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坍塌的戏台——从流坪到花桥(中)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1809)

--  作者:大队部
--  发布时间:2009/6/17 20:46:41

--  [原创]坍塌的戏台——从流坪到花桥(中)

在我的记忆中,李指挥长是个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的人,贾团长则性格张扬,激情似火。他毫不掩饰自己对靖县县城的蔑视,说是“屁大个地方,一只脚踩上去三分之二在外头!”他喜欢到工地,好象那里真的是战场,他经常对着有些散漫的民工振臂高呼:“快给我上,给我冲!年轻人累不死,睡一觉就没事儿了!”他身披一件洗旧了的军大衣,花白的乱发在寒风中起舞;他的表情亢奋激越,脸色血红,他的北方嗓音粗犷而富有感染力,他身上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我怀疑他是个不成功的话剧演员或是个不得志的军人,他喜欢沉迷于激烈的幻境之中。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想。也许李指挥长给他安排的就是这样一个监工的角色,他也必须要这样咋咋呼呼才可以交差。


张政委有点象李指,不过身材瘦小,形象方面略逊一筹。他好象是分管宣传的领导,却总是躲在屋子里干着什么机密的事,与我们这些萝卜头不甚亲近,给人以森严冷峻的感觉。张主任听说是从靖县某局调来的,担任县指办公室主任。与张政委恰好相反,他是个胖子,总是穿一身藏青色的有点油污的干部服,戴一顶同样颜色有点油污的干部帽。他不怎么上工地,却也不喜欢呆在办公室,而是喜欢在整个县指的范围内包括宣传队的驻地到处仰。他喜欢批评人,不喜欢表扬人。他喜欢嘟着他那张性感的小嘴同时努力使他那双三角眼射出威严的光芒。宣传队没有一个人喜欢他。

唐司令是我们新县指宣传队的直接领导。简而言之这是个油滑的家伙。感觉指挥部是把一个靖县随便什么公司的老油条安排来领导这些唧唧喳喳的小资们了。开始他还想装出张主任那样的威严,在靖城那几个莺莺燕燕的刀子口的围剿下,他很快就举手投降了,给了我们宽松的环境,和我们“打”成了一片。

接触新的伙伴,我很惊喜地认识了王力平,很快就和他臭味相投了。

王力平比我高四届,是长沙一中65届高中毕业生。后来听他说,他那一届有很多同学高考成绩优秀,但均因家庭成分高没有被录取进正规大学,都被圈进一所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农场里,学起了园艺什么的。69年,这所谓的“共大”突然解散,他和部分同学稀里糊涂地来到靖县,变成了知青。

王力平学过小提琴,把琴带到了工地上,于是和我一样被抽调进了宣传队。我们一见如故,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爱好:音乐与文学。

他比我成熟,健谈。他的谈吐诙谐机智,知识面很广,在一段时间里他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们在一起时无话不谈,相互都觉得很兴奋,很爽,似乎每一次都有一种清醒头脑、洗涤心灵的感觉。

县指宣传队初建之时,人员不齐,乐队就是我们二人,一只竹笛,一把小提琴,我俩将之戏称为“管弦乐”。后来增加了几个人,也是三不六齐,如夏海兰的二胡,史家杰的秦琴,好象还有什么不记得了。

说到史家杰,很有意思。他是洪江知青,下在甘棠塘头。他长着一只红红的大鼻子,看起来有点滑稽。听说他酷爱他的宝贝秦琴,以致他睡着了以后在梦里还在弹拨,不过不是用手指,而是用脚趾。所以他得了一个雅号:“弹拨”。关于他的秦琴,不是我不恭维他的琴技,而是象秦琴这样不入流的玩意任谁也弹不出清楚的句子来。当然长沙知青不会拿这个来取笑他。甘棠其他大队的长沙知青拿他取笑的是他的塘头大队。据说(他们一开口就忍不住笑起来)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塘头佬早上煮了一锅南瓜,吃了一半,把另一半用菜碗盛上,放在锅子里,用锅盖盖好,准备收工回来再吃。他的三岁儿子等他出去后,揭开锅盖,把那碗南瓜偷偷吃了个精光。然后蹲下来在碗里拉了一泡屎,放回锅里,盖好锅盖。塘头佬收工回来,又累又饿,揭开锅盖,端起菜碗几口就一扫而光。再一品味,觉得不对,怎么一点也不甜了,心里还闷闷的。等他儿子怯生生地告诉他实话,他差点没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于是甘棠就有了一句流行语:“塘头佬不吃嫩妹屎,——甜闷嘎心!”

其实这是一个听完后会流泪的故事。我们那时在宣传队已经忘记了饥饿的滋味。就是民工也餐餐吃饱饭,在很多连队还养起了猪。这些刚从饥饿中走过来的农民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宣传队里有一个小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艮山口的,个子很矮,浑身的肌肉却很发达,走路一蹦一蹦的。他才18岁,情窦初开,从满是粗笨汉子、干大力气活的连队忽然来到脂粉气浓、美女成群的宣传队,小马真的有点吃不消。这些姑娘大姐个个漂亮,举止轻佻,整天的亲密接触,耳鬓厮磨,害得他心猿意马,把持不住,夜里绮梦连连,魂销巫山。有趣的是他早上会对人说,而且一边说还一边咂咂嘴,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问他“昨晚上做梦和哪个”,他一张口,差点说了出来,连忙扪住嘴巴,把旁边的人笑得要死要活。

