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讨论]诗歌,真的死了吗?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53419) |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9/10/27 12:46:11 -- [讨论]诗歌,真的死了吗? 诗歌,真的死了吗? —————————————— 当今中国,经济不断攀升,文艺也逐步走向繁荣,而诗歌却独显式微之态,引得国人啧啧有声。10月25日,长沙晚报、星辰在线、星沙之声等几家媒体,联合举行“诗歌,真的死了吗”讨论会,邀请一些名家和诗友,共同为诗歌把脉,探讨诗歌的发展。我应朋友力邀,参加了这次讨论会。现将在会上所见和所记得的片言只语,呈于知青诗友们,以期抛砖引玉。 —————————————— 1、诗友们济济一堂 2、讨论会的主持单位领导和主持人 长沙晚报副总编李万寅(右):我们今天带着一颗炙热的心,共聚一堂话诗歌,我代表长沙晚报社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我想,只要有人在,只要江河还在流,诗歌就不会死。 3、北大才子,出版家邓映如:空洞的口号和无病呻吟,败坏了诗歌。 4、知青名人、社会学教授王林:诗歌应当勇于担当,担当社会的责任。 现在中国的文学非常疲软,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诺贝尔奖,诗歌更是低迷。第一个原因是随着新媒体和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我们对诗歌的消费逐渐缩紧。第二个,我们的诗人也同样感到诗歌被边缘化了,从而使诗歌创作热情受到了伤害。 5、著名诗人谢午恒:最近涌现的万行长诗《湘江颂》,再次点燃诗歌的热情。 为什么大家对诗歌有这么大的意见呢?是大家对诗歌的期望值太高了,难道我们的小说就一定写得好吗?大家是太关注诗歌了,但诗歌创作又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心理上出现了巨大的落差感。 |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9/10/27 12:51:11 -- 6、著名青年诗人远人:成为诗人之前要做一个伟大的读者。 好的诗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诗歌鉴赏家。 7、旧体诗诗人,老干部文建虎: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要革新。 中国的诗歌发展方向应该是古体新诗与自由新诗的相互融合,同时要开拓好的载体。在市场经济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下,应突破单纯的案头文学的老模式,与演唱结合,与书法结合,与音乐结合,与影视文学、戏剧文学、网络文学、舞蹈艺术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繁荣。 8、著名老作家、诗人杨里昂:诗歌要创新,要求新求变。 诗歌是得病了,但还不是癌症。从内容上说,有的诗纯属歌功颂德,没有写自己真实的感受。香港回归的时候很多人写诗,有的人连香港都没去过,是怎么写的呢?有的诗就太不食人间烟火了,还有一种叫“下半身”的诗歌,感觉是在写黄色小说一样的。《湘江颂》就不同,它的最大特点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所以受到欢迎,《长沙晚报》用这么多的篇幅来刊登诗歌,是一个壮举,应该载入诗歌发展史册。 9、文艺评论家,诗人危大苏:诗歌不会死,我们当努力。 我用一首诗来表达我对诗歌的感情。《诗,就是虫子》——突然觉得/我们就是一群虫子/远处/有一亿块钱/我们好像看都不看/因为我们是虫子/等我们结束说话/也许会有一条虫子很快地离去/我理解他/他不知道/他明天的早饭米在哪里/但我们的诗就是一条虫子/是一只地地道道的虫子/你以为虫子就丑啊/虫子/可以是蜻蜓 蝴蝶 蚕/飞蛾 10、浏阳市文体局局长、诗人朱玉喜:写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诗歌会不会死?回答是否定的,不会!