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放棑(一)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8665) |
-- 作者:秋语 -- 发布时间:2009/5/20 23:08:48 -- 放棑(一) 放棑(一)又过了好久,队上早已安排了专人把雨中放出来的杉树扎成了小木棑,万事具备,只等涨水。头一晚上落了一夜的雨,雨虽不大,河水还是涨了,听说要放棑,大家都要争着去,队长只批准了冒放过棑的我和勒X两个知青。 到了附粟地边,社员个个跑不赢地把棑推下水就放起走了,最后只剩下满爷和我们,满爷还是交代了一句:“你们撑最后这棑,到棑将打油时跳起来一下就可以了,头次放棑注意安全。”“要得!”我满怀信心地答复了满爷。满爷是队上爷字辈里最年轻的一位,是一位我尊敬的技术全面热心传教的长辈,勒X是队上知青中年纪最小的,小小年纪就能和姐姐一道作为头一批知青来到这大山深处,让人尊敬。有机会能够韵放棑的味,我心中只有兴奋两字。和勒X一路把木棑推下水,我拿着撑篙站在棑头,勒X站在中后部,开始了这第一次放棑之行。 寨牙河从绥宁县的东山流过来,它收编了木溪经“洞口”流出的溪水后继续往寨牙方向奔去,称它为河,是因为涨水后流量大,平时水不大时,老团兄称它为“老鸹溪”也冒错。两岸植被茂密一遍翠绿,左边的山腰有一条有指路碑可通东山的小路,路上有一座凉亭,过坳后能将大林的“方团”尽收眼底。棑行不远只见河水被左边的山脚伸出来的一块巨大岩石挡住去路,它极不情愿地往右拐了九十度的湾,留下了一个不大的滩头,刁难着世代在这里放木放棑的山民们。望着前方这块黑幽幽的大石壁越来越近,我跟勒X也交代了一句:“要打油了,听我口令我们一路跳起来。”见她点头这才放心地作准备,把撑篙横拿,降低重心,随着自已喊“一,二,跳”的声音,我奋力跳起后,木棑“咚”地一声撞向石壁,那沉重的声音刚过我已稳稳落在了棑上,回头看时,只见勒X绊倒在棑上,两脚已插入水中,(也不晓得她哪个程序不对头)。这时,木棑已开始随着拐了湾的河水转向,急得我大喊:“快起来,危险!”好在她反应还算快,赶紧爬了起来,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挤压事故。木棑在河水的冲击,木头的挤压,石头的碰撞,河床的刮擦中发出沉重的吱吱嘎嘎地呻吟声……,我奋力地撑着撑篙,(撑得竹篙都弯了)直到棑头进入主河道,才总算闯过这个滩,过了头一关。 过关后,虽然水流还急,但心情已不在紧张,只要撑得棑头还在河中间,就不要费好大的神事,我们慢慢欣赏起两岸美丽的景色来。右岸的山要高些,树也多些,有的地方树木几乎把河道遮住一半了,我知道这山的那一边是我们木溪的生产队。能听到山林间的鸟鸣,那独特的“不雾不雾”地叫声是否是田鸡的说不准。这木棑河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场合真的不晓得好润味,不晓得有好爽,不晓得好来神!到了一个有两条河道交岔的地方,(后来这里成了寨牙公社两岔江知青园艺场)水流明显减慢,前面不远应该是“宏图坝”了,这时312公路出现在左边的山脚,木棑似乎偷起懒来,你不撑它它慢吞吞地漂着,我不得不把撑篙撑到底,从棑头走到棑尾,这样反复地走着。勒X要试味,我把撑篙交给她了,这时看见了“宏图坝”,这第一次放棑的头一个目的地就要到了……。 那放棑的头一天,那木棑沉重的撞击声,它曾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使人难已忘怀。 |
-- 作者:雨声动听 -- 发布时间:2009/5/20 23:21:04 -- 第一次放排,你们两个知青就敢单独撑排,好胆量啦,勒X还是个妹子,真不简单呢。 |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9/5/20 23:40:32 -- 秋语兄一个头次放排,居然敢带一个女知青一起放,真佩服你胆子大心细有勇气。 我们那里是渠江大河,我们队上的人什么事都可以让我们试,唯独不敢让我们放排。因为要过太阳坪的拦河坝,怕出危险。 |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5/21 7:01:33 -- 放排一定很刺激,遗憾我们队上没有排可放,如果有我可能也不敢干。佩服你们的勇气!! |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5/21 8:17:58 -- 急缓相宜,环环相扣。还亏得你胆大心细,俨然一把好手! |
-- 作者:雨晴 -- 发布时间:2009/5/21 9:04:20 --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别人早就说过的话。 特欣赏秋语兄的踏实认真劲,欣赏秋语兄的好文章! |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5/21 9:09:47 -- ——老团兄称它为“老鸹溪”也冒错。 老团兄不是什么权威,岂敢为寨牙山水胡乱取名?老鸦溪一词,出自靖州政府网站,原文如下:“寨牙系县境东部山地,崇山峻岭,地势较高,平均海拔750余米,老鸦溪出绥宁县东山乡,横穿寨牙经江东乡西入渠江。”喜欢用哪个,秋语老弟请自便。 |
