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乡下大事:立屋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6680) |
-- 作者:甘棠大乔 -- 发布时间:2009/8/8 12:07:47 -- 乡下大事:立屋 在靖县,农民都是居住木屋,建砖房的极少。每年当谷子进了仓,送罢公粮,就到了农闲的时候。家里劳力多,较富些的社员就打着算盘,趁冬闲“立屋”了。只要稍稍准备些粮油、猪肉,木工的工资钱。其他劳力都是请亲戚和本队的男人帮忙,只吃饭,不给钱。方圆百十里,都是这个规矩,约定俗成蔚然成风。 家境好的就立个五排四间的跑马楼(楼廊四周环绕),但是极少。只有集体建筑的小学、仓库一般就建这种屋。差些的,就搞个四排三间(四扇三间),搭个木楼梯,不跑马,单边挑廊。 农闲也是社员精神生活张扬时期,一般就是走走亲戚,赶场(赶集)、出力气帮帮忙而已。 社员立屋是个挺热闹的事情,男人们在一起,出点力气,打打吆喝。女人们没嫩崽的,就帮着烧饭洗菜办大餐。自然这种事少不了知青,除了派工出去的外,都一斩到齐。 在乡下,立屋颇为神圣。尤其上梁那天,要杀鸡放炮念咒语。由一个资历高的木工师傅,左手抓一大雄鸡,右手食指空中点点弹弹,口中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嘟囔些什么。之后能听清楚几句的是: “此鸡此鸡,此鸡不是非凡鸡,是王母娘娘送给鲁班弟子的……。” 后面的不甚听的清白,好像是王母娘娘叫他赶快拿回家“炒酸辣子吃”吧。然后,提了鸡,一刀,将血滴划几圈,中脊梁木上洒一些,再用红布包上梁木中部。就炮仗齐鸣,烟雾腾腾一番。 最为有趣的是大师傅登梯上屋,要一步念一句词(所谓四言八句),多是七言一句,上第一级梯,句头要是一字,二级有二字……以此类推。文革前师傅怎么念,不得而知。但我们下乡时,已经不允许封建迷信的东西横行霸道了。以农民的机智,却难不倒,搬出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来,登梯上梁。 届时现场十分安静。师傅神神叨叨一番后,站在了梯下,开始郑重其事地、稳稳踏上一级梯,然后即昂首向天、高喉亮嗓地喊出了一声: “一从大地起风雷——“ 尾字起码拖了两拍,嗓子清亮、声振屋宇。社员个个喜笑颜开,像看杂技表演。第二句又来了。 “二十万军重入赣——“ 第三句大家都知道的。 三军过后尽开颜—— 四海…… 五洲…… 六亿神州…… 后面的我已记不起了,如当年的哪位知青有本事,就把它续下去吧! 总之,农有农家乐,穷有穷作乐。否则,这地球怎么常转不停! 人们在什么样的苦难里,都有快乐的办法。 留得青山在,哪愁没柴烧? |
-- 作者:紫月亮 -- 发布时间:2009/8/8 12:24:09 -- 哈哈,尽管“一从大地起风雷”、“二十万军重入赣”与立屋毫不相干,但也算是转移疲劳的一种好办法,这样干起活来时间比闷头苦干过得快! |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8/8 12:35:14 -- 楼主所说的“立屋”的过程和仪式,确实是在靖县山区建房子时很普遍,也算是当地的风俗吧。谢谢你的好文章。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8/8 14:49:07 -- 靖县山里立屋确是如此,大乔兄知道的“内子”还蛮多呢! 哪天扯起高喉亮嗓吼它几句,一定别有韵味。 |
-- 作者:刘晓阳 -- 发布时间:2009/8/8 15:13:29 -- 以下是引用雨后斜阳在2009-8-8 14:49:07的发言: 靖县山里立屋确是如此,大乔兄知道的“内子”还蛮多呢! 哪天扯起高喉亮嗓吼它几句,一定别有韵味。 我也曾在靖县多次看到过。 |