第一,诗歌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它的跳跃性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写诗和读诗的;第二,它是最精美的文学,它通过短小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是人民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 11、著名播音家,女诗人刘东娅激情朗诵《湘江颂》,其声穿云裂石。 12、80个知青娃(罗村)在会上发言 诗歌死了吗?请让我用普希金下面这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不,我绝不会死去,只要这个月光下的世界上还有一个诗人。” |
-- 作者:知足长乐 -- 发布时间:2009/10/27 14:44:09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失敬,失敬! 可惜我只认识一人---邓映如,因为我们单位 的老总是他的北大校友。 |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9/10/27 16:05:33 -- 谢谢知足兄跟帖,王林也是我们知青,也数次参加我们的活动,应该不算陌生。危大苏是位特殊的知青,他是大学毕业被强制下乡的,他参加知青活动比较多,是音乐专家。但是近年他改行写诗,短短几年,其诗艺的成熟令人惊愕!我觉得,他已然成为我省最有底蕴的诗人。 既然谈诗,下面我也贴几首新诗,供大家消遣: 1、 很是殷红 (危大苏) 苍白的城市 在来来往往的脚印上 虽然早就被踩成一叶红泥 它问我索要几粒音符 很是殷红 2、 远人: 在日子后面 在日子后面,等待 3、 谢午恒 直 白 把对祖国的爱浓缩 我爱的是长沙 把对故乡的爱放大 我爱的还是长沙 从长沙乡下到长沙城里 以我短暂而又平凡的一生 三十年河西 四十年河东 心中是一条千里湘江 |
-- 作者:80个知青娃 -- 发布时间:2009/10/27 16:12:29 --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饿死诗人 》 (伊沙) 那样轻松的 你们 |
-- 作者:易山 -- 发布时间:2009/10/27 21:35:30 -- 于诗歌,我本就是真正的外行,再一看都是权威在说话,更不敢插言了。但看娃兄在那里说话又不那么发怵了,我跟娃兄说话就是。 写文章必须是灵感做主的(当然那些说套话的官样文章不算),诗歌尤其少不得这个东西。但灵感不是消化食物得来的,也不是别人可以赠与的,它是现实与思想撞击的炫美花朵,只开在具备冥思苦想的韧性和豁然开窍的灵光的大脑沟回里,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时代,来源于矛盾和斗争。 我读诗不多,尤其新诗,猛然说这个话题,心里完整的诗真还没几首,但不想让娃兄的“阳春白雪”过于寂寞才来插言的。“诗言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在人们不太提了,但我还是赞同它。“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我初读这诗的时候,非常震撼,现在还是震撼! 浪漫是个好东西,写文章的人大多喜欢它,但也不是都喜欢,也不是都拥有它,但诗人断然少不得浪漫,“假如我是一只鸿雁, 就说娃兄吧,我们知网公认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当然指我们网)《出旗》之所以经久不衰的被我们称赞。一是因为它的应时而作,二是因为它的奇美的想象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华彩:把年轮劈成柴火,把叹息推下山冈,把皱纹撕成碎片,把鲜亮的红领巾系起来。 还有就是诗人,没有一点痴狂怕莫也难得成为流传经世作品的主。一次娃兄说起普希金二十来岁就死了,说他如果去做诗人三十多岁就可能死了。我当时就打趣:你是不会死的,也不会成为普希金那样的诗人,因为普希金还冒想过他要好久死就死了,他被激情烧坏脑壳的时候不死不行,你的脑壳不会被激情烧坏,所以你安然无恙,就作些《出旗》这样的诗来赚我们的喝彩吧。不过也不尽然,郭老娶那么多的老婆,活那么久,还不是写了那么多有名的诗(据说要他的儿子去念他的诗,他儿子情愿去给人提鞋,但愿是谣传)。 那个时代有名的诗人,我比较喜欢艾青的诗,雅致,隽永。 