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转帖]把知青的真历史留给后人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6905)

--  作者:荷塘秋叶
--  发布时间:2009/5/2 14:50:26

--  [转帖]把知青的真历史留给后人

                                      

                          《中国知青史》,定宜庄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中国知青史》,包括我写的“初澜”和刘小萌写的“大潮”两部,初版于1998年。弹指间11年过去,这一代人也从四十多岁的中年逐步进入老年,无论是个人的心境,还是在社会上的影响,都已盛况不再。人们心里都明白,知青这代人从历史舞台上退出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尽管任何一代人,最终都会有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天,但是在行将谢幕的时候,对自己作一番梳理,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留给后人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我想还是必要的。这也是我愿意将这套《知青史》一书再版的原因。

     不是随便哪一代人都会从“代”的角度来关照和思考这个问题的,虽然每一代人都会有每一代人的问题,都会有由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造成的困惑、坎坷和痛苦,但一般地说,处于不同阶级、不同环境的人,处境和记忆往往迥然有别,他们留给后人的,往往具有更多个人的或仅仅属于那个特定阶级、特定群体的色彩,后人包括历史学家,也往往是从这些不同的个人和群体,来分别地认识和评判他们,然后再从整体上来看那个时代的。但知青一代不同。

    知青的共同经历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他们作为“知识青年”的所谓“知识”的由来。他们完完全全是在那个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下成长起来的。有关17年教育,学者们做过各种各样的总结与反思,结论固然是有褒有贬,但有些特点是为世所公认的,那就是教育的一致性、一元性,从办学体制上说,不再有民办、私立等各种办学形式存在,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恐怕绝无仅有;从教学内容上说,受到严格控制,不允许任何所谓“封资修”的东西进入。于是所有的学生,都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他们习惯以一个群体而不是以自己个人的方式思考和表达。第二是他们有过共同的知青经历,这突出地表现在“文革”十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中。当“文革”爆发之前存在于中学生中的一切鸿沟和差距,诸如城市与农村之间、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之间、高干子弟与平民子女之间、优秀学生与落后分子之间,以及“文革”时的“造反派”和“保皇派”之间等,都在顷刻之间烟消云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知青。这种特殊年代出现的特殊的一致现象,的确为其他任何一代人所未曾体验与经历,知青们也便因此而具有一种认同感。张口闭口动辄就说“我们这代人”,也是在其他人中间很少出现的现象。

    知青一代的整体形象问题就是这样产生了,这当然不是小事,在我看来,它关乎的是这一代人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之后,对于这个群体因此而导致的伤害和缺陷是否有所思考,有所反省,是否能够将自己认真严肃的思考和反省留给下一代,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再在我们的土地上、在我们的子孙后代身上重演的大问题。

    这里涉及的问题其实有三个,第一个是对这场运动的评价。

    迄今为止仍有当年的知青典型在拼命叫嚷对这场运动不能否定,由于年轻一代对那段历史缺乏常识,这种声音势必会造成年轻一代思想认识上的某种混乱。而我们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台与新中国成立后特殊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都紧密相关,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以计划经济的背景来看待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迄今为止,我仍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历史性的悲剧,无论是在“文革”前还是“文革”后,也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而尤其要强调的是,这项政策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老三届”及其前后的1700万城镇知青和他们的家庭,还涉及到与他们同时代的、比他们的人数多出不止一倍的农村回乡知青,而且涉及程度之广之深,绝不亚于城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知青看作是整个的一代人,而不仅仅是其中家居城市的那一小部分。也正因如此,这场悲剧的含义才远远超出了“老三届”悲欢离合的故事。

    第二个问题,是知青能否正视和总结这场悲剧给自己带来的教训。

    经历了特殊的知青岁月的这代人,具有比上一代以及下一代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艰苦生活的磨炼,他们有对基层社会和民众的了解,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了这杯酒,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他们既然比其他代的人吃过更多的苦,便理应比其他代人更优秀,他们期待着“劫后辉煌”,这便是“青春无悔”这个口号能够喊出来的背景,也是下一代人批评我们这代人“自恋”、“神圣化”的原因。而事实上,所谓的“劫后辉煌”,只是安慰自己的一个神话而已。“劫”本身就意味着毁灭,如果劫后还有辉煌,那他遭遇的就不是真正的劫了,苦难这杯酒,更不是能够化解生活中一切难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如此急剧的这几十年。这代人在理当读书求学的年龄被送到偏远贫瘠的山乡去接受“再教育”,在教育上、在人格的形成上造成的缺失无法弥补,导致他们回城后对急速发展的社会难以适应,也导致社会上各个领域尤其是科研文化等领域上出现严重的断层。这种缺陷还直接影响到知青的下一代,这些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延续,还会不断地暴露出来。

