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原创]追梦旅游之十一、游上甘棠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1233)

--  作者:子耿子
--  发布时间:2009/2/28 0:07:16

--  [原创]追梦旅游之十一、游上甘棠

     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昨天傍晚到上甘棠村的时候,我根据在网上查到的资料给上甘棠村的周世旺打了一个电话,他很快就到村口来接我了,解决了我们的住宿问题。现在上甘棠村开乡村旅舍的已经不少,周世旺家如果从进村的大路走过来,只能算是村尾,竞争不占优势。可是原来在他家住过的游客把他的名字和电话都上网作了介绍,他就比别人多了一份名气,多了一条财路。
    上甘棠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扬名于世却是近几年的事。我40年前下放江永时没有到上甘棠去玩过。近几年知道有很多爱旅游的人和爱摄影的人都到上甘棠去游览采风,我作为一个曾下放江永的老知青,没有到过上甘棠,总觉得是个缺陷。上网后知道我们农场十一队的知青万DA在农场解散后转到了这里,被人们尊敬地称为万老师,就冲这一点,我是非来不可了。我要来拜访一下老知友战斗过的地方,要重踏老知友们那顽强不屈的足迹。
    依稀记得万DA是我们那一批下放农场知青里唯一的一位共青团员,刚19岁。可她超强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滔滔不绝的演讲,让我非常佩服。当时何QH队长主要是抓生产,另一位崔LB当生活队长,好像主要管女同胞的事,而知青们初到农场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就靠万DA耐心细致地解决了。因为她能力强,后来上级领导把她调到 了茶厂工区,也算是锻炼培养她吧。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农场一直办下去,农场知青,包括万DA,不知道会怎样走以后的路。
    我在农场宣布解散之前就离开了,不清楚农场解散之时发生的事。据说宣布农场解散后,各队都照了一个集体像留念,照完像后大家抱着哭成一团。是对农场的留恋?是对朝夕相处的同学的分别不舍?还是对下到生产队后无法预测的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恐惧?时间过去了40年,我一想起农场知青的这次离别,心里总是酸酸的。我无法,也不愿意去猜测知青们当时的内心想法。至于知青们在拆场后经历了怎样的由农场职工到农民的心理转变,他们怎样在新的安置点重新开始生活,这一段历史,恐怕是这些知青心中永远的伤痛了。
    我下放的江永桃川农场当时号称国营农场,国营农场在那个年代对一些不了解社会的青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小说《军队的女儿》,还有《英雄战胜北大荒》等一大批描写农场生产和生活的宣传资料,让我们以为国营农场的生活都是火红的生活,特别富有朝气和活力。我们当时还听信农场领导的宣传,拼命地种好棉花。以为种出了棉花就可以织布,有了布就可以做军装,我们农场也就可以申请转成军垦农场了。我们甚至美滋滋地想,如果作为军垦战士,穿着一身军装回长沙,多么荣耀,会吸引多少羡慕的眼光呀。那时我也知道除了我们农场,还有很多知青当时是插队落户的,我在桃川闹子上就经常碰到小学认识的同学。可对于我这样刚从学校出来的人,习惯的是集体生活,习惯于统一指挥,对插队落户当农民,简直无法想象。
    文化大革命把我们幼稚的军垦梦摧毁了,其实我们一直就被人糊弄着白日做梦。“国营桃川农场”尽管无数次被知青们写在信封上,挂在口头上,但很可能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个变相的劳改场所,是为了集中安置和管理社会上的低等公民和打入另册的人。如若不是,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文化革命一乱,就把个国营农场给解散了,拆掉了。可怜我们当时还以自己是农场工人而自豪,还不停地要求农场成立工会,想当工会会员呢。
    后来我细细想过,当时做决策的不知是哪一级的领导还是很聪明的,他们应付不了文革带来的混乱局面,不知道该怎样对付农场里这几百号叫作知识青年的人,干脆解散农场了事。其实也亏了农场解散,如果像后来透露出来的云南一些农场知青那样的命运,那就倒霉了。农场解散从某种角度说是解救了农场知青。好比一塘鱼,一围栏鸭子,大水一来,坝一垮,围栏一倒,鱼和鸭子就摆脱了约束,逃离了困境,各奔生路了。后来伟大领袖再发个伟大号召,毕业离校的学生都上山下乡。如此一来,散了农场后转点的老知青和红卫兵小将变的新知青都成了贫下中农眼中的伟大领袖派来的人,都成了受保护的动物。农场解散就这么阴差阳错地偷偷摘掉了老知青头上那顶可以让老知青老死农村的帽子,原来被另类打到农村改造的人终于有了机会“蒙混过关”,可以挺起腰杆做人了。俗话说“树移死,人挪活”,恐怕用在我们桃川农场知青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没有农场的解散,就没有农场老知青后来的命运改变,不会有什么知青精英,也不会有我们老知青的今天。
