独立战争的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让他十分高兴,并认真地考虑将来要做一名记者。 丘吉尔的青年时代 萨达姆的童年 萨达姆—艰难不幸的童年 萨达姆的幼年极为不幸。他的父亲在他呱呱落地之前便去世了,按照当地习俗,父亲死后,母亲往往同叔叔结婚。因此,易卜拉欣·哈吉不仅是他的叔叔,也是他的继父。尽管易卜拉欣很少打他,然而在家中,继父却把他当做木偶一般,从来不跟他讲话,甚至连瞅都懒得瞅他一眼。一旦萨达姆做错了什么事,继父眼中流露出的憎恨之意就足以将他杀死。在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下,应付生存所需要的智慧与毅力在萨达姆的性格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萨达姆的结婚照 童年的切· 格瓦拉 他出身于阿根廷马黛茶庄园,名牌大学毕业后,放弃家庭提供的富裕生活条件,也惜别了阿根廷最大牛场主千金小姐的爱情,去周游世界,当一个扶危济困的医生。 <--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3/16 20:12:21 -- 年轻的切格瓦拉 童年的希特勒一位历史教员影响了他的一生。 在希特勒的学生时代,唯一给了他强有力的、后来证明是有决定性影响的是 林嗣中学的历史教员利奥波德·波伊契博士。他的家乡在南部同南斯拉夫人接壤的德语边疆 地区,他在那里遇到的种族纠纷的经历,使他成了一个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虽然波伊 契博士给他的这个学生的历史分数只是"中",他却是希特勒热烈赞扬的唯一教员。 希特勒后来写道:“我有幸遇到了一位很少的人懂得的……去芜存精的原则的历史教员,这对我 后 来的生涯也许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希特勒的童年 年轻的希特勒 童年的布什 20世纪50年代,布什总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米德兰市一座占地1547平方米的小楼房里度过了3年童年时光。 童年的布什 斯大林—苦难的童年 斯大林出生在格鲁吉亚,祖祖辈辈都是农奴,没有文化,出身贫寒。格鲁吉亚的男人都嗜酒如命,斯大林的父亲更是酗酒成性,斯大林的父亲体格健壮,脾气暴躁,斯大林的童年就是在吵闹和贫寒中度过。1890年,斯大林的父亲酒后和他人发生争吵,演变成斗殴后,被人用刀子捅死。此时已11岁的斯大林印象非常深刻,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非常痛苦的回忆。失去了父亲,斯大林只有和当农奴的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更加清苦。 <--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3/16 20:14:21 -- 斯大林的童年 年轻的斯大林 童年的卡斯特罗—组织工人反抗父亲。 菲尔德·卡斯特罗在古巴马亚里市一个叫比兰的庄园里降生,卡斯特罗的父亲安赫尔·卡斯特罗原来是个西班牙军人,到古巴定居后靠种甘蔗和精明的投资发了家,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园主。卡斯特罗小时侯家境良好,同时他在学习上表现惊人的天赋,看东西过目不忘。 认字后,卡斯特罗迷上了史诗故事,还喜欢听父亲讲古巴独立英雄和自己参加战斗时的故事,很有正义感的小卡斯特罗还反对父亲虐待雇农,甚至为此多次跟父亲争吵。13岁时,他组织蔗糖工人罢工反抗自己的父亲,结果被父亲狠狠抽了一顿鞭子。在学校里,他也为穷苦学生没有肉吃而打抱不平,因为组织学生为争取平等的伙食待遇进行抗议,还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阿尔法特的童年 童年的阿拉法特—生活并不愉快。 他于1929年8月4日出生于埃及首都开罗一个富商家庭。阿拉法特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母亲在他年仅4岁时便过世。父亲无暇照管孩子,便将阿拉法特、他的大姐依娜姆和弟弟送到耶路撒冷的舅舅家。 阿拉法特从小就显露出了不受他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他是小伙伴中的孩子王,经常组织大家象士兵一样进行分组操练。他敢于手执棍棒,近乎蛮横地惩罚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但是,他总是愿意同伙伴们分享一些好东西,颇有同甘共苦的豪气。 <--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 |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3/16 20:16:46 -- 阿尔法特的青年时代 圣雄 甘地的童年 童年的甘地—“永远学不会‘抄袭’的艺术。” “无论对师长或同学,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谎话。我总是很害羞,常常避开别人,书本和功课是我的唯一伴侣。准时到校,一散学就跑回家——这就是我每天的习惯。我的确是跑回去的,因为我生怕和别人讲话,甚至害怕有人向我取笑。 我在中学一年级考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值得记述的事。有一个名叫齐尔斯先生的督学,到我们学校来视察。他要我们写五个字,借此测验我们是否写拼得正确。其中一个是“锅”字,我把这个字拼错了。教师用他的脚尖触我借以提示,可是我却体会不了他的用意。我不懂得他原来是要我去抄袭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学生石板上的写法,因为我以为教师站在那里是防止我们抄袭的。结果除我以外,别的学生每一个字都拼对了。只有我是愚蠢的。后来教师这样指责我,可是没有用。我是永远学不会‘抄袭’的艺术的。” 英王储查尔斯和英女王 少年布莱尔 <--PIPAD BEGIN--><--正文结束--><--正文结束--><--正文结束--> |
|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9/3/16 21:07:44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
-- 作者:冬去春来 -- 发布时间:2009/3/16 21:25:08 -- 以下是引用沙阳在2009-3-16 21:07:44的发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之初,性本善。希特勒童年时也是个可爱的男童,谁又知道这可爱的男童长大后成了一个恶魔。 |
|
-- 作者:宵安 -- 发布时间:2009/3/16 23:07:37 -- 谢谢同歌的介绍,学习了! |
|
-- 作者:随意 -- 发布时间:2009/3/17 15:09:37 -- 读同歌收集的资料,很有收获。是教育孙辈的好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