    十多年前我曾经期待,随着知青一代人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对自己那段人生经历的反省会不断深化,但现状却令人遗憾,原因主要是客观的,但也不能排除主观因素。知青中的大多数人对往事留下的只是回忆,而不是思考,即使思考,很多也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认识上,尽管“青春无悔”的口号已经很少有人再喊。

    这就要提到第三个问题了,那就是我们是不是也该想一想,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形象留给后人?有人说,砍掉历史就是砍掉未来,这话发人警醒。如今这代人正在逐渐走向人生的边缘,不是已经有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保持沉默态度,甚至宁愿将其故意遗忘么?

    我半生致力于史学研究,深深体会到任何一段史实、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无论当时的影响多大,如果没有被讲述、被记录,就进入不了历史,就终有被遗忘的可能。尽量真实客观地记录下那段历史,记录下这一上山下乡措施给一代人带来的创痛,是作为一个史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写这部书的愿望就是,但愿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但愿我们的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更有人性、更有尊严、也更有文化的社会中。(定宜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  作者:金麦彭姐
--  发布时间:2009/5/2 15:31:41

--  

    这就要提到第三个问题了,那就是我们是不是也该想一想,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形象留给后人?有人说,砍掉历史就是砍掉未来,这话发人警醒。如今这代人正在逐渐走向人生的边缘,不是已经有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保持沉默态度,甚至宁愿将其故意遗忘么?

    我半生致力于史学研究,深深体会到任何一段史实、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无论当时的影响多大,如果没有被讲述、被记录,就进入不了历史,就终有被遗忘的可能。尽量真实客观地记录下那段历史,记录下这一上山下乡措施给一代人带来的创痛,是作为一个史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写这部书的愿望就是,但愿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但愿我们的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更有人性、更有尊严、也更有文化的社会中。

  不知道这位定宜庄先生本人是否是知青,我就感觉他了不起,他提出的3个问题都是值得整个社会、和当过知青的人应该明确看待的问题。尤其是第三个问题、真正有很多知青对这段历史是保持沉默态度,甚至宁愿将其故意遗忘的。还有的人竟然不告诉自己的儿子、女儿自己曾经当过知青。


--  作者:小虎子
--  发布时间:2009/5/2 23:26:59

--  

不要妄下结论,更不要以历史学者自居。每个人都可以记录自己的经历,历史还是留待后人去评说。

建议楼主去看一看“大队部”《漫游甘棠》中当时对知青的记录和知青的精神面貌。

相关链接: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29222&replyID=185642&skin=1


--  作者:荷塘秋叶
--  发布时间:2009/5/3 6:00:19

--  

   转来定宜庄先生的这篇文章原本没太多的意思,但不知道他看湖南知青网的帖子不?可惜他写的这本书我还没读到。然而3楼可能误以为作者表述的观点也就是楼主的观点了。

   告诉小虎子朋友:靖县板块的主题帖我基本都看过的,当然大队部的这篇《漫游甘棠》也看过,何况他还是那么多才多艺的一位朋友,也有幸在网下认识了他,只可惜还没有过深入的交流。

   不错大队部的《漫游甘棠》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部分知青的精神面貌,但这不是全部!我不知道小虎子看过或者听到过有关留守知青的帖子和故事没有?
    最近又有些反映知青生活的影视在播放,说实话我不喜欢《北风那个吹》,倒觉得《高考1977》切近知青一点。毛把我们赶到乡下才有了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没有邓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往事不堪回首,我很赞成“每个人都可以记录自己的经历,历史还是留待后人去评说。”正如大队部记录小虎子在眉飞色舞地唱着《新货郎》的时候,但也有人在流血流命。既然已经有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妨关注一下吧?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5/3 8:04:12

--  

对所谓知青运动这样的大题目,我看谁也没有下结论,包括目前坐在上面的那些人。

我只知道这场所谓的运动承载着我们这代人的艰辛,消融了我们这代人的宝贵年华,在我们行将老去的时候,留下一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东西,是十分有意义的。


