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安乡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6) ---- 转发芳菲的原创“偷渡客”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6&id=27334) |
-- 作者:宵安 -- 发布时间:2009/1/10 13:51:25 -- 转发芳菲的原创“偷渡客” 有了互联网,足不出门,只要轻轻将键盘一点,就可以看到知青家园的热闹场面。这些天,三湘各地知青纪念下乡40周年的活动此起彼伏.当年插队落户的烦恼和忧郁早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已经苦尽甜来,今天还有了自己的网站和自己的家园。虽然当年的风韵荡然无存,虽然已两鬓依稀白发,眼角布满鱼尾纹,但我们热爱生活,童心未泯,心态年轻,充满激情。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永远不被社会承认的群体,那就是“偷渡客”。 |
-- 作者:沙江港 -- 发布时间:2009/1/10 14:23:09 --
典型的“人離鄉濺”,可悲的是得益者不曉得血汗錢來之不易,揮霍無度. 唉嘆“偷渡客”還後繼有人呀.每年於世界各地因偷渡而客死他鄉的不計其數. 實屬中國人的悲哀.加強國民教育為當務之急.願中國的新一代自強不息. |
-- 作者:沙阳 -- 发布时间:2009/1/10 21:00:06 -- 谢谢芳菲的关于偷渡客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世界的一个侧面,也为我们的一些同胞感到悲哀。 |
-- 作者: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09/1/10 21:31:28 -- 以下是引用沙阳在2009-1-10 21:00:06的发言: 谢谢芳菲的关于偷渡客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世界的一个侧面,也为我们的一些同胞感到悲哀。 确实!这些内容可能那些偷渡客的家人都不会声张。 |
-- 作者:张晓村 -- 发布时间:2009/1/10 21:50:40 -- 偷渡客穷则思变,认定靠自己的苦干去实现梦想,虽少有成功但不怨天尤人。必竟是自己作的决定。 知青下乡是无奈之举,当然没劲。好在那一切我们都熬过来了。 |
-- 作者:然哥 -- 发布时间:2009/1/11 12:41:03 -- 假如一个人一无所有,没有政治生命,没有经济来源,等等,他作出这种举动可以理解。若是为做一个黄粱美梦,在80-90年代用几万美金合20多万人民币去偷渡,还要背一身债且没有安全,是孤陋寡闻,还是素质低下,为什么上当受骗,应该清楚了。 |
-- 作者:同歌 -- 发布时间:2009/1/11 19:53:41 -- 一个文盲,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无疑只能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做最简单的重复劳动。 当时知青十几岁也是这样!怎么能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没有科学文化是不可能改变的! 只有自强自立!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谢谢芳菲! |
-- 作者:木林森 -- 发布时间:2009/1/11 20:26:52 -- 以下是引用同歌在2009-1-11 19:53:41的发言: 一个文盲,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无疑只能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做最简单的重复劳动。 当时知青十几岁也是这样!怎么能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没有科学文化是不可能改变的! 只有自强自立!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谢谢芳菲! 以下是引用同歌在2009-1-11 19:53:41的发言: 一个文盲,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无疑只能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做最简单的重复劳动。 当时知青十几岁也是这样!怎么能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没有科学文化是不可能改变的! 只有自强自立!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谢谢芳菲! 一個人沒有文化...絕對是落伍之人.一個民族沒有科學文化...絕對是落伍的民族.當年幾千萬知識青年下放農村...是分散治制的作品.十年的災難.拖累中華民族落后世界發展前行絕不是十年的時光.特別是幾千萬的知青們當中活活地掩棄了好多的精英人才.真是民族的不幸... 民族要立不敗之地,只有全民族不能再折騰. |
-- 作者:小草 -- 发布时间:2009/1/11 21:18:52 -- 以下是引用沙阳在2009-1-10 21:00:06的发言: 谢谢芳菲的关于偷渡客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世界的一个侧面,也为我们的一些同胞感到悲哀。 |
-- 作者:宵安 -- 发布时间:2009/1/11 21:21:11 -- 为了出国,他们踏上了没有鲜花和阳光的不归路,魂断他乡的悲剧也阻挡不了他们寻梦的步伐。而在外国人的眼中,他们只属于暗夜,他们就是黑暗中的游荡者! 谢谢芳菲的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