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第一次呷喜酒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56027)

--  作者:甜蜜的笑
--  发布时间:2009/11/29 8:05:03

--  第一次呷喜酒
      好像是下农村的第三年,已是初冬时节,地处山区,已经有了些许寒意。这时也是难得的农闲时光,因此农村里多在这个时候嫁女收媳妇,咯几天就听讲下屋场廖家里嫁女。其男主人是公社卫生院的中医师,也就属于寒热医生一类喽。父母亲、婆娘、女儿、儿子均居住在队里,廖医生平时很少回家,因是四属户、每月还得回来给队上交点什么钱吧。
      听说他嫁女的回门酒不准备大办,还要在半路上摆张小桌子,提壶酒辞客什么的。因此他家嫁女的那天早上,我们青年组的伢子、妹子都装得不晓得一样,在屋里困懒觉。后来还是廖医生上门霸蛮请哒好久才去呷喜酒,讲句失格的,还是囊中羞涩,不好意思去。我们的组长邓大满哥过硬有蛮怄,去四个人只出两块钱。别个乡亲们都是送一块钱礼咧,再冒得钱,打张欠条也是一块钱撒,做得出!
       廖医生蛮客气让我们俩扎满哥呷头摊,坐首席陪其舅舅。酒席开始后,一桌八个人都低起脑壳呷光饭,哎,咯是何解喽?都不呷菜喽?邓满哥忍不住细声问我,我也搞砣不清哪,长起咯大第一次呷喜酒,也不晓得有些什么乡俗哆。我因家里父母家教甚严,七俚八俚的规矩又多,不敢太随便。只是低起咯脑壳呷饭,眼睛就放肆瞟别个,场伙来刹哒嘛,嘿嘿,看我……。邓满哥讲老子送哒礼,呷光饭咯划得来的?过硬冒忍得住哒,一筷子就直奔腊肉去哒,冒想到另外七双筷子齐刷刷的都夹那一碗菜。本来乡里的席上的菜就只上面一点肉,下头都是腌菜子打底。飞快那扎菜碗就呷空哒,大家又开始呷光饭哒。邓满哥讲咯是怎么回事喽?老子呷另一碗菜,看你们禾势搞?冒晓得又是群筷齐至,一碗菜又底朝天了。嘿嘿,有味啵。邓满哥宝气来刹哒,干脆一通乱夹哒,咯下好啦,万箭齐发,一顿乱抢,呷得桌上几扎老倌差点被过气去哒。跟得打仗一样,桌上一片狼藉。呷完后回头一看别的桌上还在斯斯文文的喝酒呷莱。
      后来才晓得每桌有个上亲带席,上亲不去筷子,别个是不会先夹菜的。咯扎舅老爷后来讲,后悔咧,大不该跟咯知识青年一桌,不懂一点规矩,他们倒成哒上亲。本想斯文点,摆一摆长者身份,慢慢呷。冒晓得咯知识青年来势蛮凶,还慢点喽只怕汤都冒得呷的。几十岁哒头一回,光呷饭去了,酒都冒得空呷,咯餐饭过硬呷得累死个人咧。
      咯就是我平生第一次呷喜酒的经历。

--  作者:火土重生
--  发布时间:2009/11/29 10:34:07

--  

   你说吃喜酒,这在农村过去都差不多,其名“仙人指路”,由主人家指定一人陪酒,他的筷子到哪个碗,其他七双筷子才齐至。江永是每样菜八它;肉、鸡、鴨…等,下面全部以煮黄豆填充至碗边,看着堆满一大碗,并且那八它肉是不吃的,留着客人离席时用一根稻草系好,穿上一张两毛钱的钞票,送到离席人手上带回去。

   我们知青可不管这一套,所以在后来的喜酒席上,全部是知青同桌,没有陪人,倒是落得一个自由自在了。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11/29 10:51:20