-- 作者:刘晓阳 -- 发布时间:2009/8/8 15:26:38 -- 靖县起新屋时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上梁仪式。 所谓“梁”,是指堂屋脊横梁。“梁”必需是偷来的。梁偷来后,连夜由掌墨木匠师傅刨光刨平,然后画梁:在梁木正中画个红、黑二色的太极图,左右书“美仑美换”、“金玉满堂”、“荣华富贵”、“五谷丰登”等之类的福语;东西两端分部写上“乾”、“坤”两个大字,二字内两侧各画一个八褂图。 新屋上梁,必须事先选定一个吉日良辰,一旦选定,不能更改,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按照选定的时间上梁,要是遇到晴天,就有“阳光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口彩;要是遇到刮风下雨,也有“风也来,雨也来,正乃风调雨顺也”的口彩。 “树大分叉,儿大分家”。起屋是乡下人一生给儿女建立的最大业绩,也是一声中最大的喜事之一,而上梁又是起屋中最大的喜庆日,因此,乡下人很看重,说它寄托着往后的兴衰荣辱。上梁这天,东道主要备下丰盛的酒肴款待四村八寨的亲朋好友,还要准备糯米做的上梁耙耙。亲朋好友闻讯后,都要带一份不薄的礼物前来贺喜,欢聚一堂,礼物除了猪肉、活鸡外,还有面糕、团饼之类的,取谐音“高中”、“团圆”,表达着对东道主的美好祝愿。 上梁之前,梁上要贴一张红纸,上书“上梁大吉”、“福星高照”、“旭日东升”、“紫气东来”等福语;梁正中掏一块红绸布。屋两边的立柱上要贴上“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三阳日照平安宅,五福星临吉庆门”、“祥云天上呈佳兆,瑞鸟庭前报好音”、“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万事和”等新居对联。有的还在屋檐下面挂一面镜子和一把剪刀,用来镇邪避恶。 “嗵——嗵——嗵——”一阵三声礼炮响,上梁的吉时到了,东道主立即点燃香柱,进行拜祭。掌墨师傅向大家打过招呼后,便高呼:“上梁啊,大吉大利!”顿时,喜乐齐奏,喜炮齐鸣。这时,掌墨师傅唱起了《鲁班调》,内容是记叙起屋的全过程,意在祷告祖师爷鲁班,讨取吉利: 东边一朵祥云起,西边一朵紫云升; 祥云起,紫云升,鲁班派我起屋来。 然后再唱《上梁歌》。唱得时候,由两个师傅领唱,一个从东头向屋中央款款走来,一个从西头向屋中央缓缓走来,边走边唱,走一步唱一句。 一个师傅唱道: 锣鼓喧天鞭炮响,恭贺东家起华堂; 修华堂、造华堂,赞华堂、颂华堂; 人满堂、客满堂,亲满堂、朋满堂; 钱满堂、粮满堂,金满堂、银满堂; 福禄寿禧满华堂,千古落成百世唱。 另一个师傅接着唱: 走过华堂敬个礼,有说有笑送恭喜; 早来帮忙莫见气,只因我家缺劳力; 早逢良辰兴佳期,我来拜望是良机; 拜鲁班、拜张凉,拜岩匠、拜木匠, 拜了师傅拜内行,上凉我是门外行。 众人随着那佳词妙句大声地应合着:“要的!”“好的!” 两人走到屋中央,便开始攀梯上梁,边攀边唱: 一个师傅唱道: 手攀双龙,脚踏云梯; 步步高升,节节升起。 上一步哟,一帆风顺; 上二步哟,二龙腾飞; 上三步哟,三生佳运; 上四步哟,四季发财; 上五步哟,五谷丰登; 上六步哟,六畜旺盛; 上七步哟,七星高照; 上八步哟,八仙过海; 上九步哟,九九归一; 上十步哟,百事顺心。 另一个师傅接着唱: 脚踏宝地,手攀云梯; 步步高升,节节升起。 上一步哟,一家和气; 上二步哟,文武双全; 上三步哟,三杯玉酒; 上四步哟,四面降吉; 上五步哟,五彩缤纷; 上六步哟,六亲汇集; 上七步哟,齐声贺喜; 上八步哟,八方支援; 上九步哟,永九富贵; 上十步哟,万事大吉。 在唱的时候,帮忙上梁的众人和着掌墨师傅的韵调,一边唱一边将画有太极图、写有福词的梁慢慢升起、移动,梁正中的红绸布随之缓缓而升。 上到屋脊时,一个掌墨师傅喜气洋洋地唱道: 鹞子翻身坐梁头,恭喜事主楼上楼; 从打今日上梁后,衣食住行样样有。” 