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原创]往事如烟----自行车情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31837)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9/3/7 14:07:52

--  [原创]往事如烟----自行车情结

往事如烟----自行车情结

(1) 第一次上自行车

现在骑自行车,已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很多年轻人都会骑,尤其是中学生。不过不时髦了,摩托车也已过时,开私家小车也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了,可见社会的发展是多么地快。

在我们读中学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哪家有一辆自行车,那叫有余钱剩米的人家;哪家有手表,照相机什么的,那叫富裕人家;开私家小车,大家想都别想了!

所以那时的学生大部分是就近入学,都是成群地家里——学校两地行。别说路上骑自行车的少,连公交车都少,更不用说小汽车了。我家姊妹多,生活能过去就不错了,本来就没有机会学,加上父亲怕我们出事,一不准学游泳,二不准学骑自行车。所以,文革以前,我连自行车都没摸过。

文革开始不久,大家都成了逍遥派。有一天,我爸有个朋友骑自行车来访,自行车就停在大门外,没上锁。我们几个小的和邻居小孩在门口玩。我弟弟不知什么时候在哪里学了一点,骑上去,原地踏着玩。我看着心痒痒的,想:哎,这好玩啊,我要试试。于是要他扶我上去。别看我现在不矮,那是后来突然窜上去的。那时上体育课排队,我站女生第二排倒数第三个。也许是我家姊妹多,营养不良长不高吧。两个弟弟扶车,我东倒西歪,掌握不到重心,最后自行车倒了,我也摔得跛子一个,心惊胆颤,那个笨啊,我自嘲了好久。

<--EndFragment-->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9/3/7 14:09:14

--  

(2) 第二次骑自行车

也是在“逍遥时期”,我爸又有个朋友骑自行车来访,自行车也停在大门外,没上锁(那时可能没什么小偷)。两个弟弟叽哝了一会,胆大包天,推着车就走。我想,他们一定又去玩去了,我也尾随着来到湖大操坪。

他俩高兴得不得了,轮流在操坪里打圈圈,我非常惊讶:他们什么时候学会的?!等他们转了好多圈了,我说让我骑一下吧。他们好不容易把我扶上去,推着我走,边告诉我怎样掌笼头,看前方,别紧张等等。这次车没倒,有了一点感觉,他们趁我不注意,还松了一下手,我知道后,哇哇乱叫,他们又扶着,真是过了一把瘾呢!

正玩得起劲,听到有人叫我们。糟糕,老爸带着客人找来了,已进操坪,朝我们走过来。我们吓得不得了:怎么就忘了回去呢?这下看怎么收场?只听到老爸气愤的声音:“这还得了,真冒得名堂,冒得名堂哒!(常德话)”我们低着头,将自行车推到客人面前,说:“对不起!”老爸连连呵斥我们,那位客人忙说:“没关系,小孩子嘛,没关系。”

后来,运动深入发展,也没有机会再有一辆没上锁的车停在门口;再后来,我们相继下乡,一直再也没摸过自行车。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9/3/7 14:11:42

--  

(3) 第三次练自行车,想起后怕

终于调到离家不远的单位上班了。说不远,还有4,5里路,走的话要半小时左右,中午还要回来吃饭(我一直不喜欢在外面吃快餐),再者,虽有公婆帮助做饭,小孩也要自己照料一下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想最好是有自行车,当然是速度快,免得路上浪费时间,人也轻松些。问题是我还不会骑啊!趁着暑假,再学吧。

说老实话,我一直是既想学,觉得应该是好享受的;又有点怕学,胆子小,还不知会摔成什么样。这次算是逼上梁山了,挺而走险吧。街上那么多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骑得直个飙,我就学不会?大有“壮烈”之感。

我们挑了一辆“松鹤”牌女式单车,枣红色的,花了145元钱。84年啦,那时我们每人每月只有50几元。一辆单车,花了我们一个人近3个月的工资!当时家里5口人,一个月收入100来元,吃穿用后所剩不多,一次拿出145元对我们来说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为了工作,其实也是为了生活,这个钱是要花的。

