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 一点思考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7635)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5/9 20:48:52

--  [原创] 一点思考

先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放松放松。

一群蛤蟆举行比赛,看谁先到达一座高塔顶,周围有一大群围观的蛤蟆在看热闹。比赛开始了,围观者一片唏嘘:“太难为它们了,这么高的塔,它们是无法达到目的地的。”听到议论,不少蛤蟆开始泄气了。可是,还有一些蛤蟆仍然奋力向上爬,围观的蛤蟆仍在继续喊着:“这太难啦,它们是不可能到达塔顶的!”听到呼喊,剩下的蛤蟆也都陆续停了下来,只有一只蛤蟆一如既往地继续往上爬,终于到达终点,获得了冠军。其他蛤蟆都很好奇,想问它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这时,大家才发现——它听不见,是只聋蛤蟆。

高塔好比论坛,一个论坛大家都用一种口径说话确实乏味,只有百家齐放才有生命力。才能长久不衰。对一些看法,一些论点如果偶而剑走偏锋、激活思路还是好事情。唯独一点,对知青的话题不想再与同为知青者争论,为什么?因为看得多了,也论得多了,争论的结果有二:一团乱麻,徒伤和气。细想想,一个知青中的“成功人士”,他会认为往事不堪回首吗?同样,一个饱经磨难过来的知青,他会觉得那段经历是美好的回忆吗?所以说,扯到知青历史,就必然会联想到个人经历,也就如聋子和聋子对话,各港各的,扯不清,不妨走开一个,什么事都没有了。其实大家都是同根豆萁,都是那个年代的受害者,程度不同而已。既然这样,何必苦苦相煎呢。我也认为知青历史要由自己来写,具体怎么写,由谁着手,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写出我们的经历,写出我们的感受,开开心心地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才是最实在的。
      



--  作者:椰风海韵
--  发布时间:2009/5/9 20:53:01

--  
    2008年4月26日在湖南邵阳成功举行了李建中专著《中国知青文化概论》首发式 。

   《中国知青文化概论》是李建中继《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和《回眸、反思、述评-中国知青》后的又一专著。代表了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知青一代对历史与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填补了知青研究中由知青为主体,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反思和更高水平研究和探讨的理论著作出版的空白。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探析》论著,是作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建中,1944年生,湖南邵阳人。1964年赴胡南省绥宁县山区插队,73年返城。执着地重视中国知青文化方面的资料收集和研究。设计并出资制作的《上山下乡纪念章》被国家博物馆及世界多家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

     海韵友情提示:以上几本书的作者,在邵阳专区绥宁县当过9年知青。我想他比没当过知青的人总结的东西,更能代表知青的观点。大家有时间和兴趣,不妨把这几本书找来读一读。



--  作者:椰风海韵
--  发布时间:2009/5/9 20:54:05

--  

       中国古话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当年的我们被同一种命运驱使去当知青,今天我们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网上家园,大家象兄弟姐妹一样亲密,这就是缘份。是知青这两个字把我们连接在一起。拉起手来,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去寻找快乐,夕阳的余辉才会更加灿烂温馨!回想知青往事,虽然苦,但必竟已成过去,不必过多伤神。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了更多朋友,一起用快乐把失去的青春追回!事实证明,这种心态才是有益于健康和乐园精神的。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恭祝乐园朋友们天天开心快乐,益寿延年!





--  作者:古潭静子
--  发布时间:2009/5/9 21:18:40

--  
好故事,好文章,斜阳君让我更深刻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之典故的现实意义。知青同胞,同命运,同经历,结局大同小异,能健康来到湖知网,相聚度夕阳,是全体网友的缘分,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和珍惜这难得的机遇,淡忘旧时伤痛,快快乐乐过好今天,愉悦之中期盼明天。谢谢斜阳君。


--  作者:安琪
--  发布时间:2009/5/9 22:50:32

--  

其实大家都是同根豆萁,都是那个年代的受害者,程度不同而已。既然这样,何必苦苦相煎呢。

我们好不容易走过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湖知网这样一个晚年团聚的平台,应该珍惜,再珍惜。