-- 作者:朱纪飞 -- 发布时间:2009/5/21 10:09:16 -- 放排是个即累人,又危险的活儿。一般不兴带女的上排。那撞向石壁的一下,幸亏是小排,如果是正规的大排,就可能撞散了。看到这里,我心都跳:散排碾死个把人那还不正常!靖县有一个专门的职业:打竹缆。老靖县应该有印象。在渠江边上有一排吊脚楼,一群小姑娘整天坐在那里编竹缆。就是为放排用的。一是用来缚紧、捆住木排。二是做拉纤。放排最怕的是半路上水下去了,那就要拉纤。拉纤可不是一般的辛苦啊!石马兄所说的“翻坝”也是很危险的事。即不能把木排搞散了(横着下坝会散),又不能站在排上下坝。几个人一人一把把勾,关键时刻是要玩命的。 谢谢秋语好文,让我又回到了四十年前。 |
-- 作者:顾月影 -- 发布时间:2009/5/21 10:21:16 -- 这无疑比现在漂流危险,漂流有护具,买保险! |
-- 作者:朱纪飞 -- 发布时间:2009/5/21 10:42:53 -- 那时放排别说防护用具。一个斗笠、一把把勾、一件蓑衣、一双草鞋。老放排佬为了下水方便,连裤子都不穿。放排到河边人家按规矩是要打“噢荷”的,为的是让大娘伙回避。我“文明”一点,穿条球裤,一趟排放下来,裆都烂了(湿气)。 |
-- 作者:顾月影 -- 发布时间:2009/5/21 11:43:54 -- 朱老弟,我也放过。最危险是手脚极易受伤,近处没有人家,饥渴伤痛全得忍着。文明是与当下生活相适应的,那种粗野也是无法啊! |
-- 作者:云鹤 -- 发布时间:2009/5/21 12:02:21 -- 以下是引用顾月影在2009-5-21 10:21:16的发言: 这无疑比现在漂流危险,漂流有护具,买保险! 谁给买保险?这活计,我做过,如今想起都后怕,曾几回差点西归去。那刺激,那惊险,还历历在目。秋语兄弟好文章,带一女妞放木排,知青中勇者也。 |
-- 作者:大队部 -- 发布时间:2009/5/21 13:05:07 -- 木溪人放排比其他队都要危险,不像1、2、3、4、7、8、9队傍着一条大冲,也不像10、11、12队在山顶上无溪流可用,木溪5、6两个队是真正山窝里的队。九里里山圪垯十里里坡,幸有一条溪流绕山而过,涨水时节就成了放排的路,行不得也么哥,行不得也么哥,妹妹有哥哥来保护... |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9/5/21 13:27:01 --
看文章都心惊肉跳,刚下去的知青能亲身参与实属不易。 |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5/21 21:36:22 -- 放排,惊险、剌激。 文中用“她”来描述秋语兄的同行者。真的是一位女知青?她也参加放排? |
-- 作者:石马 -- 发布时间:2009/5/21 23:15:31 -- 秋语兄带着一个女知青放排,已经让人觉得很冒险了,但是听说寨牙的长沙知青中有一群“铁姑娘”。她们单独放排,还不要男的帮忙。当时全靖县人民都称奇。 |
-- 作者:向北挺进 -- 发布时间:2009/5/21 23:16:22 -- 惊险!刺激!看秋雨兄的文章就是韵味! 那么多知青要求去放排,只批准了秋雨兄和勒X,足以说明放排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仅此就吸引我紧张地往下看。读到文章中部,勒X变成了“她”,开始我还以为是秋雨兄选错了字咧,以至于我对后面的每一个“她”都特别关注。看来真的是“她”而不是“他”。“她”让我敬佩也让我羡慕!如果当年我下放在靖县,说不定我也会抢着要同秋雨兄一起去放排。尽管我恐水还不会游泳。 |
-- 作者:秋语 -- 发布时间:2009/5/22 6:06:23 -- 谢谢大家的跟帖,让我有点搞手脚不赢了. 其实本人胆子并不大,刚从学校出来不久,只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者不言怕。再说了,从木溪出“洞口”边的附粟地起,一直到“宏图坝”这段水路,险情不多,只一个非“打油”不可的急湾和紧挨着的滩头,到了两岔江,就安全了。连木溪的女士们都把木棑放到县城了,(我的好友甘棠塘头知青小四曾告诉我:他在修312公路时亲眼见女知青在寨牙河中拿着撑篙乘木棑飞流直下。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木溪的女士们。队长也说过,本不想让女士们去的,知道危险,终因劳力太少,这也是冒得办法的办法。)我这后到队上的男士岂有落后之理。仗着自已在学校足球队当过守门员的那点资本,自信还能对付得过来。 回“雨声动听”校友,木溪知青放棑是有传统的,我是后来的乌龟照着爬罢了。 回“石马”老校友,太阳坪那里是大河,当然危险,而寨牙是小河,在平时就算翻船(棑)的话还只“脚背深的水”。 请老团兄原谅把你搬了出来,你的能力在我之上,是离我最近的榜样,其实无论用河还是溪都一样,难为你在网上查资料了。 |
-- 作者:秋语 -- 发布时间:2009/5/22 20:42:48 -- 回呵呵,谈不上勇气,那个年代是作好了当一世农民的思想准备的,什么都得学,不然的话怎么养话自已?放棑确实刺激,虽说自已只会“狗爬式”,但坚信淹不死。 回斜阳,好一个“急缓相宜,环环相扣”的点评,谢谢你的鼓励。 回雨晴,“勒X”你也认得的,在湘大,老公是铺口知青,两口子对知青的下一代是很关照的。 |
-- 作者:漫江碧透 -- 发布时间:2009/5/22 22:02:24 -- 有惊无险,胆大心细,好一对放排高手!佩服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