    千年古村上甘棠,今天能成为江永发展旅游的一个招牌,人们看中的是他的古老,他的古香古色,看中的是他那些里面黑乎乎的古建筑。可当年他作为一个知青的安置点,他那古老的一切又会带给知青什么呢?可以想象,接纳了万DA等一批知青,肯定会给这个古老的村庄增添活力。可知青转点前在农场过的是集体生活,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劳动虽累,但天高地阔,人的精神昂扬向上,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朝气。当充满活力的知青到了这个古老的村落,在高墙深巷的胁迫下,在厚重历史的挤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他们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我当知青的时候经常进山砍柴,扛木头。山里的风景有的地方很美,在特殊的时间和条件下,如诗如画的美景可以抚额称绝。可我肩上压着百多斤的担子或抱不过来的大木头,根本没有精力和兴趣欣赏美景。我那时只是无望地盼着,要是什么时候不为三餐操劳,不要挑重担,能够以完全放松的心情,空手悠闲地游山玩水,那是多惬意的事啊。上甘棠很美,现在似乎是一种共识,当年它在知青眼中也是这样吗?当知青吆喝着牛深一脚浅一脚地犁田时,在满是禽畜粪便的巷子穿行时,在豆大的昏暗灯光下吃饭时,上甘棠的美在哪里?我现在很羡慕万DA等老知友当年转点在上甘棠这么有名的古村落里,每天能在如画般美丽的地方劳作。但把时间倒回去40年,我还会这么想么?
    上甘棠自从成了旅游品牌,村民们想随便拆了老屋盖新屋是绝对不行了,想傍着老村落盖房子一般也不成。听周世旺说,他现在这栋房子就是在当年知青屋的宅基地上盖的。因为他盖得较早,也没有影响上甘棠的古村面貌,所以就保留下来了,这还得感谢当年的知青给他带来了福气。
    周世旺是名老师,现在的老师比一般人还是脑子活泛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书育人之余,经营一个私家旅舍还是很不错的。昨天一到他家,就说定了食宿的价格,二个人住宿加三餐,共100元,按点与户主一起吃。我认为还可以。我怀里揣着的那个从网上下载的简介,说在他家食宿只要十八元的价格也不知是哪年的,太不靠谱了。
    晚餐后我到院外站了好一阵。夜色早已笼罩了全村,门口的小河里传来水流声,田野里蛙声一片,鸣虫声一片。据说上甘棠是湖南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村落,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在此定居,世代繁衍,延续至今,已经历1200多年。漫长的岁月,风风雨雨,朝朝暮暮。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不知发生过多少,光是族人引以为自豪的中过进士的官员就很多。可此时我仰望夜空,觉得时间长河就在这潺潺流水声中,在蛙叫虫鸣中定格,往事如过眼烟云。这样的场景远古与现在没有什么不同,40年前与今天也没有什么不同。我并不特别关心周氏族人的古往今来,倒是很惦念40年前下放在这儿的知青这时不知在干什么,在给农民上夜校?在煤油灯下看书?还是在摸着黑喂猪?他们不会想到40年后会有老知友住到他们的队上,会在他们的知青屋址前想念他们。
    中国被评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地方不多,我并不想把上甘棠与泰山,黄山来作比较。但我觉得,一个地方如果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也就很值得一看。上甘棠就是这样一个上天赐与了美丽的风景,本身又具备有深厚文化历史的古村落。暂且把它和我有这么一段知青情缘撇开不谈。
    我住的这个周世旺家应该算是村西头,离那个有名的石拱桥,名叫步瀛桥的不远。我们早餐后出门就往左拐,沿着谢沐河边的石板古道,先拣近的看。
    步瀛桥是一座三孔的石拱桥,据称始建于宋靖康年间,历经宋、元、明、清修缮,千百年来维系着村前的古驿道。拱桥采用半圆型薄拱,造型别致美观。从村子这面望去,横卧河上的精致石桥与背后庄严高耸的文昌阁互相衬托,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让人不能不感叹古人建筑艺术之高超。
    从远处看,步瀛桥是三孔完整的石拱桥,但到近处一看,尤其是上到桥上,才知道这座美丽的桥是座残桥。一座建了880多年的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里风吹霜打,洪水冲击,想保持完好无损是很难的。据说在湖南省也就这么一座建于宋代的石拱桥。但这座桥却是让人惊奇地塌了半边,而且据说是建了不久就塌了,而残存的另一边却坚如磐石。至今村民每日在桥上荷担牵牛,来来往往,生产生活都不可分离。既是旷古奇观,又堪称我国桥梁史上的奇迹。