--  作者:试味尝味
--  发布时间:2009/5/3 13:29:53

--  
反映知青生活的电影电视调调都太过悲,没下放过的人说是浪费青春,从当过知青的人嘴里了解到的却都不是那么说。有这杯酒垫底就说明这杯酒还是很重要的,后面有那么多的酒要应付呢。人生本就该受些磨炼。希望有关知青的作品不要太阴暗。靖县还有些知青当了生产队长呢!现在不是又有家长把小孩放到山区去体验生活吗,还拍了电视。
--  作者:荷塘秋叶
--  发布时间:2009/5/3 19:38:39

--  

   哈哈,市委常委的孩子多大了?要不要给你联系个村子,也送他(她)去试味尝味一下?不要象我们一呆就是十年八年,有个一两年就够了。

   现在农村的青年都进城来打工,还有不少在城市安家。反过来又往农村去,倒是很时髦的呢!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5/3 20:36:04

--  

因背景、时期、环境等原因,知青本身的差异是很大的,如文革前下乡与68年后的下乡,其下乡的原因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尽管对于当时的青年学生,只要将户口迁到了农村、在农村中自食其力的这类人,都可以称为知青,但也很难用一种基调或一个口径来描述知青这个实际上很复杂的群体。

尽管如此,利用现在的网络平台,在允许的层面上,对自己的知青生涯进行回顾,或进一步的进行小结,或更进一步将这一段的经历向下一辈人进行介绍,并争取让他们理解,这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其重要性在这里不必也不便细讲,但至少可以讲,接触的这些东西多了,至少可以让自己更清白些。

每个人都有回顾总结自己经历的权力,每个人都应该支持知青朋友们将自己的经历讲出来,不管是较阴暗的或是较明亮的,较沉重的或是较轻松的,这样实际上也能帮助自己能更完整全面地来看待那一段经历。




--  作者:清风明月
--  发布时间:2009/5/3 21:49:39

--  

应该说,湖知网还是一个比较轻松快乐的交流平台,毕竟我们都经历过那些年月那些事.

读"荷塘秋叶"一帖,总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依我这下三烂的水平来看,这"知青史"其实也就三点,1,知识并非知识.2,苦难是真苦难.3,将前两点传教于后代.

可怕,真的可怕,如果我们都不幸的掉在这个"三点"泥坑里,我想,蒙羞的不单是我,恐怕连"湖知网"也会感染的.

我不敢肯定自己一定有多少知识,但你若说我没有知识,那我必定要问:哪个年代?哪种教育方式才能教出有知识的青年!

要说苦难,我们确实经受过苦难,但要将下放知青定义为苦难,我则实在难以认同,人生需要搏击的东西很多,搏击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苦难的过程,莫非?人这一生都是苦难吗!

我会教育我的子女,我是个知青,但我无悔,毕竟我们从城市到农村,看到的多了,听到的多了,可以用我们独有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年代和现在的年代,这样,有助于孩子们去经历将来而又未知的年代.


--  作者:荷塘秋叶
--  发布时间:2009/5/3 22:30:27

--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把知青的真历史留给后人》的帖子不是本人所写,而是转自新华网。

   其次正因为“湖知网还是一个比较轻松快乐的交流平台”,那我也就开策吧,虽然这不是一个很好策的话题。但我还是抱着乐园将快乐进行到底的宗旨,策一把:

   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把国家经济弄到崩溃的边沿,当时的学生已经无学可上,就业也无门,于是才有了上山下乡,才有了知青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当然也包括那些假在农村的学子)。应该说还是政治经济在起作用。

   我真想问一下不知道现在再要大家在读大学和下乡之间做一次选择,还会去下乡么?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5/3 22:37:40

--  

   “尽量真实客观地记录下那段历史,记录下这一上山下乡措施给一代人带来的创痛”——到底是要我们真实客观地记录,还是只要我们记录创痛?“半生致力于史学研究”的话颇欠研究。

   同意小虎子的意见:不要妄下结论,更不要以历史学者自居。每个人都可以记录自己的经历,历史还是留待后人去评说。


--  作者:雨声动听
--  发布时间:2009/5/3 22:49:05

--  
一个决定(号召?)可以决定几千万人前途的事情,过去没有过,今后也不可能再有。只是在那个荒唐的年代才有这荒谬的举动。这段历史怎么写?不是哪一个作家或研究人员能够做到的,特别是没下过乡的人。

正如彭老师所写:“因背景、时期、环境等原因,知青本身的差异是很大的,如文革前下乡与68年后的下乡,其下乡的原因就有很大的差别,…… 很难用一种基调或一个口径来描述知青这个实际上很复杂的群体。”


--  作者:靖甘棠五
--  发布时间:2009/5/3 23:27:50

--  

以下是引用荷塘秋叶在2009-5-3 6:00:19的发言:

   转来定宜庄先生的这篇文章原本没太多的意思…… .