--  
    “……咯就是我平生第一次呷喜酒的经历。”——兄弟喜酒呷得有味,文章写得更有趣呀!
--  作者:公社社员
--  发布时间:2009/11/29 11:12:38

--  

       八十年代初,我有一个乡里亲戚来长沙玩,住在他崽那里。

       一回,崽单位有人办喜事,崽想让父亲见识见识,于是多交了份人情,带老人家去了。

       按乡里规矩,是老者说:“来,来……”指向哪碗,才象征性的夹一筷子,然后酩口酒,放下筷子……

       聊天……老者又说:“来,来……”周而复始。这本也是有教养人家讲究的规矩。

      长沙人哪听你这些。上桌,三下五除二……如此这般。老人家反都冒反应过来。

       回来对其崽说:“哪里说呷喜酒,跟护水(乡里往旱地里浇水)一样,没得规矩。再也不跟你们长沙人呷酒嗒”。

       今年暑假,跟一人去吃饭,说来也算有身份的。开席,两家带去的小孩就开牌要啤酒,搞得对方尴尬,家长不但没有制止小孩,反倒说:“就是,平常是给她(女孩)喝点啤酒的”。来一个菜,首先就往自己碗里夹,大人还说:“她们就说搞得好玩,其实不吃。”确实,后来她们碗里剩不少……上点心了,上来一份,她们抢一份……

       我实在坐不住了,觉得跟这样的人出席,非常没有面子。改嘲:“小朋友,老师没有告诉你们吧,这样的场合吃饭,每样东西都是按人数给的有人一份”。我以为,小孩不懂得规矩,是大人太娇惯……我们的小皇帝该学点传统礼节才好。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11/29 18:26:41

--  
   我记得,农村那年月,喝喜酒,最好的菜是“头碗”,当上“头碗”大家不动筷子,由一个人分给在座的每一个人一份,他们喝完喜酒,用干荷叶打包带回去给家人吃。
--  作者:公社社员
--  发布时间:2009/11/29 19:10:04

--  

衡阳一带的乡里,好像吃喜酒,在桌席上只喝点汤,吃点小菜,其余的是分好,包回去。


--  作者:包子馒头
--  发布时间:2009/11/29 20:55:29

--  
    浓厚的乡土气息,亲切的方言,朴实的文字,生动活泼地描画出了知青生活的有趣轶事,只可怜了上亲舅老爷连酒都冒喝得好。
    问好甜蜜!

--  作者:九澧山鬼
--  发布时间:2009/11/29 22:57:08

--  
哈哈哈……,咯看的比咭的有味多了!


--  作者:知足长乐
--  发布时间:2009/11/30 9:02:47

--  

   当年,我第一次吃酒席也是不懂规矩,上桌先夹肉吃。社员们问我为什么?我回答:“招待客人吃酒席,肯定要先紧好的来罗!”逗得他们哄堂大笑。从此以后,我也按当地的规矩---先吃素菜,后吃肉了。


--  作者:双江
--  发布时间:2009/11/30 15:23:33

--  

讲规矩,就会饿肚子。

那个年代,还是先填饱肚子为上策!

生动、有趣,好文!


--  作者:沪平
--  发布时间:2009/11/30 20:02:50

--  
谢谢甜蜜的好文章,各地的风俗不同,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吃法,我们平江的习俗,坐位也有讲究,头位是给长辈或客人的。记得那年,我和堂姐去姑父家,到了吃饭的时候,姑父对我说:“X老,你坐这里",我听从吩咐,就坐了下来,当时的客人中还有姑父的婶婶,姑父对我堂姐说:你坐这里。堂姐无论如何也不肯坐,后来回家的路上,堂姐对我说,你怎么一点都不客气,人家叔婆在场,你却去占了个头位,没有礼貌。天哪,我那里会没有礼貌呐,我不管见了谁,只要是你们吩咐我应该如何称呼,我就彬彬有礼的叫一声。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我逐渐知道了,也明白了不少的习俗。可见,当时“没有礼貌”真是欲加之罪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