    本来一座桥坏了就修嘛,想来上甘棠村历代出名人,出有钱人不少,募集修桥的钱应该不是难事,而且书载这座步瀛桥在宋绍兴五年,元至元二年,明成化四年及清乾隆年间都“重修”或“大修”过,但为什么就没有恢复原来的面目呢?我在桥下看了半天,又在桥上细看那残破处,觉得疑点重重,如堕五里雾中。
    中国有疑点,继而成为历史之谜,自然之谜的东西和地方太多了。可妙在凡是存在疑点,成了一个谜的,就会产生一个神话故事或传说来美化它,解释它,圆满它。学者和作家在某个层面上就像一对冤家。学者讲究调查研究和证据,是严谨科学的。而作家却是要充分发挥想象,想象越丰富,越古怪离奇,越有趣能吸引人越好。真实和荒诞有时说不清哪个更好。真理固然应该追求,可真理是赤裸裸的,并不一定漂亮。真实的生活需要虚幻的想象空间。在有的谜面前,讲科学,刨根究底都成了可笑和多余的事。人们在这些谜面前,更愿意相信那些表达了人们美好理想和愿望的传说和神话。
    眼前的步瀛桥就有这么一个神话。当年石拱桥落成庆典时,八仙云游到此。布衣凡人,无人认识。因修桥本是积德行善之举,有陌生乡亲光临也是一大幸事,于是村民请这八位不速之客临桥。八仙步至桥心,孰料铁拐李一脚过重,把座新桥给踏破了半边。村民顿时愁容满面,有苦难言。此时那柱拐的跛子反而哈哈大笑,说这是天意,日后这座桥每掉下一块石头,村里就会出一个达官贵人。说完,八个人就不见了。村里有见识的人如梦初醒,说这是八仙来踩桥,吉祥之兆呀。因此这座桥又名度仙桥。自那以后,八百多年来,桥上掉下了102块石头,村里也出了102个文武官员。现在桥上有一块石头早就要掉未掉,村民都盼着它早日掉下来,好早日出个大人物。
    真有意思,辨证法讲矛盾转化,古人讲福祸相依,在神话传说里竟也是这样坏事能变好事。
    我小时候听母亲讲故事。说张三和李四要进京赶考,出发的头一天晚上都做了一个梦,都梦见了“棺材”。醒来后,张三和李四都不安地把梦讲给家人听。张三的家人说这是大大的吉兆,“棺材者升官发财也。此一去肯定得中,既当官又发财”。张三大喜,欣然进京。李四的家人则说怕是凶兆,一定要小心在意,别到时候出什么事,回来一副棺材。李四虽然进京,但惶惶不可终日。后来,张三果然高中,升官又发财。李四则命丧京城,应了他做的那个梦。母亲讲完故事后给我说,梦是虚的,事是实的,只要把梦圆得好,就可以化险为夷。我后来大一点了懂得了母亲讲故事的用意,那是告诫我以后无论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一定要往好的方面想,一定不能失去信心,只要坚持往好的方向努力,就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说话实在非常重要,也是一门艺术。在特定的条件下讲特定的话,祸从口出,福也可从口出。八仙不一定到过上甘棠步瀛桥。现在也无法考证是什么原因让这座桥垮了半边。但当时肯定有聪明人想出了这个绝妙的真实的谎言,使全村人一扫心头疑虑,云开雾散见青天,族人立马看到了未来那光明无比的前途。如果当时桥垮了半边,村民都认为是上天示惩,仓皇如鸟兽散,哪还有这个上甘棠村!
    试想一下,桥上掉下一块石头,村里就会出一个达官贵人,这样的好事到哪儿去找。如果把桥修得牢固无比,坚不可摧,那村里岂不是出不了大官了。如果不维修,让桥全垮了,石头一家伙全掉了,村民的后代哪还有前途?
    看来,一个美丽的神话把建桥不久桥就垮塌了一边和桥曾经在宋、元、明、清四次进行大修,这看似矛盾的两种说法或看似不相容的两个事实统一起来了。上甘棠人就是依据神话对桥进行恰到好处的维修和保护,既不让它垮,又要让它隔一段时间就掉一块石头。
    哈哈哈。这就是古代上甘棠的可持续发展。说上甘棠村人杰地灵,历代出达官贵人,名人雅士。只要看看这个残缺的步瀛桥,看看那些不知何时会坠落河中的石头,就知道所言不诬也。噫,不知道万里之外那倾斜的比萨斜塔是否因为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的传说而给意大利人带来了好处,眼前这歪打正着的步瀛残桥产生的美丽神话,却的确成就了上甘棠村八百年的辉煌。
    离步瀛桥不远耸立着文昌阁。按中国的风水理论,水属阴,为了防止河水在拐弯的地方泛滥成灾,一般会在河岸适当的地方建一座代表阳刚雄性的塔来镇住河水。不知为什么上甘棠谢沐河边没有建塔,而是建了这个也颇有阳刚之气的文昌阁。我想,可能上甘棠村的先人在建村之时佛教已经不是那么吃香,而理学,读书入仕成了人们最崇尚的事,所以聪明的上甘棠人采用了这么一个折衷的却是最好的方案:建一座村内最高的建筑文昌阁,既可以彰显上甘棠村历史上造就的11名进士、100多个文武官员的光辉,激励后人,又可以用文昌阁来替代宝塔镇河。据说历史上文昌阁东侧曾建有廉溪书院。左侧是前芳寺,右面是龙凤庵,前有戏台,后有驿道、凉亭,构成了宫殿式的建筑群。可惜现在大多不存,就是这个文昌阁我也只能在外面瞻仰,而不能入内祭拜洒扫。不过,眼前雄伟高耸的文昌阁凝聚了上甘棠村族人耕读传家,学而优则仕,入阁拜相的坚定信念和追求,让我对上甘棠村为什么能聚居上千年,历代名人辈出又多了一层理解,不禁肃然起敬。

