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华容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0)
----  风血洞庭夜 [五]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0&id=27414)

--  作者:陈新波
--  发布时间:2009/1/11 13:04:12

--  风血洞庭夜 [五]

\'\'大家快看,进洞庭湖了!\'\'同学们都向船边走去,看看八百里洞庭是个什么样子.

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揉揉眼睛,也向船边走去.

太大了,左边望去,看不到边,右边望去,一些小小的山峦从船边闪过.天气越来越阴沉,船被浓雾慢慢的淹没着,

姚癞子怎么样了呢?吃饭了吗?快一天了,因为我没敢四处走动,所以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心想走这么久了应该没什么了,管他呢,去看看姚癞子.人也不知不觉地走到仓口下梯处,抬脚正要下梯,

突然一个声音高叫着\'\'陈新波,你到哪里去?\'\'我一惊,一脚踩空,

\'\'嘭!\'\'整个人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这一下摔得我晕头转向,我先坐着,感觉手在流血,借着仓内微弱的灯光,我看见手背上划了一个长长的口子,血往外涌,

这时一个人从上面走下来,我赶紧把卫生衣袖口扯下一些,遮住伤口,左手用力握住,站了起来.一看是周老师,

\'\'没摔哒哪里吧?\'\'他一手扶着我问道,

\'\'没有.\'\'

\'\'这是船员休息的地方,你乱跑什么?\'\'

\'\'我想小便,寻厕所.\'\'

\'\'厕所在上面,在船后面.\'\'我突然想起,上船后一直没小便,还真的不知厕所在哪里.

\'\'上去,我扶你.\'\'

\'\'好.\'\'周老师搀扶着我到了上仓,指着上面说;\'\'上到甲舨,再往船尾就有厕所.你勿乱跑\'\'好象他在提醒我,说完转身就走了.望着周老师的背影,一股敬仰之感由然而生.

周老师名叫周正规,是二中的高中毕业生,我们的学长.高材生,很全面,特别是体育.

听说两次参加高考都录取了,但他非北大清华都不去,

因为成绩优秀,被母校二中留用,首次就当我们初182班的班主任兼俄语老师,他费尽心血,日夜加班,初三毕业182班基本原班升入高中-----高94斑.

我这一辈子都感激他.

找到厕所后,我右手全部是血,整个卫生衣袖口被血染得鲜红.我赶紧把袖口翻起,就用小便洗起了伤口,总算止住血,用罩衣遮住血袖口,

又回到座位上,捂着伤口,默默地坐着.


--  作者:pengje
--  发布时间:2009/1/11 13:58:03

--  
据我所知,周校长不是非清华北大不去,而是哪里都去不成。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1/11 17:03:21

--  
风血洞庭夜,“血”的出处在这里哦!新波为朋友而受伤,敬佩你!
--  作者:陈新波
--  发布时间:2009/1/11 17:46:24

--  

pengje

好象有这种说法,并与他的出身成份有关.


--  作者:白沙井
--  发布时间:2009/1/11 18:53:08

--  
以下是引用pengje在2009-1-11 13:58:03的发言:
据我所知,周校长不是非清华北大不去,而是哪里都去不成。

    为了这事,周正规老师与我发生一场误会,两人弄得很不愉快。也许就是这次产生的过节,埋下一年以后我和他的恩怨
--  作者:喻智萍
--  发布时间:2009/1/11 19:14:22

--  

照你这样写什么时候到达华容集成院子的?


--  作者:寨牙老团
--  发布时间:2009/1/11 19:33:12

--  

    原来的二中高中生眼光高,我曾经和一位65届高中生交谈过,他当时已经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却不愿意去报到,准备第二年再重新高考,问其原因,说是专业太差,不如不读。周正规老师先后两次都被长沙市的XX学院、XX学院录取,他却认为“那不算大学!”后来是二中的李人琢老校长极力说服他出来临时代课,此处走上教师岗位。

    周正规老师当时是很多学生的偶像,陈新波同届的一位姓金的学生就因为喜欢模仿周老师,被人称为“小周正规”而非常风光。


--  作者:张老三
--  发布时间:2009/1/12 0:51:30

--  

新波运气还算好的,又惊又困的,要是一脚踏进洞庭湖,就没有今天的李小聪了。新波流血但减少了更多人的伤害,要是姚被查出来,工宣队要抓人,学生不充许,一方面是满脑子唯我独左的工宣队,一方面是己下乡当了知青的学生,打起架来,怕是有些麻烦。

周正规老师也是我很尊敬的老师,他的求学经历有几种的版本,他是当时的高材生,与现在的高材生不同的是,他狂热的立志要做个科学家,物理学家,这是很崇高的理想。现在的高材生很少有这样的志向,绝大多数是为谋高薪的职业。周老师离开他考进的学校,是因为实现不了他的理想,他宁愿到清华物理系去读旁听。旁听期间正是全国性的饥荒年代,在北京开全国政协会的老革命——李人琢校长找到了他,并告诉自己这位昔日的得意弟子,这条旁听的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动员他先回母校教书,大概回来不久就当了新波的班主任。


--  作者:张老三
--  发布时间:2009/1/12 1:23:41

--  
回老团兄,很为你讲的那位同学操心,65年北大不去读,66年复读,那不和我们一样要下乡?天上地下差得很远,不知那位同学命运如何。65年我们学校有二位同学考取了大学,放弃后去了江永。一位考取了中南矿冶,一位考取了湖南师范,后一位听说就是不甘心读师范学院而去的江永。
--  作者:陈新波
--  发布时间:2009/1/12 11:50:07

--  回帖

是啊,当时的二中且是其它中学可比拟的,象我们班少差一点的都去了三中,五中.附中,上海电力学校.六一年-----六六年是我校的鼎盛时期,那时是李人琢当校长.

六三年初中毕业因家庭困难,我决定读中专,交表时,周正规不肯,非要我改二中,他硬说我是读书的料,读中专可惜了,而且到我家里作工作,硬是让我上二中高中读书,这一读就前后八年.在高中毕业时,我父亲死了,学校知道后,每月补助我十元钱,九元交伙食费,一元另用,一直到文革期间还每月照领.记得就是去领钱时,被我校的一个组织抓了,送给了青年近卫军,差点被活埋,那是另外的故事.

我感激母校,感激周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