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靖县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3)
----  打油诗2首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3&id=30443)

--  作者:臭棋篓子
--  发布时间:2009/2/17 10:44:06

--  打油诗2首

       臭棋篓子不是故事篓子,看在大家这么热情的份上,献上两首打油诗,猜猜我是谁。

反正知青都是至亲更会知情,献点丑也无妨。

第一首    

你占无忧角  

我喜星高目  

中原勇蛟杀  

                             胜者多斩获     (臭棋篓子乐)

第二首    

我们大队人最多  

一字长蛇上高坡  

山上春笋穿一串  

带回平原炒腊肉    


--  作者:楚人
--  发布时间:2009/2/17 10:51:22

--  

棋篓子兄在考我们大家的"靖县地理"知识了.哪位熟悉靖县山川地貌,人文地理的人定会猜得出棋兄的"籍贯".

我先猜一猜:棋兄是甘棠人,那个大队有人在乐园当版主.


--  作者:洋葱
--  发布时间:2009/2/17 11:01:13

--  
           棋兄是甘棠乐群人也。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2/17 11:28:55

--  

“人最多、长蛇、春笋、平原炒腊肉……”

乐群的人是最多,多的时候有150;从明家团至到顶山,12个队是一长串布局;山上笋子多,拿得多时用篾丝串起;下头地势是较平,那就是拿哒咯一串到明家团、大姚这些地方炒腊肉克哒。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7 12:38:19

--  
你是明家团的,小豆腐?
--  作者:春江花月夜
--  发布时间:2009/2/17 13:18:45

--  

楚人和洋葱猜的冒错,他应该是甘棠乐群人。第一首是下围棋吗?




--  作者:臭棋篓子
--  发布时间:2009/2/17 15:27:07

--  
小豆腐下围棋吗
--  作者:眯子
--  发布时间:2009/2/17 16:00:19

--  
以下是引用洋葱在2009-2-17 11:01:13的发言:
           棋兄是甘棠乐群人也。


--  作者:蔼姬
--  发布时间:2009/2/17 16:43:00

--  
我也猜是甘棠公社乐群大队人,几队的?不知道。
--  作者:游客晏生
--  发布时间:2009/2/17 16:58:07

--  
甘棠坳的朋友人真的"很",一上来就猜得别个云里雾里.

--  作者:戈壁滩
--  发布时间:2009/2/17 19:16:40

--  
人最多,又上高坡,那应为乐群12队的吧!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2/17 19:41:05

--  

他背得下头去炒腊肉,不把到顶山的呷,我们冲里的都还冒得份,此人就不可能是12队的。

我讲不是大姚的就是明家团的。


--  作者:呵呵
--  发布时间:2009/2/17 20:06:45

--  

小豆腐下不下围棋不清楚,京妞的哥哥喜欢下围棋,是你?你不是不会打字吗?

反正你应该是明家团的。



--  作者:雨后斜阳
--  发布时间:2009/2/17 20:50:56

--  
打油诗写出哒味。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2/17 20:53:15

--  
若真是她哥哥,那这些文字就是秘书写的
--  作者:没有忘记
--  发布时间:2009/2/17 22:14:08

--  

应该是明家团的W吧?


--  作者:晓泛
--  发布时间:2009/2/17 22:25:55

--  
云里雾里的,看着你们策,有味!
--  作者:向北挺进
--  发布时间:2009/2/17 22:28:17

--  
以下是引用晓泛在2009-2-17 22:25:55的发言:
云里雾里的,看着你们策,有味!


--  作者:似曾相识
--  发布时间:2009/2/18 0:07:01

--  
明家团下围棋的知青主要在四队,而四队又以海屁,W,苏菜 三人为绝对主力。苏菜此时肯定无此闲情,W此时此刻还处于在N地的度假期,而海兄至今对围棋仍乐此不疲。故我以为“棋兄”乃京妞之兄是也!不会打字就不可以手写?也不必请所谓秘书,从一中走出来的学生随意哼一首打油诗只是小菜一碟。
--  作者:jlhuang
--  发布时间:2009/2/18 9:50:18

--  
第一首诗应该是生产队所在地,第二首诗应该是大队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