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讨论]关于新诗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41667) |
-- 作者:大队部 -- 发布时间:2009/6/16 10:13:34 -- [讨论]关于新诗 日前易山传了两张照片上来,邀才女海韵题诗。昨晚上网看见后没有什么感觉。后关机,洗澡,突然脑子里蹦出两句模模糊糊的东西,匆匆结束,又到电脑前开机,然后稍微默神,便在第一张照片下写下七行字,谓之为新诗。 如果说海韵的题诗是正路,我的这几句就只能算调侃。刚才想到这里以后,又想讨论一个话题。以前我耽迷于诗词,那是旧诗,但我对新诗也多有所爱。从80年代以来,我最喜欢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那首“我的爱人...”,最早接触的是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诗,最震撼于金斯伯格的《嚎叫》,最佩服艾略特的《荒原》,但最心仪的还是闻一多。因为他的新诗既做到了从旧诗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形式的自由,又保留了中国诗歌传统的神韵。我也写过新诗,多是仿做,尤其是仿《荒原》。但我想新诗这个玩意儿西方人已经玩到了极致,就是十四行诗也有严格的要求,我们用中国文字是怎么也搞不过他们的。所以我从不喜欢朦胧诗,更讨厌现在的所谓梨花体。 我还是喜欢杜甫说的“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作旧诗讲究炼字炼句,中国人作新诗同样也要如此。一首诗里面真正有一两个佳句,有一两个用神了的字,即使全诗有瑕疵,也可以满足了。后人记忆前人的诗,往往只记得最精彩的句子。 关于旧诗,屈原李杜固然伟大,但我现在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太把自己当棵葱了,“致君舜尧上,再使风俗淳”,好大的口气。你(帝王)不听我的,不是寻死觅活,沉江自杀,就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赌的哪门子气!还是白居易老爷子好,看他的《观刈麦》,就老老实实做了检讨:“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开了公务员作检讨的先河。所以我更喜欢白诗。 新诗究竟怎样写,请大家说说。 |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6/16 10:17:34 -- 我是只能过细看哈,做不得声。因为这方面太低能。 ![]() ![]() ![]() ![]() ![]() |
-- 作者:小虎子 -- 发布时间:2009/6/16 10:26:19 -- 当年疤子的一句“顽子学步颠”勾出了真实的他,而且只有这一句精彩,所以我也就只记住了这一句。 |
-- 作者:荷塘秋叶 -- 发布时间:2009/6/16 10:54:03 -- 红果如珠, 乌发如雾。 风流毕竟遮不住。 蒙娜丽莎不如你神秘, 维纳斯怎有你含蓄? 你只是款款地一弯腰, 便颠倒了众生无数! 大队部提到昨晚突然脑子里蹦出两句模模糊糊的东西,大概就是指的这个了。某女士批评看这照片的是几个好色无胆的色鬼,而对大队部的跟帖很赞赏,就很说明问题了。因为这两句新诗,给人的感觉就和照片一样,是一种美。我不会做诗。乱侃了这几句。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6/16 12:45:09 -- 极少写诗,写新诗较自由,但同样意境、感觉、韵律都少不得的。 |
-- 作者:云鹤 -- 发布时间:2009/6/16 22:22:19 -- 大队部兄好文采,拜读了。 我非常愿意向你学习做诗。 |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6/16 22:56:15 -- ……但最心仪的还是闻一多。因为他的新诗既做到了从旧诗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形式的自由,又保留了中国诗歌传统的神韵。——我亦与大队兄见解同。徐志摩是中国资产阶级最有成就的诗人,而“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对中国新诗格律化的贡献却是最大的,他写新诗也是身体力行的。 从80年代以来,我最喜欢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那首“我的爱人...”——我最喜欢的爱情诗则是拜仑的《雅典的少女》: 雅典的少女 在我们别前/ 请把我的心交还/ 或者留着它吧/ 把其余的一半也拿去/ 请听一句我别前的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 我的爱/ 我要凭你那飘肩的长发/ 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她/ 我要凭那长睫毛的眼睛/ 睫毛直吻着你额上的桃红/…… (后面的不记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