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我对知青文学意义和价值的浅识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52251)

--  作者:落霞孤鹜
--  发布时间:2009/10/13 18:57:29

--  【原创】我对知青文学意义和价值的浅识


我对知青文学意义和价值的浅识

*

落霞孤鹜

*

    标题很大,笔力很浅,但我还是想谈一谈这个话题。

    知青文学,伴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发轫和兴起,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开始星火燎原生生不息,然而,其间却也累累遭到非议和质疑。我曾读过一本重庆某出版社出版的书:两代人的心灵对白,封底以非常醒目的导语提示——萨特说过:身处一个黑暗的时代,不对黑暗说不,就是黑暗的同谋。导语甚至接着提示——知青在文革中充当了帮凶和同谋的角色,不仅如此,该书还厉言戟指知青:请不要拍卖苦难!

    “黑暗”与“苦难”的成因,对于我们草根百姓,我们无力去深研和剖析,但我们曲曲折折真真切切走过的路,我们在“黑暗”中的茫然迷失和摸索,我们在“苦难”中的心灵焦灼和企盼,我们在拨云见日后的觉醒反思和奋发,那是有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作证的啊!

    艾青说得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雪莱说得好:倾诉最哀伤的思绪才是我们最甜蜜的歌。

    网友天要下雨的一声“戈儿,为父平反了!”像重锤一样敲击在大家的心上,虽然当年这份电报的敲击声在历史的震波中余音早散,但它给人带来的心灵撼恸,是岁月之手都很难抚平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肯定轻松比沉重好,快乐比痛苦好,欢笑比泪水好。人总想摆脱重荷包袱、轻装前行,但人的思维和情感又不可能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抽刀割裂,于是,常常是快乐与痛苦交替着,如影相随。在你享受着阳光和欢乐的时候,脑海中也许就会蓦然闪现出哪一幅风雨如磐的画面,会发出雷电般的轰响撞击你的心灵……这种苦难记忆、这种悲悯情怀,你能说它是不健康的吗?平民草根虽无济世之力,可从社会底层一路走来,如果人们已经麻木了苦难记忆和怜世之心,那才是真正可悲的。

    我个人认为,我们所经历过的,不管将它看成是历史的灾难也好、人生的磨难也好抑或是将它看成精神的磨砺也罢,能将各自的故事和生存体验用平常心写出来,就是一种公民责任心的驱使、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拳拳爱国之心。史学有四个字——无徵不立,“徵”就是历史文献,没有文献纪录,人类所发生过的一切便会被“史笔”忽略,便会随时间推移而了无痕迹。

    对历史的有意涂抹或遗忘,应该是我们这代人不愿意看到的。

    所幸,我们有了湖南知青网这个平台,所幸,我们湖南知青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知青朋友开阔视野、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快捷发布和迅速传播的优势,用真实的笔触和良知的尺度,创作和发表了大量反映时代特征的亲历和所见,给后人、给历史留下了真实鲜活和可供考证的史料。

    前些年我在创作知青歌曲的时候也有朋友劝说我:世间有这么多好题材可写,怎么就钻进这么一个狭窄的圈子出不来?我心里在答:人生如歌,知青的歌更是一部五味杂陈的歌,它总是奔涌在我的心中经久回旋,趁着潮水未息激情未消,我自己心中的歌我不歌之咏之,更待何时何人?

    也有人说知青们老是絮絮叨叨说自己怎么受苦了,怎么受到不公正待遇了,说知青有着严重的自恋情结……其实这是一种有失公允的指责:通过知青的笔来揭示农村的蒙昧落后,通过知青的笔来反映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知青的笔来讲述农民的艰辛苦楚,从世俗的人群发现人性的闪光点、讴歌人性的真善美,这样的文章出自知青之笔的实在也很多,就是在我们湖南知青网都是不胜枚举的……虽然我们的笔力难以达到一种深度透视,但凭着曾置身底层的体察,这种积累和这种情结同样是激发知青们想要写一写他们——那些曾风雨与共在田间地头的乡亲。以广生宴生祥生为代表人物擅写草根百姓的网络写手们厚积薄发,让那些从未出过山坳的老乡们的鲜活形象,在网络读者的心中熠熠闪光。记得我曾在给雄鸡报晓“汔湖打柴”文的回贴中有过这么一段感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段岁月虽然蹉跎了这些学生青年的青春,不意却让许许多多从来缺少话语权的苍生百姓,出现在了历史的人物长廊中……

