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天下知青茶座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5)
----  [原创]养蜂人峭壁松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id=50779)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9/28 2:48:37

--  [原创]养蜂人峭壁松

.

有感于峭壁松《阳台养蜂记》

题记:

   热爱大自然,岳麓山下望月湖畔有一个夜深人静所敬重的“峭壁松”。去年道吾山“六一”峭壁兄一曲二胡独奏《良宵》拉响湖南知青网,却不曾知晓峭壁松君还是个出色的养蜂人,知青时代他开始养蜜蜂,北上内蒙,南下广西,西进四川、贵州,转战湖南、湖北,颠沛流离,酸甜苦辣他一一尝遍。

   后来回城,他那精湛的养蜂技术也随之几近荒废。我记得,70年代开火车时,每到夏初,几乎每天都有装满蜂箱北上的养蜂人,那个时候京广线还是单线,停车交汇列车时,我常和养蜂人叙叨。在养蜂人眼中的火车司机职业感觉很神圣,其实和养蜂人命运一样,生活没定数,有家也关照不了....记得有一次养蜂人给我半饭盒蜂蜜,我获蜂蜜如宝,舍不得独吞,退勤后急急赶回家中,全数交给母亲,让常咳嗽的母亲冲水喝,滋润红肿的咽喉,我家狭小的房间蜜香弥漫开来,我的心自然比喝蜜还甜。

   他们为什么象候鸟一般长途迁徙?后来通过交谈才知道原来那时候养蜂“南方难度夏,北方难越冬...”如今知青峭壁兄,尽管在生活中早已不需要用这种劳动方式糊口,在他心里,热爱向往大自然静美,闲暇之余阳台养蜂,从中找到昔日蜂涯生活的影子,更是从中体味养蜂的乐趣。

    

   人们赞美蜜蜂是因为蜜蜂不知疲倦的“工作”,如果,我们人人象蜜蜂一样目标明确的忙碌,在这样的纷繁世界里,人的事业会更加辉煌。小时候,常常被蜜蜂蜇,每次都十分怨恨蜜蜂。后来读书了,生物课说到蜜蜂,让我十分震撼蜜蜂的善良,让我懂得儿时每次被蜜蜂蜇后,蜜蜂的生命就此完结。我突然有种感觉,在蜜蜂面前,我显得太狭隘,太记仇。其实,我们永远不能对蜜蜂说残忍,更不能因为被蜇把怨恨归罪于蜜蜂。因为,蜜蜂为自己的第一次蜇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蜜蜂的生活习性很特殊,一群(箱)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大批的工蜂和少量的雄蜂组成。它们的形态和职能各不相同,它们分工合作,互相依存。蜂的寿命较短,夏季为4~6周,冬季3~6个月,蜜蜂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工作强度和蜂群群势有很大关系。在生产季节工蜂的寿命最短,在冬季和早春,群体中越冬的工蜂逐渐死亡,而春末,当产生的新工蜂数量超过老工蜂死亡的数量时,群势开始增长。在繁殖旺季,一个强群中工蜂的数量能达到5万~6万只。

   看过一篇报到,世界上大约有45%的蜜蜂消失了,因为环境污染,是人类不小心?如此下去,几十年以后怕是没有了“蜜月”可度了,难说。因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蜜蜂散播花粉,帮助许多植物繁衍生息。如果蜜蜂灭绝,没有蜜蜂就不会有人类必须的养料,没有了棉花、苹果、瓜类等,动物也会没有东西吃,人类因此难以生存。据说:蜜蜂如果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就只能再活四年,这句话虽然夸张了点,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那年下乡当知青,清明过后,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像是铺了厚厚的一层金毯;在柔和的阳光下,油菜花香浓郁的气息弥漫在空气里,那香气让我呼吸起来都感觉甜甜的。这个时节只要经过油菜地,蜜蜂在油菜花间振动翅膀的嗡嗡声都听得很清晰,蜜蜂不知疲惫的忙绿,正如唐代诗人罗隐在《咏蜂》一文中感慨万千地写道:“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蜂儿诗》一文中深情地指出:“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

   看,这对年轻人在花地求爱,多么的浪漫哟。在城市,绝大部分人养不了蜜蜂,我们则可以把环保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环保意识一定要坚持。多少年后,我们的子子孙孙,仍然可以带自己喜欢的人到美丽的乡村去的,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以及植物的香味。珍惜生活,保护大自然,分享大自然的美丽,蜜蜂,一定会回来!

