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华容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0)
----  [原创]清明的祭奠-------怀念罗老师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34500)

--  作者:雨虹
--  发布时间:2009/4/3 13:58:37

--  [原创]清明的祭奠-------怀念罗老师

   

[原创]清明的祭奠

                                                   -------怀念罗老师




       罗海鳌老师没有当过我的任课老师,但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却十分深刻且挥之不去,他是我最敬重的老师。


    文化革命中学校已经停课,闲得无聊,上午在家练练毛笔,下午便和一个同学提了一把二胡在初中部练习。空空荡荡的教室,空空荡荡的大操场,没有老师,也没有同学,更没有听众,只有我们自己陶醉在这刺耳的琴声中。大约练了两个多月,居然也拉得有腔有调了(当然也只是自我欣赏而已)!一天下午,我们正在练琴,遇到罗老师了,他说是寻琴声而来。他好高兴,满脸的笑容,并详细地问了我们一些情况后,连忙说:“不错,不错。现在象你们这种学习精神很少了!"第二天,他又来了,并要我们参加学校文艺宣传队。我们两人死活不肯去,并反复强调自己是初学者,登不了大雅之堂,而罗牛老师则苦口婆心做我们的工作,并强调这是最好的锻炼,在罗老师的苦苦劝说和坚持下,第二天我们还是走进了校文艺宣传队,并开始上街演出,排练大型剧收租院等等。在队里,因为我们两人年龄最小又是女生且技艺最低,常常受到那些大师的“藐视”,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是罗老师出面力挺和呵护我们,并且常常为此去批评他们。在文艺宣传队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几个月时间,但当时的那种情形,至今回忆起来,仍能感觉到罗老师的那种浓浓的父亲般的慈爱和呵护。


  七十年代初,我已招工到县里。一天,一位在县里招工办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来了一位省师范大学艺术系招生的,说要招两个女的拉二胡的,是**中学的,姓*,是罗老师的学生,他是受罗老师的拜托,并专门带来两个“戴帽指标”到**公社,这位朋友对我说:“你要是冒招工,这次你就可以去。”当时一听心情很激动:离开学校这些年了,罗老师仍记得那两个练琴的小女生。同时也很遗憾,因为我已经没有办法再招生了,我连忙告诉他另外一位同学的情况。后来,那位朋友告诉我,我的那个同学招到了那个学校,另外一个指标带回去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人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和潮起潮落,在人生历史的长河中,对很多人和事的记忆渐渐被淡忘和冲刷,但唯独这两件事情我一直不能忘怀,至今回忆起来,心里仍充满感动。我很庆幸,我曾经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他父亲般的慈爱,他高尚的师德,让我们永远怀念他!


        (本想将此帖跟在毛先生处,似觉得不能表达此心情,故另帖发之)






--  作者:尾巴
--  发布时间:2009/4/3 15:11:27

--  

<<送别>>,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是我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李叔同老先生的代表作。

这淡淡的二胡音,那永远让人沉湎惦恋的惜别旋律,奏出了学子们对罗老师的别绪离愁,听来百感交集。

(点击按钮  即可播放)







--  作者:晓峰
--  发布时间:2009/4/3 15:14:13

--  
他父亲般的慈爱,他高尚的师德,让我们永远怀念他!

--  作者:浩宇
--  发布时间:2009/4/3 18:59:55

--  

罗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雨虹文中两个故事我听说过

因为我们两人年龄最小又是女生且技艺最低,常常受到那些大师的藐视,”几十年过去,雨虹跟大师聊起当年此事,大师满不在乎,哈哈大笑,“大鱼吃小鱼,高三的恰住初满的,理所当然。”

“罗老师仍记得那两个练琴的小女生。同时也很遗憾,因为我已经没有办法再招生了,我连忙告诉他另外一位同学的情况。后来,那位朋友告诉我,我的那个同学招到了那个学校,另外一个指标带回去了”文中所提的那位同学当初也下在华容青山,不枉艺术系毕业的,歌唱的极好,尤其美声。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4/3 19:13:36

--  

罗老师教过我的音乐和美术课,又是我爸爸的好友,我父亲住学校宿舍1楼,罗老师住3楼,以前我回家看父母时也常遇到他老人家。罗老师是位好老师,我们永远怀念他。

谢谢雨虹好文,谢谢尾巴的好乐曲。


--  作者:毛先生
--  发布时间:2009/4/3 23:17:02

--  

谢谢雨虹好文,谢谢尾巴的好乐曲。

我姐姐也是罗老师的学生,刚与她聊起罗老师,她还记得当年罗老师教唱“一根竹竿容易弯”时,开玩笑说“不是一根扁担”,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罗老师精湛的技艺,父亲般的慈爱,高尚的师德,让学生们永远怀念他!


--  作者:行者无疆
--  发布时间:2009/4/3 23:50:12

--  

谢谢雨虹妹好文章,谢谢尾巴兄的好乐曲!

罗老师精湛的技艺,父亲般的慈爱,高尚的师德,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快乐成长,我们永远怀念他!

罗老师教过我和我的弟弟,尤其弟弟在他指导下,参加市中学生歌舞团,考入一师艺术班。


--  作者:萝卜头
--  发布时间:2009/4/4 16:16:25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昨天我们五姊妹及妹夫来到浏阳沙市,在那山青水秀的地方,沿着乡村小道来到山坡上父亲墓前,祭拜我们的父亲罗海鰲老师。

这是一座麻石墓,石碑左边刻的是父亲的身平,右边刻了一首诗:“赋彩调琴四十年,韶华流逝鬓霜添。大围山上云为纸,湘水河边砚作田。但願攻关攀险境,不求名利洒心泉。生平回首多佳日,歌唱秾桃郁李间”。是我父亲晚年之作。

我摆上一束菊花,点燃香烛,对父亲说:“我在学习玩电脑,发觉过去受过您敎诲的学生虽然都已退休,到現在都沒有忘记您,并通过网上写文章,发帖子表达对您的怀念……” 我想父亲如真能听到,他该是多么的高兴,我们姊妹也很感激,再三表示向网上《忆罗海鰲老师》中写文章,发帖子,点帖子的同学们,网友们表示感谢,并祝他〔她〕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  作者:小聪哥
--  发布时间:2009/4/4 18:47:54

--  

慈祥的老人!


--  作者:雨虹
--  发布时间:2009/4/5 22:25:18

--  

  谢谢萝卜头发上罗老师的照片,让我们又看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老人九泉之下一定很开心,

  因为有这么多的同学们在追忆他,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