1、步瀛桥和文昌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子耿子
--  发布时间:2009/2/28 0:10:10

--  

     离开文昌阁,我沿着古驿道去看寿萱亭。
    走路几乎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功课。农村狭窄的田埂,城市宽阔的马路。泥水,灰尘,拥挤,嘈杂,都会对路人产生影响,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对脚下走的路产生遐想。绕上甘棠村而过的青石板古驿道,连接湘中,直通百越,石板平滑,芳草萋萋。几多报喜的佳音曾在古道上响起,几多赶考的学子从这儿走向外面的世界。历史不知在这儿发生过多少故事,不知有多少人在这里演绎过悲欢离合,只要踏上这已有1200年的古驿道,没法不发思古之幽情。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昨天应该从兰溪黄村沿这条古驿道走到上甘棠来。当我沿古驿道往南走了半里路,到了那座寿萱亭前,已经是十分后悔昨天没有横下一条心,不怕疲劳和危险,就这么一路走来。昨天离开黄村时,天色渐晚,让我望古道而却步。可我也错过了领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的意境!可惜,可惜。遗憾,遗憾!
    寿萱亭,于光绪三十三年,村人周际隆因其曾祖母毛太夫人受到“五品宜人”的封诰而建。因为毛太夫人素以慈悲为怀,体悯乡亲邻里,而以善言感化乡亲。她又信佛吃斋,故尊称她为“慈悲佛母”。
    现代人总把传媒、包装挂在口头上,其实古人做起宣传来,更加出色。寿萱亭为长方形,石木青瓦结构,与江永以前常见的凉亭没有多大区别。但亭建在古驿道上,贩夫走卒,来往百姓,没有不在此经过的。亭四周风光宜人,亭子内遮风避雨,砍柴的,挑担的,行商的,求学的,没有人不想进亭子歇息的。在亭子里立上一块碑,将“五品宜人”的道德规范凿刻其上,碑文精心编撰,朗朗上口,进得亭内之人没有不上前细看的。如此这般在宣传地点,宣传方式,宣传内容上巧作安排,100多年来,就不知有多少人知道了这位受到封诰的“五品宜人”,不知有多少人受到了碑刻的教化和影响。这样的宣传效果,这一片孝道之心,可谓光昭日月。
    尽管亭内光线不太好,我旅行的日程也很紧,但感动于周老先生的一片赤诚,还是凑到碑前,掏出小本子,把这首《慈悲佛母他字歌》连序带文一并抄录下来。(回来才知道,在网上可轻松查到)
    其序曰:“世事有成有败,休争谁弱谁强。无论富贵贫贱,须存本份忠良。圣贤千言万语,谆谆告诫精祥。我再现身说法,奉天开化飞鸾。八十一个他字,并无一字荒唐,一字一句细读,方知词短意长。”
    接下来,包含有八十一个他字的“歌”把封建时代倡导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基本上都说到了。把日常每天会发生的劝人积德修福,尊老爱幼的事也都说到了。然后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从这些忠言的,“于是有人说我,笑我,量我,欺我,辱我,骂我,凌我,败我,防我,厄我,算我,打我,我何以待之?”怎么办呢?最后告诉人们,“只是随他,怕他,饶他,忍他,不逢他,不理他,不信他,不计他,躲他,避他,我慢慢看他。”
    通篇歌词让人们觉得这位说教者真是一位道德楷模,忠厚长者,但最后一句“我慢慢看他”,把我看得打了个寒噤。单单一个“看”字,似乎看不出什么,但放在这儿,就显出一股凶狠劲来。当人们憎恶横行霸道的人时常会说: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听我曾下放常德的妹妹讲,常德人最怕讲这个看字,当谁说:“丸(我)要看,看哪个好”时,被指的对方会很不自在,气恼异常。看看这位老先生说的,不仅是看,还要不着急,慢慢看他。在这个《慈悲佛母他字歌》面前,还有什么人敢不弃恶从善,还有什么正气树不起来呢。
