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 探访河西走廊(三)敦煌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4679)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9/7/16 21:09:17
-- [原创] 探访河西走廊(三)敦煌
探访河西走廊 (三)敦煌 很小就听说在遥远的西北有个地方叫敦煌,那里有神秘的莫高窟,那里有美丽的飞天。直到亲身实地来到敦煌,它的一段历史和两个故事才变得如此鲜活。 一段历史就是莫高窟的开凿史。早在近两千年前的汉朝,敦煌就是通往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和驿站。丰饶的出产、熙熙攘攘的集市、东来西往川流不息的商旅、香火旺盛的佛寺使敦煌成为远近闻名的宝地。南北朝时期的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敦煌郊外的三危山下、宕泉河边开始建造禅窟,在以后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蔚成风气,逐渐形成了上千个供奉神佛的洞窟。直到十五世纪后期,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降低,加上西北少数民族日益强大,明朝退守嘉峪关,敦煌才逐渐冷落。莫高窟由当时的僧人和能工巧匠们开凿,目前已发现七百多个洞窟、大量的雕塑与壁画,展现和保存了灿烂的中西交融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国和世界的艺术瑰宝。目前只有少量的洞窟对游客开放参观,洞内禁止摄影。据介绍,为更好地保护莫高窟,不久会在附近建高科技的陈列馆,复制洞窟供游客参观,想要参观原窟的朋友要抓紧时间了。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9/7/16 21:11:05
--
莫高窟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及出卖国宝的故事。明朝以后的几百年,莫高窟无人管理,年久失修,风化崩塌,积沙湮没,甚至成为牧羊人躲避风沙和寒冷的处所,直到清朝末年从湖北麻城来了个住持道士王园箓。这王道士是个半文盲,因家乡灾荒出外谋生流落敦煌,自觉自愿担当起了莫高窟“守护神”的角色。他到处化缘,省吃俭用,清理积沙,修复洞窟,并发现了保存数万经卷、绘画和文献的“藏经洞”。王道士多次报告官府,甚至直接向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上书,但晚清政府“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根本顾不上这些千百年留下的泥菩萨。正在此时,英国人斯坦因来到敦煌,通过哄骗和贱买的方式掠走了大批文物,之后又有法国人、美国人、俄国人、日本人蜂拥而至,盗走大批文物。世界对莫高窟的惊叹才引起国内重视,但重视的结果却是各级官员巧取豪夺据为己有,十年时间风流云散。国宝失散全归罪于王道士是不客观公正的,王道士是愚昧浅薄的,但国家民族的衰微造成历史的不幸,朝廷的腐朽和官员们的贪婪更可怕。来到莫高窟,在售票处前有一座浅黄色的“道士塔”,背面有王道士的徒子徒孙为他镌刻的题为“功垂百世”的功德碑。王道士背了几十年“盗卖文物、唯利是图、民族罪人”的恶名,莫高窟总算给这位历史争议人物保留了这处纪念物,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吧。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9/7/16 21:13:01
--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常书鸿保护莫高窟的动人故事。常书鸿是留法归国的优秀画家,他1943年经艰苦跋涉来到莫高窟,筹建起“敦煌艺术研究所”任所长,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敦煌,无论是政府断绝资助、研究所解散、还是妻子耐不住清苦寂寞离开,他始终坚持工作在莫高窟,修复壁画、临摹壁画、收集文物、研究和介绍敦煌艺术。1994年常书鸿病逝,根据遗嘱安葬在莫高窟对面的沙丘上。我很早就读过徐迟的《祁连山下》,那是以常书鸿为原型的报告文学,他悲欢离合的经历和痴心不改的情操深深地感染过我。来到莫高窟,为我们开车的邱司机正好是本地人,他顶着炽热的阳光带我翻过沙丘来到常书鸿的墓前凭吊,表达我们的敬意。 在这里,我也听说了莫高窟和常老在“文革”中的遭遇。“造反派”把雕塑与壁画当作“破四旧”的对象肆意毁坏,常老被打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三反分子”,批斗折磨,腰椎粉碎性骨折。我有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像莫高窟这样远离政治中心的纯艺术场所,像常书鸿这样与世无争、毕生奉献给崇高艺术事业的人,都没能够躲得过那场浩劫。走遍东西南北中,从北大荒到云南边陲,从新疆边关到鸭绿江畔,从涠洲海岛到晏生哥下放的靖县金麦寨古村,没有哪里能够幸免于那场走火入魔的灾难,难道是中国命中注定劫数难逃吗?我们应该从中总结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最近看到季羡林老先生语录:“我痛恨自己在政治上形同一条蠢驴,对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残暴、混乱、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蒙羞忍耻、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推向绝境、空前、绝后——这是我们的希望——,至今还没人能给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悲剧,有不少人早就认识了它的实质,我却是在“四人帮”垮台以后脑筋才开了窍。我实在感到羞耻。”季老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但季老走了,主张设立“文革博物馆”的巴金也走了,却留下许多文革遗老遗少们津津乐道回忆那些并不光彩的往事,那是纳粹余孽也不敢做的。庆祝建国60周年的歌咏会上还在安排高唱:“最最,你的功绩比天高,你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你的革命路线永远指航程,你开辟的金光道,千秋万代我们坚定不移向前进”。甚至嘉峪关大门边贩卖XXX像章的纪念品商店还在声嘶力竭震耳欲聋地播放着歌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前天学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文件指出:“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我忽然联想到,文革登峰造极之时的种种乱象,不正是具有典型的危害社会的邪教特征吗?邪教的心魔不彻底铲除,文革的阴魂不散,罪恶的种子一有适当的气候仍有可能发芽的。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9/7/16 21:20:33
--
远眺莫高窟
王道士的灵塔与功德碑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9/7/16 21:31:16
--
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
位于党河岸边的西千佛洞
据说是左宗棠领兵收复新疆时沿途种植的柳树
敦煌的小吃一条街正等待着游客
羊肉串的味道很不错
工艺品市场也很兴隆
西北极为常见的花——蜀葵开得正盛
|
-- 作者:雨声动听
-- 发布时间:2009/7/16 22:08:10
--
看了前面几篇游记,就估计你们会到敦煌一游,果不然今天就有了敦煌的探访,给我等这辈子不一定能到此地而又内心总记挂着的人解了一下渴。看到祖国西北边陲如此丰饶的土地,还有莫高窟这震惊中外的煌煌巨制全都浓缩在犟牛兄的笔下和镜头,不禁想起秋雨大师的“文化苦旅”来,你们每到一地都能将当地的人文地理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真佩服。再对照京妞写的那些充满趣味和冒险的文字。咱们靖县家园也快成旅游天地了。真好!