       原本我以为知青对这场"运动"(过去常用词汇)从根本上没有太多看法上的分岐,因为毕竟都经历过,而且…… . 只是当知青的时间长短不一从而只有程度上的区别罢了.我进入湖知网时间不长,看的帖子有限,今天看来荷塘秋叶转载的这篇文章引发的话题是很有意思的,转载得好.从这篇文章内容看,作者肯定是上山下乡知青.就此搁笔,因为这时要看北京电视台的五一知青专集(下集)了.

        



--  作者:艾木地
--  发布时间:2009/5/4 8:45:59

--  

我的结论:


从国家角度来看,知青运动恐怕难圆M大爹的“大同”梦,显然也无法把中国引向现代化,只是一场逆历史潮流、必然失败的运动。

睁眼看中外历史,前有希特勒送知青、送文化、送音乐下农村,不过不转户口(有户口一说的国家实在稀有)。后有哥尔布特把几百万城市居民暴力驱赶下乡,并消灭了其中上百万人的生命。

从个人角度来看,甲说不悔,乙说苦难,丙说磨砺,丁说痛苦,……这世界因此而五彩缤纷,岂不美哉?

喜欢作结论,只怕又是人的一种难移本性。所以,不妨每一个人都写历史,每一个人都作结论。该自己的归自己,该史家的归史家,该后人的归后人。


--  作者:小午子
--  发布时间:2009/5/4 9:36:50

--  

  不堪回首与青春无悔是每个个体的真实感受,每个人的身分在当年不可互换,每个人的感受在今天可以相互理解,真正对历史负责的史学家记录时,我想会记录清楚的。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5/4 9:43:22

--  

看来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也长时间在思考知青作为一种“运动”,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思来想去,对于这场“运动”我持批评态度。

当人类迈入工业文明的门槛时,中国把数千万受了中等教育的城市青年人强制性地送到农村。逆人类文明进程而动,失败是必然的。


--  作者:蔼姬
--  发布时间:2009/5/4 11:35:41

--  

不管怎样评价,但愿这段历史永远不会重演。

有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就够了!


--  作者:试味尝味
--  发布时间:2009/5/4 11:35:55

--  
回荷塘兄,我可不是市委常委啊,只是好吃些的试味尝味。我的女儿24了,属牛的。牛的爹妈都是知青。牛12岁时自己要求独创天下,一个人到广州读附中去了,18岁时又一个人到德国留学去了,大使馆签证都是她亲自去的。现在正朝着大提琴独奏演奏家目标努力。竞争激烈压力大,每天练琴8到10个小时。还要路边卖艺。比知青也不含糊吧!我认为小孩就是要受些磨难,大人心里是有些不舒服,没办法,忍着。知青的后代绝不能输给他人。
--  作者:大肚子
--  发布时间:2009/5/4 12:03:51

--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同意彭老师的看法。知青中也存在着不同。


--  作者:山里粗人
--  发布时间:2009/5/4 12:19:01

--  

知青并非文革的产物,当年我好几个同学在文革前就下放到江永去了,不是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天份不能升学,而是因为阶级路线,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给机会,其中有我最好的朋友Hxx,他父亲是著名的选矿系教授大“右派”,他的学习成绩不比我差,因为父亲是“右派”的缘故,哪有读书的位置给他?63年高考全国也就招了九万大学生,附中的录取率也只25%。

文革前国家的经济就已经出了问题,早就有大批城乡青年入学、就业无门,到了文革期间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原想通过文革解决这个矛盾,可是,事与愿违,这场革命搞得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几千万人的生计怎么办?于是照我的堂兄(菜农)的说法---农大哥是M大爹第一个最听话的好崽,随你怎么搞田是要种的,那就让这个好崽担负起这个沉重的负担吧,于是便有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号召也好命令也好自愿也好不自愿也好,革委会把上千万城市青年下放到了农村,至少不会象暂时困难时期饿死几千万吧。那个年代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是苦难;是磨砺;是阴暗;是明媚;是痛苦;是欢乐?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解,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都经历过,看你用什么心态去对待这段难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