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常德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2)
----  [原创]又回断港头-(六)扫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2&id=33614)

--  作者:武陵打油匠
--  发布时间:2009/3/24 20:26:09

--  [原创]又回断港头-(六)扫墓

                                                  (6)扫墓

   我随铜匠到永寿村为女知青周晓华扫墓。

   周晓华是长沙市十五中六六届高中毕业生,在校入了团,是班干部。她听老师的话从不走样,班上同学给了她一个外号“机械化”。一九六八年,一百七十余知识青年下放在断港头公社,她分派到黄腊溪大队。不久当上民办教师。与永寿大队一位农民结婚后,又调到永寿大队继续当民办教师。后来知青基本都离开了,她却因种种原因无法离开,最后因患病医治无效,永远留在了断港头。

   我们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扒开高过人头的茅草、茅竹,才找到她的坟茔。

   秋风瑟瑟,荒草凄凄。周晓华孤独地长眠在这儿已经十几个冬夏了。我们不知道她在知青都离去后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也不知道她在患重病后有着对故乡、对亲人怎样的思念。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她的青春、她的生命都奉献给了她为之奋斗过的这片土地,她与大地母亲融为一体,她应该已经得到了永生!

   铜匠与我在墓前肃立、默哀。周晓华,我们的知青姐妹,你知道我们来看你了吗?

   祭祀完毕,我们点燃了鞭炮。噼噼叭叭的声响,引来了附近的村民。其中有位年长的女人是周晓华的婶娘。她对我们说 :“晓华她人好,好和气,对那个人都是一样的。病重后,去好多医院看过,诊不好。真的,没得好久身上皮肤就黑黢哒的,人就这样去哒,真造孽。”她说着有些哽咽了。

   在这位婶娘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我们得知周晓华有个女儿接了班,分配在桃源一所中学教书,添外孙了。可是外孙没有见到外婆……在墓碑上也清楚的记载着,她的家人早几年曾来祭扫过,后去了牛鼻滩以卖鱼为生……是否就再没来过?不得而知。

   我们从周晓华墓地返回,心里都很沉重没说话。我们这代人都是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走过来。虽然清楚路途的艰辛,可有时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怨天尤人的情绪。而周晓华默默地躺在这儿,她是历经过耕耘,却没有见到收获的人。与之相比,我们又是些幸运者。我们更应珍惜余下的好时光,又有什么坎过不去呢!

周小华墓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湖边士
--  发布时间:2009/3/24 21:41:21

--  

看了此帖心情同样沉重,周晓华是我们的学姐,和我们同一天下乡,却永远地留在那里没有回来!

我忘不了她和我们初中同学说话时的大姐姐口吻,忘不了她那亲切温和的笑容。我们会在心里永远地纪念你,安息吧,我们的学姐!

谢谢油匠、铜匠去看望她!辛苦了!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3/24 22:23:07

--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我们的知青姐妹,你知道我们来看你了吗?—— 常德家园的知青兄弟铜匠和油匠有情有义,没有忘记那些早已被历史遗忘的栖身在荒草凄凄的墓地里的当年伙伴。

--  作者:知青铜匠
--  发布时间:2009/3/25 22:44:36

--  

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墓碑已被涂盖.









她丈夫的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