最后我也想说说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我先讲个故事吧:一个孩子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爱我啊?妈妈说,因为你是妈妈的太阳,是妈妈的海洋,是妈妈的花朵啊。这是文学家想出来的。有个真孩子问他当伦理学家的父亲,我妈妈为什么爱我啊?父亲说,因为把你养大了,你才可以养她。那诗歌怎么说我是她的太阳和海洋和花朵啊?父亲想都没想就说:文学家就喜欢胡说,你看你妈妈爱太阳还是爱你?爱太阳她干嘛出门就裹严实自己啊,再说你看见你妈妈喜欢去海边么?她更喜欢进烤鸭店呢,你见她养花么? 诗歌死了?这是哪个想出来的话题?当然如果把诗歌量化称一些文化机构(如么子协)的单位产量,那么对诗歌就有些霸蛮了,因为过去没有谁去人为的催生它,它的繁华完全是自然而然的。 长沙晚报副总编李万寅:我想,只要有人在,只要江河还在流,诗歌就不会死。 我看也是的。“诗歌死了”这话本身就很诗感,也很有些痴气在里头,这些高谈的人们其社会地位不低,不说富贵,也不至贫穷,看上去也不失意,尚且诗意盎然。那没一大群又草根、又相对窘迫的人们中又焉知没有诗人?古代落第和放黜能产生绝句名诗,现在就不行了么? |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10/28 21:54:57 -- 只要蓝天在/ 白云就不会散// 只要绿叶在/ 红花就会开// 只要月光在/ 恋人就会来// 只要诗人在/ 缪斯就会吟唱…… 一诗人说:“诗掀开帐幕,露出人间隐藏的美……”——诗是最美丽的女神,诗是最激情的艺术细胞,诗是最勇敢的生命基因。 波德莱尔则说:“正是通过音乐和诗,我们的灵魂才能瞥见坟墓背后的光辉。”——诗是最真诚的心灵,诗是最善良的胸怀,诗是最美德的天使。 所以诗歌不会死,她只是暂时休息一下,等恢复精力后又会重新冲刺! |
-- 作者:椰风海韵 -- 发布时间:2009/10/28 23:17:58 -- 诗歌是诗人思想火花的绽放,虽然没有文章的长度,却以它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韵律,给人们带来真善美的享受,带来心灵的共鸣和震撼!然而诗人的付出却是巨大的:古人就有三年得一字,一吟双泪流的感叹! 好诗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深厚的生活基础,深刻细致的观察,更需要瞬间产生的灵感。 从古至今,写诗是很难养家糊口的,诗人都是寂寞和穷困的。一是因为曲高和寡,更因为当今社会,世人都忙于现实生活而忽略了文化精神追求。真希望诗歌创作繁荣起来,希望更多的人品味到诗歌独特的魅力!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10/28 23:46:34 -- 诗歌,我外行,十分欣赏作诗的,好有才。 诗歌的审美标准是什么?我常常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总感觉唐诗宋词那才有经典。在现代诗歌里真难觅经典,所谓现代诗歌的经典,我认为毛泽东的诗歌诗词那才是经典、大气磅礴,更具有有历史价值,文革期间毛主席的诗词家喻户晓,如今80、90后喜欢的少之又少。 当今诗坛有几个既精通古典诗歌又精通现代文学的?要拯救诗歌,必须得到教育界与政府的支持,从学生开始,有了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的普及,就有了诗歌的未来,诗歌就会兴旺繁荣。失去了千千万万青少年,能够出现伟大的诗人吗?那是自欺欺人。 |
-- 作者:老灯火 -- 发布时间:2009/10/29 18:21:53 -- 知青娃关于诗歌有许多灼见。前2日观生活频道,原籍本城有位与余光中齐名的赴台老兵、诗人洛夫,人称“诗魔”,刚从海外回湘。虽不擅诗词,但从这些成功的诗人作品中读到真性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增其现代诗的韵味。相关转帖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68&ID=53296&page=1 诗言志,歌咏言。真性情的诗永远有生命力,如余光中咏三峡,洛夫的边界望乡…… 害死诗歌的,只会是那些无病呻呤的浅薄诗人。而偏偏现在此辈泛滥,更有些充斯文的“官员诗人”的“大作”坏人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