    当我们从寿萱亭返回时,来到了月陂亭。在这儿又一次感受到了上甘棠村的先人们在搞宣传工作上的过人之处。
    月陂亭是上甘棠村一处比较有名的古迹。依我看,如同大多数的名胜古迹一样,其由来先因其风景美丽而起。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上本也无所谓名胜古迹,人们爱慕山川江湖,风花雪月,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刻石建亭,此处便渐渐成了口传心追的名胜,时间一长,也就成了古迹。
    月陂亭最初应该只是位于村西南的一处天设地造的临山崖的乱石堆,因为挨着绕村而过的谢沐河,于是如同“春江花月夜”诗里的那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样,上甘棠的聪明先人发现这儿竟是一处绝好的赏月之处,而且可以大大地开发利用。于是他们在乱石后,石崖下,借着大自然的威力,地下水的冲击,开凿整理出一条石径,把原本存在的古驿道引到这里,让这个似廊似洞又似亭的地方成为连通湘中至两广的古驿道口,并取名月陂亭。接着,他们又在对岸修建寺、楼、台、阁,与月陂亭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这儿自然成了过往行人的最佳休息之处,也成了迁客骚人吟诗作赋的最好地方。具备了这样的优越条件,上甘棠人就在此镌录名言,记述要事,宣传思想,才艺展示,把月陂亭当成了上甘棠族人的档案馆和舞台。在这儿宣扬上甘棠人的道德价值观和教诲后世的道学风流,展示一部绵延千年的石刻家谱,向世人骄傲地讲述上甘棠的发展历史。
    我没有仔细验证月陂亭那几十米长的石壁上到底有多少方石刻,更看不懂唐宋元明清各占几块。我所说月陂亭的由来也是无根无据,想当然耳。可我自认为看懂了上甘棠先人的那份良苦用心。
    山崖,河流,道路,田野,树林,村庄,亭台,碑刻,自然的,人工的,选景造景,面面俱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妙处,让人叹为观止。在来往行人的必经之路上,在冬不畏严寒,夏不惧酷暑的地方,让人在风景绝佳之处,在心情愉悦之时来接受宣传和教育。事情一经敲定,坚决执行,决不乱折腾,贯彻起来千年如一日。如此巨匠之心,巨人之举,让人不得不折服。
    想想我们身边那些今日修,明日废,今天安,明天拆的短视行为,看看那些举目可见的立于各类广场的大广告牌。扫一眼繁华喧闹的市区内,车水马龙的道路边的宣传栏,更有那不知是不是打算让行人被车撞到,让司机频发事故的设在十字路口红灯前的大幅半裸美女照,实在让人汗颜。
    我望着深深镌刻于石壁上那四个涂上了红漆的大字:忠、孝、廉、节,直觉得荡气回肠,激动不已。据说这个摩崖石刻是南宋文天祥的手迹。他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曾令年青时的我长恨生不逢时,没有生在战争年代。
    我读小学时是在岳麓书院旁的文庙,体育课如果碰到天雨,老师就会安排我们在岳麓书院的“忠孝廉节堂”上课。大堂两侧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几十年来曾唤起过我无尽的遐想。岳麓书院顶风傲雪千年,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百多年来湖南出了无数的志士仁人和革命烈士,偏居湘南一隅的上甘棠村承载中原文化印记延续不衰。我想,这一切都肯定和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有极大的关系。
    站在月陂亭前向寿萱亭方向眺望,上甘棠千年的文化精髓和豪气,就象旁边的谢沐河水,向远方不断地流去。要说上甘棠村宣传工作的漂亮,寿萱亭像小家碧玉,月陂亭是大家闺秀。评价上甘棠村宣传工作的气势,寿萱亭是前哨战,月陂亭是夺取了全胜的大战役!

