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山寨版新知青园记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54033) |
-- 作者:靖甘棠六 -- 发布时间:2009/11/5 9:00:03 -- [原创]山寨版新知青园记 山寨版新知青园记 公历09年春,有知青重返靖州城。游故园,画壁斑驳,野草丛生。乃集资修旧园,扯草涂漆,寄当年知青情结于其中。予特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小小故园,在靖城一寓。靠旧街,伴两江,地势低洼,临江傍水,屈身楼下,别有洞天。此为知青园之现状。游者多已述之也。然则水连三湘,情系诸子,回访知青,多会于此,怀旧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芳草凄凄,曲径不通;江水泛滥,污泥堆积;阴雨绵绵,江景隐形;游人鲜至,墙倾亭斜;满园荒草,蛙鸣蛇行。游斯园也,则有怨天尤人,埋三怨四,满腔忧愤,感极而悲者亦。 至若天高气爽,渠江倒影;望江高楼,金碧辉煌;江东大桥,车水马龙;满目青山,郁郁葱葱。而或长街一览,霓虹闪烁,乐曲缠绵,人影舞动,卡拉OK,此乐何极?游斯园也,则有踌躇满志,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 呜呼!予尝求知青之情结,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人各有志,不同情怀。夫捐资于靖州之僻壤筑路修桥者为情结,然集资修缮故园自刻石嵌碑者亦为情结。然则往事悠悠,过眼烟云,始作俑者,已经正寝。吾辈晚年逢盛世,和谐社会,悠哉游哉,洋舞六中,共天下之乐而乐。噫嘘唏,微斯人,吾孰与乐? |
-- 作者:靖甘棠八 -- 发布时间:2009/11/5 9:29:01 -- 此女呕心沥血,精神可嘉! |
-- 作者:靖甘棠六 -- 发布时间:2009/11/5 22:02:50 -- 谢谢八弟抬爱,呕心沥血谈不上,只是说了点实话。你替版主飘扬姐姐了。 |
-- 作者:弯里客 -- 发布时间:2009/11/6 13:59:55 -- 请问六妹主流版知青纪念园在何方,如未有,何来山寨版。 |
-- 作者:靖甘棠六 -- 发布时间:2009/11/6 19:47:14 -- 我不是最早下放靖县的知青,也不是在靖县呆时间最长的知青(比起那些留守知青自然不是的),但也对那方热土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感,对靖县的情况也算是知道一点吧。 有人常自称知青情结深厚,对持不同看法的知青斥为叶公,却不知道知青园有主流版的碑记,我真为之汗颜。 碑文如下: 知青园碑记 二十世纪中叶,华夏大地曾兴起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近五千名风华学子从长沙、洪江、本县城区分赴靖州农村。他们在苗乡侗寨,山野田畴,挥洒青春热血,播种科技文明,为改变山乡面貌作出了贡献,与苗侗乡亲结下了深情厚谊。 乾旋坤转,风流云散,昔日花季少年而今已鬓生华发。青山不老,真情永存,他们处境虽异,精神则一。第二故乡的热土使人终身眷恋。节风沐雨的蹉跎岁月记忆犹新。为纪念这段特殊历史,由知青代表倡议,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兴建知青纪念园。 园址东临秋波漾月之渠江,北靠春水桃花之潩溪、面积三千三百平米,耗资五十八万余元。园内吊脚楼、侗家亭民风浓郁,扯扯渡、筒水车乡情野趣,壁画展览室岁月再现,碑廊、曲桥承前启后。有幸海内外知青及社会各界人士鼎力资助,共襄盛举。 建精美绿园,系知青情结,望后人有知,特立碑为记。 靖州县知青园建设领导小组 公元 二000年八月 现在立了块既无前言又无落款的新碑
|
-- 作者:靖甘棠八 -- 发布时间:2009/11/6 20:19:35 -- 您老人家一定认错人了,我可没有一个“身高一米五,又矮又丑的丑小妹”的姐姐,不好意西啦! |
-- 作者:靖甘棠八 -- 发布时间:2009/11/6 20:33:38 -- 园记耶?碑记耶?真被此女给弄糊涂了。 |
-- 作者:弯里客 -- 发布时间:2009/11/6 21:09:58 -- 我终于明白如果此碑立错地方了,应该立在甫口。而不是什么靖城,甘棠。如此一来就不会被人诬之为山寨了。转念一想只要人不是山寨的,又有什么可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