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老黄
-- 发布时间:2009/11/30 14:52:15
-- 贵州扶贫助学
贵州扶贫助学
老 黄
九月初的周末,玉米金黄,桂花飘香的季节,公安局的炳全、两位有意扶贫助学的朋友和我乘飞机来到贵阳。去年九月,我作为东部支援西部讲师团的成员之一来过,山区贫困地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他们生活的艰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乘车离开贵阳直赴国家级贫困地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当晚留宿县城邮电招待所。招待所的房间里没有洗澡的设备,大部分房间干脆无水,洗脸漱口都必须另想办法。被子潮湿厚重,盖上嫌热,掀开又冷,走廊里常常传来噪声,蚊子也偶尔凑凑热闹。这一夜睡得不好。
第二天清晨,我们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到达大营乡。据介绍:大营乡有初中一所,村级完小13所,教学点8个。全乡7-12周岁儿童3165人,入学率98%; 13-15周岁少年1483人,入学率78%;15周岁人口512人,读完小学的319人,在小学就读的165人,比率是94%。也就是说,有相当比率的适龄儿童和少年没有上学或中途辍学,青少年中还有一部分文盲。
深入乡村,沿路没有见到水塘溪流,但地头屋后可以看见一种水泥制成的方形水窖,一般约几个立方米大,用以收集雨水。盯着那水窖里的几担水,我心里直犯嘀咕,饮用尚且不够,哪来浇地的水呢?陪同的乡干部告诉我们,水窖中的水质不好,外来人不习惯的不要喝,否则可能拉肚子。
乡村里到处都是起伏的山丘,石头多,泥土少。山坡上的庄稼地里栽种的大多是玉米,不少玉米栽在石头缝里。石头缝的碎石里夹杂着少许泥土,正是从这碎石泥土中倔强地生长出一株株显然营养不良但仍然腰杆挺直的玉米。我们走进村民的家中,看见几乎家家火塘的三角架上煮着的就是这种玉米磨碎后的糊糊。半锅糊糊,一家人一天的充饥之物。
我们访问的对象之一是金星村金家坝组金文建家,一栋四面透风顶上见光的小房子。小文建今年14岁,父亲去世,母亲再婚,家里只剩他孤身一人。他清晨起床做饭,喂猪,然后步行十几里山路到大营乡中学上课,且成绩优秀,下午放学再步行回家,做家务,准备猪食,抽空还要种地。房门开了,一只进来找东西吃的鸡见到生人赶紧跳到床上,然后从竹片编织的墙缝中钻了出去。墙角里堆着几个南瓜,阁楼上放着一堆玉米。跟着进来的邻居告诉我们,那都是小文建自己种的。
决不能让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的孩子因为贫穷而失学。一个人可以生长在破旧的小屋里,但决不应该埋没在贫穷的环境中。像小文建这样的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强勤奋,经过培养说不定将来就是社会的栋梁之材,他们应该得到资助。我们按这个指导思想摸底排队筛选,决定第一步先资助大营乡的70名孩子完成学业。何仲兴先生资助60名,张向明先生资助10名。
第三天,我们登上返回深圳的飞机。几天的奔波,虽然劳累,但心情舒畅。随手翻开飞机上的贵州都市报,其中一条消息赫然扑入眼帘:“父母让两孩子抓阄上学,女儿没抓上跳崖受伤”。消息还附了一张照片,受伤的女孩躺在床上,紧紧地拉住母亲的手。不知什么时候,炳全和我的手也紧紧攥在一起。
飞机下面,仍然是贵州的崇山峻岭。山岭中分明有一条小路,绕过山峰,穿过隧道,跨过峡谷,蜿蜒曲折,伸向远方。
2005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