老公耐着性子教我能自己上,自己骑了。

有一天中午,我趁着家属区人员走动少,篮球场上没人,赶紧练练。球场周边有内马路,两条长边有点斜度。我来到一边的上端,计划着下去之后,左转弯,再进球场,练个半小时左右。上得车来,掌稳笼头,慢慢踏着,好韵味啊!不想,这是下坡,速度在加快。等我回过神来,不知如何是好,一心只想跳下车去,又不敢,只能傻坐在上面,任车往下越飙越快。到转弯处了,如果车不转弯,就会直飙到前面塘里去!我赶紧歪了一下笼头,车朝左偏了点,正好直撞到一棵樟树干上!车倒了,人也倒了,稀里糊涂趴在地上,头在两棵樟树中间。好一会儿才心惊肉跳爬起来,看见车轮还在转!脸上麻辣火烧,手啊,脚啊,不知哪里也是疼痛难忍。还好四下无人,没看到我的狼狈相。我扶着车,拖着五痨七伤的身体,慢慢熬回来。老公大吃一惊,马上处理我的伤处。待问明原由,他只说了一句:“你怎么不撵刹机呢?!”哦,我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还好是在无人处,要是在街上,还不知会出什么事!

我终于还是学会了骑自行车。这辆“松鹤”伴我十多个年头,风里来,雨里去,无论严寒酷暑,大路小径,跟随我上课,代课,送小孩上幼儿园,上小学;跟随老公买菜,买米,有时也送小孩上幼儿园,上小学,立下过汗马功劳,真是劳苦功高啊!

<--EndFragment-->


--  作者:一剪梅
--  发布时间:2009/3/7 14:12:35

--  

(4) 无独有偶,大事不好

上次是小后怕,可怕的大事在后面呢!

无独有偶,某一天,发生了一件如此类似的可怕的事情。

唐医生也是82年初毕业分配来的,和H一个科室,刚结婚不到一年,还未为人父呢。夫人也在医院上班,不是一个科室。这天下午,两人来上班。因夫人没带钥匙,进不了办公室,要他回去拿,他骑单车快些。他拿了钥匙,匆匆赶回,我练车的路是必经之路。他的技术是不在话下。肯定是没在意,左转90度弯不到位,正好也撞到了我撞的那棵樟树干上!由于速度太快,车撞到树干时,他的头也撞到树干,后又弹出好远。他的后脑袋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眼镜摔到好远去了。上班路上的医生护士们不敢随意搬动,马上通知H医生.他看了现场后,立即叫来担架,大家把他抬到急诊室进行紧急抢救。

他已是休克状态,没有外出血。这是不好的情况:肯定是颅内出血。院里当晚就请了湖医附一的脑外科专家来会诊,进行开颅手术,将颅内的淤血块拿出,同时一直在用人工呼吸机和输液维持生命。其实,病人一直没有醒过来,两天后死亡。

听说前后有几个人都是在放坡时出了事情:摔倒的,檫破皮的,窜到塘边的。不久,院里派人将此树砍了。


--  作者:宵安
--  发布时间:2009/3/7 18:48:56

--  
  一剪梅:好喜欢看你写的文章。有同感!
--  作者:小草
--  发布时间:2009/3/7 20:38:07

--  

 一剪梅;虽然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事,但看起来总令人回味!多写点吧!我们都喜欢看!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3/7 22:52:23

--  
一剪梅的文章就是写得好。不仅是个好写手!还是策神院的高手呢!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9/3/9 21:00:30

--  

好一会儿才心惊肉跳爬起来,看见车轮还在转!脸上麻辣火烧,手啊,脚啊,不知哪里也是疼痛难忍。还好四下无人,没看到我的狼狈相。我扶着车,拖着五痨七伤的身体,慢慢熬回来。

    好在那时还没有知青网,也没有数码照相机,不然被人抓拍,把照片发到网上,那就真没有面子了!


--  作者:随意
--  发布时间:2009/3/10 12:37:00

--  

我们这一代基本上都是60岁的人了,然而过去的岁月总在心中环绕。每当走过一条旧时的老街,遇到一颗曾经熟悉的老树,都会勾起自已人生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回忆,会顿感老街的亲切,仓桑老树的可爱。我随一剪梅的文章又回到了哪虽苦也有乐的青少年时代,对于单车,相信我们那个时代的人都有过一剪梅一样的心情和经历,也演义过各种各样的故事。还有什么故事能比我们自已的故事更动听更亲切呢!


--  作者:木林森
--  发布时间:2009/3/11 12:06:52

--  
以下是引用小草在2009-3-7 20:38:07的发言:

 一剪梅;虽然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事,但看起来总令人回味!多写点吧!我们都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