    还有人说,“知青情结”是人到暮年的一种喋喋不休、自我悲悯。我说:知青是芸芸众生,是三千一百万的芸芸众生!是亲历和洞悉了底层社会劳苦大众生存状态的芸芸众生!“知青”不是孤立于社会的,我们的笔下更是包含我们一路走来的农村、工矿的农友乡亲、工人兄弟——包括对这些缺少话语权的普通大众的题材,应该说是一个无比宽广的、及其厚重的题材!倡导道义、良知、忧患意识、悲悯之心——握过锄把、开过机床、执过教鞭的这些知青们的手又拿起了笔、敲起了键盘,记录自己的亲历故事,笔耕不辍参与历史。网络媒体的日渐强势,让边缘化的知青文学草根故事无需入室登堂也能走近读者流传于世。

    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一件事物有着这样那样的质疑是不足为怪的,但正如广生还带着油墨香味的《点亮你心中的灯》告诉我们的,我们只有让自己心中这盏灯永远明亮,才会心无旁骛坦荡磊落的做成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

    我在想,我们的很多网友也许从前并没真正从事过文学创作,但看看现在层出不穷的文章,哪篇不是饱蘸着知青兄弟姐妹的真情实感?哪篇不是接近文学意义上的有着生命力的好作品?

    感谢在湖南知青网上不断涌现的扛鼎写手和你们的佳作连连,将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知青故事和百姓故事,用本色表达和文学形式展现出来,真实地再现那段历史,你们付出的心血是有价值的!

    借此,也向湖南知青中素以思行并重、知行合一著称的江永知青致敬!是你们最早将湖南知青的故事引入历史视线和纳入大众视野,最早孕育了湖南知青草根文学的种子!

    种子和土地的价值,是互为依存共同提升的,愿我们共同珍惜这片土地,让它能结出累累硕果!

    最后我想说,我们拥有这样一个交流情感、充实自我、砥砺思想、发出诤言的平台,这应该就是我们湖南知青网的价值所在吧。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10/13 19:05:55

--  
   标题不大,笔力很很棒,用心而语。感谢湖知网交流平台——得以充实自我、砥砺思想、发出诤言...
--  作者:峭壁松
--  发布时间:2009/10/13 21:27:18

--  

  有人说,知青情结是人到暮年的一种喋喋不休、自我悲悯。我说:知青是芸芸众生,是三千一百万的芸芸众生!是亲历和洞悉了底层社会劳苦大众生存状态的芸芸众生!知青不是孤立于社会的,我们的笔下更是包含我们一路走来的农村、工矿的农友乡亲、工人兄弟——包括对这些缺少话语权的普通大众的题材,应该说是一个无比宽广的、及其厚重的题材!倡导道义、良知、忧患意识、悲悯之心——握过锄把、开过机床、执过教鞭的这些知青们的手又拿起了笔、敲起了键盘,记录自己的亲历故事,笔耕不辍参与历史。

谢谢落霞,观点鲜明,理直气壮,你说出了不少知青的心里话。这次金秋笔会,知青边缘化的说法似乎有些一致,不少发言者都提到了这样的问题。当然,从年龄上来说,知青都是60左右的人了,按理是该被边缘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知青这一特殊群体,年轻求学时,被迫下乡,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黄土地,尽管后来大多数回城,但回望昔日,一晃数十年的光阴,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这么跌跌撞撞过来了,说句心里话,当还没有厘清自己是啥样时,似乎就被甩到边缘化人群中去了,甘心吗?我想大多数知青朋友会说“否”。我们还没有真正厘清生活的原味,还没有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还没放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还没活出一个真正的人来,我们好多的梦还没有实现,怎么就被边缘化了呢?我们会甘心吗?