|
-- 作者:晓泛
-- 发布时间:2009/7/16 22:50:20
--
我有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像莫高窟这样远离政治中心的纯艺术场所,像常书鸿这样与世无争、毕生奉献给崇高艺术事业的人,都没能够躲得过这场浩劫“ 向常书鸿老先生三鞠躬。 谢谢犟牛代替我们去看望了他老人家。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7/17 6:56:28
--
一篇图文并茂的“敦煌”就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令我等眼界大开、教益颇深。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7/17 7:04:25
--
我忽然联想到,文革登峰造极之时的种种乱象,不正是具有典型的危害社会的邪教特征吗?邪教的心魔不彻底铲除,文革的阴魂不散,罪恶的种子一有适当的气候仍有可能发芽的。 确实,那场造神运动就是彻头彻尾的邪教运动,牵涉之广,影响之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邪教所无法比拟的,而且至今生生不息,警惕啊,人们!
|
-- 作者:晓泛
-- 发布时间:2009/7/17 10:30:45
--
看你吃得津津有味的,欠得我蚕滴滴。倒底好恰波?
|
-- 作者:金麦彭姐
-- 发布时间:2009/7/17 11:10:47
--
犟牛兄每次出游都能给我们带回一些新奇的东西,所到之处也是颇具划时代意义的场所,注入的思想也发人深省,也使我们禁锢了的思想得到些许洗礼! 谢谢了!
|
-- 作者:解珂玢
-- 发布时间:2009/7/17 15:06:00
--
谢谢犟牛的精彩报道。记得以前看过一电视剧,讲一个画家独自来莫高窟如何保护里面的文物的故事。此人可能就是常先生。不知哪位朋友知道电视剧的名字,想在视频里再看看。
|
-- 作者:夏悸
-- 发布时间:2009/7/18 1:53:57
--
敦煌也是我很想去的地方之一,首先是看了报告文学《祁连山下》,那不知道是好久的事情了,曾经为常氏父女而感动。后来再看了丝路花雨,看了舞蹈飞天,印象就更深。这次看了犟牛的游记,更让人向往。若有伴,真的想到那里看看。不知道莫高窟里面的状况如何?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7/18 9:01:25
--
读犟牛兄西域之行的游记,让我想起一个人。他叫何山,湘阴人,文革前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敦煌,在那工作了十余年后调回长沙。他接受一项任务,为湖南图书馆设计壁画。他选择以屈原为主题,而三面墙分三个方向,如何统一为一体。何山运用了敦煌壁画“飞天”的流云,让三面墙的壁画融为一个整体。每天看着这幅壁画,就联想起祖国西域那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敦煌。
|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9/7/18 22:39:59
--
以下是引用夏悸在2009-7-18 1:53:57的发言: 敦煌也是我很想去的地方之一,不知道莫高窟里面的状况如何? 回夏姐:莫高窟有400多个洞窟,另外北窟还有300多个,现在开放的只有几十个,轮流开放,每组游客只能参观到七八个。有专业解说,看起来还蛮有味,增长了些见识。如果没有解说,我们这些外行只能看看热闹了。下面这张是莫高窟的全景拼图:
|
-- 作者:漫江碧透
-- 发布时间:2009/7/18 22:44:49
--
以下是引用雨后斜阳在2009-7-17 6:56:28的发言:一篇图文并茂的“敦煌”就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令我等眼界大开、教益颇深。 同感!谢谢了!
|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9/7/18 23:52:39
--
以下是引用雨后斜阳在2009-7-17 6:56:28的发言:一篇图文并茂的“敦煌”就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令我等眼界大开、教益颇深。
|
-- 作者:龙励志
-- 发布时间:2009/7/19 8:47:38
--
以下是引用漫江碧透在2009-7-18 22:44:49的发言:
同感!谢谢了!
|
-- 作者:李卫国
-- 发布时间:2009/7/19 12:36:55
--
周游世界幸福的生活,潇洒的人生!
|
-- 作者:夏橙
-- 发布时间:2009/7/19 18:28:10
--
谢谢犟牛兄的好文美图片,我也跟几张助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