--  作者:解珂玢
--  发布时间:2009/5/9 23:22:43

--  

这几天常想着这事,还想着试味尝味那付淌着血的电脑图,上面的英文是GAME OVER.他可能是受到了伤害,心里很不舒服。完全同意斜阳的观点:扯到知青历史,就必然会联想到个人经历,也就如聋子和聋子对话,各港各的,扯不清,不妨走开一个,什么事都没有了。其实大家都是同根豆萁,都是那个年代的受害者,程度不同而已。既然这样,何必苦苦相煎呢。我也认为知青历史要由自己来写,具体怎么写,由谁着手,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写出我们的经历,写出我们的感受,开开心心地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才是最实在的。

我觉得来到乐园凡时不能太较真,观点不同,很正常。各个保留自己的,互不相干。我注意到在这以前也发生过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后来不也是相安无事吗?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5/9 23:39:18

--  

  “唯独一点,对知青的话题不想再与同为知青者争论”——我也同意这个观点。

大家象兄弟姐妹一样亲密,这就是缘份。”——我也这样看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乡下已经煎够了,还煎什么?

“应该珍惜,再珍惜。”——再不珍惜就没有机会珍惜了。

“写出我们的经历,写出我们的感受”——让后人去说吧!


--  作者:金麦彭姐
--  发布时间:2009/5/10 1:33:13

--  

斜阳版主用心良苦。



--  作者:小虎子
--  发布时间:2009/5/10 2:06:56

--  

斜阳先生恰巧讲反了。


--  作者:小虎子
--  发布时间:2009/5/10 2:08:27

--  

“我想他比没当过知青的人总结的东西,更能代表知青的观点。”

不一定。


--  作者:小虎子
--  发布时间:2009/5/10 2:09:25

--  

话不投机半句多,争起来也没意思、没结果。”

确实如此。


--  作者:小虎子
--  发布时间:2009/5/10 2:11:31

--  
不要再思考了。
--  作者:晓泛
--  发布时间:2009/5/10 2:24:27

--  

大家象兄弟姐妹一样亲密,这就是缘份。”——我也这样看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乡下已经煎够了,还煎什么?

“应该珍惜,再珍惜。”——再不珍惜就没有机会珍惜了。


--  作者:雨晴
--  发布时间:2009/5/10 6:42:23

--  

  话说明了,就好。赞同楼上朋友的观点。将快乐进行到底,是我们大家一致的目的,只要这个大方向不错,其他的,算什么呢?


--  作者:丽华姐
--  发布时间:2009/5/10 10:25:49

--  
小心别有用心之人。
--  作者:清风明月
--  发布时间:2009/5/10 10:53:13

--  

这"靖县知青"版块,说来也是怪,好象火药味特浓.

一个知青话题,本可以就事论事,说说每个人的感受而已,本无对错,本无好坏之分.遗憾的是,有些朋友偏偏喜欢舞刀论剑,针对性极强的跟帖------跟帖,如此一来,纷争叠起,这又何苦呢!

应该说,网络仅仅是个勾通和交流的平台,不强调自己正确和不指责别人错误才能让平台和谐温馨.


--  作者:弯里客
--  发布时间:2009/5/10 13:12:44

--  

我们好不容易走过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湖知网这样一个晚年团聚的平台,应该珍惜,再珍惜。


--  作者:山里粗人
--  发布时间:2009/5/10 13:38:25

--  
  大家的乐园,共同的快乐。求同存异!不存在谁走开的问题,知道不?哈!
--  作者:漫江碧透
--  发布时间:2009/5/10 14:11:50

--  
楼主所言极是!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乐园建设得更美好更和谐!
--  作者:冬去春来
--  发布时间:2009/5/10 14:22:11

--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写出我们的经历,写出我们的感受,开开心心地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才是最实在的。
      

楼主说得对!开开心心地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才是最实在的也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