于是,那些曾做过作家梦的,做过书画家梦的,做过音乐家梦的,做过舞蹈家梦的,做个好多好多梦的知青,会抓紧时间在自己的中晚年生活中加油补课,会去努力地圆自己的一个个青春之梦。我想,当我们在尽情地享受,真正地领悟生活的美好;当我们在放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的心声;当我们正在圆自己各种各样的梦时,难道能将自己解读成边缘人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精彩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我始终记得师焉老师在一次集会上说的一段话:我们头三十年是为共和国而活,第二个三十年是为儿女而活,最后的三十年该为自己而活了。我想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人生,不应该说是最精彩的人生吗?

笨笨牛在此次笔会上曾意味深长地讲到,我们不要做研究“孙”,我们要多研究自己。我想,一旦真正开始研究自己时,我们即开始领悟生活的真谛,开始感悟人生的精彩!



--  作者:枫林过客
--  发布时间:2009/10/13 21:29:44

--  

人生如歌,知青的歌更是一部五味杂陈的歌,它总是奔涌在我的心中经久回旋,趁着潮水未息激情未消,我自己心中的歌我不歌之咏之,更待何时何人?

无历史印记,无厚重积淀,无激情奔涌,何以为歌?何以为文?扛鼎之作,必由此类人雄铸。而落霞必是此中人物也,枫林凝眉静候。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10/14 0:27:14

--  

笔会开会前曾拟有一个座谈讨论题:知青文学能不能走下去?

我曾在一次十来人的湖知网友聚会上说(当时也是一位网友提到这个问题):知青文学能不能走下去,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自己所写的作品的生命力,如果我们知青作家写出来的作品有生命力,那么知青文学就能立足,就能走下去,不应怀疑。。虽然现在有不少知青作品,但还没有特别震撼人心的(这当然与许多客观因素有关)。

很久前就曾经看到这样一种说法:描写解放前战争年代的文艺作品基本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而描写解放后,特别是文革的作品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我觉得这种说法非常合乎现实。当然,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靠虚构才能完成,也只有虚构才能将蕴涵着深刻社会主题的大作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必然发展方向)……


--  作者:山点水
--  发布时间:2009/10/14 8:13:25

--  

   借用:意大利文学家但丁的代表作长诗《神曲 》中的一句名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作者:雄鸡报晓
--  发布时间:2009/10/14 8:37:33

--  

    让太阳没入大海之前的那一刹那,投射出苍凉、壮丽和温暖,这是知青文学在我以为的审美价值。

    谢谢落霞的发言。

                                         雄鸡报晓上


--  作者:双江
--  发布时间:2009/10/14 10:32:00

--  

我们拥有这样一个交流情感、充实自我、砥砺思想、发出诤言的平台,这应该就是我们湖南知青网的价值所在吧。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作者:落霞孤鹜
--  发布时间:2009/10/15 2:29:08

--  

谢谢夜深人静、峭壁松、枫林兄、孟晓、山点水、雄鸡报晓、双江以及朋友们读贴回帖,谢谢朋友们提出自己的见解给人以思索和启发;枫老师言重了哦,还望枫老师多多指教指点迷津才好!今天回家太晚,不能一一回复各位朋友,容后再叙,请见谅啊。。。


--  作者:笑对人生
--  发布时间:2009/10/15 7:39:11

--  
以下是引用枫林过客在2009-10-13 21:29:44的发言:

人生如歌,知青的歌更是一部五味杂陈的歌,它总是奔涌在我的心中经久回旋,趁着潮水未息激情未消,我自己心中的歌我不歌之咏之,更待何时何人?

无历史印记,无厚重积淀,无激情奔涌,何以为歌?何以为文?扛鼎之作,必由此类人雄铸。而落霞必是此中人物也,枫林凝眉静候。


落霞的理论的升华是我们获益不浅,但是我们跟期待的是,你的扛鼎之作,我们翘首期盼
--  作者:潇雨
--  发布时间:2009/10/15 10:56:56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们翘首期盼!


