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 09靖县行 之 山路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7404)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9/8/17 23:12:55

--  [原创] 09靖县行 之 山路

彭老师关于《乐群的路》的报道,拍到了水泥路的尽头,这里离我们队的地界——黄家界还有约三里路。从黄家界开始上山,到我们队——到顶山则有约五里路。我接着报道。

路是去年修好的,原来有四米宽。一是钱不够,二是山高路陡,不可能铺水泥,加上平时也没有专人维护,一年下来,路就被雨水冲得不像样子了。

去的时候,天色渐晚,没来得及拍,于是两天后下山时补拍了一些。下面的照片是按拍摄顺序排列的。

1.我们三人坐三轮车从甘棠镇出发,直到彭老师报道的水泥路尽头。每人两元。刚下车,一辆马车从后面驶来,三轮车司机喊,把知识青年带进去!车的主人是我们离开后迁来我们队的,不是很熟。一共六个人坐在这辆马车上,真够为难那马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开始爬界,路难行,两位女士走得艰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帮我们运送行李的再杰(现任组长)的马车赶上来了。因为是爬坡,我们坐上去肯定不合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两天后下山,两位女士和再杰夫人,在队上为这条路立的碑前合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开始下山。再杰还是赶马车帮我们拉行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6.在这样颠簸的路上坐马车,绝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7.这是柴背的涧,没有桥。雨大一点,人过去都有困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8.这一截路,石头铺得少,愈发不平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9.石头铺得多,是另一种不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0.我因为要“走人家”,落在后面。下了黄家界,再杰等着我。立立和信马自己走出去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1.从水泥路尽头到黄家界的三里路,是这条路中最差的一段。两个队的交接处,没人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2.前面显得平坦的那一段,就是水泥路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3.一上水泥路,马就开始飞奔!它也喜欢走好路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朱纪飞
--  发布时间:2009/8/18 0:12:47

--  
    很熟悉这样的山中小路,即使是再“唆”的路,只要是打吊手(不挑担子)走,都是好路。
--  作者:秋语
--  发布时间:2009/8/18 7:13:31

--  
以下是引用朱纪飞在2009-8-18 0:12:47的发言:
    很熟悉这样的山中小路,即使是再“唆”的路,只要是打吊手(不挑担子)走,都是好路。

    那确实!立立好过!不光回了队上,还串了门子,到了到顶山,体验了深山,高兴着校友们的高兴!快乐着校友们的快乐!谢谢艾兄!


--  作者:小午子
--  发布时间:2009/8/18 8:21:40

--  
走这样的路去探亲,令人感动!四十年乡情永不忘!
--  作者:tsy8012
--  发布时间:2009/8/18 8:54:32

--  

    我那年上顶山上,走的应该也是该条路,我是打吊手上克的,路真的好难走。我记得有段路是好陡的乱石邆路,走得我上气不接下气,当年顶山知青,斧头砍哒脚,还要走该条路,挑谷子送公粮,真是不敢想象!艾兄何解冒把该段路拍张照咯?


--  作者:晓泛
--  发布时间:2009/8/18 11:06:46

--  

这块石牌记载着知青曾经在这里生活,奋斗过.永久的丰碑.永久的纪念.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9/8/19 11:54:54

--  
以下是引用tsy8012在2009-8-18 8:54:32的发言:

    我那年上顶山上,走的应该也是该条路,我是打吊手上克的,路真的好难走。我记得有段路是好陡的乱石邆路,走得我上气不接下气,当年顶山知青,斧头砍哒脚,还要走该条路,挑谷子送公粮,真是不敢想象!艾兄何解冒把该段路拍张照咯?

回8012兄:此路非彼路了。当年的路,都是直接往山上爬,现在的路,都是绕着山爬,坡度大大降低了。

你提到的那段“好陡的乱石邆路”,估计是原来的“庵堂界”,现在已经被蓬堪淹没了,没人走了。要找到,除非带上柴刀,一路砍过去。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8/19 12:27:36

--  
如今通哒公路以后,即算在没有铺水泥路面之前,出冲也一般坐手扶拖拉机箱子,颠簸也不管它哒,原来的路都没有人走了。我这次要上三岔路,都是爱孙几领着我包哒一个好大的圈才爬到界上,原来上三岔路界上的路都被埋掉了,砍都冒得办法砍哒。
--  作者:立立
--  发布时间:2009/8/19 20:17:16

--  

再来一张山路马车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梁西西
--  发布时间:2009/8/21 9:24:43

--  

怪不得彭老师在他拍的水泥路那组照片中不回答我的问题,原来毛弟在这有专题报道。

昨晚破例在电脑前呆到晚十二点,以为四人靖县之行的贴子都看到了,谁知还有没看到的。

现在我搞清了,下次回去可花两元坐汽车到离黄家界三里地的地方,然后可有马车坐进去。这下,年纪再老一点,如想回到顶山也是有可能的了。

路是比原来宽多了,但真的没有想像中的好,这也是没办法,在我们山里修路确实很麻烦。不过,能通马车也不错,和以前相比还是强远了。

从照片上看,立立、信马的衣服都汗湿了,你们两位辛苦啦!


--  作者:信马游缰
--  发布时间:2009/8/21 9:40:00

--  
西西有所不知,那天因前晚牙痛彻夜未眠,身体有点虚脱的感觉,上到顶山时毛弟老兄每户人家都进去打招呼,那些人家都在坡上,到一户就爬一次坡,搞得我快晕倒了,朝老兄发起了小姐脾气,拒绝再跟他一一进去拜访,还威胁要下山去彭老师队上,现在想起来蛮好笑。
--  作者:顾月影
--  发布时间:2009/8/21 10:43:22

--  

        根据发展趋势,这地方不久可能会整体退耕还林,封山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