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 下乡那几年(11) 我们的散养鸡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7619) |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9/8/20 17:04:28 -- [原创] 下乡那几年(11) 我们的散养鸡 我们的散养鸡 时下,常听人说吃散养鸡好。综合其优点,主要是散养鸡靠自然觅食,常吃青草、草籽和虫子,不食添加剂,鸡肉无激素,无药残,质好味香,符合人们绿色健康消费需求。 每逢听到这些,我都会想起我们知青点的鸡来,如把它们称做散养鸡,那可真是名副其实,只是那个年代还没有这种叫法。为此,我颇有点得意,四十年前我们就曾赶过时髦,养成并享用过不少的散养鸡呢! 我们的鸡最初是在公社集市赶场时买回来的,刚孵出来不久,叽叽叽叽地叫着。它们没有母鸡的庇护,我们也没有特意为它们准备专门的鸡窝和鸡食,任凭它们自己生自己长。 我们吃饭时,它们会不停地走着,碰巧吃到我们偶而掉下的饭菜;我们簸米时,它们会不停地啄着,把我们扬出来的糠皮中的碎米吃得干干净净;我们打谷子时,它们会不停地跑着,欢快地寻找着田间里散落的谷子。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它们漫山遍野地觅食,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有时也会不声不响地干些坏事,如跑到仓库里吃食,跑到菜地里吃菜等,这时,队长或受到损失的社员就会喊,“你们知青把鸡看好啊!”我们只能陪着笑脸道歉。 我们的鸡也真有能耐,没有鸡窝,晚上它们就自找住宿,一只挨一只地挤在猪圈顶上的栏杆上,一排一排的,看上去还挺壮观,就像电线杆上停留着的小鸟。时间长了,我们也习惯把那看成它们的家,到了晚上,若挂念那鸡是不是回来了,只消拎着马灯去猪圈顶上看看就行了,倒也便利。 唯一麻烦的,就是听到母鸡“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地叫个不停时,不知上哪去寻鸡蛋。又怕它生在猪圈里被猪踩坏了,又怕它生在外面的草地里或别的什么地方寻不到了,虽然也有几只母鸡比较固定地生在猪圈边上,但确有好几只我们是搞不清的。于是,总会有惊喜出现,其中有两次记忆深刻:一次是在整理房间时,突然在L姐的床底下,看到了七八个鸡蛋。还有一次是一只母鸡在失踪一段时间后,竟带回了一群小鸡,它悄悄地做了母亲。所以,来客人了,没菜吃了,在我们知青点总有人会建议“大家到处找找,看看哪里能找到鸡蛋。”当然这建议每每都会被采纳,因为时常会有收获,哪怕是找到一个两个也能应应急呀。 想起来,我们的散养鸡真有良心,我们为它们付出很少,但它们对我们却很眷念很照顾。作为我们知青点大家庭的成员,它们从不离开我们,伴着我们住,伴着我们长,伴着我们繁殖出了一代又一代。在有需要时,还能让我们吃到鸡肉和鸡蛋。真不知是我们有福气,还是农村天生就是养鸡的好场所,或许两种可能皆有吧。 |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8/20 18:17:08 -- 你们运气确实好,总能吃到鸡和蛋。那个年代,鸡和蛋都是绿色食品,别的食物也能放心食用。现在,吃什么东西都要提心吊胆。谢谢楼主好文章。 |
-- 作者:隐士安 -- 发布时间:2009/8/20 18:40:12 -- 以下是引用寨牙老团在2009-8-20 18:17:08的发言: 你们运气确实好,总能吃到鸡和蛋。那个年代,鸡和蛋都是绿色食品,别的食物也能放心食用。现在,吃什么东西都要提心吊胆。谢谢楼主好文章。 那确实。现在我们是生活在怀疑一切的氛围里,所以做什么、呷什么都害怕上当受骗,搞得草目皆兵、诚恐诚煌、煌煌不可终日……。留恋过去的岁月;感谢下过去的岁月。 |
-- 作者:试味尝味 -- 发布时间:2009/8/20 19:14:16 -- 现在有人喂飞鸡呢,经常把食物放到树上,训练鸡上树,使得它们越来越会飞。那样的鸡肉可能做鸟肉味。可惜只听说过,没有试到味。 |
-- 作者:晓泛 -- 发布时间:2009/8/20 20:03:39 -- 以下是引用寨牙老团在2009-8-20 18:17:08的发言: 你们运气确实好,总能吃到鸡和蛋。那个年代,鸡和蛋都是绿色食品,别的食物也能放心食用。现在,吃什么东西都要提心吊胆。谢谢楼主好文章。 那确实。现在我们是生活在怀疑一切的氛围里,所以做什么、呷什么都害怕上当受骗,搞得草目皆兵、诚恐诚煌、煌煌不可终日……。留恋过去的岁月;感谢下过去的岁月。 同感.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8/20 20:21:18 -- 我上山那多回,呷过鸡冒?冒得一点印象哒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8/20 20:59:48 -- 早在四十年前,西西姐就享受过绿色食品。言语间有一股子自豪和得意! |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9/8/20 21:03:48 -- 我们养鸡的运气不错,养成了下蛋了有了下一代了。