夜深人静/文


--  作者:哥巴
--  发布时间:2009/9/28 6:44:39

--  

优美文字,精美制作!

深含哲理,美的享受。


--  作者:蔡家湾
--  发布时间:2009/9/28 18:01:34

--  

     我和峭壁松见过几面,喜欢他的为人,他写的文章,很佩服他。

     谢谢夜深人静的美文加精美制作。


--  作者:晓峰
--  发布时间:2009/9/28 18:27:14

--  
谢谢夜深人静的美文加精美制作。
--  作者:李政协
--  发布时间:2009/9/28 18:49:32

--  

确实-----优美文字,精美制作!

深含哲理,美的享受。


--  作者:孟晓
--  发布时间:2009/9/28 21:23:09

--  
  “蜜蜂如果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就只能再活四年,这句话虽然夸张了点,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好叫人忧患啊!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9/28 23:36:14

--  
以下是引用哥巴在2009-9-28 6:44:39的发言:

优美文字,精美制作!

深含哲理,美的享受。

谢谢哥巴兄欣赏!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9/28 23:38:19

--  
以下是引用蔡家湾在2009-9-28 18:01:34的发言:

     我和峭壁松见过几面,喜欢他的为人,他写的文章,很佩服他。

     谢谢夜深人静的美文加精美制作。



     是这样,峭壁松的文化素养很不错,又是琴棋书画多面手,知青岁月,埋没了他的才华!


--  作者:峭壁松
--  发布时间:2009/9/29 0:08:27

--  

刚打开知青网,意外地看到人静兄这篇以我养蜂故事说开去而精心撰制的音画文。人静兄文中对本人的一些褒词,实令我汗颜,本人的一点雕虫小技,实不足挂齿。倒是你对蜜蜂的认识,关于蜜蜂知识的一些描述,感觉很到位且极富哲理,如南方难度夏,北方难越冬...确实如此,今年夏天,长沙的气温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可谓历史罕见。本人养的几箱蜂衰减很是厉害,好在秋天来临,利用这季节,又可好好地进行一番秋繁了。

关于被蜜蜂蜇的话题:“其实,我们永远不能对蜜蜂说残忍,更不能因为被蜇把怨恨归罪于蜜蜂。因为,蜜蜂为自己的第一次蜇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静兄说得好,那确实!拿我这养蜂者来说,每当被蜜蜂蜇时,那蜇针残留在我的皮肤上,还在顽强地蠕动,蜇我的蜜蜂也痛苦地在地上爬拉着,瞬间这只蜜蜂将永别它的群体,孤零零地死去,见状确实不由心痛。

人静兄在关于蜜蜂与环保问题的论述也是很精辟的,如果人类活动继续使环境恶化,蜜蜂的持续减少将是必然。值得些许安慰的是,目前人类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都在或多或少采取一些环保措施,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侵害,如我国近年在环保问题上即有较大的动作,如退耕还林、退湖还林、封山育林,城市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就我知道的长沙地区城乡的环保情况看,在乡下,不少地区的村民的能源有电、煤、液化气、沼气等,烧柴的越来越少,山里的树木开始真正复苏。长沙城区由于采取不少措施减少排放量,加之大面积的绿化,由此市区的空气新鲜了,又能看到蔚蓝色的天空了,四处绿色中,候鸟自由栖息,鸟语花香的美景随处可见。我的阳台蜜蜂能得到较快发展,主要靠的还是周边绿化蜜源植物丰盛,当然,本人居住之地也算是长沙市区一处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吧。

很晚了,就此打住,最后感谢人静兄对敝人的鼓励之词,顺祝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  作者:金麦彭姐
--  发布时间:2009/9/29 1:01:16

--  

“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

   勤劳的小蜜蜂确实是人类的好朋友,要是大自然真的没有了小蜜蜂,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  作者:潇湘之子
--  发布时间:2009/9/29 14:48:15

--  

   “人面桃花相映红”。

    夜深人静先生的文章写得好;峭壁松先生的答谢文也写得好!

  

    


--  作者:双江
--  发布时间:2009/9/29 17:20:41

--  

    夜深人静的美文,让我认识了出色的养蜂人峭壁松,上个会拉二胡的峭壁松,一个多才多艺的峭壁松!


--  作者:知足长乐
--  发布时间:2009/9/30 15:13:40

--  
以下是引用哥巴在2009-9-28 6:44:39的发言:

优美文字,精美制作!

深含哲理,美的享受。

   同感,不愧为茶座版主!