2、月陂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子耿子
--  发布时间:2009/2/28 0:14:47

--  

     石板路曾是古代很上档次的官道。沿河又沿村的一条石板路,提纲携领,牵出了上甘棠村的建筑精华和特点。
    上甘棠村据说最初是从唐朝开始由山东迁来的周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我估计,当时人不会太多,后来到了明代,人丁兴旺,为了团结,也为了发展,于是周氏族人对村里的居住范围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和规划。根据当时周氏有十族人的情况,全村分成十个大单元,以后就基本在这十个大框架内调整,所以至今保留了200多栋明清古建筑。哈哈哈,虽然我未加考证就乱猜测。但眼前这具有典型湘南建筑特色的村落,肯定是因人口集中和建筑用地有限,才形成了如此密集型的民居群体。
    上甘棠村周氏十族人,称为九家门楼十家厅。每一族人沿着次级干道向后延伸布置住房。各户以天井组合成住宅单元。在与主干道的交叉处,古色古香的各族门楼和小型广场。体现出传统的宗族观念。
    走在沿河的石板路上,那用坚固的大石块砌成的高墙,既可防洪,又可防匪防盗,让人觉得上甘棠村固若金汤,坚不可摧。探头看一看村落的纵深布局,高大的风火墙,大砖砌成的清水墙面,组成了防火灭火的消防通道。难怪上甘棠村绵延千年,既完整一体又可各自为战,如此科学的布局和建筑,怕什么匪盗猖獗,怕什么水火无情。
    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发现和兰溪黄村人的住房基本一样,各种生活用房,不论正房,厢房,楼房,都结构严谨,采光合理。青石板铺就的天井,屋檐上的彩绘,墙头的砖雕,镂花的窗棂,实在羡慕上甘棠人就生活在艺术之中。
     沿石板路走来,觉得上甘棠和桃川所城很相像,尤其是主街上的门楼广场和街巷上的小店铺。碰巧,一个门楼前摆了一个卖肉的摊子,那位卖肉的青年人在剥离一块带骨头的肉时,不小心手指被断骨给划了一个大口子,顿时鲜血直流。旁边的人惊慌失措,他则急忙寻找可以止血的蜘蛛网。我见状赶紧掏出随身带的刨可贴,给他包裹住。一定是老天看我来上甘棠一趟不容易,要我增强一些记忆,给了我奉献一次极小的义举的机会。
    明代驻粤太守的祖屋居然完好,清代翰林的大宅人丁仍旺,跟随张治中参加过“重庆谈判”的爱国将领周翰宗将军的故居安然无恙……200多栋古建筑,历经千年,村名,位置,居住家族始终不变。同时具有建筑、商业、书院、宗教文化特色并保持完好,不须专家考证,我认为就是一个奇迹。  
    早就听说村子北头小河上有一座汉代的石桥,其保留有深远的文化意义云云。自然不能不看。
    在一般的旅游点,为了游人的方便,经常会列出导游的指示牌。你只要手执地图,站在牌子前东南西北地一比划,就可到要去的地方。方便是方便,我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如此看到的东西,总觉得是游离于现实之外。我更喜欢“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那种问路的味道,锺情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牛背忙欠身,遥指草桥外,一片白云深,青山绿茵茵,露水滴沉沉,酒旗飘云外,茅屋靠山根,那就是杏花村”那种情景融为一体的感受。上甘棠妙就妙在是从千年前走过来,现在仍然活生生的一个村庄。你来看你的,他们生活他的。即使接待你,也有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感觉,让你弄不清现在是古代,还是古代就是现在。
    上甘棠村北头的风光说不清是古还是今,石块垒成围栏的菜地,只有脚掌宽的田埂分隔着农田,沿小河自生自灭的小灌木,干涸无水却怪石嶙峋的山溪。知了叫着,野鸟飞着,就是难得碰到一个人。就是这种幽静和深邃,我沿着那条古驿道石板路,很自然地就在时间隧道里,从活生生的现在走到了二千年前。踏上那座汉代的石桥时,我从二千年前又回到了眼前。恍兮,惚兮,我不知道这种出神入化的感觉是否就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保留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石桥是不是建于汉代,我没有认真考证。但看那厚厚的石板光滑印迹,没有千儿八百年的磨损是到不了这份上的。整座桥都是石头榫铆而成,那框架式的桥墩,尽管倾斜,却还能牢牢地撑起重达一吨的石梁。历经二千年的风吹浪打,日晒雨淋还在正常使用,实在令人称奇。还有古代的赵州桥,近代的钱塘江大桥,再到后来长江上一座又一座雄伟的大桥,的确可以让咱们中国人扬眉吐气,说一声:中国造桥在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从这点讲,这座石桥是“保留有深远的文化意义”了。可前几年也有船一碰桥墩,桥就垮。桥拱刚合龙,还没有通行就垮,让咱们中国人哎声叹气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从这点讲,这座石桥是不是保留有深远的一种其他意义呢?
