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欧洲行轶事(十二)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51194)

--  作者:jlhuang
--  发布时间:2009/10/2 9:13:39

--  [原创]欧洲行轶事(十二)

第十二天,我们从佛罗伦萨出发,奔向此行的最后一站——罗马。一路的风光与阿尔卑斯山脉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地势比较平坦,只是色彩比国内的平原地区丰富得多(见照片163 174)。

16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6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6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6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6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68。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69。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7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7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7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7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7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到了罗马郊外,我们在一个火车站附近停了下来,办理旅游大巴进城的手续。在这里的旅游秩序管得比较严,办好了手续才能继续旅游。我们就趁机浏览了一下火车站台,站台上几乎空无一人,也少有火车经过(见照片175),不像伦敦的火车站,总是人山人海的。

17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办完手续进城后,我们吃过中饭,就去参观世界上面积最小、却最富有、最有权势的国家之一——梵蒂冈。

176。走近梵蒂冈(走近国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77。走进梵蒂冈(走进国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第一大教堂,其精美程度远超过其它教堂,难怪教皇要住在这里了。教堂门口站着的是瑞士卫兵。据说在历史上,有一次异教徒进攻梵蒂冈教堂,最后是靠了瑞士卫兵的殊死抵抗,才保住了教皇和教堂,所以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现在,梵蒂冈教堂都是由瑞士卫兵守卫,当然,现在瑞士卫兵手持梭镖更多的是在讲述历史故事,更多的是个象征(见照片178)。

178。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梵蒂冈广场中,很难找到一个位置拍出广场的全景,只好从不同的位置分别照几张照片(见照片179 181)。

179。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借用一张网上的广角照片(见照片182,不过也没拍全)。

18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jlhuang
--  发布时间:2009/10/2 9:28:32

--  

照片183中的第二个窗户,就是教皇在新年做弥撒时向信徒祝福的地方(见照片183)。


18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照片184中上方的建筑物是一个小礼堂,通常教皇过世后,就由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在里面推选新的教皇。教会内部实际上跟世俗政治没有多大的区别,在推选教皇的过程中同样充满了你迩我诈的争斗。但他们有个规矩,在新的教皇推选出来以前,谁也不许走出这个礼堂,吃喝拉撒全在里面,直至新的教皇诞生。据导游介绍,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由于各方利益摆不平,始终推选不出新的教皇,罗马市政府受不了,但又不能把这些主教强行赶出来,无法,只好派兵把屋顶的瓦揭了,让这些主教们在里面日晒雨淋,最后这些主教也受不了,匆匆推出新的教皇了事。当然, 我们并没有去考证导游的说法,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如照片185 187所示,在广场两边的长廊中的立柱严格分布在等分圆弧的半径线上,所以当人站在圆心的位置时(地面上有个记号),后排的立柱就都看不见了,整个建筑设计得很巧妙。

18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圣保罗大教堂的正面有五扇门,平时一般游客都入中门。最右边的门是圣门,圣门平时是用砖和水泥封死的。按梵蒂冈的规定,每当年号逢25及倍数的圣诞之夜,由教皇领头用榔头砸开圣门后步入圣堂,信徒尾随而入,意为走入天堂。上一次打开圣门是在千禧年(2000年)由上一任教皇保罗二世开启,下一次要等到2025年才开圣门了,只是届时教皇不知是谁了。其他三门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

188。从教堂外面看圣门的正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9。从教堂里面看圣门的背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教堂很大,可以同时容纳几万人做弥撒,在里面还可以看到有电瓶车在穿行(见照片190

19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罗马的天气有点像伦敦一样,说变就变,我们进大教堂时还是艳阳高照,出来时就是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色了,一道彩虹跨在广场中央纪念碑的十字架上,倒也还好看(见照片191)。

19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2。走出梵蒂冈(出国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据说照片193中的城墙里有暗道,从梵蒂冈一直通到照片194中的城堡。站在城堡前的石桥上,可以看到圣保罗大教堂的远景,桥上的风景也很不错,河岸两旁红黄色的树叶预示着寒冷的天气将要来临了(见照片195 196)。

19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参观完梵蒂冈及附近大法院,城堡等景点,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我们就赶到餐馆用晚餐。在这次欧洲之行中,除了早餐是由旅馆提供的自助餐外,中晚餐基本上都是在各地的中餐馆就餐,给人的感觉就像到了七、八十年代国内的餐馆,服务态度比国内现在的餐馆差多了去,加上就餐的人多,经常是去晚了一点就要排队,有时餐馆里人多拥挤,服务员隔着一张桌子就把碗筷扔过来,举止真让人受不了,幸亏这些碗筷都是塑料做的。整个欧洲的中餐馆似乎一统菜单,不论走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吃的东西几乎一样,区别就是饭菜的冷热程度不一样而已。在罗马的第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服务员端上来的饭菜居然看不到热气,我们提出要服务员再加热一下,他们竟然说已经热过了。实在受不了,我们只好要导游去负责加热饭菜了,至于具体是谁去热不管,但饭菜必须是热的,好在导游把这件事协调办好了。其实我历来主张在外随遇而安的,所以后来我总是跟同事开玩笑,谁要想回味大锅饭时代的服务,就可以到欧洲的中餐馆去体验一下。我们同行的人当中,大部分是湖南和湖北人,就餐时是没办法离开辣椒的。而餐馆里提供的辣椒酱一般都是广式带酸甜味的,满足不了这些人的口味需求,因此很多人都自带了足够辣的辣椒酱。每餐都会有人拿出辣椒酱,等瓶子绕着餐桌转一圈回来,一般都成空瓶子了。


--  作者:试味尝味
--  发布时间:2009/10/2 14:03:15

--  

记住哒,游欧洲要带足辣椒

谢谢黄老师的游记,跟着你游了一圈,也许用不着再去了


--  作者:甘棠大乔
--  发布时间:2009/10/2 14:52:07

--  

   我想:辣椒酱一定会立大功,果然!

   一个弹丸之地,国中之国,刚够我们一个生产队的地盘大,居然长久无人进犯,可见宗教在欧洲之神圣!

   存在于人家国家的一个城市之中,又用另一国的卫兵,可谓知恩图报,竟然又不惹麻烦。

   欧洲神奇!


--  作者:向北挺进
--  发布时间:2009/10/3 22:59:47

--  

为什么一定要吃中餐咧?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要入乡随俗。否则这个国就出得不完全。

谢谢黄老师的免费导游!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9/10/5 21:34:18

--  
      梵蒂冈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我小学时就知道,但详情是看楼主的游记才了解的,谢谢楼主拍出的精美照片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