不过,还不能说总有鸡和蛋吃。应该说,在队上鸡和蛋都是很珍贵的食品。 记得,在队上我老是生病,年年都到公社卫生院住院。鸡生了蛋,同学们都舍不得吃,把它放在一个鱼篓子里,专门留给我。我过意不去,不让他们留,他们非要留,为此我还流过几次眼泪。 |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9/8/20 21:10:30 -- 以下是引用pengje在2009-8-20 20:21:18的发言: 我上山那多回,呷过鸡冒?冒得一点印象哒 鸡可能是冒恰(不知为什么,我打不出你那个qia来),不过,鸡蛋汤有可能恰哒。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8/20 21:11:41 -- “鱼篓子”,靖县人称之为“垒”。朱纪飞兄对此有专文“论述”。雨晴姐发过相片。 |
-- 作者:蔼姬 -- 发布时间:2009/8/20 21:20:55 -- 看西西的贴子很亲切。 和我们队上养的鸡一样的,自由自在的生长,在树上睡觉,生的蛋要四路子克寻。 |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9/8/20 21:21:01 -- 以下是引用楚人在2009-8-20 20:59:48的发言: 早在四十年前,西西姐就享受过绿色食品。言语间有一股子自豪和得意! 是的,楚老弟讲得对。现在的绿色食品很稀奇,与一般食品相比价格也贵不少,但这在以前却很平常,我们喂的猪养的鸡种的菜,全是属于绿色食品,只是那时不会这么叫。 没想到我的“自豪和得意”,让几位朋友误解我们那里总有鸡和蛋吃了,很不好意思。 |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9/8/20 21:25:23 -- 以下是引用楚人在2009-8-20 21:11:41的发言: “鱼篓子”,靖县人称之为“垒”。朱纪飞兄对此有专文“论述”。雨晴姐发过相片。 这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在哪能看到朱兄的文章?我平时上网时间不多,很多朋友的文章都没看。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8/20 21:32:08 --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3265&page=1 这是朱兄关于“垒”的专文,还附有图片。西西姐你看看,是不是你们当年装鸡蛋的“鱼篓子”? |
-- 作者:信马游缰 -- 发布时间:2009/8/20 21:36:23 -- 楚人在靖县呆得不长,靖县话到了解得蛮透彻,确实叫“垒”。 我们到靖县带了一些“九斤黄”的鸡蛋去孵小鸡,九斤黄个子大,后来社员们都问我们要鸡蛋做种,现在都不喜欢洋鸡,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是做了好事还是做了坏事。 |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9/8/20 22:09:06 -- 以下是引用楚人在2009-8-20 21:32:08的发言: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3265&page=1 这是朱兄关于“垒”的专文,还附有图片。西西姐你看看,是不是你们当年装鸡蛋的“鱼篓子”? 谢谢楚老弟的推荐,我看过了,我说的“鱼篓子”就是这个“垒”。现在我家里也有一个,是五年前去靖县时,呵呵帮我在她们队上社员那里要来的。 |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8/20 22:11:52 -- “九斤黄”是我国著名的优良肉用鸡品种。原产北京郊区,因体重达9斤(旧市斤)左右,为鸡中体型最大、肉质又好的品种,所以有“鸡中王”的美名,故又称“九斤王鸡”。于1845~1847年,从上海出口至美、英等国,由于盛名远扬,致使国内外的优质鸡几乎都与它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信马做的是好事。 |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9/8/20 22:18:48 -- 有一年,归我负责孵小鸡(不是我孵,是我监督母鸡们孵),一共选了六十个蛋,分配给三只母鸡,每鸡二十只。
|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9/8/20 22:26:27 -- 是的,我也记得有猪吃鸡的事,当时大家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8/20 22:36:38 -- 曾经看到一个农民喂猪,用的是学校食堂的剩饭剩菜,里面有一些肉片,猪也爱吃。可见猪不但吃肉,而且也吃猪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