另一个掌墨师傅接着唱: 我坐梁头观四方,事主住得好屋场; 前有八步朝阳水,后有八步水朝阳。” 梁由掌墨师傅安好后,两人合唱道: 手攀屋梁,境登天堂; 送财送喜,降吉降祥。 当大梁安好后,几个年轻后生便头顶红漆染够的托盘,内装上梁耙耙、酒、肉等,送上梁头,递给掌墨师傅。在帝的时候也要唱歌,他们唱道: 手提酒壶闪金光,壶中美酒喷喷香; 欢欢喜喜上屋去,要跟东家赞主梁。 手端茶盘四方方,张郎造就鲁班装; 四角翘起龙凤头,金梁盘子摆中央。 两位掌墨师傅骑在梁头,各点燃一封鞭炮,然后就从梁上抛傻瓜梁耙耙,先把两个特意做的象征“富”和“贵”的耙耙拿在手中,问东道主:“要富还是要贵?” 东道主单腿跪在华堂下,扯起衣襟,高兴地说:“‘富’和‘贵’都要!”。 掌墨师傅唱着“要富赐你富,赐你儿孙开大铺;要贵赐你贵,赐你儿孙世代荣华富贵”的歌,把象征“富”和“贵”的两个耙耙往下抛,东道主开怀大笑地接在怀中。尔后,无数的小圆圆耙耙从梁上抛下来。这时,锣鼓声声,琐呐长号齐奏,歌者情绪高昂,歌声朗朗:“抛梁抛得高,子子孙孙戴纱帽;抛梁抛过头,子子孙孙出诸侯;上梁抛得远,家家户户都团圆;上梁抛得近,家家户户得金银。抛梁笑哈哈,双手拿起梁耙耙,四面八方一齐抛,大家越抢越发达。”大家在屋下争抢上梁耙耙,笑语喧哗,喜气洋洋,好不热闹,好不乐趣。 东道主见到这样的情景,高兴得合不拢嘴,唱道:“一把金,一把银,大家年年好收成。你来抢,我来抢,大家越抢越亲密。”因为抢抛上梁耙耙的人越多越好,因为这是上天赐给大家的富贵,象征着五谷丰登,家发财旺。 就这样,一栋新屋就在热热闹闹中立起来了。 上梁结束后,大家便聚到一起,大碗地吃肉,大碗地喝酒,开怀畅饮。一直要闹到深夜,建一栋新屋就是一场热闹非凡的聚会。 |
-- 作者:小午子 -- 发布时间:2009/8/8 15:46:10 -- 好玩!立一栋新屋唱一场戏,老百姓自娱自乐好有趣。若是张老三院长来下句,一定是七七八八一一O。 |
-- 作者:甘棠大乔 -- 发布时间:2009/8/8 16:26:49 -- 谢谢紫月亮、老团兄、斜阳晓阳兄及小午子的热情跟帖。 告斜阳兄,知道“内子”多的在后面呐。你看人家晓阳历历数来,有板有眼,层出叠见,丝丝入扣。到底是生活深入得久——15年哪。我才两年。 可见文学就是生活。坐在大学文学系课堂里,不见得就能写得出来。 也许晓阳兄工笔画的是70年代末期,而我速写的是刚插队时的文革中。我了了草草想道出农村用M诗词上梁的诙谐打趣。晓阳郑重其事地写出了靖县的一段民俗风情,还配有彩图! 希望有深厚生活的晓阳,有空深入挖掘10几年的宝藏。让我们大家品尝分享。 |
-- 作者:念想 -- 发布时间:2009/8/8 20:35:42 -- 在乡下也看到过立新屋时,待扎了红布的横梁上了屋架后,粑粑糖粒子银毫子(银毫子象征性的不多几个)从梁上方抛下的热闹场合,大人小把戏都去抢去捡。 |
-- 作者:古潭静子 -- 发布时间:2009/8/8 21:00:46 -- 以下是引用刘晓阳在2009-8-8 15:13:29的发言: 我也曾在靖县多次看到过。 我也见过村民建房子,喜日当天还请我们知青点的全体知青喝油茶,那喜庆,那鞭炮,那吆喝,那热闹,还历历在目。谢谢甘棠大乔君的好文章,让我回忆起靖县甘棠坳的乡风民俗。 |
-- 作者:漫江碧透 -- 发布时间:2009/8/8 23:10:24 -- 谢谢楼主及刘晓阳的详尽介绍和PP,靖县立屋的风俗就是这个样!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8/8 23:21:14 -- 中农兄的一篇“上梁”也是写得蛮精彩的,我把它寻出来哒。 http://2007.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2503&star=1#73715%20targ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