    石桥已经建成二千多年,建桥时上甘棠周姓族人应该还没有来这里。这条铺着石板的湘中至两广的古驿道,以及连接驿道两头的石桥,肯定是官家所造。在这群山包围的穷乡僻壤建驿道,是军事需要,还是经济或政治的原因?这条驿道最初是秦帝国为征伐南岭而修,还是汉王朝为巩固边陲而建?厚超过一尺,重足有一吨的宽大石板是怎么架上墩,铆上榫的?是利用船的浮力,还是民夫肩担膀扛?二千年来,有多少军队从桥上匆匆通过,有多少汗马载着信使从桥上奔向前方?牵牛背犁的农夫每日从石桥上过,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经常在石桥上过,外出经商,求学,赶考的也时常在桥上过。马蹄,牛蹄,人脚加上一些狗脚,猪脚,把桥面磨得光滑发亮。还有那不知何时何故歪倒了的石墩,不知发生了什么故事?站在这个石桥上你就看吧,想吧!愿意研究考证也行,愿意猜测解密也行。如果懒得动脑子,摸一摸大石梁严丝合缝的接口,来回走几趟光滑的石板,就会自然产生二千年前工匠们艰苦施工,流血流汗的遐想。勿须细说,这座貌不惊人,看似摇摇欲堕的石桥从哪方面讲都确实“保留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石桥到上甘棠村东头之间有一片林子。林子不大,树也不是名木,林子中栓着一头带牛犊的母牛,林中散落着一些稻草,堆着一些肥料。从地上到处都有大块的卵石看,这儿应该是一片河里涨水时会被漫掉的河滩。不知何故,这么一片不起眼的林子,却让我流连忘返,再也移不动脚步。
    这是一片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有农村才有的树林。是久违了几十年,我极为熟悉的具有真正农村味的那种树林,是承载了上千年古风古韵的具有一种精灵之气的树林。这精灵之气息息相招,我心中已埋藏了几十年,当年下乡当农民的那种真情实感,一下子喷发而出。我看到我和下放的知青一起在这儿看牛,堆草,在山上砍柴,在河里洗脚。在猪圈里拌猪潲,在烟熏火燎的灶台边做饭。农村,农民!这曾经离我远去的两个词现在离我那么近,我就是农村中劳作的农民。招工时我曾很怀疑地问自己:我这是离开农村了么,我没有当农民了么?现在,我还是农村里务农的农民。
    《陋室铭》首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得好,上甘棠是不错,若不是知青曾下放在这里,可能我也不会对它有感情。上甘棠的仙是谁?龙是谁?对我而言,我觉得就是我那些老朋友知青。据说上甘棠绝大多数是周姓族人,只是近年有几家外来户。如果转点到这儿的我那些知青朋友后来没有远走高飞,上甘棠的这段记载就会要改写。“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不会有人承认知青下放在这儿会保留什么深远的文化意义,可上甘棠牵动我的,确实是那一缕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青情。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和户主约定吃中饭的时候。饭菜早已备好。正好村里有一家娶亲,我们这家的女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中饭后,马上到那家去凑热闹了。我因为下午还要赶到江永县女书园去,时间很紧,匆匆吃罢,就和周世旺老师话别,离开上甘棠村。
    走过横跨谢沐河的那座桥,太阳已经当顶。回望上甘棠,河里的水花在阳光下星星点点,好似上甘棠的灵光闪现。田里的稻子、甘蔗,长势喜人。路边开着黄花的石决明,一小片一小片的车前草,还有不知名的各种奇花异木,好像在告诉世人,这儿还是寻医问药的百草园。上甘棠八景曾被写成诗歌吟颂,可惜现在已成梦境。不过,村后的昂山依然青翠,峭壁悬崖上,苍松古榕郁郁葱葱。整个上甘棠朴素自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屋舍俨然,古风古韵,完全没有一般旅游景点的那种既背叛历史,也否定当代的伪历史设计和建造。
    靖县甘棠公社是我下乡当农民的地方,江永上甘棠是我知青朋友转点当农民的地方。我这一次追梦旅游连续到了二个甘棠,实在是幸甚,幸甚!