赵子超是王力平的高中同届,他又有另一番曲折,总之是下放到了甘棠。不知怎的他就成了宣传队的副队长。可能是他的经历复杂,年纪又最大,他显得十分老练,成熟。可是我总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象是刻意为之,稍嫌做作。在他的相对固定的笑容背后,还有另一张你看不清的脸。我当时隐隐感到这是一个颇具心计的人,一个内心隐藏了很多别人无法猜测、不可分享的秘念的人。他当副队长真是屈才了;他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宣传队特别是二团来的这群小家碧玉们。他身材高大,相貌俊雅,知识广博,谈吐风趣,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后来我才得知,他不久前还是省革委委员。总之,他算是把那些没见过大世面的小妞们迷倒了。其实我也一度为之倾倒。我尤其惊讶于他对任何事都可以在微笑中说出一套道理,使我这个同姓的小老弟暗叹,什么时候我才能象他那样成熟啊!宣传队里唯一不是他的崇拜者的就是王力平。他给赵子超这位老同学的只有讥诮,从赵的言语到舞台表演,到他蹩脚的小提琴。而赵的回应则是他永远不变的微笑。

不久,连我这个迟钝的人都发觉了赵子超与一个靖城漂亮小妞之间暗通款曲的迹象。赵是不露行迹,不动声色,但她却把什么都写在脸上了。她看着自己崇拜对象时的表情就象一个狂热的宗教徒在看着她的教主,两眼死盯着不动,漂亮的脸蛋一阵阵由红变白,由白变红,呼吸紧促,幸福的激动在她内心汹涌澎湃。可怜的小妞!这是她的初恋吗?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没有?我们不得而知。耳语私议之余,我们见过她似乎在哭泣,在同伴面前强颜欢笑。当事情好象已经结束时,我们只看见赵子超一如既往的从容,永远不变的微笑

那时省戏校有一部分学生到了怀化,上面的领导忽然想起这些人可以用来指导宣传队不是?于是我们这些知青又当了一回学生,而且是学生的学生。面对更为专业的人士,吴庆华的面容也变得凝重起来。我们学习“练功”,一边是云手、亮相、踺子、下腰、劈腿——老师作古正经教,我们作古正经学。虽说我们还算年轻,但练这种功本来都是56岁就开始的,所以叫“幼功”,我们练就太晚了。于是个个喊腰酸背痛。另一边是学习“文武场”,特别“武场”的锣鼓钞钹,什么“三击头”、“急急风”各种内子都得搞清楚,还要配合得严丝合缝。我们这些业余的外行总算开了眼界,也来了兴趣。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京胡。就这样“苦练”了大约一个多月,居然有点象模象样了。

于是我们开始排练大戏了,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我们的“角儿”就要出场了!


--  作者:甘棠大乔
--  发布时间:2009/6/17 22:33:31

--  

  

  这二十八个半,我知道大半。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6/18 8:02:39

--  
71年冬,挤在甘棠公社的礼堂中,看过一次宣传队的演出,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明家团的铁梅唱的时候边上还有人拌唱,那时也只认得我们大队的几位,可能人冒到齐。
--  作者:解珂玢
--  发布时间:2009/6/18 10:33:30

--  

看了你的故事惊奇地发现我们竟在同一个贾团长手下干过活。只有贾团长给我的印象最深,其它的,没有什么印象了。他很有气质,有口才,直率,正如你说的象一个不得志的军人。我们干活的地方离麻阳不远,任务就是把阻挡铁路前进的一座小山头弄开,先爆破,然后挑走石块,泥土。也许你们也是一样吧?

王力平我也认识,他好像是飞山公社塘湖大队的。我们也在一起排过节目。以后再未见,不知他现在怎样?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6/18 10:50:58

--  

枝柳旧事写得妙趣横生。

王力平应该还在湘潭吧?


--  作者:大队部
--  发布时间:2009/6/18 10:55:42

--  
回解兄:很高兴我们都是修铁路的战友。王力平是塘湖弯里的,我们是至交。他已于几年前在湘潭民盟主委位置上退休,现在北京和儿子在一起。
--  作者:解珂玢
--  发布时间:2009/6/18 13:58:54

--  
谢谢大队部的回帖。
我记得我们去麻阳修铁路是步行去的。背着行李包,每天走四、五十公里。天快黑了,就在路边公社连系好的空房安歇。走了四五天才到。
回来时,把我们塞在一辆大卡车里,上面有帆布罩着的那种,就像运猪一样。后面尘土飞扬,里面的人全成了灰人。不堪回首。


--  作者:艳山红
--  发布时间:2009/6/23 11:14:36

--  

喜欢看大队部的回忆录。


--  作者:良良哥
--  发布时间:2009/6/23 15:06:37

--  
哎呀,惭愧,惭愧了,真的对不起了。今日才得见大队部兄的美文,里面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哟。
--  作者:金麦彭姐
--  发布时间:2009/6/24 16:51:52

--  

  好文!好记性、好素材,人物栩栩如生!

   故事妙趣横生!


--  作者:兵油子
--  发布时间:2009/6/28 20:55:43

--  

赵子初是位人物,好象也上过到顶山,我们都认得,但曾经怎么想也想不起他的名字了,只记得大家称他为“赵委员”,听说他回长后是在地质部门,后来应该是去了美国。王力平我也打过交道,与他切磋过琴艺,大概是半斤八两吧。借助大队部的文章,终于使我完整了已经残缺的记忆。


--  作者:大队部
--  发布时间:2009/6/29 8:23:14

--  
回兵兄:赵子超现在深圳一大学当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