--  作者:晓泛
--  发布时间:2009/10/16 8:26:26

--  

落霞对知青文学的认识与评价恰如其分。

把每一个人的亲身经历通过文字如实反映,记载下来,历史才不会断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  作者:中条山人
--  发布时间:2009/10/16 9:47:57

--  
拜读好文。知青文学在文学丛林中将独树一帜。知青现象也许一去不复返了,而知青文学就尤为宝贵。
--  作者:布谷催春
--  发布时间:2009/10/16 20:55:14

--  
:人生如歌,知青的歌更是一部五味杂陈的歌,它总是奔涌在我的心中经久回旋,趁着潮水未息激情未消,我自己心中的歌我不歌之咏之,更待何时何人?
好!我们为你而鼓掌!


--  作者:珊妹
--  发布时间:2009/10/16 21:35:22

--  

人生如歌,知青的歌更是一部五味杂陈的歌,它总是奔涌在我的心中经久回旋,趁着潮水未息激情未消,我自己心中的歌我不歌之咏之,更待何时何人?
落霞姐用她心中的知青情结和心血为我们写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知青之歌,我们每一个有过知青经历的人都为之感动和引起心灵共鸣。落霞姐,我们喜欢唱你的歌,更敬佩你的才华和激情。你对知青这个特殊群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所付出的青春和理想的追悼,代表了更多知识青年的心声。这部五味杂陈的歌,也同样奔涌在我们的心中经久回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作者:公社社员
--  发布时间:2009/10/18 9:12:46

--  

“想写就写,写自己最有感触的”

              ----这是写作的基本“定律”。


--  作者:椰风海韵
--  发布时间:2009/10/19 11:48:23

--  
   落霞极具说服力也极具个性的发言,在展示了知青这一饱受磨难的群体,需要激情与智慧的呐喊的同时,也展现了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大气、自信、友善、才思敏捷、多才多艺等,是湖知网我们这些新网友学习的榜样!
--  作者:知足长乐
--  发布时间:2009/10/19 15:48:23

--  
以下是引用椰风海韵在2009-10-19 11:48:23的发言:
   落霞极具说服力也极具个性的发言,在展示了知青这一饱受磨难的群体,需要激情与智慧的呐喊的同时,也展现了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大气、自信、友善、才思敏捷、多才多艺等,是湖知网我们这些新网友学习的榜样!

楼主完全有资格当一位高等学府的知青文学客座教授!



--  作者:落霞孤鹜
--  发布时间:2009/10/20 23:35:30

--  

   落霞再谢笑对人生、潇雨、晓泛、中条山人、布谷催春、珊妹、公社社员、椰风海韵、知足长乐以及各位回帖读贴的朋友!

   落霞在文中说的“人生如歌,知青的歌更是一部五味杂陈的歌,它总是奔涌在我的心中经久回旋,趁着潮水未息激情未消,我自己心中的歌我不歌之咏之,更待何时何人?”——这其中的“我”,是一种泛指,他也包括了君各位哦!

   晓泛姐说:“把每一个人的亲身经历通过文字如实反映,记载下来,历史才不会断裂。”看看我们的页面日日翻新,君各位不也如社员君所说的,正在写着“自己最有感触的”吗?“扛鼎之作,我们翘首期盼”——落霞与各位朋友一同在翘首以待哦!朋友们对落霞的善意褒奖鼓励,落霞谢谢了

   但今天刚刚看到长君的缪赞,却让落霞备感惶恐,生怕长君就会把落霞推上讲台,以落霞的肤浅,必定是张口结舌,那误人子弟的事落霞是打死也不敢做的哦!好,还是要谢谢长君的加油打气吧!但愿依君所愿,我们这里果然将会出一批“知青文学客座教授”,但那肯定首推蒲哥枫林犟牛马灯广生晏生然哥等一大批知青文学的人中之雄,落霞若能在下面当个旁听生,则引为大幸了哦!


--  作者:朵朵
--  发布时间:2009/10/21 0:14:56

--  
    感动落霞!钦佩落霞!我们一定把你的歌传唱播撒到长沙各个音乐歌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