3、水火不惧的上甘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汉代石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河滩旁的树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2/28 8:57:44

--  

一篇带有情感写成的游记。

耿兄是桃川农场的?曾蕴敏,你认识吗?她是我姐姐。


--  作者:犟牛
--  发布时间:2009/2/28 9:24:20

--  

读子耿子老兄的游记,听他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在增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是浓郁的精神享受。好文章啊!像喝了一壶香醇的美酒。

    上甘棠很美,现在似乎是一种共识,当年它在知青眼中也是这样吗?当知青吆喝着牛深一脚浅一脚地犁田时,在满是禽畜粪便的巷子穿行时,在豆大的昏暗灯光下吃饭时,上甘棠的美在哪里?我现在很羡慕万DA等老知友当年转点在上甘棠这么有名的古村落里,每天能在如画般美丽的地方劳作。但把时间倒回去40年,我还会这么想么?

    读到上面这段文字,仿佛与子耿子老兄一起在上甘棠古村的街巷里游走。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28 20:32:08

--  

    喜欢读子耿子夹叙夹议的游记,正如犟牛兄所说:在增加历史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是浓郁的精神享受。好文章啊!像喝了一壶香醇的美酒。

    楚人:子耿子应该认识曾蕴敏,读书时,我们的教室门对门。


--  作者:兵油子
--  发布时间:2009/3/1 11:32:33

--  
曾蕴敏,我小学同班同学,儿时桐荫里18号大院里的伙伴,习惯喊她“玉敏”,竟然与呵呵、子耿子都熟?
--  作者:马儿
--  发布时间:2009/3/1 13:51:57

--  [原创]
以下是引用子耿子在2009-2-28 0:07:16的发言:


    上网后知道我们农场十一队的知青万DA在农场解散后转到了这里,被人们尊敬地称为万老师,

    依稀记得万DA是我们那一批下放农场知青里唯一的一位共青团员,刚19岁。她超强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滔滔不绝的演讲,让我非常佩服。


   2008年10月3日 万DA在上甘棠小学旧址前。她曾在此教学多年,前几年她回上甘棠,村上百姓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当地百姓十分爱待和敬重她。这次回江永,她特地在村里买了蓑衣、油灯和斗笠带回长沙,以念想那段难忘的时光和当地百姓。

   她现在仍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和出口成章的演讲水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大队部
--  发布时间:2009/3/1 15:43:09

--  
好文章!拜读了,受教了!
--  作者:夏橙
--  发布时间:2009/3/1 16:12:42

--  

到过这里,一个美丽的地方。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3/1 17:47:22

--  
以下是引用呵呵在2009-2-28 20:32:08的发言:

    喜欢读子耿子夹叙夹议的游记,正如犟牛兄所说:在增加历史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是浓郁的精神享受。好文章啊!像喝了一壶香醇的美酒。

  非常喜欢读子耿子的文章。受益非浅,谢谢了。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3/2 14:59:35

--  
以下是引用兵油子在2009-3-1 11:32:33的发言:
曾蕴敏,我小学同班同学,儿时桐荫里18号大院里的伙伴,习惯喊她“玉敏”,竟然与呵呵、子耿子都熟?

回兵油子,曾蕴敏是我初中同班同学,05年还去她家玩过。


--  作者:眯子
--  发布时间:2009/3/2 18:10:16

--  

               非常喜欢读子耿子的文章。受益非浅,

   谢谢了。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3/2 19:42:00

--  
上甘棠是江永三千文化的著名景点,虽然去过,但是从来就没有考证的这样清楚,谢谢子耿子,学习了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9/3/2 19:52:47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甘棠 岁月的沧桑随处可见

拜读美文 谢谢!


--  作者:铁道人
--  发布时间:2009/3/4 23:26:50

--  

            古老美丽的上甘棠加上精彩的神话故事,真成了人间仙境了!欣赏美文了,谢谢!!!


--  作者:姜不辣
--  发布时间:2009/3/7 13:05:35

--  
   我去过上甘棠村,但拜读了子耿子先生的美文后,我觉得我根本就没去过上甘棠村,我一定还要再去一趟,而且要在周世旺老师家里住上一晚(如真有此人,能否告知联络方式)。也不知能否在星空下让历史的长河在我的脑海里也折腾一番,享受一番今古大贯通的乐趣。美景、美文的享受,谢谢啦。
--  作者:去西奇
--  发布时间:2009/3/11 11:18:04

--  
    咋一看还以为是写靖县的甘棠,心里还纳闷,耿兄什么时候又去靖县了?读文章后才知道是写江永的上甘棠村,甘棠这个名字好,各地都有叫甘棠的。耿兄的游记写得入微细致,我虽然没去过上甘棠村,读后好似也在那里游了一番,如临亲境,谢谢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